近思录(珍藏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卷 天下常久之理

1.01

【原文】

濂溪先生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周敦颐《太极图说》

【注释】

①濂溪先生: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道州营道(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为北宋五子之一,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

②无极: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指称道的终极性的概念。在这里指无形无象的宇宙原始状态。

③太极:一般是指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状态,出现在阴阳分别也就是无极之后,万物形成也就是宇宙出现之前。

④两仪:通常指阴阳。

【译文】

濂溪先生说:无极而后有太极。太极动而后生发阳气,动到极处反而归于平静,静而后生发阴气,静到极处复而动。一动一静,相互为其根本,分为阴与阳,两仪就这么出现了。阳气变动而阴气与之相合,而后生发五行。五行之气顺畅,四季便能有规律地运行。五行,归于阴阳;阴阳,归于太极;太极的根本是无极。五行的生发,都各自归于其天性。无极的本真,阴阳与五行的精华,神妙结合而后凝聚成万物,象征天的乾道化而为男,象征地的坤道化而为女。阴阳交互感应,化形而生成万物。万物生发生长,变化无穷。只有人,得到天地灵气之精华而最能与天地感应。形体已经生成,神识生发出智慧,五种性情感应外界而发生变动,而后善恶之分别现,万物之纷繁出。圣人凭借中正仁义于善恶万事中平定己身,而主张静为人立身之极致。因此圣人与天地之德相合,与日月之明相合,与四时之序相合,与鬼神吉凶相合。君子顺应此道修行,因此得到吉祥,小人悖逆此道修行,因此得到凶恶。所以说:“建立天的准则,叫阴与阳;建立地的准则,叫柔与刚;建立人的准则,叫仁与义。”又说:“追寻万物的本源而后反推万物的终结,因此知晓生死的道理。”《周易》的伟大,大概已经到达了极致了!

1.02

【原文】

诚,无为;几,善恶。德:爱曰仁,宜曰义,理曰礼,通曰智,守曰信。性焉、安焉之谓圣,复焉、执焉之谓贤,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

——周敦颐《周子通书·诚几德第三》

【注释】

①几:苗头,征兆。

【译文】

做到诚,便可以清静无为;生发杂念,便有了善恶。德有五种:爱人叫作仁,适宜叫作义,顺理叫作理,通慧叫作智,守诺叫作信。安于本性的叫作圣人,恢复天性守执不易的叫作贤人,发生于细微之处不被察觉,充斥于周身而又无穷无尽的叫作神。

1.03

【原文】

伊川先生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言寂然不动者也,故曰天下之大本。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也者,言感而遂通者也,故曰天下之达道。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畅潜道录》

【注释】

①伊川先生:程颐,汉族,字正叔,洛阳伊川人,世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程颐和他的兄长程颢在周敦颐处求学,共创“洛学”,奠定了理学的基础,世称“二程”。

【译文】

伊川先生说:没有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叫作中。中,就是寂定安然,不动声色,所以说是天下的根本。将喜怒哀乐表现出来却全部合乎天理就是和。和,就是有感应于是就能通达,所以说和是放眼天下顺畅无阻的准则。

1.04

【原文】

心一也,有指体而言者,有指用而言者,惟观其所见如何耳。

【注释】

①体:指本体。

②用:指作用。“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本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表象。

【译文】

心之一字,有从内在而言的,有从表象而言的,只看你是如何见解的了。

1.05

【原文】

,天也。天者,乾之形体;乾者,天之性情。乾,健也,健而无息之谓乾。夫天,专言之,则道也,天且弗违是也;分而言之,则以形体谓之天,以主宰谓之帝,以功用谓之鬼神,以妙用谓之神,以性情谓之乾。

——《周易程氏传》卷一《乾传》

【注释】

①乾:本身是八卦之一,代表天。

②息:停止,止息。

③道:天理当然之路。

④弗:不。

【译文】

乾之象为天。天,是乾的形体;乾,是天的性情。乾之意为健,健进而不停止就是乾。天,专门来说就道,天尚且不会违背道。分开来讲,则把形体高大无边的称为天,把主宰万物而有定序的称之为帝,把自然的有迹变化称之为鬼,把自然发生的不可测的变化称为神,把性情刚健的称为乾。

