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说“舟船”
(一)在水一方——先民们的水畔生活
远古时代的气温比现在高,江河湖海很多,经常有洪水肆虐。《孟子》中多次提到尧时的洪水:“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滕文公上》),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滕文公下》)。老百姓因为害怕洪水,只好筑巢于树上,或在高地凿穴而居。那时,同是负责治水的父子俩,鲧因失败而被流放,禹因成功而继承了舜位。
昔 xī 甲骨文作,字形体现的就是往日大水成灾的情景。
相传尧时大禹消除水患之后,分天下为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州 zhōu 甲骨文作,象水中有陆地之形。《说文·川部》:“水中可居曰州。绕其旁。从重川。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岛。”
“九州岛”就是九片可以供人居住的高地或九座大山1, 表现的是 “舟船在州山的外围往返周旋”的样子。2
那个时候,华夏人民将四方土地称为 “四海”,所谓 “奄有四海,为天下君”3,“古者内有九州岛,外有四海”4。《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 “四海”次于“四荒”,“四荒”次于 “四极”,都是指四方极远之地。5《大戴礼记·五帝德》:“(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济于流沙,东至于蟠木。”清代胡渭《禹贡锥指》:“古书所称四海,皆以地言,不以水言。”直到今天我们还习惯说“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样的话。
海 hǎi 金文作《释名·释水》:“海,晦也。主承秽浊,其色黑而晦也。”《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又环九州岛为四海。”《说文·水部》:“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为什么胡渭会说 “海”是指地而言,非以水为言? 如果从远古时华夏民族生活环境的角度去考虑,就很清楚了。那时候的四方之地江河湖海太多了,大家都是住在水中的陆地上,即州上。州的四周都是滔滔大水。所谓 “天壤之间,水居其多”(苏轼《何公桥铭》)。若是提到其他部落,无非都是住在某海某湖处。“九州岛”、“四海”泛指全中国,这些词语的形成与远古华夏人民所生活的地理环境相关。“州”是人所常居的高山平原; “海”是指舟船所徜徉的江河湖海。“海”的意义比较广,到今天,“青海”、“洱海”、“北海”(位于北京)、“里海”这些湖泊也还被叫做 “海”。
非常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诗经》中主人公朝思暮想的爱人常常是 “在水一方”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诗经·鄘风·柏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诗经·卫风·氓》),“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岂无他人”(《诗经·郑风·褰裳》)等等。到今天,水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文化基因之中,我们随便说一个词、诵一句诗,都可能提到水:“情深似海”比喻感情之深,所谓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离思五首》其四),这是情感的专一;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这是比喻愁多; 将水与血缘关系相类比,谓之 “血浓于水”; 不习惯新的地方,叫 “水土不服”; 工作生活的环境舒适,自在和谐,谓之 “如鱼得水”; 距离遥远,谓之 “山长水远”; 不忘本,叫 “饮水思源”; 感叹时间流逝,对着江水说 “逝者如斯夫”……
虽然后来湖海渐退,陆地渐多,人们仍然习惯说 “四海”。这里的 “海”已经带有泛指的意味,不单指水域,也指陆地了。
由此可以说华夏先祖们是靠水吃饭、以水为伴的。先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往往充满着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秦风·蒹葭》)的艰难险阻,又常常带着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的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