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植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植物总称

植物总称,是某类植物总体对象共有的名称,它的所指对象为同类事物的全部个体,而不仅仅是某个特定的具体对象。

有些总称,是着眼于植株整体的,如木、林、森、树等; 有些总称,是着眼于植株局部的,如根、茎、枝、叶、花、果等部位。

1. 植株整体的总称

木: mù 木本植物的总称。甲骨文写作金文写作小篆写作象形字,像一棵树木的形状: 中间一竖为树干,上部为枝条,下部为树根。

树木

“木”的本义是指树木,《庄子·山木》: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孟子·尽心上》: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可引申指木料、木材, 《论语·公冶长》: “朽木不可雕也。” 《庄子·马蹄》: “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又可引申作形容词,呆板麻木义,如成语 “呆若木鸡”,《红楼梦》: “贾瑞听了,身上已木了半边。”还可引申为五行之一,指 “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 “木”,如 “木星”、 “木气”(五行气之一,肝气) 、“木德”等。

木星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与太阳的距离按由近及远排行第五,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质量最重、自转最快的行星。它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中心温度估计高达 30 500℃。木星的质量是其他七大行星总和的 2. 5 倍多,是地球的 317. 89 倍,体积是地球的1 316 倍。古代中国人称之为 “岁 星”,古 代 西 方 人 称 之为 “朱比特”。

在世界现存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山西应县木塔的顶层,有清人刘仕伟题写的一块匾额——— “木德参天”,典型地反映出古人对木构建筑文化意义的认识。在中国传统观念中, “木”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物质,还具有多层次的文化内涵。 “木”温润 (木材的导热系数仅有石材的二十分之一、铁的八百分之一,因而无论外界气温如何,都能给人温和的触摸感受,这种生命体的特质使木材适于制造人体经常触碰的物件。研究表明,木质墙体的保温性能优于砖墙。此外,木材在空气湿度大时会自动吸潮,反之则会释放水分,缓和室内湿度变化。这些特性使其有助于创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可观 (既可作为美景观赏,又可造纸写字。农业生产重视节气,而阴阳五行之说在古代直接联系着人们的活动,需要有大量的历书,所以印造历书便成为印刷术发明之后的一大功用) 、生生不息、“本支百世” (枝干强壮茂盛,喻指子孙昌盛,百代不衰) 。在庞杂的五行体系中,与 “木”关联的多是各事物类别中最美好的要素, “木德”所具备的如文、儒、仁、乐、农、东、春、旭等要素,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所有关键词。这一现象并非偶然产生, “木”作为五行中唯一一种有生命的元素,其核心意义就是 “生”,因此与 “生”关联的大量概念都由 “木”来承载,从而使木和木制器物获得了“天地之大德”的美好寓意。 “木德”一词,在先秦两汉的典籍中,大量出现,如 《孔子家语·五帝》: “孔子曰: ‘五行用事,先起于木。木东方,万物之初皆出焉。是故王者则之,而首以木德王天下。其次则以所生之行,转相承也。’”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 “敷和之纪,木德周行,阳舒阴布,五化宣平。”《史记·封禅书》: “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这些话语表明,古人对 “木”有着深刻的理解,赋予了 “木”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木塔作为 “木德” 的载体,也被赋予了“与天地参”的象征意义而受到赞颂。在中国古代兴建过许多木塔和木制建筑,有的高度甚至超过应县木塔,从中可以反映出古人对 “木德”的孜孜追求。

“木”又是汉字中最为常用的部首之一。从 “木”的字往往表示树木、木制器具的名称或其他与树木有关的事物。

林: lín 树林。甲骨文写作金文写作小篆写作会意字,双木为林,表示树比较多。

树林

广西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儿生长有许多桂树,因此得名“桂林”。先秦时期最古老的地理书籍 《山海经》中说: “番禺之西,八桂成林。”即指当时广西一带多桂树。秦始皇时,曾设广西为 “桂林郡”。桂树包括药用的肉桂和八月飘香的 “八月桂”等,自古以来都以广西出产最多,是广西标志性的土特产之一。如今,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市区内以桂花树为主要绿化植物。

森: sēn 森林。甲骨文写作小篆写作会意字,三木为森,表示树非常多。

森林是人类的资源宝库,它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其他林产品,还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除尘降噪。森林是自然界的卫生保健医生,就像人类的肺,每一片树叶都是一个滤毒器,在光合作用中,叶面上的气孔敞开,空气中的有毒物质随着空气进入叶组织,储存在植物体内,而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气体则是纯净而无毒的。许多植物还能分泌出杀死结核、赤痢、伤寒、白喉等多种病菌的杀菌素,防止空气中的毒素达到有害的浓度。

