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移民政策与中国大陆新移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国际移民概述

一、国际移民的概念及其类型

移民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在学术界, “移民”又通常被“迁移”或 “人口迁移”等词语替代,至今尚未形成较统一的理论界定。国内学者葛剑雄在 《简明中国移民史》中指出,移民是“具有一定数量、一定距离,在迁入地居住了一定时间的迁移人口”1①葛剑雄: 《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建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1 页。。国外学者孟格莱姆 ( Mangalam) 认为,“迁移”是 “一个人口群体,即移民群体,在经过反复思考,并根据一系列的价值判断作出改变居住地的决定后,从一个行政区域向另一个行政区域进行相对永久的移动,而且这种移动导致了移民人群中相互关系的改变”2②转引自周皓: 《国外移民模式》,《人口研究》,1999 年第 3 期。。《大美百科全书》指出: “广义而言,人类的迁移是指个人或一群人穿越相当的距离而作的永久性移动。”3③大美百科全书编写组: 《大美百科全书》第19 卷,外文出版社1994 年版,第61 页。也有工具书作出这样的定义: “移民是指人口在地理上或空间上的流动,或在不同地区间的移动,从原住地移到目的地因而居所发生改变。这种迁移是属于永久性的。”“移民这个概念只是适用于比较能够定居的人口。”4④社会科学大辞典编写组: 《社会科学大辞典·社会学》,台北商务印书馆 1973年版,第 170 页。有的则认为人口迁移是 “人们离开原居住地,超过一定行政界限,到另一个地方居住的移动”,而 “实行迁移的人口称为移民”。5⑤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写组: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240 页。可见, “移民”实际上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参与迁移活动一种人或人群,二是指一种行为或社会现象,即较大数量的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迁移行为,引起迁出地和迁入地发生变化的一种社会现象。因此,一般来说,移民是一种人口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当然,随着时间的发展,移民的概念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例如一些早期移民的后代,他们在迁入地出生、成长、定居,但因为来源、种族等问题也往往被视为移民。

广义上的移民包括国内移民、国际移民和星际移民。本文所讨论的移民特指国际移民,即一国公民依据其国籍所属国与前往国法律、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到原居住国以外的国家及地区长期居留或者短期居留的出入国境活动。或者说是指居住在某个国家的人,为了定居的目的 ( 不包括旅游,参加国际会议等) 迁移到另一个国家的现象。国外学者斯蒂芬·卡斯尔斯则概括为: 国际移民是指跨越全球大约 200 来个国家相互间的边界而迁居另外一国。6①斯蒂芬·卡斯尔斯: 《21 世纪初的国际移民: 全球性的趋势和问题》,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 中文版) ,2001 年第 3 期。

国际移民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社会现象,是长期以来存在的国际性现象。随时历史的发展,国际移民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国际移民作出不同的划分,如个别移民、集体移民、大规模移民,合法移民、非法移民,自愿移民、强制移民、暴力强制移民 ( “黑奴贸易”) ,政治性移民、环境移民、经济性移民、民族性移民,革新移民 ( innovating mi-grants) 、保守移民 ( conservative migrants) ,等等。这些区分有助于说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移民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国际移民的规模不断壮大,国际移民作为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人力资源,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有学者根据世界各国现行移民法律,将当代国际移民分为亲属类移民、职业类移民、难民类移民、非法移民四种; 也有学者将其分为持证迁移者,无证迁移者,难民、流离失所者及寻求保护者,国际劳工;还有的分为合法移民、非合法移民、难民和避难者四种类型。7②参见朱其良: 《国际移民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 《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 5 期。总之,国际移民种类繁多,联合国根据现代社会的跨国移民状况,将国际人口迁移分为四类: 永久性国际人口迁移、国际劳工迁移、国际难民和非法国际移民。8③United Nations,International Migration Policies,New York: United Nations,1998.本文所指的中国大陆新移民也是由这四部分组成的。