1.06

【原文】

四德之元,犹五常之仁。偏言则一事,专言则包四者。

——《周易程氏传》卷一《乾传》

【注释】

①四德:《周易》中《乾》卦有元、亨、利、贞四德。

②五常:儒家讲求仁、义、礼、智、信。

③偏:片面。

【译文】

《乾》卦元、亨、利、贞中的元,就像五常中仁、义、礼、智、信中的仁。片面地讲就只是四德之一,专门而言那么亨、利、贞也被包含在其中。

1.07

【原文】

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

——《周易程氏传》卷一《乾传》

【注释】

①赋:赋予、给予。

【译文】

上天给予的东西是性命,万物接受的东西是天性。

1.08

【原文】

鬼神者,造化之迹也。

——《周易程氏传》卷一《乾传》

【注释】

①造化:自然或是自然的创造演变。

【译文】

鬼神,是自然的创造演变的迹象。

1.09

【原文】

《剥》之为卦,诸阳消剥已尽,独有上九一爻尚存,如硕大之果不见食,将有复生之理。上九亦变则纯阴矣。然阳无可尽之理,变于上则生于下,无间可容息也。圣人发明此理,以见阳与君子之道不可亡也。或曰:“《剥》尽则为纯《坤》,岂复有阳乎?”曰:“以卦配月,则《坤》当十月。以气消息言,则阳剥为《坤》,阳来为《复》,阳未尝尽也。《剥》尽于上,则复生于下矣。故十月谓之阳月,恐疑其无阳也。阴亦然,圣人不言耳。”

——《周易程氏传》卷二《剥传》

【注释】

①《剥》:《周易》中第二十三卦。

②上九:是卦最上边的阳爻。

③爻(yáo):组成八卦中每一卦的横道。

④见:用在动词前,表被动。

⑤间:间隔。

⑥或:有的人

⑦《坤》:本身是八卦之一,代表地。

【译文】

《剥》的卦象,各个阳爻都已经消逝剥落完了,只有最上边的阳爻还存在,就像硕大的果子不被吃,就会重新生长的规律。卦最上边的阳爻变了,那么整个卦象就变成纯阴的了。然而阳没有穷尽的可能,上一爻变阴那么下一爻就会生出阳,没有间隔可以容忍。圣人阐明这个道理,可以见得阳气与君子之道不能消亡。有的人说:“《剥》卦一变那么就变成了纯阴的《坤》卦,怎么还会有阳呢?”回答:“用卦与月份配,那么《坤》卦与十月相配。用气消逝生发的过程来说,那么《剥》卦最上一爻转阴为《坤》卦,《坤》卦最初一爻转阳为《复》卦,阳没有消尽。《剥》卦中阳在上爻消失殆尽了,那么阳又在下一爻复生了。所以十月又称作阳月,恐怕就是怀疑担心十月没有阳气啊。阴也是此理,只是圣人不说罢了。”

1.10

【原文】

一阳复于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先儒皆以静为见天地之心,盖不知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周易程氏传》卷二《复传》

【注释】

①盖:大概。

②端:发端。

③道:天理当然之路。

④识:知道,懂得。

【译文】

一阳重返于下一爻,就是天地生发万物的心。现代大儒都凭借静来感悟天地之心,大概不知道动的发端也是天地之心吧。不是知道天理运行之道的人,又怎么能懂得呢?

1.11

【原文】

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

——《周易程氏传》卷二《复传》

【注释】

①公:指共同认同的准则。

②本:根本。

【译文】

仁,是天下人都应该遵循的准则,是善的根本。

1.12

【原文】

有感必有应。凡有动皆为感,感则必有应,所应复为感,所感复有应,所以不已也。感通之理,知道者默而观之可也。

——《周易程氏传》卷三《咸传》

【注释】

①感:感觉。

②凡:凡是,表概括。

③已:停止。

【译文】

有感觉就一定有回应。凡是有动静的都是有感觉的,有感觉那么就一定有回应,所回应的又变成感觉,所感觉的又有回应,所以如此循环不止。感觉通达的道理,懂得天理运行之路的人沉默观察就可以了。

1.13

【原文】

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惟随时变易,乃常道也。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周易程氏传》卷三《恒传》

【注释】

①恒:一直保持。

②易:改变。

③识:知道,懂得。

【译文】

天下运行的道理,就是终结后又重新开始,所以永久保持而不会穷尽。永久保持不是说固定不变,固定不变就不能永久保持了。只有跟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才是长久之道。天地长久之路,天地长久的道理,不是知晓天地运行之道的人,又怎么能够懂得呢?