森林

树: shù 树木。小篆写作形声字,从木,尌(shù) 声 (“从”表示跟某字意义相关,“从木”表示“树”的意义跟 “木”相关; “声”表示跟某字读音相关,“尌声”表示 “树”的读音在造字时代跟 “尌”的读音相同或相近) 。 《广韵》: “树,木总名也。”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 《说文》) : “树,生植之总名。” 《礼记·月令》: “毋发大众,毋伐大树。”引申指种植,如《孟子·梁惠王上》: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又引申指竖起、建起、树立,如清朝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冯。’”还引申指培植、培养,如 《管子·权修》: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缺乏认识与征服能力,便产生一种对自然的崇拜,认为万物都有神灵主宰。其中,树也是崇拜对象之一。因为树的生命力顽强,果、根、枝等都可繁殖,所以人们对树的生命力、繁殖力产生了崇拜。例如,古人曾以 “树”为姓氏,从中即可以窥见树木图腾的影子,他们希望自己能像树木一样顽强,子孙后代枝繁叶茂。在巴蜀、荆楚、吴越、西南边疆一带,这种树木图腾崇拜更加盛行。云南德昂族创世神话史诗 《达古达楞格莱标》中讲到,洪荒时代,世上只有花草树木,突然有一天,天上刮下一百零二片茶树叶,都变成了人,单叶变成了小伙子,双叶变成了姑娘,他们结为夫妇,从此才有了人类。云南独龙族神话 《坛嘎朋》中讲到,人是从树丫包中爆出来的。此外,苗族还有 “枫叶妈妈”的传说。这些史诗、神话传说、志怪故事的思想底蕴,其实就是对树的生命力的崇拜。

一棵树的生态价值: 根据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德斯教授的实验测算,一棵能存活 50 年的树,它的生态价值如果以金钱来计算的话,产生氧气的价值约 31 200 美元; 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的价值约 62 500 美元; 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 31 200 美元; 涵养水源价值约 37 500 美元; 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约 31 250 美元; 产生蛋白质价值约 2 500 美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忽略不计,总计创值约 196 000 美元。

中国的 “树中之最”: 最高的树是蓝桉,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一带,它生长迅速,高耸入云,高度可达80 米; 最咸的树是木盐树,生长在黑龙江和吉林交界的地方,它能产盐,每年春天,树上都凝结出一层雪白的盐霜,人们用刀把它轻轻刮下来,就可当盐食用; 最毒的树是箭毒木,生长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密林中,它的汁液像白色的乳汁,含剧毒,碰到人畜的伤口后渗入血液就会引起中毒死亡,傣族人常将它涂抹在箭头上制成毒箭打猎,野兽一旦中箭,见血封喉,立即毙命。

写诗护树: 爱国名将冯玉祥爱树如命,曾在军中立下护树军令: “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棵。”驻兵北京时,他率领官兵广植树木,被誉为 “植树将军”。驻兵徐州时,他还写下一首护林诗喻示军民: “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植树节的来龙去脉: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和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形式,可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情感,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扩大森林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近代植树节最早是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19 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树木稀少,土地干旱,大风一起,黄沙满天,人们深受其苦。1872 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设立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经过多年的努力,州内广阔的荒原变成了茂密的森林,植树节也延续了下来。

我国植树造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2 600 年前 (春秋时期)的清明节。当时清明节的习俗除了禁火、扫墓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清明时期,春雨绵绵,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因而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 “植树节”。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1893 年,孙中山先生亲自起草了著名的 《上李鸿章书》,提出中国欲强,须 “急兴农学,讲究树艺”。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进行植树造林的计划,规划农业现代化的远景。1915 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公布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的规定,自此中国有了植树节。1928 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仪式。后因清明节对中国南方来说已过植树季节,同时也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1930 年,国民政府又决定将孙中山的逝世日 3 月 12 日定为植树节。

不过,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真正成为国家建设的战略任务,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956 年,毛泽东发出了 “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中国开始了 “12 年绿化运动”,目标是 “在 12 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

植树造林成为中国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则始于改革开放之初。1979 年 2 月,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 月12 日,即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同时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孙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

1981 年 12 月 13 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决议指出,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 11 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应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 3 棵至 5 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决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 “人人动手,每年植树,愚公移山,坚持不懈”。1982 年的植树节,邓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

中国植树节节徽*

1984 年 2 月,全国绿化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定通过了 “中国植树节节徽”。

1984 年 9 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规定: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把植树造林纳入了法律范畴。

屮: chè 一棵草。甲骨文写作金文写作小篆写作象形字,像一棵草的形状: 中间一竖为草茎,两侧为草叶。《说文》: “屮,草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茎也。”徐铉曰: “屮,上下通也。象草木萌芽,通彻地上也。”

草 (艸) : cǎo 草类植物的总称。 “艸”是 “草”的本字。会意字,双屮为 “艸”,表示草比较多。今天的 “草”字,小篆写作形声字,从艸,早声,原是“皂”的本字。《说文》: “草,草斗,栎实也。”栎实即栎树的荚果,皂角也。后来 “草”字被假借用以代替“艸”字来表示 “草木”义, “艸”字就废弃了,并另造出 “皂”字来代替 “草”字表示 “草斗、栎实”义。

有些草可以治病,因此叫 “草药”。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神农氏,为了给人们治病,尝遍了世界上所有的草。他找到了许多可以治病的草药,可是自己却因误尝毒草中毒而死。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记载: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神农遍尝百草图*