永久性国际人口迁移与其他几类国际人口迁移相比,一是在迁移目的地停留的时间比较长,二是迁移者一般都是合法移民,他们或取得了移入国的永久居住权,或加入了移入国的国籍。如果移民取得了移入国的永久居住权,但没有取得该国国籍,这部分移民就是侨民; 如果移民取得了移入国的国籍,说明这些移民已经归化该国,属于该国正式公民。一般来说,永久性国际人口迁移包括家庭团聚类移民、留学移民、技术移民及投资移民。以中国大陆新移民为例,虽然大多数移民接纳国家都对家庭团聚型移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限制,但家庭团聚移民仍是永久性人口迁移的主流。特别是广东、福建、浙江等传统侨乡,由于有众多的海外移民网络,新移民多以亲属移民为主。据广东省有关部门1997 年的调查,1980 年初至 1996 年底,广东省新移民人数为37.8 万人 ( 不含去港澳地区) ,以家庭亲属移民为主体,约占总人数的 85%。浙江省的 20 万新移民中,94% 为家庭团聚类移民。9①张秀明: 《国际移民体系中的中国大陆移民———也谈新移民问题》,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1 年第 1 期。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留学而留居各国已成为中国新移民的普遍现象。据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改革开放至 1997 年底,中国大陆向世界 103 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了近 30 万各类留学人员( 包括公派与自费) ,但学成回国的只有 9.6 万人,仅占出国总数的三分之一弱,其中自费留学生的回国率只有约 3.9% ( 约 6 000人) ,也就是说,有 20 万左右的人通过留学实现了永久性跨国移民。10②张秀明: 《改革开放以来留学生的回归及处境》,《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9年第 2 期。此外,由于各国都积极吸收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作为永久性移民,中国的新移民中也包括了一部分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据美国移民局公布的数字,1998 年美国签发的 H-B1 签证达11.5 万人,其中印度人占 46% ,中国大陆占 10% 。11③马寿海: 《世界人口移民新态势》,《人口与经济》,2003 年第 2 期。据 《华声报》圣荷西消息,根据美国联邦人口统计局的估计数据,即便在互联网产业泡沫化后,前来美国硅谷的中国大陆的技术移民仍急剧上升,其中圣他克拉县和阿拉美达县的中国大陆华裔人口达272 000 名,超过印度裔成为第一大族群。12①http://www.hsm.com.cn/hqhr/hrdt/200610/02/46960.shtml目前,中国大陆也是加拿大最大的技术移民来源地。新移民中的投资移民主要是一些个体户和工商业者,其目的是为了向外发展,或取得外商身份后再回国经营。13②张秀明: 《国际移民体系中的中国大陆移民———也谈新移民问题》,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1 年第 1 期。据香港 《文汇报》报道,加拿大在 2003 年公布了一份商业移民统计报告,显示20 世纪80 年代和90 年代,中国香港占据加拿大投资移民主要来源地的首席,但是从 2000 年起,这个局面开始发生了变化。随着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大陆商业移民到加拿大的人数也与日俱增,并已跃居加拿大投资移民主要来源地首席,在企业家移民上也升至亚军。14③http://gb.chinabroadcast.cn/321/2003/12/16/221@ 23309.htm另据美国 《世界日报》报道,近 10 年来,随着中国大陆一些人先富起来,来美国南加州的中国大陆投资移民占七成以上,而原先中国台湾人士占七成的投资移民则下降到一成左右,现在投资移民的申请者变成以大陆人士为主。15④http://abroad.icxo.com/htmlnews/2005/07/25/637261.htm由此可见,虽然目前中国大陆新移民中,技术移民与投资移民比例不是很大,但呈增长趋势。在欧盟国家,由于缺乏有效的移民政策等原因,中国大陆投资移民无法与美国、加拿大相比,主要是一些来自浙江的中小企业家在欧盟国家投资建厂,生产服装、鞋类等纺织品。但由于低成本,产品竞争力较强,这些工厂受到来自欧盟一些国家的限制,甚至引发冲突与纠纷,这不利于中国大陆投资移民在欧盟国家的发展。