1.14

【原文】

“人性本善,有不可革者,何也?”曰:“语其性则皆善也,语其才则有下愚之不移。所谓下愚有二焉:自暴也,自弃也。人苟以善自治,则无不可移者,虽昏愚之至,皆可以渐磨而进。惟自暴者拒之以不信,自弃者绝之以不为;虽圣人与居,不能化而入也。仲尼之所谓下愚也。然天下自弃自暴者,非必皆昏愚也,往往强戾而才力有过人者,商辛是也。圣人以其自绝于善,谓之下愚,然考其归,则诚愚也。”“既曰下愚,其能革面,何也?”曰:“心虽绝于善道,其畏威而寡罪则与人同也。惟其有与人同,所以知其非性之罪也。”

——《周易程氏传》卷四《革传》

【注释】

①革:改革。

②移:改变。

③苟:如果。

④磨:磨砺。

⑤戾(lì):乖张,凶暴。

⑥商辛:商纣王,名受,号帝辛。

⑦考:推究。

⑧诚:确实。

【译文】

“人性本善,有不可以变革的道理,是什么呢?”回答:“讨论别人的性格,就都是善良的,讨论别人的才能,就像下愚之人的难以改变一样。所说的下愚之人有两种:一种是自我损害的人,另一种是自我放弃的人。人如果用善来约束治理自己,就没有不可改变的事,即使昏庸愚昧到了极点,都可以逐渐磨砺自我而进步。只有自我残害的人拒绝听从而不相信,自我放弃的人拒绝实践而无所作为,即使圣人和他们一起居住,也不能感化他们从而引领他们进入正道。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下愚之人。然而天下自暴自弃的人,不一定全是昏庸愚昧的,这其中通常有强暴乖张而才华能力超过常人的人,比如商辛。圣人因为他自我放弃了善的修养,而称其为下愚之人,然而推究他的结果归宿,也确实是愚昧的啊。”“既然叫下愚之人,他怎么会改变自我呢?”回答说:“心虽然隔绝了善的修养,但他们畏惧权威而不犯罪的行为,则与常人相同。因为他们与常人相同,所以知晓他们的错误不是本性的罪恶啊。”

1.15

【原文】

在物为理,处物为义。

——《周易程氏传》卷四《艮传》

【注释】

①理:事物的规律。

②处:处理,处置。

【译文】

存在于万事万物中的规律是理,处理万事万物的准则是义。

1.16

【原文】

动静无端,阴阳无始。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河南程氏经说》卷一《易说》

【注释】

①端:开端。

②道:天理当然之路。

③识:知道,明白。

【译文】

动静相推,阴阳密移,没有端始。不是通晓天理当然之路的人,又怎么会明白呢?

1.17

【原文】

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河南程氏经说》卷六《论语解》

【注释】

①理:道理。

②序:秩序。

③和:和谐。

【译文】

仁是天下通行的准则,失去准则那么就没有秩序,然后社会就不能和谐。

1.18

【原文】

明道先生曰:天地生物,各无不足之理。常思天下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有多少不尽分处。

——《河南程氏遗书》卷一《端伯传师说》

【注释】

①明道先生:程颢(1032—1085),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程颐的哥哥,与程颐共创洛学,奠定了理学的基础。

②分:本分。

【译文】

明道先生说:天地生发万物,万物各自没有不足的道理。为人应常常思索天下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有多少没有尽到自己本分的地方。

1.19

【原文】

“忠信所以进德”,“终日乾乾”,君子当终日对越在天也。盖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体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之神。其命于人则谓之性,率性则谓之道,修道则谓之教。孟子去其中又发挥出浩然之气,可谓尽矣。故说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大事小事,而只曰“诚之不可掩如此夫”。彻上彻下,不过如此。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须著如此说,器亦道,道亦器,但得道在,不系今与后,己与人。

