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Foreword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产业,在短短20余年间,一个个迅速崛起的明星公司像璀璨的烟火风光无限后很快又折戟沉沙,接着,又有一批昔日名不见经传的企业经过激烈的角逐成长为引领全球绿色发展的龙头企业。
还是这个产业,早期技术、市场乃至原料等“三头在外”,在它还立足未稳、尚需政策扶持时,就遭到欧美发达国家此起彼伏的“双反”调查,最后竟奇迹般经受住了最强力度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
仍然是这个产业,在短短20余年间,让生产1度电的成本从数十元降低到0.3元以下,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能源转型、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就是中国光伏产业。
它是英雄与枭雄擦肩而过的传奇江湖,它一度是中国首富的制造机;它让一众企业家狂喜和痛苦,它让资本爱恨交织;它曾被寄希望为美国滞胀时期的救星;它是中国最具前景的产业之一,也是全球能源转型的中坚力量。
从昔日“三头在外”的草根产业,到如今核心设备几乎全部实现本土化,拥有完整产业链,并且在产业链的所有环节都牢牢占据全球主导地位,握有绝对的话语权,中国光伏产业无疑已经成为世界“双循环”的典型。
对于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中国光伏产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在其著作《筚路蓝缕——世纪工程决策建设记述》中给予这样的评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从一个弱小的产业崛起成为全球行业领头羊,堪称中国近代工业史的一个奇迹。”
这一评价不可谓不高。
过去两年,许多人会问我们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光伏为什么会愈挫愈勇、不断创造奇迹?
以上种种,让我们萌生有必要将中国光伏产业生动的故事为大家呈现出来的想法。这本书既描述了全球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历史,又展望了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未来。书中既有深入浅出的讲述,又有思考和探索,既有宏大叙事,又有生动细节。
全书分成火种、巨头兴衰记、大分水岭、超越的启示、新未来新挑战五个部分。
在“火种”部分,主要介绍光伏发电技术是如何被发明的。从作为应对石油危机的“备胎”,到被阶段性放弃,再到《京都议定书》签订后被提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一波三折,光伏一步步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日渐重视的对象。与此同时,光伏的火种也在中国形成燎原之势。
在“巨头兴衰记”部分,你将看到自欧洲出台高昂补贴政策、大规模启动光伏市场后,从2005年开始,中国光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光伏行业一时间风光无二,诞生了一众首富。但是伴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此后发达国家对中国光伏企业发起的“双反”调查,中国光伏行业很快陷入困境,并出现了一轮大洗牌。
在“大分水岭”部分,你将看到从2013年开始,我国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开始真正启动,并迅速爆发。伴随国内市场的爆发,高昂的财政补贴难以为继。这直接促成2018年国家出台严厉的控制政策,中国光伏企业再次迎来大洗牌。在经历较为艰难的两三年后,“双碳”目标的提出让中国光伏产业之路柳暗花明。
在“超越的启示”部分,你将看到中国光伏产业过去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以及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成功。同时还提出,在光伏产业一片欣欣向荣的同时,光伏企业无论是从战略选择还是技术创新上仍需高度警惕。
在“新未来新挑战”部分,你将看到“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光伏产业腾飞插上怎样的翅膀,以及未来光伏产业将出现哪些全新的挑战,以及该如何应对。
刚接触到光伏领域的读者朋友,可以循序渐进地逐章细读;对光伏产业已有了解的读者,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来阅读。
本书在采访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原无锡尚德创始人、现上迈(镇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施正荣,英利集团创始人苗连生,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吕锦标,以及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经济技术研究院诸多专家的帮助和指导,在此对他们表示特别感谢。
由于篇幅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朋友提出宝贵意见。
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光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