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摘下人格面具,你会比过去更有力量
继续前面的问题:为什么许多人不敢以真实的自己示人呢?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每个人都有一副“人格面具”,这副“人格面具”是人经过对自我人格的伪装向社会展示出来的。许多人煞费苦心地经营人设,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构建一种心理防御,其目的是呈现出一个更好的完美形象,以获得他人的认可。
可悲的是,习惯性地躲在“人设”的面具背后,会越来越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换句话说,正是因为无法容忍自己真实的形象,才会创造一个理想化的人设。这个形象出现后,貌似可以补偿对真实自我的不满,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更加难以面对真实的自我,更加蔑视自己、厌恶自己,因为把自己过分“拔高”了,现实中的自己根本无法企及。
在理想化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痛苦挣扎,在自我欣赏和自我歧视之间左右徘徊,既迷茫又困惑,找不到停靠的岸。倘若有一天,这个“理想化形象”遭到了别人的攻击,我们会本能地去维护自己理想化的那个形象,处在无意识的自我防御之中,处在无意识地对别人攻击的认同之中,从而迷失自我。
2015年,澳大利亚超级网红Essena O’Neill关闭了所有社交平台账号,宣布退出网红圈。面对外界的质疑与不解,O’Neill的解释简单直白:“我并不是你们认为的‘我’。”
她坦言,社交平台上那些好看的照片,多数都是为了迎合粉丝。看似不经意的、随手一拍的美好,其实背后费尽了周折。当粉丝越来越多,点赞数量变成了衡量她的唯一标识,她感到压力倍增,甚至开始担心,害怕哪一天被人看到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样子。
在这样的状态下,O’Neill意识到,她过的只是“看起来很美好”的生活,却不是自己想要的,也不是真实的生活。在设计好的角色中,她赢得了无数的赞美,却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像一个住在屏幕里的人,跟屏幕外的人打招呼,虚幻得如泡影。
既是人设,就存在崩塌的可能;想要人设不崩,就得活得如履薄冰。
正是这种忧虑,让O’Neill极度压抑,游走在崩溃的边缘。庆幸的是,她最终勇敢地摘下了面具,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所有人:“你关注社交网站上那些红人,并且希望自己过上她们那样的生活,但实际上,你看到的只是她们想要你看的东西……我最好的年华已经大部分用在社交网络里了,为了获取所谓的社会认可、社会地位。然而,那都不是真实的。”摆脱社交网站羁绊后的O’Neill,看起来不那么“完美”了,但她活得更开心了。
女演员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是靠“暮光女”的人设起家的,成名时的她是一副乖乖女的形象。然而,那并不是真实的她,这把人设枷锁将她困在其中,令她倍感难受。
几年以后,克里斯汀决定不再被公众的设定约束,从假人设中破茧而出。她不再在意他人的目光,剪短发、穿球鞋走红毯、酣畅地喝酒。当她叫停了虚假自我带来的内耗之后,不仅活出了真实的自己,在事业上也有了颠覆和突破,告别商业大片的戏路,用小众文艺片磨炼演技,最终拿到了法国凯撒奖。
人设原本就是一个陷阱,把原本拥有不足之处的普通人,装进了一个完美无瑕的框架。一旦被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差距,人设就会轰然倒塌。更何况,从人设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像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往后的日子都要小心翼翼,煞费苦心地去圆这个谎。对任何人而言,这都无异于一场严重的精神内耗。
长期活在人格面具之下的人,与他人的互动会变得极其有限,也不容易经营出令自己满意的关系。因为面具是预设好的,而现实的处境却是灵动多变的。当处境发生了变化,想要更换面具是很难的。再者,把自己套入某一人设,就注定要活在他人的期待中,也必然要压抑自己内心的许多感受。久而久之,不被理解的孤独、无法活出真实自我的压抑,都让内心的冲突变得愈发严重。
总之,人格面具有利有弊,重要的是认清自己的身份、社会地位,学会正确、合理地使用。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格,都不能过度发挥,否则就会变成人格的傀儡。在亲密的人面前,不妨适时地摘下面具,放飞一下自我。当你用真实的自我与他人相处,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时,才更有可能获得自己真正想要和需要的回应,从而在关系中获得滋养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