屈原的文章中,常用 “香草”、“美人”之词,如 《离骚》: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九歌·少司命》: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今天人们多以 “香草美人”代指女性,但其实屈原作品中的 “香草美人”所指为男人。如 “美人迟暮”中的 “美人”指楚怀王, “恐美人之迟暮”的意思是担心楚怀王年老醒悟之时,即使想再重用自己,也为时已晚。“香草”本义为具有芳香气味的草类,古人常以之比喻人的品德高洁,以及品德高洁的忠贞之士,如西汉刘向 《说苑·谈丛》: “十步之泽,必有香草; 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汉语中的“美”字,除指人的容貌仪表外,还可指人的才德与品行,如《孟子·尽心下》: “可欲之谓善……充实之谓美。”这里的 “美”显然不是指外表的美丽,而是指一个人的德行充实完美,所以古人也常将德高望重的人喻为 “美人”。因此,屈原作品中的 “香草”、“美人”,通常所指为君王、君子、忠贞之士,而且大多指代的是他人。但其有时还可自喻,如 《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 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 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香草美人”是楚辞中最典型的象征性意象,屈原首先将其用作诗歌的象征手法,是一大创造,丰富了诗歌的写作手法,增加了优美意象,真不愧是我国最早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卉: huì 草的总称。小篆写作会意字,三屮为卉,表示草多。 《说文》: “卉,艸之总名也。从艸、屮。”西汉扬雄 《方言》: “卉,艸也。东越扬州之间曰卉。” 《诗经·小雅·出车》: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后引申指花,如北宋王禹偁 《桂阳罗君游太湖洞庭诗序》: “遂使幽云野泉,奇卉怪草,暨鸟兽虫鱼辈皆欣欣熙熙,似有知于感遇也。”北宋梅尧臣 《寄题周源员外衢州萃贤亭》: “卉萼人未识,鸟响日可听。”

茻: mǎnɡ 草的总称。小篆写作会意字,四屮为茻,表示草非常多。 《说文》: “茻,众艸也。从四屮。” “茻”是 “莽”的本字。今天的 “莽”字,小篆写作会意兼形声字,从犬,从茻,茻亦表读音,原意是指 “逐兔茻中”,是一个动词。 《说文》: “莽,南昌谓犬善逐菟草中为莽。从犬,从茻,茻亦声。”意即南昌方言中称犬善于草丛中逐兔为莽。后来假借 “莽”字代替 “茻”字来表示 “众艸”义, “茻”字就废弃了。 《易经·同人》: “伏戎于莽。”西汉刘安 《淮南子》: “食莽饮水,枕块而死。”引申指茂密、盛多的样子,如 《九章·怀沙》: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或引申指大、漫无涯际的样子,如谭嗣同 《出潼关渡河》:“平原莽千里。”或引申指草率、鲁莽,如 《庄子·则阳》: “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 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予来年变齐,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蘩以滋,予终年厌飧。”意思是说,你处理政事不要草率鲁莽,治理百姓不要粗疏马虎。从前我种庄稼,耕地时草率马虎,而庄稼收成也草率马虎地来回报我; 平土锄草时简单轻率,而庄稼收成也简单轻率地来回报我。我第二年改变了耕作方式,深耕细整,庄稼便繁茂茁壮,硕果累累,我一年到头都能吃得饱饱的。

苗: miáo 初生的植物。小篆写作会意字,从艸,从田。苗的本义是指禾苗,如 《诗经·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公羊传·庄公七年》:“秋,大水。无麦、苗。”《孟子·公孙丑上》: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韩非子·内储说上》: “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后引申泛指初生的植物、植物的幼体,如北宋沈括 《梦溪笔谈》: “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但取芦菔、地黄辈观,无苗时采,则实而沉; 有苗时采,则虚而浮。”又引申指初生的动物,如“鱼苗”、“猪苗”等。

芽: yá 萌芽,植物的幼体。小篆写作形 声 字,从 艸, 牙 声。《说文》: “芽,萌芽也。”可引申作动词,发芽义,如 北 宋 沈 括 《梦 溪 笔谈》: “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清末王国维 《暮春》: “晨翻书帙鸟无哗,晚步郊原草正芽。”也可指尚未发育完成的枝、叶或花的雏体,如五代王周 《和杜运使巴峡地暖节物与中土异黯然有感诗三首》之一: “随柳参差破绿芽,此中依约欲飞花。”诗中的绿芽即指柳树新发的绿色的嫩叶。唐朝白居易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意思是,(我收到了你寄给我的) 一封红色信封的书信, (以及) 十块清明节前采摘制作的团饼绿茶叶。北宋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 植株局部的总称

植株局部,可分为根、茎、枝、叶、花、果六大类。

(1) 根类。

本: běn 植物的根。金文写作小篆写作《说文》: “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指事字,在 “木”下加圆点或短横,以示所指位置。 《国语·晋语一》: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唐朝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引申指事物的根基或主体,如 《论语·学而》: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 (悌) ,这里的 “本”指的是孝悌,孝悌是做人的根本。西汉贾谊 《论积贮疏》: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意思是说,现在背离农业而趋向工商业,白吃饭不种地的人很多,这是天下的大害,因为中国古代社会以农业为根基,重农轻商。或引申指事物的根源、本源,如 《礼记·大学》: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夫天者,人之始也; 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意思是说,天是人类的始源,父母是人的本源。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 遇到病痛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

根: ɡēn 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养料的部分。小篆写作形声字,从木,艮声。 《庄子·至乐》:“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意思是说,乌足这种植物的根能变化生成金龟子的幼虫,它的叶子能变化生成蝴蝶。《史记·龟策列传》: “伏灵者,千岁松根也,食之不死。”西汉刘安 《淮南子·俶真训》: “根茎枝叶,青葱苓茏。”唐朝魏征 《谏太宗十思疏》: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引申指事物的本源、根由、依据,如 《淮南子·原道训》: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南宋陈亮 《与彭子寿祭酒》: “然病之生也,有根有柢。”或引申作动词,生根、扎根义,如 《淮南子·原道训》: “夫萍树根于水,木树根于土。”《孟子·尽心上》: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树根是树木的重要营养器官。根的功能之一,将树木整体固定于土壤中,使整个树体维持重力平衡,支撑整棵树木,使之能挺立在地面上; 功能之二,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水溶性的无机盐等营养,将其提供给树干和树叶; 功能之三,有些树木的根可形成不定芽而具有繁殖作用。