国际劳工迁移 ( international labor migrants) 是指那些为了工作或就业而由出生所在国家或者居住国家前往其他国家的国际迁移者。他们不属于永久性移民的范畴,因为劳工迁移并不以改变国籍为迁移目的,而是纯粹以经济收入的增加为目的,但其中也有一部分人因此成为永久性移民。 “二战”后的四五十年代,随着世界劳动力市场的重组,产生了现代国际劳工移民,大致经历过发展—受限—再发展几个阶段。从 20 世纪 “二战”后到 70 年代,全世界国际劳工移民约有 1 400 万人,而当时在西欧的外籍工人约占全部外籍工人的 50%,最多时曾经达到 800 万~1 000 万人左右。而美国也是接受外籍工人较多的国家,经常拥有 300 万的外籍工人,主要来自邻近的拉美地区。16①周皓: 《国外移民模式》,《人口研究》,1999 年第 3 期。20 世纪 70 年代,由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断爆发,发达国家的经济陷入不景气状态,并纷纷制定出限制外籍工人入境和动员现有外籍工人出境的政策,从而使国际劳工迁移的规模不断减小。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的逐步复苏,国际劳工移民进一步发展,呈现出数量逐步增大、迁入国方向多元化的趋势。据估计,经过最近几十年的发展,国际劳务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每年全世界的劳务贸易总额已经达到了 1.2 万亿美元,每年的国际劳工迁移达到 2 000 万~2 500 万人次。20 世纪 90 年代初,欧洲的德国、法国、英国等的国际劳工数量都超过了 100 万人,法国和德国甚至高达 400 万人,占本国就业比例的 7%~8%。相对较小的国家,如瑞士已经达到了 30%。而整个海湾地区,国际劳工在本国就业总量中的比例高达 60% 以上。17②周皓: 《国外移民模式》,《人口研究》,1999 年第 3 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国际劳工对各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还会产生更加重要的影响。中国大陆新移民也有一部分是国际劳工移民。1949—1976 年 我 国 官 方 组 织 的 劳 务 输 出几 乎 为 零,但 改革开放后,1978—1991 年,全国累计有 50 万人次工程技术人员输出到 138个国家和地区。1982—1988 年,我国向欧洲的劳务输出由 3% 增加到 11.8%。18①黄润龙、鲍思顿、刘凌: 《近十年我国大陆海外新移民》, 《人口与经济》,1998 年第 1 期。在我国福建省,1979—1998 年,劳务输出占出国总人数的 6.4%。19②俞云平、王付兵: 《福建侨乡的社会变迁》,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185 页。1994 年,海外劳务输出人数虽然估计比 1991年增加 80%,达 16 万人左右20③孙常敏: 《世纪转变中的全球人口与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05 页。,但相比之下,中国的国际劳工移民还远未纳入浩浩荡荡的国际劳工迁移大军之中。在欧盟国家,中国大陆的劳工移民并不是由国家组织的劳务输出团体,而是以个体的形式出现的,早前他们多是由开办中餐馆的亲戚以需要中国厨师的名义申请劳工移民出国的,但数量不多。许多通过各种途径到欧洲的中国大陆移民多是为了打工挣钱,因此,无论是家庭团聚移民还是非法移民,包括一些留学移民最后大多转化为劳工移民。在欧盟国家有许多潜在的中国劳工大军,处于分散的、地下的状态。

国际难民是指符合 《联合国难民公约》规定的,有确实的根据,惧怕因种族、宗教、民族和政治见解受到迫害,而离开他们拥有国籍的国家,并且由于这种惧怕,不愿接受他们拥有国籍的国家保护的人以及根据有关国际条约认定为难民的人,例如,欧洲政府移民委员会将 “一场严重损害了生活条件的战争或灾祸的受害者”也包括到难民之列。此外,避难者是居住地发生突然改变的难民,他们进入移入国之后才申请避难,广义而言,也属于国际难民。国际难民属于被迫移民,是国际移民的一种特殊形式。根据联合国难民署公布的最新数字,世界难民人数累积已超过5 000 万人。1985 年到 1990 年之间,全球难民人数急剧增加,从 1985 年的1 050 万人增加到了1990 年的1 490 万人,约占1990年全球总迁移人口的 12.4%。21①马寿海: 《世界人口移民新态势》,《人口与经济》,2003 年第 2 期。难民人数产生最多的地区是非洲,大规模产生难民的最重要根源是战争与仇杀。一般来说,国际社会应对难民滞留他国的生活提供人道主义帮助,但是有些国家在接纳难民的问题上主要取决于政治上的考虑,即意识形态上的好恶,以及和难民国的关系等。对于中国来说,由于政局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并没有出现任何形式的难民。但是应当指出的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以民主、人权、人道主义为由,接受了一些所谓 “民运分子”的 “避难”申请。因此,有些中国大陆新移民往往为达到留居国外的目的,借口遭受中国 “计划生育政策”或是 “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迫害,申请“避难”,成为国际难民。据统计,1999 年共有 1.1 万名中国人在欧盟国家申请庇护。但是正如英国内政大臣司特朗所指出的:“其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没有受到迫害,都是经济移民。”22②李明欢: 《当代欧洲华人人口构成剖析》,郝时远主编: 《海外华人研究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437 页。由此可见,这些难民申请者实际是非法移民的一种特殊形式。

