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研究
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研究
——华文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1]
曾毅平1 朱庆洪2
(1.暨南大学华文学院;2.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1.引言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自其前身——广州华侨学生补习学校于1953年成立,迄今已走过一甲子的历程。为庆祝60周年华诞,学院于2013年11月17—18日举办华文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旨在以文会友,探讨民族复兴背景下海外华文教育的未来发展。研讨会以“华文教育发展研究”为主题,分题包括:华文教育历史与未来发展、华文教材与教学法研究、华文师资培养与资格认证研究、华语与华文水平测试研究、国别语言政策与华文教育当地化研究、华裔汉语习得与教学类型研究、两岸华文教育研究等。研讨会共有135位专家学者参加,主要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以及我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等地。
研讨会分4个时间段进行了10场大会特邀学术演讲,91篇论文分4个小组12个场次进行了分组发表和研讨。10场特邀学术演讲为: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大华语的发展趋势》,台湾“中央研究院”曾志朗院士《汉字的识字与阅读》,香港中文大学冯胜利教授《汉语二语专业和教学的几个前沿问题——以L2学科独立、本体定位、语言分级为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育学院吴英成教授《茶越冲越淡:华裔不同世代双语能力衍变进程》,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储诚志教授《对美国华裔中文教学的若干观察与思考》,台湾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董鹏程研究员《就古国文明谈语言的传承:华语文教育产业发展的热度和创新》,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周小兵教授《全球华文教材的现状与前瞻》,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徐杰教授《“外语母语化”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技术》,日本四天王寺大学胡士云教授《日本的华文教育现状与课题》,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华语文教学研究所方丽娜教授《数位华语教材〈侨教双周刊〉的演进与优化》。大会学术演讲特邀台北教育大学校长张新仁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戴庆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范开泰教授、美国夏威夷大学姚道中教授、北京大学李晓琪教授、香港教育学院陈学超教授、台北教育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颜国明教授、美国国防语言学院林柏松教授8位先生担任主持和点评人。
2.报告和论文的主要观点、内容
报告和论文的主要观点与内容分9个方面综述如下:
2.1 华文教育中的认同问题
周明朗《语言认同与华语传承语教育》,提出了“语言认同过程”理论。他认为语码的学习、储存和使用需要与语言学习者的身份认同相匹配。华裔学生对华语的认同有别于非华裔学生对国际汉语的认同,因此华语教育与国际汉语教育的对象有着重大的认知差别。他分析了华裔学生学习华语的身份认同困惑,提出了相应的华语教育理念、华语教学法、华语教材编写方法和华语教师培养方法,希望能解决华裔学生华语学习中的认同问题,达到华人身份与华语语码的有机匹配。吴英成分析了华裔学习者身份认同转型所带来的对汉语、汉文化认同的影响,进而具体描写了华裔双语能力的衍变进程。蔡明宏《新加坡华语教育历史之殇与儒学认同》,认为儒学已成为新加坡的国家意识,建立在儒学认同上的华语推广,可避免华语和英语的狭路相逢,是华语进入“高声誉领域”的必由之路;儒学与华语的完美结合的华语“雅化”策略,有利于摒弃“经济压人”,强调“文化动人”,寻找语言生态平衡点,走有新加坡特色的华语教育之路。王建勤《华裔学习者跨文化族群认同及其传承语习得研究》指出,华裔学习者在双向族群认同过程中,由于所在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其传承语教育的政策不同,有“适应策略”“保留策略”和“同化策略”三类认同策略。针对华裔学习者双向族群认同的两难选择,他提出了“跨文化族群认同”的第三选择。