树根在土壤中呈垂直和水平状分布,有明显的趋水性和趋肥性。据研究,在自然条件下,根系的深度和宽度往往是树冠面积的 5 ~15 倍。所以,我们平常所看到的一棵大树,跟它的地下部分比较起来,实际上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许多树根具有药用价值。如木棉的根味甘,性凉,有收敛止血、散结止痛的功效,主治慢性胃炎、胃溃疡、赤痢、瘰疬、产后浮肿等; 枣树根能治关节酸痛、胃痛、吐血、血崩、风疹等; 猕猴桃树根有清热、利尿、活血、消肿功效,可治跌打损伤、骨折肿痛、腹泻、水肿、脱肛等。

树根还能制作根雕。根雕是以树根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所谓 “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说在根雕创作过程中,主要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辅助性进行人工处理修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因此,根雕又被称为 “根的艺术”或 “根艺”。根雕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已经会雕刻木像做装饰品。1982 年,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清理马山一号楚墓时发现了根雕艺术作品 《辟邪》,据考证,该文物制作于战国晚期,在公元前 340 年到公元前 270 年之间,距今 2 300年左右。其形为虎头、龙身、兔尾的四足怪兽,极富动势神韵,色彩古朴典雅。到了隋唐时期,根艺的发展已经趋于繁荣。而到了现代,根艺的创作水平更 是 达 到 了 一 个 新 的顶峰。

根艺

柢: dǐ 植物的根。小篆写作形声字,从木,氐声。《说文》: “柢,木根也。” 《尔雅·释言》: “柢,本也。”本、根、柢一般而言是同义词,所指相同,都是指植物的根部。不过有些文献中所指有细微差别,是近义词,如 《说文通训定声》: “蔓根为根,直根为柢。”即根是指呈水平状蔓延的根,柢是指连接主干呈垂直状的直根。《老子》: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引申指事物的本源或基础,如 《红楼梦》: “论起荣华富贵,原不过是过眼烟云; 但自古圣贤,以人品根柢为重。”茅盾 《残冬》: “后来村里的青年女人又要追问根柢了。”

株: zhū 露出地面的树根,树桩。小篆写作形声字,从木,朱声。 《说文》: “株,木根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株,今俗语云樁。” 《韩非子·五蠹》:“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 茎类。

茎: jīnɡ (草本) 植物的主干中轴部分。小篆写作形声字,从艸,巠 (jīnɡ) 声。《说文》: “茎,枝柱也。”《荀子·劝学》: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 《楚辞·九歌》: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一般而言,茎和干是同义词,不过有时所指有细微差别,草本植物的主干称为茎,木本植物的主干称为干,是近义词。引申作量词,指长条形的东西,如唐朝诗人卢延让的 《苦吟》: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干 (榦) : ɡàn (木本) 植物的主干。“榦”字简写为 “干”字。金文写作小篆写作形声字,从木,倝 (ɡàn) 声。“榦”的本义原指筑墙木,即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主柱。古代筑墙时,用土夯实墙体,两边用木柱作支撑固定。 《说文》: “榦,筑墙耑 (端) 木也。”意即 “榦”是筑墙两边所用的木柱。后引申指主柱、植物的主干,如西汉刘安 《淮南子·主训》: “故枝不得大如榦,末不得强于本。” 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柏虽大榦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

枚: méi 树干。小篆写作会意字,从木,从攴 (pū,小击,轻敲。因为木条做成杖后可用来敲击物体,故从攴) 。 《说文》: “枚,干也,可为杖。” 《诗经·周南·汝坟》: “遵彼汝 (汝水,淮河的支流,源出河南省) 坟 (大堤,堤岸) ,伐其条枚。”意思是沿着汝河堤岸走,砍伐树的枝干。后引申作量词,相当于“件”、 “条”、 “块”、 “个”等,如 《史记·货殖列传》: “木器髹 (涂漆) 者千枚。”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 “得鲤鱼长一尺者一万五千枚。”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 “土中得玉璧七枚。”唐朝王梵志 《贫穷田舍汉》: “如此硬穷汉,村村一两枚。” 《西游记》: “六枚都使升空法,云端里面各翻腾。”

(3) 枝类。

枝干

枝: zhī 树 干 上旁生的小条。小篆写作形声字,从木,支声。《说文》: “枝,木别生条也。”唐朝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南宋洪迈 《容斋续笔》记黄庭坚诗句: “归燕略无三月事,高蝉正用一枝鸣。”意思是即将飞回南方的燕子已经不像三月间那样忙于筑巢育雏了,蝉正凭附在高高的树枝上鸣叫着。引申作量词,指长条形的东西,相当于后来的 “支”,如北宋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杈: chà 枝条,树干的分枝或树枝的分岔。小篆写作形声字,从木,叉声。《说文》: “杈,枝也。”《方言》: “江东谓树歧曰杈桠。”唐朝杜甫 《雕赋》:“击丛薄之不开,突杈枒而皆折。”清朝王士禛 《池北偶谈》: “有兰寄生,长松杈桠间,可径丈,葳蕤四垂。”