——《河南程氏遗书》卷一《端伯传师说》

【注释】

①进:进步,健进。

②乾乾:自强不息的样子。

③对越:答谢颂扬。

④臭:气味。

⑤性:本性、天性。

⑥发挥:阐发。

⑦诚:真实,真实的。

⑧系:局限,牵制。

【译文】

“忠诚守信才能使自己的道德进步”,“要终日保持自强不息的样子”;君子应当终日对天答谢颂扬。因为上天承载万物,没有声息没有气味,它的本体叫作易,它的准则叫作道,它的妙用叫作神。它的命运对于人来说叫作本性,坦率本性就叫作道,修行道那么就叫作教。孟子进入其中又阐发出浩然之气,可以说是穷尽了这个道理。所以说神“就像是在人之上,就像是在人身旁左右”,大事小事,而只说“真实的事就像是这样不可掩盖啊”。从上至下,都是这样。超脱出形体外相之物为道,拥有具体形体之物为器,理论上应当这么说,器也是道,道也是器,但是只要道存在,就不会被牵制在今日和往后,也不会被牵制在自身与他人里。

1.20

【原文】

医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之功用。仁至难言,故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欲令如是观仁,可以得仁之体。

——《河南遗书》卷二上《元丰己未吕与叔东见二先生语》

【注释】

①痿痹(wěi bì):是一种会手足痿弱、无力运动的病。

②名状:形容,描述。

③贯:贯通,贯穿。

④济:救助,帮助。

⑤譬:打比方,比喻。

⑥方:道理,礼义。

【译文】

医书上说手足痿弱、无力运动的疾患就是麻木不仁,这最好地形容了这个病。仁,就是把天地万物看作一体,也无非看作自己。认为天地万物是自己,那还有什么地方达不到呢?如果不是对于自己来说是有的,那么自然与自己没有关系。如果手足萎缩麻痹,就是气在体内已经不贯通,这就都是不属于自己的了。所以广博地施予帮助众人,就是圣人的功德体用。仁是难以用语言去描述的,所以只能说:“仁德的人,自己想自立首先使别人也能自立,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要让人们这样观察仁的道理,就可以学到仁了。

1.21

【原文】

“生之谓性”,性即气,气即性,生之谓也。人生气禀,理有善恶,然不是性中元有此两物相对而生也。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恶,是气禀有然也。善固性也,然恶亦不可不谓之性也。盖“生之谓性”“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时便已不是性也。凡人说性,只是说“继之者善”也,孟子言性善是也。夫所谓“继之者善”也者,犹水流而就下也。皆水也,有流而至海,终无所污,此何烦人力之为也?有流而未远,固己渐浊;有出而甚远,方有所浊。有浊之多者,有浊之少者。清浊虽不同,然不可以浊者不为水也。如此,则人不可以不加澄治之功。故用力敏勇则疾清,用力缓怠则迟清。及其清也,则却只是元初水也,不是将清来换却浊,亦不是取出浊来置在一隅也。水之清,则性善之谓也。故不是善与恶在性中为两物相对,各自出来。此理,天命也。顺而循之,则道也。循此而修之,各得其分,则教也。自天命以至于教,我无加损焉,此舜有天下而不与焉者也。

——《河南程氏遗书》卷一《端伯传师说》

【注释】

①气禀:受之于气。

②就:向,从,跟。

③烦:烦劳,麻烦。

④隅:角落。

⑤舜:姚姓,妫氏,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史称帝舜。

【译文】

“天生的禀赋叫作本性”,性与气本不相离,天生便有。人生来便受之于气,理应有善恶,然而并不是说人本性中就有善恶两性相对而生。有人自幼善良,有人自幼邪恶,是所受的先天之气有区别的缘故。善良固然是本性,然而邪恶也不能不说是本性。大概是“生之谓性”“人生而静”之前的事说不得了,才说天性的时候已经不是天性在时了。凡人说天性,只是说“先天之性继承的人为善”,这就是孟子的性善论。所谓的“先天之性继承的人为善”,就像是水往低处流。都是水,有流到海里也没有被污染的,这样的还需要劳烦人力澄清吗?有流的没多远就已经渐渐浑浊的;有流出很远了才开始变得浑浊的。有浑浊的比较严重的,有浑浊的不那么严重的。清浊虽然不同,但是浑浊的水也是水啊。这样,那么人就不可以不对水加以澄清治理。所以人用力快速果断则水清澈,用力缓慢懈怠水就会晚一些清澈。等到水清的时候,它也只是最初时的水呀,并不是拿清水来还浊水,也不是将浊水中的浊物提取出来放置在一边。水的清澈,就像是人天性的善一样。所以不是善与恶在天性中互相对立,各自显现。这个道理,就是天命啊。顺应然后依循,就是道啊。依循道然后修炼它,人各有所得,这就是教化呀。从天命到教化,我没有增加也没有减损,这就是舜“拥有天下而不加干预”吧。

