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快速成长
任何学习阶段的孩子,都希望拥有傲人的成绩、都希望学习效率高,都希望进入自己梦想中的学府学习,都希望拥有一个灿烂的未来。然而,要想获得好的学习效果,首先要有强烈的求知欲,那些在学习上出色的孩子,无不有着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求知欲让他们不断成长。
的确,一个人一旦有了求知欲,就能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就能以饱满的热情学习,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通常在越感兴趣的事情里,人就越能发挥自己的天赋,越能做得持久。同时,兴趣与热情同在,人一旦有了热情,不但动机坚定,连做事效率也会提高。
一个学生问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教授为何选择物理时,丁教授这样回答:“人应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做,所以我选择了物理。”
科学研究表明,人一旦对某活动产生了兴趣和热情,就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取得伟大的成就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由浓厚的认识兴趣所产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
1912年,在伦敦的一个手工制造金饰品的犹太家庭,一个小男孩出生了,他的名字叫赫伯特·查尔斯·布朗。他的家庭为了躲避排犹,全家搬到了美国的芝加哥,并在那里经营一家小五金店,日子过得不算富裕。
在布朗还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强调长大了必须要努力上进……这是犹太民族的教育方式,在经济状况不景气的情况下,他的父亲依然供他上学。
小布朗学习十分刻苦,放学后,别的孩子都在玩耍,而他还在学习。家里没有电灯,他就到路灯下学习。下雨的时候,就打着伞在路灯下学习。他的学习成绩进步得很快。布朗14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他不得不辍学回来经营五金店,但他依然没有放弃学习。
母亲知道他热爱学习,所以当他17岁的时候,还是送他去高中学习,虽然他已经三年没有到学校学习了,但是他依然凭借自己的勤奋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赖特初级学院。
在大学期间,他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授十分看好他,并一直指导他学习,还建议他去芝加哥大学学习。
这对于十分困窘的布朗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他需要一边打工一边读书,只有靠奖学金才可以上学。后来凭借他的努力,他果真考取了奖学金进入了芝加哥大学化学系。
布朗进入芝加哥大学以后依然十分勤奋,仅用了九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全部课程。大学毕业后,由于他的勤奋刻苦,他成了著名化学家斯蒂格利茨的助手。他一边工作一边读研究生,仅用一年时间就获得了硕士学位,又在第二年得到了博士学位。后来,凭借自己的勤奋,他在有机硼方面做出了独特贡献。1979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人必须经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在某方面获得成功,布朗就是凭借自己的勤奋才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
人类拥有巨大的潜能,而这种潜能的激发,在很多时候都来自一种强烈的追求,这就是求知欲。生活中的人们,也许你认为自己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你的学历不高,但你可以有强烈的学习精神和求知欲,具有超强的拼搏精神,你就能做最好的自己!
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史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他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所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让无数人动容。
莎士比亚7岁时就开始读书,但他并不喜欢那些古板的祈祷文,而偏爱那些用拉丁文写的历史故事。
每年的五月是莎士比亚最喜欢的时间,因为每到这时候,就有戏班子演出,莎士比亚是他们的忠实粉丝,他总是如痴如醉地观看每一场演出,直到戏班子离开。
14岁那年,莎士比亚就从学校辍学,因为他不得不出来谋生。随后,他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他曾在父亲的店铺里帮忙,在码头当苦力,也做过售货员,但他发现,自己对这些工作一点兴趣也没有,实际上,这是因为在他的心中,对戏剧的热情一直没有磨灭。
后来,莎士比亚在戏院找到了一份做杂务的工作,他主要的任务是看管那些有钱人的马车和衣帽,在后台给戏剧演员们服务,但就是这样,他已经很开心了,因为他可以直接接触到戏剧了。一有时间,他就看演员们排练,这里成了他的戏剧学校,这里也孕育了一位名垂青史的戏剧大师。
1592年的新年,对于莎士比亚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他的剧本《亨利六世》在伦敦最大的三家剧场之一——玫瑰剧场上演,莎士比亚一炮打响了他的名声。很快《理查三世》《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相继上演。悲剧《哈姆雷特》的轰动效应,更使莎士比亚登上了艺术的顶峰。
莎士比亚为什么能在戏剧上取得如此巅峰的成就?可以说,是求知欲推动他不断学习、不断拼搏和努力的,最终,他成就了自己的梦想,达到了人生的辉煌。
的确,求知欲是让我们产生学习兴趣的原动力,有了兴趣,才有无穷的动力使你在某个领域当中越钻越深;有了兴趣,才有勤奋,有了勤奋,才成就了辉煌和成功。
对于学习阶段的孩子来说,也要挖掘自己的求知欲,当然,求知欲的获得来自深刻的自我剖析。一个人,只有看清楚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能把自我剖析的手术刀滑向心灵的深处,才能对心灵进行一番追问:我的缺点到底在哪里?明天我将如何努力?有这样一句格言说得很好:一个目光敏锐、见识深刻的人,倘又能承认自己有局限性,那他离完人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