条: tiáo 枝条,小枝。小篆写作繁体字写作“條”。形声字,从木,攸声。《说文》: “条,小枝也。”明朝袁宏道 《满井游记》: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清朝龚自珍 《病梅馆记》: “斫其正,养其旁条。”后引申作量词,泛指长条形的物体,如唐朝沈佺期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杨柳千条花欲绽,葡萄百丈蔓初萦。”又如一条街、一条河、一条山脉、一条裤子等。

(4) 叶类。

叶 (葉) : yè 植物的叶片。小篆写作形声字,从艸,枼 (yè) 声。 《说文》: “叶,草木之叶也。”“葉”是 “叶”的本字。今天的 “叶”字,原是 “协”的本字,十口所同、同众之意,亦即协同、齐心协力之意,是个会意字,如 《新唐书》: “逢吉与李程同执政,不叶。”后来假借 “叶”字代替 “葉”字来表示 “叶片”义,“葉”字就废弃了,并另造出 “协”字来代替“叶”字表示 “协同、齐心协力”义。 《诗经·卫风·氓》: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国语·晋语九》: “人之有学也,犹木之有枝叶也。”引申为量词,比喻扁平轻小像叶子的东西,如唐朝李商隐 《无题》: “万里风波一叶舟。”北宋苏轼 《赤壁赋》: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的重要器官,并通过蒸腾作用给根系提供从外界吸收水和矿物质营养的动力。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称 “完全叶”,如缺叶柄或托叶的称 “不完全叶”。叶片是叶的主体,多呈片状,有较大的表面积接受光照和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流及水分蒸散。叶片的上下表皮起保护作用,并通过气孔从外界取得二氧化碳,向外界放出氧气和水蒸气; 上下表皮间的叶肉组织富含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片内分布的维管束称叶脉,是叶内物质输导的管道。

叶对自然界和人类的贡献十分突出。它可以制造氧气,一片森林,就是一个天然大氧吧,也是一座天然氧气制造工厂。据统计,1 公顷森林一年可以生产 12 吨氧气,全世界的森林一年共可生产 459 亿吨氧气,同时吸收掉近千亿吨二氧化碳。如果是 1 公顷的阔叶林,则一天可以消耗掉 1 吨二氧化碳,释放 0. 73 吨氧气,可供 1 000 人使用一天。它可以调节气候,植物形成 1 千克干物质,需要蒸腾300 ~400 千克的水分。叶片的蒸腾作用可生成云雾,增加空气湿度,促进降雨,改变周边环境气候,防止旱灾发生。它可以杀菌消毒,许多植物的叶子能分泌杀菌素,这些植物的叶子是大自然空气的净化器。据测定,1 公顷松树林,每昼夜能向空气中分泌出大约 5 千克的挥发性杀菌素,柏树的分泌量更高达 30 千克,它们可以杀死白喉菌、肺结核菌、痢疾菌等多种病菌。因此,针叶林里的空气特别清洁、新鲜。工农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大量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些植物如夹竹桃、美人蕉、月季、丁香、银杏、洋槐、泡桐、梧桐、黄杨树的叶子能够吸收。叶子可以过滤尘埃,叶片的表面粗糙,而且多生有茸毛,有的还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质,这些都能吸附、滞留空气中的一部分粉尘,净化空气。它可以降低噪音,据测定,一条 40 米宽的林带,可以把噪音减低 10 ~15 分贝; 30 米宽的林带可以减低 6 ~ 8 分贝; 城市公园里的成片树木作用更大,可减低 26 ~43 分贝; 绿化的街道,枝叶繁茂,可以减低噪音 8 ~10 分贝。它可以预报气象和地震,如在下雨之前滴水观音花会滴水,地震前树叶会不同寻常地掉落。它还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物、药品和能源,制成纸张等等。

树叶

树叶 “情书” 传情:云南山区的景颇族青年男女们的情书,往往不是用文字写成的,而是以树叶代替的。不同的树叶,代表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含义。例如: 白花树叶代表 “想念”,黄豆树叶代表 “好好的 (别牵挂) ”,小黑豆树叶代表 “一心 (只爱你一个) ”,竹叶代表 “悄悄地 (来幽会) ”,蕨叶、酸母叶代表 “一定要来 (赴约) ”等。把代表一定含义的树叶按不同的顺序排列起来,就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比如按照白花树叶、黄豆树叶、小黑豆树叶、竹叶、蕨叶、酸母叶的顺序排列下去,那么,这一叠树叶 “情书”所表达的意思便是:“我一心思念的人只有你一个,我们应该好好地面谈。最好是悄悄地来,一定不要失约。”这种树叶 “情书”,只能用大芭蕉叶做“信封”,即用大芭蕉叶把叠放有序的树叶包裹起来,扎成一个小包。传递这种 “情书”的 “绿色邮差”,大都是小伙子或姑娘的知心朋友。“情书”传递出去以后,如果对方有意,也会用树叶“写”一封回 “信”,并会如期赴约; 如果对方无意,也可能“写”一封回 “信”,不过,这 “信”却是由芭蕉叶包着的一堆杂乱无章的树叶构成,如酸杷叶、野枇杷树叶、白树叶、香柏枝叶等,意思是说: “小伙子 (小姑娘) ,你说的话太多了,再多也是空的,我不和你谈情说爱。”