1.22

【原文】

观天地生物气象

——《河南程氏遗书》卷六

【注释】

①生:生育,养育。

②气象:迹象。

【译文】

观察天地生育万物的迹象。

1.23

【原文】

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师诫》

【注释】

①生意:生气,生机。

②斯:那么,就。

【译文】

万物的生机最值得欣赏,这就是“元是善的首领”,那么也可以说得上是仁了。

1.24

【原文】

满腔子是恻隐之心。

——《河南程氏遗书》卷三《谢显道记忆平日语》

【注释】

①恻隐:同情别人的不幸。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译文】

内心是对别人不幸的同情。

1.25

【原文】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每中夜以思,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师训》

【注释】

①独:单独,特殊。

②中夜:半夜。

【译文】

天地万物的道理,没有特殊的而一定会有相对的,这都是自然而然的,没有提前的安排。每到半夜思索这件事,不自觉地就会手舞足蹈。

1.26

【原文】

中者,天下之大本,天地之间,亭亭当当,直上直下之正理。出则不是,惟敬而无失最尽。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师训》

【注释】

①亭亭当当:亭当,指妥当,合宜。

②是:正确。

③失:过错。

【译文】

中,是天下的大根大本,是天地之间妥当合宜、不偏不倚的正理。出于中的准则就不正确了,只有保持尊敬而没有过失才是最穷尽了这个道理。

1.27

【原文】

伊川先生曰:公则一,私则万殊。人心不同如面,只是私心。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入闽语录》

【注释】

①一:同一,一样。

②殊:差别,差异。

【译文】

伊川先生说:为公就会一视同仁,为私就会产生千万的差异。人心就像容貌一样不同,原因是各有各的私心。

1.28

【原文】

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为两段事。洒扫应对是其然,必有所以然。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入闽语录》

【注释】

①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译文】

所有的事物都有本末之分,不可以把本末当成是两件事。就像是学习洒水扫地、酬答宾客是结果,那么一定有其的原因。

1.29

【原文】

杨子拔一毛不为,墨子又摩顶放踵为之,此皆是不得中。至如子莫执中,欲执此二者之中,不知怎么执得。识得则事事物物上,皆天然有个中在那上,不待人安排也,安排着则不中矣。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七

【注释】

①杨子:杨朱,字子居,魏国人,中国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

②墨子:名翟,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③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④执中:保持中庸之道,不超过也不会达不到。

【译文】

杨朱拔一毛可以救天下他也不会做,墨子即使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也要做,这都是没有做到中庸。想要做到中庸,不知道怎么保持。知道了那么事事物物上,天生便有着中庸之道,不用等人来安排,人为地干预了反而则不是中庸了。

1.30

【原文】

问:“时中如何?”曰:“中字最难识,须是默识心通。且试言:一厅则中央为中;一家则厅中非中,而堂为中;言一国则堂非中,而国之中为中。推此类可见矣。如三过其门不入,在禹、稷之世为中,若居陋巷,则非中也;居陋巷,在颜子之时为中,若三过其门不入,则非中也。”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刘元承手编》

【注释】

①时中:儒家认为立身行事要合乎时宜。

②禹:传说中国夏代的第一个君主,他曾经治过洪水。

③稷:后稷,姬姓,名弃。后稷出生于稷山,被称为稷王。农耕始祖,五谷之神。

④颜子:颜回,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鲁国宁阳人,尊称复圣颜子,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译文】