2.2 国别华文教育的成就、困境与未来发展
国别和地区华文教育的宏观研究,主要涉及美国、日本、东南亚、新西兰等国和我国台湾、大陆潮汕地区。姚道中从美国中文教师学会、中文水平测试、教材、电脑教学、孔子学院、星谈计划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夏威夷大学在美国中文教学发展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储诚志分析了华文教育在美国陷入窘况的五大原因:第一,关于汉语作为传承语教学的严谨的学术探讨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其社会、心理、教育、语言学习诸方面的属性特质的认识还很不充分,不能为华文教学提供系统可靠的学术指导。第二,教材的内容定位与学生的兴趣脱节,中国传统的“传道”与“留根”理念和内容较多,或者与美国社会中学生的心理意趣和实际生活不相关联。第三,教学方法与教材体例机械乏味,教师常常按照个人所习惯的中国语文或外语教育的传统理念与方法对华裔子弟进行教学,与华裔子弟所习惯的美国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启发互动、让学生高度参与、鼓励批判性思考、挑战认知、充满趣味的教学方式形成巨大反差。第四,汉字的书写要求过高而实用性却不大,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五,教材语言项目的选用缺少多维度的科学考量,与合理可行的实用交际能力培养脱节。语言点难度常常过大,生词密度过高,字词等语言项目的选择和安排很少进行系统的量化分析及合理的分布控制与重现。
胡士云《日本的华文教育现状与课题》,从旅日华侨华人的概况和华文教育、华侨华人的语言意识和华文教育、日本的相关政策、日本的华文教育课题、新设华侨子弟学校的构想等方面介绍了日本的华文教育。他认为日本现有中文学校远不能满足需求,设立新的华校迫在眉睫,呼吁中国相关部门将华侨的华文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甄别各国国情,有计划、有目的、有目标、有步骤地在海外创建华文学校,使华文教育惠及殷切盼望母语教育的海外学童。李莹梳理了近代以来日本华文教育的发展脉络,对日本华文教育发展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其面临的若干新课题进行了探讨。刘文影《近年来奥克兰华文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过去10年新西兰华文教育由中国台湾、香港体系到以大陆体系为主的转化,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从新西兰的移民政策、本地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经济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本地华人学习华文的特点等方面,探讨了新西兰华文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东南亚是华侨华人最为集中的地区,东南亚华文教育是本次研讨会关注的重点之一。李小燕《对东南亚现代华文教育发展的思考》,从现代教育理论角度分析了东南亚华校应具备的功能及其发展背景,认为东南亚华文教育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区域国家对汉语教育的政策依然保守、大多数华校课程设置不健全、教育层次衔接不合理、师资数量不够且水平参差不齐、华文教育经费不足、教材不够丰富和不够本土化。陈之权认为,新加坡具有文化多元、学习者背景多样的特点,是华文教学很好的试验场,应反思多元文化对华文教学的挑战。杨军平《乐学善用理念下新加坡华文教学的省思》认为,新加坡当下的华文教育已经处于低谷期,他分析了在新加坡教育部母语检讨委员会明确提出“乐学善用”的母语教学理念的背景下,新加坡华文教学所面临的诸种困境。祝家丰《政治海啸与政治博弈下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机遇和挑战分析》观察了2008—2013年,大选博弈及华人社会的政治态度对华文教育的冲击,认为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发展模式避不开政治因素的纠葛,探讨了该国华教在政治新形势下的机遇、挑战及华社的因应方法。孙招娣、王晓梅《从数理英语化政策看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语言观》,认为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内部普遍认同华语并坚持母语教学,同时华社重视英语的价值,并尊重马来语的地位,华社的语言观对语言政策的制定具有参考价值。李洁麟《新马华语与汉语国际传播》,分析了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华语传播的背景差异及华语在两国传播的趋势和策略。郑相斌在分析泰国与外语有关的语言政策的基础上,对有关华语教学的语言政策提出了改进建议。刘慧对泰国曼谷地区100位华裔青少年的华语学习情况及其家庭和学校等背景进行了调查,对泰国华语教学的性质做了进一步界定。黄晓燕《泰国华裔留学生汉语使用任务需求分析》反映了泰国华裔留学生对58项汉语使用任务的重要性、使用频率和难度的认知情况,以及在学术、社会、职业领域中的典型汉语使用任务的需求情况。周静、刘芸《菲律宾华校学生华语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总结了影响学习动机的六大因素,提出了激发菲律宾学生华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2.3 两岸华文教育发展研究