(5) 花类。

花 (华) : huā 花朵。金文写作像一朵完整繁复的花; 小篆写作会意字,从艸,从《说文》:“华,荣也。” “华” (繁体写作 “華”) 是 “花”的本字。今天的 “花”字,始见于北朝,为 “华”的俗体字。后以俗体 “花”字代替正体 “华”字专用于表示“花朵”义,以正体 “华”字专用于表示 “华丽”、“华夏”等义。 《尔雅·释草》: “木谓之华,草谓之荣。”意思是木本植物的花叫作 “华 (花) ”,草本植物的花叫作 “荣”。不过一般情况下,木本与草本植物的花都可以通称为 “华 (花) ”,不必如此细分。《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唐朝白居易 《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引申指形状像花朵的东西,如南宋赵师秀 《约客》: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北宋沈括 《梦溪补笔谈·杂志》: “今人于春、秋分夜半时,汲井水满大瓮中,封闭七日,发视,则有水花生于瓮面,如轻冰,可采以为药。”或引申作动词,开花义,如西汉刘安 《淮南子·时则训》: “桃李始华。” 《左传·文公五年》: “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华而不实,开花而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里空虚,表里不一,名不符实。

花是被子植物 (又称有花植物) 的繁殖器官,其生物学功能是结合雄性精细胞与雌性卵细胞以产生种子。这一进程始于传粉,然后是受精,最后形成种子并加以传播。对于高等植物而言,种子便是其下一代,而且是各物种在自然分布的主要手段。花在生活中亦常被称为 “花朵”、“花卉”、“花儿”。花卉广义上可指一切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狭义上则单指所有的开花植物。花儿历来广受人们的喜爱,主要用于美化环境、交流情感,而且有的还可以制成食物、药品、饮品等。

许多花在东西方文化中都被赋予了特定的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少花卉都被赋予了美好的性格特征,例如梅花象征着民族之风骨,菊花象征着文人之高洁,牡丹象征着富人之华贵,兰花象征着君子之气节。而在西方文化中,对各种花赋予的各种象征意义被称为花语,例如红玫瑰象征爱情、美丽和热情,罂粟花象征对死亡的悼唁,鸢尾和百合在葬礼中象征着复活和生命等。此外,在世界上的许多文化中,花是女性的象征。

昙花: “昙花一现”是人们所熟知的成语。《现代汉语词典》注解说: “昙花开放后很快就凋谢,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一时的人物出现不久就消逝。”这个解释很容易为读者理解和接受,因为许多人对昙花这种植物并不感到陌生。然而,从词的本源上考察,“昙花一现”里的昙花,并不是今天人们所熟悉的那种观赏植物。成语 “昙花一现”出自佛经。昙花,是梵语音译优昙钵花 (Udumbara) 的略称。 《法华经·方便品第二》: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法华经·文句四上》说优昙钵花 “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统治四大部洲的佛) 出”。这些说法告诉人们,优昙钵花是很难得 “一现”的,而且它的 “一现”又跟 “金轮王出”联系着,这就更给它罩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于是,有人就把优昙钵花叫作“天花”,也有人说它是 “想象中的植物”。其实,优昙钵花并不是子虚乌有之物,唐朝释玄应所撰 《一切经音义》描述它的形态说: “叶似梨,果大如拳,其味甘。无花而结实。”据此,可以推断它属于无花果类植物。明朝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中则明确地肯定: “无花果乃映日果,即广东所谓优昙钵。”优昙钵花的开放,并非要经历 3 000 年这样难以想象的长久时间。北宋苏轼《赠蒲涧信长老》中有 “优钵昙花岂有花,问师此曲唱谁家”的诗句,根本否认它能开花,则更是不实之词。优昙钵花是无花果树的一种,雌雄异花,花隐于花托内,从外面看只见果而不见花。由于这一特点,人们对它的 “一现”产生了许多神奇的想象。总之,“昙花一现”里的昙花原本指的是优昙钵花,这个成语原来的意思是比喻事物稀有或极难得出现。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意义渐渐发生了变化,人们常常用 “昙花一现”比喻事物出现后很快就消逝。同这个后起的意思相应,原来属于无花果类的优昙钵花被 “移花接木”,转换成了仙人掌科植物昙花了。这种植物原产热带美洲,现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其花在夜间开放,绚丽夺目,幽香四溢,可惜开放时间太短,只几个小时便萎谢了。人们用它来比喻转瞬即逝的事物,的确也十分贴切。

大王花*

大王花: 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和爪哇岛等热带森林中,生长着世界上最大、最臭的花———大王花。大王花直径可达 1. 4 米,重量可达 15 公斤。一朵花有 5 片又大又厚的花瓣,花瓣厚约 1. 5 厘米,长30 ~40 厘米,仅花瓣就有 6 ~ 7 公斤重。花的中心有个洞,像个面盆,可盛 7 ~ 8 公斤重的水,甚至可以藏下一个小孩。它的花冠通常呈鲜红色,上面有点状白斑,看上去绚丽而又壮观。但是这种花散发出刺激性的腐臭气味,像粪便、腐烂的尸体一样臭不可闻,比起 “天下第一香”的兰花来,真是有天壤之别。因此,蝴蝶、蜜蜂都不愿理睬它,只有苍蝇和一些逐臭昆虫乐意来为它传粉。大王花不但奇臭无比,而且还很 “懒”。因为它是寄生植物,专靠吸取别的植物,尤其是藤本植物的营养来生活,所以它没有叶子,也没有茎,花朵几乎就是身体的全部了。大王花一生只开一朵花,花期只有四五天。花期过后,大王花逐渐凋谢,颜色慢慢变黑,最后变成一摊黏糊糊的黑色东西。不过受过粉的雌花,会在以后的 7 个月渐渐形成一个腐烂的果实,里头隐藏着许许多多细小的种子。由于大王花从别的植物上吸收来的营养几乎全部用来供应花的生长,所以它的种子很小,用肉眼几乎难以看清。它的种子传播方式也有点 “懒”,它的种子带有黏性,当大象或其他动物踩上它时,会将它带到别的地方生根、发芽,进行繁殖。种子萌发时体积膨大,外皮被冲破,长出形状像洋白菜一样的芽。它刚冒出地面时,大约只有乒乓球那么大; 经过几个月的缓慢生长,逐渐变成甘蓝菜般大小; 接着 5 片肉质的花瓣缓缓张开,两天两夜后花儿完全绽放。但是大王花好不容易开出来的巨大花朵,只能维持 4 ~5 天,而在这 4 ~ 5 天中,它会不断地释放出臭气。