问:“怎样立身行事合乎时宜呢?”回答说:“中最难让人明白,一定要是默默地记在心里。比如说一间厅房则以其中央为中;一个家则以堂为中,而不是以厅堂的中为中;说一国的话则以国家的中央为中,而不是以堂为中。由此类推就可以知道了。就像大禹三过其门而不入,在禹、稷的时代是中,若是像颜子一样居陋室就不是中了;颜子居陋室,在颜子的时代是中,像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就不是中了。”

1.31

【原文】

无妄之谓诚,不欺其次矣。

——《河南程氏遗书》卷六

【注释】

①妄:虚妄,荒诞,荒谬。

②欺:欺哄,欺骗。

【译文】

不生虚妄荒诞的念头叫作诚,其次才是不欺骗。

1.32

【原文】

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如百尺之木,自根本至枝叶,皆是一贯,不可道上面一段事,无形无兆,却待人旋安排引入来教入途辙。既是途辙,却只是一个途辙。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入闽语录》

【注释】

①冲漠无朕:空寂无形。

②森然:形容繁密。

③途辙:指路上的车迹,也喻行事所遵循的途径或方向。

【译文】

在宇宙尚且空寂无形的时候,万物繁密茂盛的样子已经具备,未与之感应的时候不是先,已经与之感应也不叫后。就像百尺长的树木,从树根到枝叶都是一贯而通的,不可以说宇宙是无形象无预兆,却要等待人来周旋安排,引导人沿着前人行事所遵循的途径前进。既然是路上的车迹,却也只是一道车迹罢了。

1.33

【原文】

近取诸身,百理皆具。屈伸往来之义,只于鼻息之间见之。屈伸往来只是理,不必将既屈之气,复为方伸之气。生生之理,自然不息。如《复》卦言“七日来复”,其间元不断续。阳已复生,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便有终。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入闽语录》

【注释】

①诸:兼词,用于句中,相当于“之于”。

②屈伸:进退。

③息:气息。

④方:副词,才,刚刚。

⑤息:止息,停止。

⑥七日来复:《周易》复卦,主十一月。复卦六爻,第一爻为阳,其他五爻为阴,表示阴气剥尽阳气复生,称为“来复”。现常指一星期。

⑦物极必返:事物发展到极致就会反方向发展。

【译文】

通过自己身边就近的事物来看,万千的道理都具备了。进退往来的道理,只是从呼吸间就可以见到。进退往来只是道理,不必将已经屈往之气又当作刚刚伸来之气。生生之理,自然不会停息。就像《复》卦言里所说“七日阳气一复生”,这之间元气不间断。阳气已经复生,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道理就是这样。有生就会有死,有开始就会有结束。

1.34

【原文】

明道先生曰:天地之间只有一个感与应而已,更有甚事?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入闽语录》

【注释】

①甚:代词,什么。

【译文】

明道先生说:天地之间只有一个感和应而已,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事呢?

1.35

【原文】

问仁,伊川先生曰:“此在诸公自思之,将圣贤所言仁处类聚观之,体认出来。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也。’后人遂以爱为仁。爱自是情,仁自是性,岂可专以爱为仁?孟子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既曰仁之端,则不可便谓之仁。退之言‘博爱之谓仁’,非也。仁者固博爱,然便以博爱为仁则不可。”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刘元承手编》

【注释】

①类聚:同类的事物汇聚在一起。

②恻隐:同情别人的不幸。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③专:专一,专门。

④端:开端。

⑤退之:韩愈,字退之,汉族。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译文】

问仁,伊川先生回答说:“这在于各位自己思量,将圣贤所说的是仁的地方汇聚归类在一起观察它们,体悟认识出答案。孟子回答:‘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就是仁。’后人于是把爱当作是仁。爱本身是一种情感,仁本身是一种天性,怎么可以专一地把爱当作是仁呢?孟子说:‘对别人不幸的同情是仁的开端。’既然说是仁的开端,那么爱就不可能是仁本身。韩愈说‘博爱就叫作仁’,并不是这样啊。仁爱的人固然博爱,但是把博爱当作仁却不可以。”

1.36

【原文】

问:“仁与心何异?”曰:“心譬如谷种,生之性便是仁,阳气发处乃情也。”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刘元承手编》

【注释】

①譬:打比方,比喻。

②情:性情,情绪。

【译文】

问:“仁与心有什么差异吗?”回答说:“心就像是谷种,天生的性情就是仁,阳气生发的地方,就是性情了。”

