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采茶戏(岭南文化书系·韶文化研究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茶文化探源

范炎兴等认为,所谓粤北采茶戏只不过是当地的民间歌舞,找到它们的根才能说明问题。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创始地。中国人饮茶,讲究茶道、茶具、茶技、茶趣等,是一种既是物质享受又是精神消遣的富有文化意蕴的生活艺术。中国人迎宾待客—敬茶;文人相聚,雅论清谈—品茶;吟诗作画,挥书吟联—咏茶;听曲看戏,不进剧场进茶馆。中国人的许多文化活动都与茶密不可分,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在种茶、制茶的过程中,还产生了采茶歌、采茶歌舞、采茶戏等各种艺术形式,成为我国宝贵的艺术财富。

(一)我国茶文化的早期乐舞载体———茶歌、茶舞、茶小戏

我国茶区历来都有“手采茶叶口唱歌,一筐茶叶一筐歌”的习俗。每天清晨,茶农趁着雾水未干之时,就要上山采摘茶叶。在那云雾缭绕、碧绿如染的茶园中,“无处不飞翠”,“香飘百里醉”。茶农穿云拂天,恰似那神仙下凡一般。可是,长期枯燥重复的劳动,也令人不堪忍受寂寞的折磨。于是,茶农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起一首首响遏行云的采茶歌,为如梦如幻的茶园绘声添彩。如浙江茶区流传的一首男女思恋的采茶歌:

一片茶叶两面青, 旧年想你到如今, 旧年想你年纪少, 今年想你正当龄。

茶农采摘茶叶回来,还要制茶。制茶的工序一道又一道,晒茶、拣茶、揉茶、炒茶……从天亮做到天黑,难得有空歇一会。于是,茶农又会唱起采茶歌来,调节紧张劳动中的疲劳身心,宣泄心中压抑的情绪。如福建武夷山茶区就流传着一首反映茶工苦难生活的采茶歌:

采茶可怜真可怜, 三夜没有两夜眠, 茶树底下冷饭吃, 灯火旁边算工钱。

一般来说,各地流传的采茶歌都是以茶事为起兴,或是歌唱爱情生活,或是歌唱劳动生活,配上当地的民间小调,你一首,我一首,日长月久,采茶歌就流传开来了。逢年过节,为图个热闹,人们也会唱起采茶歌来自娱自乐,给生活增添一分色彩。这样,哼唱采茶歌就成为茶区人的习俗了。

古人说:“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足之舞之蹈之也。”在我国民间,往往是有歌就有舞,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间歌舞。在我国茶区中,采茶歌流传开来之后,采茶歌舞也逐渐兴起。如在江西赣南茶区,起初的采茶歌比较简单,一人干唱,也没有伴奏。后来发展成为以竹击节、一唱众和的“十二月采茶歌”的联唱形式。在明朝万历年间,江西石城就有宗谱记载:“每月夕花晨,座上常满,酒半酣则率小奚唱插秧采茶歌,自击节附和,声鸣鸣然,撼户牖。”(插秧采茶歌即是“十二月采茶歌”)在我国明朝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里《劝农》一出戏中,南安府太守出城春游,来到南安(今大余县)城郊清乐乡劝农,了解民情,采集民风时,清乐乡的父老为太守表演了一段采茶歌舞:“乘谷雨,采新茶,一旗半枪金缕牙……”汤显祖是明朝万历年间人,《牡丹亭》的故事就是以南安府为背景,在《牡丹亭》剧中的“采茶歌舞”表演片段,也可以看到当时赣南有的地方已经出现“采茶歌舞”的形式。到了明朝末年,“十二月采茶歌”又有新的发展:在演唱时,演唱者手提花篮、扇子、手帕等各种道具,边唱边舞,形成“采茶灯”或者“茶篮灯”的歌舞形式,这也是小戏的雏形。

(二)粤北茶戏的形成和早期发展状态

在广东,也有许多地方盛产茶叶,如乐昌的九峰山、潮州的凤凰山等,饮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清朝康熙年间,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说:“粤俗,岁之正月……以为大圈,缘之踏歌,歌十二月采茶歌。”大概在明末清初,广东就已经盛行采茶歌舞了。吴震方在《岭南杂记》中记述康熙年间潮州元宵灯节的盛况时说道:“而采茶歌尤妙丽。饰姣童为采茶女,每队十二或八人,挈花篮,迭进而歌。又以少长者二人为队首,擎彩灯,缀以扶桑茉莉诸花。采女进退行止,皆视队首。至各衙门或巨室唱歌,赍以银钱酒果。自十三夕至十八夕而止。余录其歌三首,有曰:

二月采茶茶发芽, 姐妹双双去采茶, 大姐采多妹采少, 不论多少早还家。 三月采茶是清明, 娘在房中绣手巾, 两头绣出茶花朵, 中间绣出采茶人。 四月采茶茶叶黄, 三角田里使牛忙。 手挈花篮寻嫩采, 采得茶来苗叶香。

在《韶关歌谣集成》中,有一首20世纪80年代编集的《采茶歌》,其中的歌谣词句与吴震方的《岭南杂记》所记录的歌词竟然相差无几。可见当年的“十二月采茶歌”流传非常广泛,几百年来,代代习传到如今。

不仅江西、广东盛行采茶歌舞,其他地方也兴起各种各样的采茶歌舞,只是江西、广东的史书记载比其他地方的记载要早些罢了。清朝康熙二十七年,贵州巡抚田震所辑的《黔书》中的《看灯词》描述道:“城南城北栖老鸦,细腰社鼓不停挝。踏歌角牴蛮村戏,椎髻花铃唱采茶。”康熙五十七年,广西西林知县王维淮的《公余偶吟》中也有诗云:“秧歌小队竞招邀,高髻云鬓学舞腰;十二花篮灯簇簇,采茶声中又元宵。”

江西和广东毗连。江西的赣南地区和广东的梅州、河源、韶关地区都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客家人从中原经过多次迁徙,在赣、粤、闽三省毗连的这片广阔山区定居下来之后,相互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人际往来不断,就像走亲戚那样,你帮我,我帮你,都是为了客家人能够迅速壮大起来。所以,赣南和广东流传的采茶歌舞很快地就在两地之间传播开来。

图2-5 南粤雄关———梅关

江西赣南有个安远县,安远有座九龙山。平地有好水,高山有好花。九龙山的茶叶出名,在明朝就已经列为贡品,年年都要选精茶进贡皇室。九龙山的采茶歌、采茶灯更出名,远近的官员商贾以及平民百姓都说九龙山的采茶歌声甜灯靓。去九龙山采购茶叶的商人不仅要买九龙山的茶叶,还要听九龙山的采茶歌,看九龙山的采茶灯,九龙山的名声就传开了。当广东的采茶歌舞传到赣南时,九龙山的茶农从中也学到了广东采茶歌舞比较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促使他们的采茶灯改革出新。九龙山的茶农把他们一唱众和、边唱边舞的《十二月采茶歌》发展成为姐妹对唱,又让一个茶童穿插其间,插科打诨,成为既有人物又有情节、边歌边舞的歌舞小戏,易名为《姐妹摘茶》。这样又唱又舞、又说又笑的表演形式轻松愉快、幽默诙谐,令人看了大叫其好。随后,又有人编了一个用一条板凳做龙灯玩耍的小戏,叫《板凳龙》,同样令人耳目一新。从此,九龙山的《姐妹摘茶》和《板凳龙》传遍赣南。著名文学理论家王国维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这样,以两旦一丑作表演的赣南采茶戏,就从九龙山走出山外,在赣南地区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了。

采茶戏流传的地区,都是江西的周边省份,相互连成一片。其中,主要流行在赣、闽、粤、湘、桂等客家地区。在这些客家地区,采茶戏成为当地客家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无论是采茶戏的戏剧内容、音乐唱腔,还是表演程式、服装道具,都能充分展示客家文化的独特风采。

明清以来,赣南的茶业生产逐渐发展起来,许多农村圩镇都成为茶叶的流通市场。为了吸引各地经销茶叶的商人,每到茶叶收获季节,各圩镇的茶商都纷纷把茶山的采茶戏请到圩镇来演出,搞得热热闹闹,充满繁荣景象。随着茶叶市场的发展,圩镇里各行各业也兴旺起来了。每当圩镇有什么节庆、庙会活动,当地的士绅、商贾就会请茶山上的采茶戏下山来演出。这样,赣南采茶戏就逐渐从茶山走出来,立足在农村圩镇进行演出活动。