花历: 花历是人们根据一年之中各种花的盛开和凋落时间排列的历表。因为通常是按照月份来分的,所以又称为 “花月令”。它具有反映花时、节气和指导种植的功能。花历历史悠久,早在夏朝的 《夏小正》中就有关于花历的零星记载。花历虽然简略,但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代表性。根据花历,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流行把农历十二个月以花名作为代称的用法,一个月份和一种花卉相对应,别有一番趣味: 正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蔷薇,五月石榴花,六月荷花,七月凤仙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花,十一月山茶花,十二月蜡梅花。例如 “杏月”是指农历二月,“榴月”是指农历五月, “菊月”是指农历九月等。但是我国地域广袤,气候差异很大,各种花卉盛开的日期也不尽相同,因此,各个地方的花历还存在一定差别。例如在有些地方的花历中,四月是牡丹花,七月是玉簪花,十月是兰花,十一月是水仙花。此外,除了中国有花历外,西方基督教文化里也有花历,因为教会在纪念圣人时,常以盛开的花朵点缀祭坛,不同的圣人常与特定的花朵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教会便将 366 天的圣人分别和不同的花朵结合,形成花历。例如一月一日是绣球花 (Laurustinus) ,代表 “希望 (Hope) ”; 十二月三十一日是雨伞花 (Pentas Lanceolata) ,代表 “伟业 (Great Work) ”。

(6) 果类。

果: ɡuǒ (木本) 植物的果实。甲骨文写作金文写作小篆写作象形字,像树上结的果实形状。《说文》: “果,木实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礼记·王制》: “果实未熟,不粥于市。” 《吕氏春秋·贵信》: “华不盛,则果实不生。” 《朱子语类》: “天之生物莫不各有躯壳,如人之有体,果实之有皮核。”明朝刘基 《卖柑者言》: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果原本指木本植物的果实,后也包括草本植物的果实。又引申指事情的结局,如 《论语·学而》: “言必信,行必果。”意思是言而有信、行而有果,说过的话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干出个结果。或引申指事业的成果,如毛泽东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抗战的胜利应当是人民的胜利,抗战的果实应当归给人民。”

水果*

果实是被子植物的花经传粉、受精后,由雌蕊的子房和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等) 参与发育而形成的具有果皮及种子的器官。果实一般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其中种子起着传播与繁殖的作用。果实的种类繁多,与人类的生活极为密切。在人类的食物中,大部分是禾谷类植物的果实,如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人们常吃的果品,如苹果、桃、柑橘和葡萄,它们富含葡萄糖、果糖与蔗糖,以及各种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而且这些美味可口的果实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能加工成果干、果酱、蜜饯、果酒、果汁和果醋等各类饮食品。此外,枣、茴香、木瓜、柑橘、山楂、银杏、龙眼等果实或果实的一部分还可入药。

水果有解酒功能。饮酒过量后,可以吃一些带酸味的水果,或饮服 50 ~ 100 克干净的食醋解酒。因为水果含有机酸,例如青梅富含果酸,苹果含有苹果酸,柑橘含有柠檬酸,葡萄含有酒石酸等,而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同样道理,食醋也能解酒是因为食醋里含有 3% ~5%的乙酸,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尽管带酸味的水果和食醋都能使过量乙醇的麻醉作用得以缓解,但由于上述酯化反应在体内进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不少人养成了 “饭后吃水果”的习惯,但其实这种吃法是不科学的,原因有四: 一是水果易与食物一起阻滞在胃部,造成胀气、便秘等; 二是水果中含有较多糖类,例如葡萄糖、果糖等,饭后马上吃水果会增加肠胃以及胰腺的负担,尤其是有些水果淀粉含量高,不易消化; 三是水果含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都有较强吸水性,吸水后膨胀会增加饱胀感,当纤维素过多的时候,还会影响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吸收; 四是需要减肥的人群,如果饭后大量吃水果,会因能量过剩而更加肥胖。相反,饭前一小时左右进食一定量的水果有很多好处: 一是水果中的许多成分均是水溶性的,如维生素 C 以及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可溶性的植物纤维、果胶等,其消化吸收不需要复杂消化液的混合,可迅速通过胃进入小肠被吸收,空腹时的吸收率要远高于吃饱后的吸收率; 二是饭前吃水果有利于健康饮食 “八分饱”的把握,水果是低热量食物,其平均热量仅为同等重量面食的四分之一以及同等重量猪肉等肉食的约十分之一,先进食低热量的食物比较容易把握总的摄入量; 三是许多水果本身容易被氧化而腐败,先吃水果可缩短其在胃中的停留时间,降低其氧化腐败程度,减少可能对身体造成的不利影响。