1.37

【原文】

义训宜,礼训别,智训知,仁当何训?说者谓训觉、训人,皆非也。当合孔孟言仁处,大概研穷之,二三岁之,未晚也。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四《邹德久本》

【注释】

①训:解释,说明。

②别:区别,分别。

③觉:觉悟,醒悟,明白。

④合:配合,匹配。

⑤穷:穷尽。

⑥岁:年。

⑦得:领会,理解。

【译文】

将义解释为合乎时宜,将礼解释为有所分别,将智解释为通达知晓,那仁将被解释成什么呢?有人说解释成有所觉悟、解释成可体悟天地生人均气同理的人,都不对啊。应当配合孔子孟子讲仁的地方,大体的研究穷尽其中的道理,两三年可以领会,也不算晚了。

1.38

【原文】

性即理也。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乐未发,何尝不善?发而中节,则无往而不善。凡言善恶,皆先善而后恶;言吉凶,皆先吉而后凶;言是非,皆先是而后非。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二上《伊川杂录》

【注释】

①原:推究,推求原因,探究。

②自:原来,本来,根源。

③中节:合乎礼义法度。

④无往:犹言无论到哪里。常与“不”“非”连用,表示肯定。

【译文】

本性就是理啊。天下的道理,推究它们的根源,没有不善的。喜怒哀乐还没有生发,哪里来的不善呢?感情生发但是合乎礼仪法度,那么就没有不善的。但凡是说善恶,都是先善然后是恶;说吉凶,都是先说吉然后说凶;说是非,都是先说是然后说非。

1.39

【原文】

问:“心有善恶否?”曰:“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心本善,发于思虑则有善有不善。若既发,则可谓之情,不可谓之心。譬如水,只可谓之水;至如流而为派,或行于东,或行于西,却谓之流也。”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刘元承手编》

【注释】

①主:掌管,主管。

②一:同一,一样。

③譬:打比方,比喻。

④派:水的支流。

⑤或:有的。

【译文】

问:“心有善恶吗?”回答说:“天道赋予万物的叫作命,事物生存天然通行的准则叫作理,人遵从理而生叫作性,主宰身体的叫作心,其实都是一体的。心本来是善的,生发出思虑,那么就有了善与不善。如果已经生发了思虑,那么就可以称之为情,而不是叫作心。就像是水,只能叫作水;直到水流而分成不同的分支,有的流向东,有的流向西,却把它们叫作河流。”

1.40

【原文】

性出于天,才出于气。气清则才清,气浊则才浊。才则有善有不善,性则无不善。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九《杨遵道录》

【注释】

①才:才能。

②气:气禀。

【译文】

本性出自于天道,才能出自于气禀。气禀清澈则才能清净,气禀浑浊则才能浑浊。才能有善与不善之分,本性则没有不善的。

1.41

【原文】

性者自然完具,信只是有此者也。故四端不言信。

——《河南程氏遗书》卷九《少日所闻诸师友说》

【注释】

①四端:四端是儒家称应有的四种德行,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译文】

本性天然就完备了仁义礼智,有其四者就叫作信。所以四端中没有说信。

1.42

【原文】

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一下《附师说后》

【注释】

①斯:那么,就。

【译文】

心,天地生物的生存之道。有了这样的心,人才能具备这样的形体出生。对他人不幸的同情,是人的生存之道。

1.43

【原文】

横渠先生曰:气坱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此虚实、动静之机,阴阳、刚柔之始。浮而上者阳之清,降而下者阴之浊。其感遇聚结,为风雨,为霜雪,万品之流形,山川之融结。糟粕煨烬,无非教也。

——张载《正蒙·太和篇第一》

【注释】

①横渠先生: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

②坱然:盛大氤氲的样子。坱,尘埃。

③太虚:又名大虚,是道教术语。这里指的是佛教所认为的大道。

④糟粕:造酒剩下的渣滓。比喻废弃无用的事物。

⑤煨烬(wēi jìn):经焚烧而化为灰烬。

⑥教:教化,教育。

【译文】

横渠先生说:气充斥在道中,升降飞扬,从来没有停止。这就是虚实、动静的先机,阴阳、刚柔的起始。浮在上的是清阳之气,降在下的是阴浊之气。它们感应相遇又汇聚结合,形成了风雨,形成了霜雪,万类形状之流水,山川的汇聚交接。废弃无用之物经焚烧而化为灰烬,无非是天地对万物的教化。