董鹏程回顾了台湾的华文教育发展之路,指出华文教育产业的推广必须依赖不断创新的思维、方式和策略,呼吁两岸应建立华文教育合作机制,加强交流和沟通。任弘回顾了鸦片战争以来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认为未来中国人和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两岸应共同努力,让华文教育更好地协助全世界华人延续中华文化。张光正以英语学习为借镜,强调语言环境和交际原则对华语能力发展与教学效果提高的重要性,主张两岸高校加强合作。姚敏《晚清华文教育史研究》通过对大量清朝原始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清政府在国内的华文教育举措和华文教育在海外主要侨居国的发展状况为主线,分析了晚清国内华文教育的特点,揭示了晚清影响华文教育的主要因素:清政府的政策支持、措施得当;保皇派及革命人士的积极运作以及华侨商会的鼎力相助。虞海村《潮汕地区华文教育的发展问题研究》论述了广东著名侨乡潮汕地区的华文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主张从“建基地”“设基金”两方面入手,加强和改善该地区的对外华文教育。李嘉郁《孔子学院与海外华文学校的整合和互补》,探讨了如何立足当地,实现我国汉语国际教育和华文教育的国家资源在孔子学院与华文学校之间的合理配置,以利于汉语国际推广与中华文化传承的有效进行。刘峰《试论新形势下发展海外华文教育的大局观和本土观》提出,对海外华文教育的形势要有整体、动态的了解和把握,要充分调查和掌握海外华文教育发展中新出现的共性特征;海外华文教育要适应所在国的特征和需要,要充分融入当地的教育体系,具体工作要有微观把握。
2.4 华文教育、教学标准研究
黄晓颖《试论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的标准——兼谈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详细阐述了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的概念、特征、标准及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评价的依据。陈友明《印尼三语学校华文教学标准探微》指出,三语学校的质量标准尚未建立,质量控制管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必须从课程大纲、教学目标、评估标准的制定入手提高教学水平。王晶《对外汉语教学之中国文学课程的文化坐标》建议古代部分的教学内容应着重于主流强势的中国传统文学,近现代则应本土和外来并重,注意选取全球文化主流母题,适当选取更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主题。林奕高《华语课堂的口语要素教学初探》指出,华语课堂教学和研究的口语要素包括叹词和语气词、重复、重音、语速和音高、连读、断连、话语标记、插入语等。刘莉应用语义场、交际功能、认知功能等理论,对《分级词汇表》一级名词进行分析,确定“再选择基础词汇”。林柏松就中美汉语口语水平考试的口试方式、考试内容、评分标准和口语水平分级等进行了对比,提出以汉语作为外语的口语水平考试应该遵循交际性、个人化和综合评估等原则。
2.5 华文师资培养研究
针对海外华文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杨玲认为海外华文教师培养,在战略层面,要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在学历化方面,要处理好“名”和“实”的关系;在专业化方面,要发挥好认证和竞赛的杠杆作用;在短期培训方面,要实现策略转型;在管理方面,要在海内外建立华文教师服务中心,全面统筹协调相关事宜。彭小川认为语言本体教学和教育类教学不可或缺,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华文教师要具有深入浅出的能力,要通过再学习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翟宜疆《“文化认同”与东南亚本土华文师资培训刍议》认为,招收东南亚国家华裔子弟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是师资本土化的一项积极措施,对这类学生的培养应区分其“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区分“华族”与“中华民族”等概念。熊玉珍《新一代技术支持下的海外华文教师专业发展》,立足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特点,构建了在以云计算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华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研究”和“应用”的一体化模式。张宝成基于丰富的教学实践,指出研讨式教学法在师资培训中最符合参培学员的需求,能更好地发展华文教师的教学能力。