蓏: luǒ 草本植物的果实。小篆写作会意字,从艸,从 (yǔ) 。 《说文》: “在木曰果,在地曰蓏。”清朝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在木曰果,在艸曰蓏。”唐朝孔颖达曰: “木实曰果,草实曰蓏。” 《韩非子·五蠹》: “民食果蓏蜯蛤。”

瓜: ɡuā 藤蔓类植物所结的果实。金文写作小篆写作象形字,两边像瓜蔓,中间像果实,是藤上结瓜的形象。《诗经·豳风·七月》: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齐民要术》: “二月辰日宜种瓜。”引申指形状像瓜一样的东西,如古代的一种兵器叫 “金瓜”,棒端呈瓜形,金色; 或引申作动词,结瓜、瓜熟义,如 《左传·庄公八年》: “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 ‘及瓜而代。’”意思是齐侯派遣连称、管至父二人去戍守葵丘边境,出发的时候正好是瓜成熟的时节(指七月) ,齐侯对他们说: “等到明年瓜成熟时,我再派人代替你们戍边。”

丝瓜

瓜的种类有很多,例如冬瓜、南瓜、西瓜、北瓜、黄瓜、白瓜、苦瓜、香瓜、丝瓜、番木瓜等。其中最受人喜爱的种类之一是西瓜。盛夏时节,人们最喜爱的消暑盛品非西瓜莫属。关于“西瓜”这个名称,那就说来话长了。其实 “西瓜”最初不叫 “西瓜”,而是叫 “寒瓜”。唐朝文献中,即已有称之为 “寒瓜”者,如唐朝李延寿所撰 《南史·滕昙恭传》: “(昙恭) 年五岁,母杨氏患热,思食寒瓜,土俗所不产。昙恭历访不能得,衔悲哀切。俄遇一桑门问其故,昙恭具以告。桑门曰: ‘我有两瓜,分一相遗。’还以与母,举室惊异,寻访桑门,莫知所在。”又如南朝沈约的 《行园》诗句: “寒瓜方卧垅,秋菰亦满陂。紫茄纷烂漫,绿芋郁参差。”从诗中谈到寒瓜卧垅的时节看,正跟西瓜相符。晚后的文献中,也不乏“寒瓜”之说,如元朝方夔 《食西瓜》诗: “恨无纤手削驼峰,醉嚼寒瓜一百筒。缕缕花衫粘唾碧,痕痕丹血搯肤红。”明朝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五·西瓜》: “陶弘景注 ‘瓜蒂’言永嘉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者,即此也。盖五代之先,瓜种已入浙东,但无西瓜之名,未遍中国尔。”另外,旧时北京曾称先上市的西瓜为 “水瓜”,后上市的为 “寒瓜”。根据考古报道,1976 年,广西贵县西汉墓椁室淤泥中曾发现 “西瓜籽”; 1980 年,江苏省扬州西郊邗江县汉墓随葬漆笥中出有 “西瓜籽”,墓主卒于汉宣帝本始三年 (公元前 71 年) 。如果这些考古证据确实可信的话,那么可以证明起码自西汉始,中国即有西瓜的存在。不过在西汉时期,西瓜应该还是个较为稀罕的物品,只有王侯贵族才能享用到。不然这些西汉贵族们也不会把它们当宝贝一样随葬,而那么多的平民墓中却未见西瓜的踪迹了。时至今日,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和消费地,但关于 “西瓜”的产地及得名由来,却说法不一。有说神农尝百草时即已发现西瓜,原名叫稀瓜,意思是水多肉稀的瓜,但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西瓜; 有说西瓜并非源于中原地区,而是自西域传来,故名西瓜,如明朝科学家徐光启 《农政全书》记载: “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又如明朝李时珍 《本草纲目》记载: “按,胡峤于回纥 (古居西域) 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亦有说西瓜源于非洲东北部的埃及,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种植西瓜,后来其种植地逐渐北移,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中国,所以称之为 “西瓜”; 有说中国古代海上通道从非洲大陆起,途经斯里兰卡及南洋诸岛,最终在东南沿海福建一带登陆,西瓜就是沿此路而来。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据 1959 年 2 月 24 日《光明日报》报道,在浙江杭州水田畈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西瓜籽。如果这个考古证据确实可靠的话,那么中国有西瓜的历史至少也在四千年以上,这样西瓜原产非洲或者西域的说法,就颇值得怀疑了。

番木瓜

番木瓜,又称木瓜、石瓜、乳瓜、木冬瓜、蓬生果,是十字花目番木瓜科水果。果实长于树上,外形像瓜,故名木瓜。原产于墨西哥南部以及邻近的美洲中部地区,现在世界上热带、亚热带地区均有分布。它大概在 17世纪初,即明朝后期时传入中国,因外形与中国木瓜相似,故名 “番木瓜”。番木瓜树是常绿软木质小乔木,高 8 ~ 10 米,具乳汁; 茎不分枝或有时于损伤处分枝; 叶大,聚生于茎顶端; 植株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株; 浆果肉质,成熟时呈橙色或黄色,长圆球形,长 10 ~ 30 厘米或以上,果肉柔软多汁,味香甜,可鲜食,榨汁加牛奶,即成 “木瓜牛奶”,是台湾的有名饮品,也可加工作降压和美容等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