非法国际移民可分为非法入境和非法滞留两种。前者是指采取偷渡和欺骗等手段,非法进入其他国家居留的人员; 后者是指以求学、旅游、探亲等形式合法入境,但超过合法居留期限或因护照等身份证件无效,丧失合法身份的人员。非法移民的数量比较难以估计。尽管如此,许多国际机构仍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据估计,20 世纪 80 年代,全世界的非法国际移民人数在1 450 万人以上。23③周皓: 《国外移民模式》,《人口研究》,1999 年第 3 期。据国际移民组织 ( IOM) 的保守估计,2000年全世界有3 000 万非法国际移民。24④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l2/18/20000726/160204.html他们主要有两个流向,一个流向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欧美等发达国家。新加坡 《联合早报》2000 年报道,美国有 700 万非法移民,欧盟有 300 万至 500 万非法移民,且每年约有 50 万名新的非法移民试图进入欧盟。25①http://www.zaobao.com/migrate/pages/illegal170700.html另一个流向则是从一些发展中国家流向另一些邻近的发展中国家。非法移民的分布模式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有的通常和难民、流民混杂在一起,有的与合法迁移者交织在一起,有时甚至被接纳国默许。目前,由于许多发达国家对移民政策进行了调整,以至于逐步形成了大量的非法移民,而且正日趋增多,这一现象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就中国而言,大规模的非法移民出现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目前中国的非法移民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都是较少的。据估计,中国在美国、加拿大、西欧、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的非法移民为几十万人。26②张秀明: 《国际移民体系中的中国大陆移民———也谈新移民问题》,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1 年第 1 期。学者黄润龙教授统计,1978 年至 1995 年,中国海外移民平均每年为10 万~18 万人,其中非法移民占20%。我国非法滞留移民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发达国家,非法滞留移民远超过偷渡移民,大致为当地华人总数的 5%~20%,其年平均增长率为20%。中国每年有 “非法偷渡行为者”约 8 万~10万人,偷渡成功率为20%~40%,真正实现偷渡目的 ( 包括在国外被抓获) 的约为每年2 万人。27③黄润龙: 《中国的非法移民问题》,《人口与经济》,2001 年第 1 期。中国出现非法移民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原因,而并非像有些国家宣传的那样是 “政治难民”。近年来,中国非法移民在国外连续发生惨案,被国外的一些媒体过分渲染,一时成为有关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实际上,中国的非法移民问题被无限放大的深层原因是中国人口众多,不少国家对中国人口的潜在移民心存疑虑,因此,尽管中国非法移民的数量并不大,也会引起过度反应。欧盟成员国是中国非法移民的主要目的地,但是中国非法移民问题研究专家、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钱江先生指出,在整个中国大陆到欧洲的新移民当中非法移民占的比重不是太大,非法移民在中国向欧洲的移民总数当中并不是主流。28①http://china.qianlong.com/4453/2002-8-13/118@ 371850.htm然而中国的非法移民问题在欧洲却日益受到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出现了 “多佛尔惨案”、“莫克姆湾惨案”这样令人震惊的事件,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亚洲学院副教授楚诺伊看来,还有更为广泛的因素: 中国移民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兴趣是因为他们是全球性移民的代表。他认为在欧洲,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看到的主要是土耳其移民和摩洛哥移民,他们是自 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以来欧洲移民潮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移民所代表的是新的潮流。29②转引自 BBC 专题: 《欧洲的中国非法移民》,http://lkcn.net/bbs/index.php?showtopic=10813

上述国际移民的四种类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他们之间常常相互转化,取得永久居民身份的移民可以再移民,成为国际劳工; 而国际劳工、国际难民和非法移民获得许可也可转化成为永久居住的移民; 没有得到批准的避难申请者也常常非法滞留国外,成为非法移民。中国的大陆新移民也由这四类组成,他们之间也常常变化,复杂多样。

二、国际移民的发展趋势

国际移民是跨国界的人口移民,从国家出现的那一天起国际移民的概念就随之产生。回顾持续不断的国际移民的历史,早期大规模的移民是由于殖民开发的需要,大量欧洲人向海外迁移,以及地理大发现之后残酷的奴隶贸易使大量非洲黑奴被贩运到美洲。那时的移民是在欧洲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以掠夺殖民地资源和贫穷国人口海外谋生为主要特征点。但是,从 20 世纪中叶开始,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原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殖民开发性移民潮逐渐衰落。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愈加不平衡,国际移民的特点也在发生变化,移民的起因也更为复杂,解决国际移民的问题也更加棘手。

1.历史上的国际移民浪潮与战后国际人口迁移

地球上的人口分布,不是有史以来就是现在这个样子的,而是不断迁移的结果。世界历史上最主要的人口迁移浪潮是以 15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为起点的。学者们对世界人口迁移的阶段划分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自 15 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迁移主要经历了三次大的浪潮。30①侯文若: 《全球人口趋势》,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262、263 页。第一次浪潮主要发生在 15 世纪初到 19 世纪上半叶,主要是当时较为发达的国家以殖民的方式不断向外扩张。从 16 世纪到 19 世纪的三四百年中,约有 1 500 万非洲黑奴被贩运到世界各地,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人口迁移。31②李宏规: 《国际人口迁移与国家政策》,《南方人口》,1997 年第 3 期。自18 世纪中叶开始,殖民国家将持续了长达三个世纪的向新大陆的移民推向了高潮。第二次浪潮主要发生在 19 世纪下半叶直到 20世纪初,以欧洲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扩张为主要形式,他们到各殖民地开辟市场、掠夺资源并招募工人,引发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西欧的工业化驱使无地而贫困化的人们大规模迁居别的大陆。1861—1920 年迁居美国的移民有 3 000 万人,32③李其荣: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人口迁移》,《民族研究》,2003 年第 6 期。美国立国和经济发展靠的就是这些移民。在西欧内部,各国经济的工业化也大量利用移民劳工,如英国用爱尔兰人,德国用波兰人,法国用意大利人,等等。第三次浪潮则发生在 20 世纪中叶,主要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所引起的。据估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约有 1 000 万西欧国家的人迁走,约有半数以上来自于英国和意大利。仅在 1935 年到 1955 年的 20 年间,迁移人口总数就达 5 500万人。33④G.J.Lewis,Human Migration,Billing and Sons Limited Guildford,London: Ox-ford Worcester,1982.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犹太人的迁移。战后,由于战败国遣返战俘与平民,以及许多民族国家的新建与独立,先后在欧洲和亚洲骤然呈现两个规模庞大的人口迁移流,又出现了一次新的国际人口迁移的高潮。