2.6 华文教材研究
华文教材也是本次研讨的热点之一,共有17篇论文报告,宏观论题涉及全球华文教材研发、教材编写理念、教材历时考察及国别、地区教材研究。微观论题包括具体教材评价、特定对象教材要素分析、分项语言能力教材及专门用途汉语教材研究、教材使用研究等。周小兵介绍了全球汉语教材库建设情况,阐释了华文教材类型、华文教材的微观考察、华文教材的前瞻等课题。他认为,未来的华文教学首先要确定华文教学的性质;其次需加强华人现状研究,以便更好地分类教学;最后要开发多媒体教材、课外读物等,取材可适当介绍当代中国,同时兼顾教材的本土化。陈学超《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认为,教材编写既要设计“语法点”,又要顾及“文化点”;必须克服常见的文化“空载”和文化“超载”两种偏向;应该将第一语言中“习而不察”的文化适应,转为“习而必察”的文化移入,编写教材时自觉地进行文化“内化”。龙藜《对外汉语教材中的价值取向探析》认为教材具有价值赋予功能,当前教材主要有本土化、普世化、弘扬化和实用化四种价值取向,前两种主要存在于文化内容的选择中,后两种主要存在于文化内容的展示中。刘映荷以学习目的为观照,分析了华文教材的实用性。王衍军选择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6套对外汉语教材,建立语料库,分析教材文化词汇,考察了文化词汇的分布变化、复现率等。
国别及地区教材研究涉及我国大陆、台湾以及美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所编教材的评价和使用研究。方丽娜以台湾《侨教双周刊》电子版为语料,考察其教学重点,指出未来的教材除了应兼顾主流教育的课程架构与华文教育的文化传承外,更需注意以文化带领语言学习,用华语来描述世界;教材需内蕴主题式教学的规划,以及沉浸式教学的概念。盛译元分析了美国华裔教材《中国啊,中国!》的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分布和编排。宗世海、刘芸在华文教材质量控制的原则下,研究了《菲律宾华语课本》中学阶段主教材的汉字、词汇和语法点的编写,评价了以上项目在分布、难度、重现率等方面的合理性。李小凤《东南亚华文教材使用状况调查及当地化探讨》,以东南亚8国29个城市或地区的教材使用数据做综合分析,考察了高使用率、出版份额、自编或合编情况以及教材当地化面临的问题。蔡丽、蔡佩珊《印尼小学华文教材混搭情况研究》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对印尼14个城市的106所小学混搭使用华文教材的类型、原因、使用效果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混搭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于教材构成要素的研究,祝晓宏《汉语教材例句的典型性考察》认为教材例句的评价可由多标准简化为单标准,以“典型性”为衡量教材例句的基础标准,并以此设计出一个基于层级划分思想的等级。卢艳、宗世海《海外华文教材(小学、初中)写作练习设计分析》调查了三套教材的写作练习,并与人教版《语文》对比,认为海外华文教材写作题型应更加多样化,题量应适当增加并应根据题型的重要程度改善题量,加大应用文写作,适当增加简单的说明文和议论文,随年级逐步设定字数限制。曾祥燕认为,教材编写应有一个体裁大纲,各种体裁的出现应该有一个符合写作规律的训练顺序。
分项语言能力教材研究方面,齐婉先《中高级华语文阅读课程之教材分析与教学策略》,选取《今日台湾》《从精读到泛读》两套教材,应用整体语言理论的观点,分析阅读教材意义与功能兼顾的情况,并省思其教学策略。郑维宇以《博雅汉语》《阶梯汉语》《新实用汉语课本》为例,分析了初级汉语精读教材课文的功能项目。王咏雪以《速成汉语基础教程》《基础汉语》教材为例,就对外汉语速成初级综合课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于专门对象和专门用途教材,石慧敏《少儿对外汉语教材话题选择与课文内容编排研究》,调查确定了少儿感兴趣的话题和老师认为重要的话题,提出应从话题数量、比重、再现率、编排方式以及体裁上加以改进,对不同性别的少儿采取更为科学的编排方式。刘静宜《华文观光教材电子书之研发——以台湾台东为例》,比较了两岸旅游观光教材用语上的差异,以SWOT分析了电子书之市场需求,并以台东为例,介绍了观光教材电子书的研制。刘莹、周静琬、姚兰《全球商务华语教材之课堂教学研究》介绍了以台湾商务为核心的《全球商务华语》线上教材的内容、形式、特点、课堂教学设计,以及App Store销售的情况。