1.44

【原文】

游气纷扰,合而成质者,生人物之万殊。其阴阳两端循环不已者,立天地之大义。

——张载《正蒙·太和篇第一》

【注释】

①合:聚集,会合。

②质:物质。

③人物:人和物。

【译文】

游荡在天地间的阴阳之气聚集杂糅而生成物质,人和物的千万差别因此诞生。阴阳推移循环不止息,天地的道理也因此确立。

1.45

【原文】

天体物不遗,犹仁体事而无不在也。“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一物而非仁也。“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无一物之不体也。

——张载《正蒙·天道篇第三》

【注释】

①体:以……为体。

②遗:遗漏,遗失。

③昊天:昊天上帝是中国神话中天的尊号。

④及:和,与。

⑤王:通“往”。

⑥旦:日出的时候,早晨。

⑦游衍:恣意游逛。

【译文】

以天为体,没有一物被遗漏,就好像以仁为体而无所不在。《中庸》上说:“礼仪有三百则,威仪有三千则”,没有一则不是仁。“上天光明,和你一起来往。上天通旦,和你一起恣意游逛”,没有一物不是本体的体现。

1.46

【原文】

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

——张载《正蒙·太和篇第一》

【注释】

①二气:阴阳二气。

②良能:天赋之能。

【译文】

鬼神,是阴阳二气的天赋之能。

1.47

【原文】

物之初生,气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气日反而游散。至之谓神,以其伸也;反之谓鬼,以其归也。

——张载《正蒙·动物篇第五》

【注释】

①日:一天天地。

②滋息:繁殖,增生。

③反:通“返”,返回。

【译文】

万物初生之时,气一日日到来并且繁殖;万物生机已经充盈,气反而一日日游离散去。气到来叫作神,因为生命伸张,气返回叫作鬼,因为生命离去。

1.48

【原文】

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彼自蔽塞而不知顺吾理者,则亦未如之何矣。

——张载《正蒙·诚明篇第六》

【注释】

①惟:只有。

②大人: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

③尽:穷尽。

【译文】

本性,是万物的本源,不是我的私有之物,只有大人能做到穷尽这个道理。所以自己立足必让他人一起立足,自己知道一定让大家都知道,自爱也一定爱众人,不会让自己独自成功。那些自己闭塞无知的人不知道顺应遵循我说的道理,那么就不知道会怎么样了。

1.49

【原文】

。譬之人身,四体皆一物,故触之而无不觉,不待心使至此而后觉也。此所谓“感而遂通”,“不行而至,不疾而速”也。

——《横渠易说·系辞上》

【注释】

①一:纯一。

②故:因此。

③神:神妙而无不通。

④譬:打比方,比喻。

【译文】

纯一因此能神妙而不通。就像是人的身体,人的四肢都属于一个整体,所以触摸四肢就没有不能感觉道德,不必等到心指挥到这个地方就有察觉。这就是所谓的“有感觉于是就通达”,“不必出行就可以到达,不求速度却已经很快”了。

1.50

【原文】

心,统性情者也。

——张载《拾遗·性理拾遗》

【注释】

①统:主管,率领。

【译文】

心,是主管性情的地方。

1.51

【原文】

物莫不有是性。由通蔽开塞,所以有人物之别;由蔽有厚薄,故有智愚之别。塞者牢不可开,厚者可以开,而开之也难,薄者开之也易,开则达于天道,与圣人一

——张载《拾遗·性理拾遗》

【注释】

①凡:凡是,表示概括。

②由:由于。

③蔽:受蒙蔽。

④一:同一,一样。

【译文】

凡是万物没有不是这样的天性的。由于通达、受蒙蔽、开放、闭塞,所以有人和物的种种差别;由于受蒙蔽也有薄厚之分,所以有智慧和愚昧的区别。闭塞的人牢固不可开化,受蒙蔽深厚的人虽然可以开化,但是开化也会非常困难,受蒙蔽薄的人容易被开化,开化就通达到天道,与圣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