这三次大的移民浪潮,有两次分别出现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和 20 世纪中期。也就是说进入 20 世纪以来,人类开始了更频繁的迁移和流动。相比较而言,这三次移民大浪潮都有明显的特点。其中前两次基本上是人口从亚洲、非洲和欧洲等旧大陆向新发现的美洲、澳洲等新大陆的迁移。他们中既有作为奴隶或劳工被掠夺、贩卖到新大陆的,也有作为殖民者、冒险者进入那里的,还有一些人为了逃避政治、宗教迫害或战乱而来到这个新世界的。从 15 世纪开始,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从欧洲到达南美洲;18 世纪后,荷兰人从欧洲到达南部非洲; 19 世纪后,英国人和其他欧洲人到达北美洲、大洋洲和亚洲。至此,整个地球的各大洲 ( 除南极洲外) ,凡人类可能生存的地方都有了居民。第三次移民浪潮是基于战争而引起的政治性迁移,因此国际移民大多以战争难民或寻求避难者 ( asylum-seeker) 的形式出现。

战后,随着世界新秩序的形成及各国的重建,从 20 世纪 50年代起,又出现了一次新的国际人口迁移的高潮。国际人口迁移和流动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基本形式上,由以往比较单一的长期或永久定居性移民,转变为永久性移民、劳动力输出和难民三足并列,并且非法移民大量涌现。在地区结构上,以前从宗主国向殖民地迁移的流动方向开始逆转,变成了从原先的殖民地国家、附属国向宗主国的迁移; 从原先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的流动变为由后者向前者的流动; 欧洲由原先的净迁出地区变成了净迁入地区; 拉美则从净迁入地区变成了净迁出地区。表 2 就清楚地反映出战后以来国际移民的变化趋势。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发展中地区移民就流入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的国际移民出现负增长,而发达地区则是净增长。1950—2000 年间,由前者流向后者的净移民共达 5 800 余万人。在 20 世纪最后的 30 年间,发达地区的净移民率是最高的。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经济贸易、文化科技和教育的交流在促进人口跨国流动和迁移过程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总而言之,战后国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人口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向西方发达国家的流动。实际上,这一流动势头早在19 世纪末已有所呈现,进入20 世纪后逐渐加强,到了20 世纪中期取代了以往的国际移民迁移方向,一直延续到现在。可以说,20 世纪后半叶是国际移民 “奔向西方”的时代。

表2 战后世界各地区的国际移民 ( 迁入减迁出,年均数) ,单位: 万人,‰

资料来源: 1.U.N,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1998 Revision;2.Heureline.P,The Global and Regional Impact of Mortality and Fertility Transi-tion.1950—2000.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99,No.4,pp.681 -702.转引自张善余、陈暄: 《当代国际人口迁移的新形势》, 《世界地理研究》,2000 年第 4 期。

导致以上变化的基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和人口的新特点。尤其是在新科技革命的促进下,世界生产力高速发展并出现了强劲的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趋势;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的鸿沟不断加深,前者完成人口转变,大部分已踏入后工业化社会,人口增速低缓,甚至持续负增长,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 后者普遍经历了空前绝后的 “人口爆炸”,并由此产生出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虽然多数国家的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人口压力依然沉重。受上述基本特点的制约,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产生出对于国际人口迁移的强大 “拉力”和 “推力”。由此决定了当代国际人口迁移的宏观态势。