2.7 华文教学研究
教学法关注的重点有体系创新、汉字及语言要素教学的具体方法、听说读写教学法,以及针对特定对象和不同国别学习者的教学法等。范静哗《语言能力的诊断性描述与干预性教学》考察语言能力的描述、语言诊断以及干预性教学对语言教学的意义,分析了三者的相互关系。冯胜利在论述汉语国际教育、二语教学学科定位的基础上,以丰富的实例阐释了如何将“结构—功能”语法、韵律语法、语体语法三个层面的汉语本体研究成果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强调教学以本体研究的理论创新为基础,以及本体成果向教学的转化。徐杰探讨了一种新的语言教学设想,即抓住儿童语言习得爆炸性的关键期,在两年时间内,采用经过论证的科学的教材、教法与教师,营造一个多媒体全息的外国气氛的外语环境,以提高学习效率。孙瑞介绍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杨海明从科学性、实践性与可操作性三个角度讨论了海外华裔留学生的华文学习效益。孙瑞、李丽虹分析了地方院校对外汉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通过实施以整合教学资源为基础、提升师资水平为关键、优化教学模式为核心、健全制度为保障的综合改革,可以较好地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切实提高地方院校的对外汉语教学水平。
关于汉字及其教学的研究,曾志朗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汉字的识别与阅读过程,包括视觉信息处理、音素意识及汉字阅读学习、汉字阅读学习的认知挑战、认知神经学角度的汉字阅读学习研究等方面。他指出,掌握语言是先天的,阅读则需要教,阅读和写字有基因与遗传因素,汉字同音字太多,汉字学习需要左右脑同时工作,形声字不一致会影响汉字阅读。苏印霞、王汉卫认为,在不引起重新认读的前提下,笔画系统至少可以由现在的32种简缩为25种,降幅高达20%以上。徐新伟通过考察东南亚华文媒体汉字字义,辅以古文献语料及用法,对通用型语文字典中义项缺失的汉字进行了相关补正。李丽娜描写了汉字在越南岱族社会传播中,功能和形符两方面的变异。李香平《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华文汉字教学观研究》提出,华文教育要树立科学的汉字观和汉字教学观,即要考虑汉字本身的构形生成性和使用职能,建立核心基础汉字表,根据华文学习者的层次和需要建立汉字能力培养与测评机制,将汉字文化作为华文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汉字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张金桥、帅平、王明月等研究发现中级水平留学生对部件熟悉的陌生形声字语音提取主要采用“读形旁”“读声旁”和“类比”三种策略,尤其以“读形旁”和“读声旁”等“读半边”策略为主。邹琳以“等级大纲”为研究范围,对独体字数量、等级、笔画、构件等进行归类统计,从构件、独体形近字和充当音符的独体字三个角度分析了独体字特点及其教学思路。
关于语音、词汇教学有王茂林的《印度尼西亚、泰国留学生汉语擦音发音分析》,张宝成的《印尼留学生汉语发音难点解析——以一节拼音复习课为例》,邓瑶的《老挝汉语初学者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杨万兵、文雁的《东南亚地区中级水平留学生汉语句读意识与标点符号使用实验研究》。刘晓梅考察留学生汉语词汇语义韵学习情况发现,即便是中、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其汉语词汇语义韵的学习效果也并不乐观,与母语者存在巨大的反差。她从教学重点、辞典编撰、学习者三方面提出了教学策略。金红菊《略论华文中级阅读教学的猜词策略》总结了语素、语境、语法三种猜词策略,其与汉字教学结合,则有形旁和声旁策略。
关于口语、听力及幼儿华语教学,闫淑惠《留学生汉语口语话轮交接研究》,发现留学生对话轮交接技巧和使用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集中选择某一两种方式或技巧;二是有很强的个人倾向性色彩;三是重合作、少竞争。王硕《以“别说”为例看华语口语的语块教学》,认为语块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华语口语教学方法,教学中要注意区分语块的地域性和语体风格,设计好对话、合理的上下文、合适的情景。蔡乔育《计算机辅助华语听力教学策略运用之实验研究》,设计了听前、听中和听后三阶段的计算机辅助华语听力教学策略,实验结果显示具有显著效果。刘琨《论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讨论了留学生与国内本科生现代汉语课教学上的差异。