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Preface Ⅰ
从战略上重视技术,站在人类发展大格局上看能源
20多年前,我就提出,中国要成为创新型国家,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要大量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又要不失时机地实现工业化。
在这个过程中,能源是发展的硬约束条件。只有可再生能源,才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可再生能源是人类能源利用的必然趋势。在可再生能源中,我又最看好光伏发电的发展前景。很早以前我就提出人类即将迎来“太阳能时代”。
十年前,这本书的作者周夫荣就和我探讨:这个目标多久能实现?最科学的实现路径是什么?
到今天,这个目标不仅实现了,而且远远超过了当时的发展预期。中国光伏,也精彩地折射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鲜明地描摹了世界光伏发展的实现路径。
过去,中国光伏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光伏产业从无到有。彼时的中国光伏可以用风光无限来概括,在世界上创造了一个奇迹。不过,这个阶段一窝蜂上项目、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等掣肘因素给在爬坡中的光伏产业涂抹上了一层阴影。
第二个阶段,光伏产业从有到大,形成了规模。但“大而不强”的顽疾和创新薄弱的隐忧没有根本性改变。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产业本应是高端技术密集型产业,却更像资金密集型产业。
第三个阶段,光伏产业从大到强,在国际上形成竞争力。光伏成为我国一张崭新的名片。中国已经形成了从硅料、硅片、电池片到组件的全球最完整的全产业链。产业链上各重要环节的产品在全球产量中均超过70%。
不仅如此,在全球能源转型大趋势下,光伏产业正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预计到2030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需达到1500吉瓦~2000吉瓦,相当于2021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的10倍。
《光伏大时代:中国光伏的崛起与未来之路》这本书的内容不仅描绘了过去30年光伏产业的全貌,而且脉络清晰地梳理出这个产业的重要发展节点和绕不开的痛点,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该书从大历史观出发看光伏,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述、思考和探索,论点与论据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既有宏大叙事,又有生动细节。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周夫荣曾经长达十余年坚持走到产业一线,去听一线的“炮火声”。她亲历和见证了勇往直前的光伏企业所演绎的极具戏剧化和代表性的鲜活故事,并通过这些故事,剖析了这个产业和中国经济三十年的起伏脉动。
作为一名有影响力的优秀记者,她善于讲故事,抓本质。笔墨所到之处也摒弃了理论与刻板,极具可读性,读来清新有趣且不乏深刻。
至于未来,光伏产业又将何去何从?这本书也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许多也是我一直思考和倡导的方向。从长期来看,煤炭的使用率可以做到零,最好的替代方案便是发展太阳能,同时配上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当然,同时也要发展包括风能在内的其他清洁能源。
本书紧扣时代要义,强调了技术的重要性。光伏要占领技术制高点,如果我们占领的不是制高点,就发展不起来。我们不能把一个小山头当作珠穆朗玛峰。
另外,比起技术问题,国家之间的割裂和对立才是更大的问题。
如今全球各国各自为战,甚至分裂对立,这并无益处。应该一起搞好能源互联,提高各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国家与国家之间,利益纠葛很难理清。可以坐下来谈判,把利益账算清楚。能源无国界,人类应该站在更高的立场看全球的能源问题,用技术造福人类。
本书作者周夫荣是我认识和交往的一位忘年小友。她在经济日报直属媒体《中国企业家》杂志就职时,便频频传回一线的独家报道。经过10年沉淀,渐成一家之言。该书是实践加理论研究的成果。希望夫荣可以继续发现行业问题,监督行业进步,帮助行业发展,为行业做贡献。
是为序。
中国科学院院士粒子物理理论物理学家
何祚庥
2023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