2.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移民

国际移民不仅体现了世界人口分布的变化,而且反映了世界政治、经济、社会和军事格局的变迁。当世界处于弱肉强食、靠武力掠夺财富、扩张势力范围的时候,也正是人口大迁移的时候; 当世界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被人们所了解的时候,也就会带来人口的大流动; 当交通和信息手段越来越发达的时候,就有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尽管国际移民早已有之,但是只有进入全球化时代,才能大规模和远距离地进行国际大迁移。20 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展、新技术革命传播的加速,世界经济一体化正逐步向 “全球化”的较高阶段迈进。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在信息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全球化必然带来人口的流动,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国际移民规模不断扩大。自 1965 年以后,世界人口迁移规模从 7 500 万增加到 1990 年的 1.2 亿,到目前又增加到 1.75 亿。在 1965 年到 1975 年间,国际移民的年增长率仅为 1.2%; 1975 年到 1985 年间,年增长率上升到 2.2%;而在 1985 年到 1990 年间,年增长率达到了 2.6%,以至于有国外的学者认为 20 世纪后半叶是 “人口迁移的年代”。34① Hania Zlotnik,International Migration 1965—1996: An overview,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98 ( September) ,Vol.24,No.3.

全球化加速了国际移民,而实际上,国际人口迁移本身也是全球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正如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 ( D.Held)所说,“有一种全球化形式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形式都更为普遍,这种全球化形式就是人口迁移”35①[英] 戴维·赫尔德等著,杨雪冬等译: 《全球大变革: 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 1997 年 5 月发表的 《世界经济展望》一文中指出: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36②转引自朱其良: 《国际移民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 5 期。因此,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形成一个统一的、紧密联系的经济运行的过程,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是指各种经济要素全球化的统一体,它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对外直接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人力资源全球化等方面。人力资源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全球化,即人力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国际移民作为人力资源在世界范围流动的实现形式,有效地促进了人力资源全球化的进程。

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流动性。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不仅有更多的上下垂直流动的可能,而且还有更多的横向水平流动的机会。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把流动性作为一个现代化的人所具有的必备品质。在他看来,流动不但带来社会的活力和发展,而且也是每个现代人适应现代生活、寻求发展的一种有力手段。人口的流动更是流动的核心,有了人的流动,才能带动物的流动,才能使信息的流动变得十分必要和重要。因此,没有国际移民,就难以实现人力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经济全球化也就失去了所必需的劳动力资源和人才基础,资本、资源、信息、贸易也难以实现全球共享与优化组合。

新的国际移民浪潮发生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全球经济所缔造的统一国际劳动力市场在新的国际移民的呼应下应运而生,两者互动的结果是使新的全球劳动力市场不断累积且充满活力。这个全球劳动力市场是个分离的劳动力市场。随着新的国际分工的出现,不同的劳动力满足着不同的市场需求,由此建构了多元化的移民主体。一方面,一个面向高素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力市场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为那些受过高等教育或者有技术专长的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技术移民的剧增成为全球化的一个突出的现象,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利用各种手段和优惠政策吸引高技能人才,使得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大量流向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1952—1972 年,美国利用自身的政治、经济优势引进外国专家达22.2 万人; 另外还利用高等教育的优势吸引世界各国优秀的青年人才,1994—1995 年,美国的 2 500 所大学中已有来自世界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留学生 452 635 人。中国在 1978—1996 年间共有留学生至少 27 万人,其中美国、加拿大占了 57% 以上。37①贾浩: 《中国海外留学生面临的挑战与历史机遇》, 《战略与管理》,1997 年第 4 期。另一方面,大量廉价劳动力也在满足着国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需求,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劳工以及大量的难民、非法移民成为这一低级劳动力市场的主体。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这种低级劳动力市场还呈现女性化的趋势。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亚太地区约有 150 万妇女在国外工作,大多从事低收入的服务行业。38②L.L.Lim and N.Oishi,International Labor Migration of Asian Women,Asian and Pacific Migration Journal,1996,Vol.5,No.l,pp.85-116.总之,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移民正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移民对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乃至国际关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从正面的影响来看,宏观上,国际移民对于促进世界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加强国际对话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对移民接收国的作用是,国际移民不仅是促进这些国家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的经合组织国家 ( OECD) ,而且国际移民 “增加人力资源,弥补本国劳动力的不足或者充实本国人不愿干的劳动岗位。许多迁入者具有较高的生产知识和技能,既解决了相应专业人员短缺的困难,又节省了培养该类专业人员的投资,因而起到促进接受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39①李宏规: 《国际人口迁移与国家政策》,《南方人口》,1997 年第 3 期。。从移民迁出国方面考察,国际移民不仅缓解了发展中国家高速增长的人口对有限资源的压力,而且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人才与技术交流,也使得相对落后的国家获得实现超越式发展战略的契机。移民寄回母国的汇款增加了迁出国的外汇和投资能力,据联合国统计,国际移民每年的汇款额约达 660 亿美元,在全球财政收入中仅次于石油,多于外国政府提供的财政援助。40②参见韩更生、杨金星: 《国际人口迁移概观》,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4年第 4 期。