魏永秋《游戏教学法在新加坡幼儿园华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调查了游戏法的应用现状,针对新加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周新新《游戏教学法在泰国少儿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了泰国儿童的特点,设计了汉语词汇游戏教学模式图,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分析—设计—运用—反思—改进”的游戏教学模式能对儿童汉语词汇成绩、汉语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学习焦虑产生正面影响。夏诚华《华语文教学系所学生在韩国实习之研究》跟踪中原大学的教学实习,对学生实习报告进行分析,认为实习若无完整之规划及督导,对学生职场专业能力培养弊多于利,甚至会误导学生将实习经历当作未来职场之真实情景,从而减弱从事专业工作的动机。
2.8 华文习得与偏误分析
师玉梅提出,要重视来华华裔学生语言、文化背景的调查研究,加强习得特点、习得顺序、共性和个性特点的研究。丁雪欢、曹莉敏研究了东南亚留学生对“着”使用条件的认知及其习得过程的影响因素,认为“着”的习得主要受句子结构及意义的复杂度、形式的明晰度等语言的标记性及目的语使用频率的影响。蔡建丰、游青青《菲律宾华裔中学生汉语正反问习得考察》描述了正反问的习得顺序、典型的偏误特征。关于偏误研究的论文还有李欣欣《第十一届汉语桥比赛中留学生的口语偏误》,曾小丽《印度尼西亚学习者汉语限定性状语偏误分析》,张舸《“越A越B”的习得偏误考察》,孙玉卿、刘岳《中、高级留学生同音字书写偏误研究》,骆健飞《美国华裔留学生书面语写作的偏误分析与习得研究》等。马燕华《论二语习得偏误分析之偏误》以近30年来对外汉语较有影响的偏误分析专著为研究范围,分析了不同时期汉语偏误分析的特点,认为从汉语语法规律、汉外对比出发分析偏误失之偏颇,提出应更多地从同化视角研究外国人的汉语偏误。
2.9 面向华文教育的汉语本体与语用研究
戴庆厦《汉语的特点是什么》认为汉语属于超分析性语言,隐性特点丰富,语义具有超强伸张力,特别注重韵律。认识到汉语独有的或起关键作用的特点,在教学研究中就会减少主观性、片面性。准确把握汉语的特点必须进行语言比较,要从汉语本身提取认识,防止非汉语眼光。侍建国《论汉语乡音的母语意识》概括了“乡音”的两个含义:一是大多数人说话的乡土口音,它体现了说话人的区域身份;二是汉语各地方言的语音特点,它属于方言学的研究对象。公民区域身份与公民语言能力有关。汉民族将共同语看作全民母语,带乡音特色的“普通话变体”就是全民语言的交际形式。而汉语方音特点属于“普通话变体”的语音特性。公民语言能力和“普通话变体”的特性都跟汉民族的母语意识有关。
关于华语及其变异研究,李宇明提出了“大华语”的概念,对大华语的发展方向、发展前景等进行分析,探讨了大华语在语音、文字、语法和标点符号方面的标准,他认为须加强各华语区的方言调查和语言使用调查,制定语言文字政策与语言协调方略,呼吁建立“大华语区语言协调会”。李计伟《论海外华语语法特征的描写与计算分析——以马来西亚华语语法的研究为例》从特征计算和特征分析两个角度展开对华语变体语法的动态、立体考察。方清明描写了海峡两岸汉民族共同语程度副词使用上的差异。
相关本体及语用研究论文还有王文龙《基于语料库的虚词对比研究——介词“从”“自”“自从”辨析》,麦涛《汉语“全”的双重句法地位与英汉浮动量化句法比较分析》,翟宇佳《“怎么”非疑问用法研究》,朱湘燕、周国光《指桑骂槐言语行为的交际话语分析》。王洁《汉语动词用法资源库建设构想——基于大规模语料库、面向汉语教学》,设计选取约200个HSK甲乙级常用单义动词,从语料库中提取体现用法的各种信息,建立资源库,为华文教学选择典型例句、典型搭配、典型句式提供统计依据。
3.结语
本次研讨会所反映出的华文教育研究中比较突出的动向,一是从认同的视角切入,探讨华裔与非华裔汉语学习的性质、特点差异,进而寻求文化身份认同与族裔语言认同的匹配机制;二是从语言生态的角度,探讨华文教育与所在国政治环境、语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共生关系,大选博弈及其结果对华文教育发展的影响,在特定国家或地区尤其值得跟踪研究;三是对华文教育史的研究,既有华人播衍海外文化血脉存续、交融发展的人文价值,又对当代华文教育具有鉴古明今的作用,华文教育史可以从更广泛的人文视角去解读;四是华文教学的研究除常规的应用语言学视角之外,还引入教育学视角,做现代教育理论角度的阐发;五是华文教材和教学法的研究,除技术层面的形而下研究之外,还深入到了价值赋予和内在意蕴等方面的形而上探索。总之,随着汉语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华文教育实务更加多姿多彩,实践的丰富呼唤理论阐释更为多元和透彻,世界华文教育的发展期待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
【作者简介】
曾毅平,暨南大学汉语国际推广中心主任,华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朱庆洪,暨南大学华文学院2013级博士生,深圳大学师范学院讲师。
[1]本综述依据会议论文及提要、会议记录及录音、会议新闻稿、大会报告PPT等整理。记录人:钟吉鸿、王虹骄、周伶俐、韦芝萍、李舒、黄良程、王冕、王艺文、骆含宇、付先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