从消极影响来看,宏观上,全球化在促进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的同时,也加剧了各国经济之间的竞争。具体来讲,对移民接受国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大量移民的涌入造成对社会的压力,尤其是难民和非法移民的进入,在短期内难以解决住房和就业问题,以及因种族不同而产生的文化认同问题,因此就会出现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紧张,甚至引发种族冲突。1992 年美国洛杉矶的种族大骚乱和德国新纳粹分子对土耳其移民的攻击,2005 年法国巴黎郊区的骚乱以及自 2001 年 “9·11”以来的国际上的一系列恐怖事件,使得不少国家对外来移民大量涌入本国产生忧虑。对移民迁出国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在全球人才争夺战的过程中,造成迁出国人力资源的流失。人才外流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外流成为现代国际人才流动的主流。教育程度高的青年外流增加,影响到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加剧了自身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欠缺。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移民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这使得国际移民成为值得关注的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未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成为影响国际移民规模与方向的两个重要因素。而且,伴随着全球化而来的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也会使得今后的国际移民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3.中国的跨国移民

中国的跨国移民是国际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估算,目前全球的海外华人 ( overseas chinese) 总数多达3 700 余万人,广泛分布于世界 136 个国家或地区。41① 朱国宏: 《近代中国大规模的国际迁移: 1840—1949》,《人口研究》,1997 年第 1 期。从国际迁移的角度看,在这一规模庞大的海外华人群体中,只有一小部分属于直接的国际迁移者,而其余的绝大部分是国际迁移者的后裔,即华裔。当然,华裔群体的形成也是与中国的跨国移民相联系的,也就是说,历史上的中国跨国移民导致了今日庞大的华裔群体的形成。

中国人移居国外的历史可追溯到 2 000 多年前。古代向国外的移民可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逃避战争和灾荒迁入邻国; 二是佛教僧侣出国求经或传教; 三是派遣使者和经商贸易的商人,他们中的一部分留居国外成为移民。至于中国人究竟是什么时候移居国外的,历来说法不一。据史籍记载和考古发现,自秦汉至隋代,中国通过陆路已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国家发生了密切的联系,经过海路与日本、南洋和印度等国有了交往。较早的移民有秦朝的徐福率众东渡日本,西汉初年卫满率领一千余人入朝鲜,汉朝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并开辟 “丝绸之路”,使我国同日本、朝鲜、中亚、西亚、印巴次大陆、斯里兰卡等邻近地区建立了联系。魏晋南北朝时,我国佛教迅速发展起来,许多中国僧徒前往中亚、印巴次大陆和朝鲜、日本。其中著名的有东晋的法显、南北朝的司马达,还有后来唐朝的玄奘、义净和鉴真和尚。唐宋时代,一方面,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造船业的发达,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人移居海外者日益增多。另一方面,由于国内政权更迭和战乱,使一些商人和难民避居国外,成为中国古代早期移民的主体。元朝时,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畅通,一些僧侣、商人和征战将士因各种原因也留居海外,元朝的扫马到达了欧洲,到过巴黎、罗马、日内瓦等地。明代的郑和下西洋, “朝贡贸易”体制的形成以及 “海禁”的开放,促进了我国向东南亚的移民。明末清初,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移民海外的人数迅速增加,郑成功抗清失败后,东南沿海一带的一些居民也纷纷逃往海外。

中国的跨国移民历史源远流长,根据学者朱国宏的划分,自秦至隋为中国海外移民的发轫期,唐宋元明为中国海外移民的自发期,明末清初为中国海外移民的过渡期。处于发轫阶段的中国国际迁移具有偶发性特征; 隋唐以后,则自发性渐强; 而在明末清初,已开始出现具有一定自组织机制特点的群体迁移,从而为其后的大规模海外移民埋下伏笔。42① 参见朱国宏: 《中国的海外移民———一项国际迁移的历史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这一划分,清晰勾勒出了中国古代跨国移民的发展史。总的来说,在古代,中国人真正移居国外的人数并不多。据朱国宏统计,1949 年以前,中国总共外迁的移民应当在 2 000 万左右,1840 年以前的中国外迁移民只占1 /5,约 400 万人左右 ( 见表 3)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古代的跨国移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移民。学者王赓武认为,在中国引进工业化之前,在农业社会,男人自愿离开家园,不仅是一种不忠的行为,也造成了家庭和乡村劳动力的流失。因此,所有离家或出国的迁徙都只是暂时的,否则,政府官员,甚至其家庭成员就会将他们视为流浪汉、逃亡者,是对社会秩序的一种威胁。由此,产生了 “侨”或 “侨居”的概念,这就是华侨含义的由来。然而,跨国迁移的现象却是一个客观事实。因此,非自愿迁移的人,不管出自何种原因和动机,所有那些离家未归者,所有在外安家落户者都被统称为移民。43① 王赓武: 《移民地位的提升: 既不是华侨,也不是华人》,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5 年第 3 期。

表3 中国的跨国移民

资料来源: 1.朱国宏: 《中国的海外移民———一项国际迁移的历史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2.朱国宏: 《近代中国大规模的国际迁移: 1840—1949》,《人口研究》,1997 年第1 期; 3.庄国土: 《对近20 年来华人国际移民活动的几点思考》,《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 年第 2 期。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大规模跨国迁移的高潮发生于近代。朱国宏将近代以来的中国国际迁移划分为两个时期,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11 年清王朝崩溃为契约移民时期,以 “苦力贸易”为特征,这是中国海外移民的高潮期; 从 1911 年辛亥革命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自由移民时期,中国的跨国移民受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时断时续,这是中国海外移民的持续期。当然,这一划分不是绝对的,在这两个时期都伴有少量其他形式的跨国移民。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农村经济的破产,人口的繁衍,为了生存,许多人不得不流往海外。当时正值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掠夺殖民地和领地,急需劳动力去开矿山、修铁路、建种植园。他们直接地或变相地通过所谓 “契约劳工”的方式,胁迫、诱骗、掳掠和贩运华工到东南亚、美洲和澳洲等地做苦力,由此掀起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潮。这些契约华工是近代中国人出国的主体部分。据有关资料统计,自 1801—1925 年的 120 多年中,出国契约华工达 300 万人; 另有学者统计,从19 世纪50 年代至20 世纪初为华工出国的高潮期,此间至少有 700 万华工在世界各地。44①参见陈泽宪: 《十九世纪盛行的契约华工制》,载 《华侨史研究论集》 ( 一)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150 页; 林金枝主编: 《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建设》,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5 页。

19 世纪末期,契约华工在国外的悲惨境遇引起 社会 公 愤,“苦力贸易”受到限制。1911 年清王朝崩溃,次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颁文禁止贩卖 “猪仔”,“苦力贸易”逐渐式微,开始进入自由移民时期。这一时期,国际上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国内也经历了国内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加上 “三座大山”的压榨,民不聊生,形成了人口大量出国谋生的高潮。除了 “一战”时期由政府组织的赴欧参战的 23 万华工外 ( 在欧战结束后,多数返国,只有少数人居留当地) ,从中国迁出的主体是自由移民,其中有一些是留学迁移。这些自由移民主要出自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山东等沿海地区,多数是因为经济原因移居海外。1918—1931 年间,仅从汕头和香港出境的中国移民就有 380 万人。45②陈秀容: 《中国海外移民类型及移民族群特征探讨》, 《地理研究》,1999 年第 1 期。这一时期移民多流向东南亚。1931 年后,东南亚各国对华人采取严格限制的政策,华人移居东南亚的人数大减,并伴有大量的回迁,甚至一度超过外迁,主要是华侨回国参加革命。1935年以后,外迁开始超过回迁,1935—1937 年间,由厦门外迁的移民每年达 6 万人。46① 朱国宏: 《近代中国大规模的国际迁移: 1840—1949》,《人口研究》,1997 年第 1 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外迁中止。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迁基本停滞。

学者朱国宏认为,在 1949 年以前的中国历史上的 2 000 多万外迁移民中,有一半是在高潮阶段迁出的,有 1/3 是在持续阶段迁出的,即 1840—1911 年契约移民期间,中国外迁移民总数达1 000 万人; 而在 1912—1949 年自由移民期间,外迁移民数不低于600 万人。也就是说,近代以来中国国际迁移的总规模在1 600万人左右。

20 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同国外的交往明显增多,移居海外的人数增加,再一次掀起了较大规模的移民潮 ( 通常称之为新移民) 。这些大陆新移民多为留学不归、家庭团聚,还有专业移民、投资移民、劳工移民等,并有一些非法移民,他们绝大多数是寻求自身发展的主动移民,均是自愿的,有些为了达到个人移民的目的,甚至不择手段,诸如偷渡等非法手段,即使有不自愿的移民也是极个别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移民,是当代世界人口正常的国际性流动的一部分。新移民的移出地范围比近代中国人迁移海外更为广阔,但就规模移民而言,依然多在具有移民传统的沿海省份。关于新移民的人数没有确切的数字,但是近些年办理合法手续出国的约有 10 万人,有学者统计,1978—2000 年间,大陆新移民约有 110 万人,大致占战后世界移民总数的 3%。因此,可以肯定的是,新移民大约有一二百万人。据美国移民部门估计,战后迄今华人移民不超过 400 万。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大陆新移民数量在华人国际移民潮中占很大比例。

纵观中国跨国移民的历史长河,不同历史时期的移民均同国内、国际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息息相关,移民人口的迅速增加,以及今日的分布格局,主要是近百余年来形成的,中国人迁移海外的动态过程组成了世界移民史中重要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