图2-6 采茶戏表演《俏妹子》

赣南采茶戏走进农村圩镇之后,又受到当地民间小调、曲艺说唱、锣鼓音乐以及赣南东河戏的影响,与各种民间艺术广泛结合。大约明朝末年到清朝乾隆年间,赣南采茶戏已经从“以歌舞说故事”发展成为以两旦一丑或一旦一丑“纯粹演故事之剧”的地方民间戏曲了。这时候的赣南采茶戏既不受“茶篮灯”歌舞形式的局限,也不受茶事、茶农题材的限制,而是大力发展以农村商贸活动和各种手工业为题材的“杂套戏”。杂套戏演绎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劳动生活、风土人情等各种平凡生活琐事,如《补皮鞋》、《卖杂货》、《大劝夫》、《小劝夫》、《钓》、《挖笋》等。这些剧目最大特点就是人物少,有两旦一丑或者一旦一丑就可以演出。因此,当地老百姓又俗称其为“三角戏”。采茶戏有三五个演员,再加上三五个乐手,就可以演出一台戏。班社规模较小,有“三脚成班,两小当家”、“七紧八松九偷闲”之说,人们又称其为“三脚班”。在乾隆年间,“赣南城乡三脚班极盛”。有一首《南安竹枝词》就反映了当时民间演出采茶戏的盛况:

谣哇小唱数营前, 裘扮风流美少年。 长日演来三角戏, 采茶歌到试茶天。

营前是当时南安府治下的一个山区小镇(在今上犹县)。采茶戏的演出活动从茶农采茶开始一直持续到茶商试茶结束,起码要有十天半个月。可见,当时的“三脚班”采茶戏演出剧目丰富多彩,很受群众欢迎,故能在一个小镇上连续演出这么长的时间。

《信丰县志》里有一首《南安吟》,描述群众观看采茶戏的狂热程度:

…… 可怜铁石燕泣口, 蚩民生计下煤窝。 满面烟灰十指黑, 出看采茶也入魔。 辛苦得钱欢乐洒, 囊空归去,学得“阿妹”一声口过。

从诗文中,可以看到采茶戏的演出吸引了各行各业的劳动群众。你看,那些煤矿工人刚从井下挖煤归来,竟然就带着“满面烟灰”去观看采茶戏演出。看戏看得“入魔”,哪怕把辛苦得来的一点钱都“洒”到台上去了,也带着“学得‘阿妹’一声口过”的欢乐心情归去。

赣南采茶戏从茶山走进农村圩镇,受到各行各业劳动群众的喜爱,名声越传越广、越传越远。那时候,各地的“三脚班”从这个圩镇演到那个圩镇,从这个村落演到那个村落,一年到头,锣鼓声几乎没有停过一天。在清朝“康乾盛世”之时,赣南采茶戏已经越过省界,流传到邻近的福建、湖南、广东等地区去了。据《中国戏曲志·福建卷》有关条目记载,赣南采茶戏传入福建“约在清康乾年间”,“主要流行于长汀、连城、政和、永安、宁化、清流、将乐、大田、建阳、建瓯、松溪、建宁、泰宁、邵武、光泽及漳州、台湾等地”。元末明初,由于湖南大批人口在战乱中死亡和逃散,朝廷采取“扯江西,填湖南”的移民措施,大量江西人移居湖南。因此,湖南也曾一度广泛流传赣南采茶戏。清朝嘉庆二年(1797年)的《祁阳县志》记载:“城市自初十起至十五日,每夜张灯大门,有鱼、龙、狻猊、采茶诸戏,金鼓爆竹喧闹,午夜不禁。”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萍乡下埠人黄启衔所著的《近事录真》中也记载:“采茶戏,亦名三角班……近日吾袁州及长沙各处,此风尤炽,乡村彻夜搬演。”广东与江西交界相邻,韶关就有南雄、始兴、翁源、仁化与赣南的大余、信丰、龙南、全南接壤。广东的《南雄县志》中记载:“采茶戏约在清乾隆年间,由南康、信丰和龙南等地传入。”《曲江县志》中记载:“本县地方戏,仅采茶戏一种。其源于何时何地或由何地何时传来,今难确切考证。最迟于光绪年间,已有一丑二旦的‘三脚班’以唱采茶、唱大茶、唱花鼓、大茶戏、采茶戏之名在本县(主要在西北部、西南部)农村演出。”《翁源县志》中说:“采茶音乐也由江西流传到翁源。”《五华县志》也说五华采茶戏大约在清代乾、嘉年间从赣南流传过来。著名客家学学者罗香林的《粤东之风》认为,粤东的三脚班,“从此业者,多属赣南客族中的放荡少年”。赣南采茶戏何时传入韶关,至今说法不一,尚无定论。虽然不能准确地判断赣南采茶戏何时传入韶关,但是从资料中可以发现,赣南采茶戏在清末民初就已经在韶关流传开来了。

韶关地处广东北部,赣南地处江西南部,两地相邻。虽然巍巍南岭山脉横亘两地之间,形成分隔两地的屏障,然而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开辟了大庾岭古道,即中原通向岭南的最早的通道。到了唐朝,时任宰相的张九龄又受命开辟南雄的梅岭古道。“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轮,转输以之化劳,高深为之失险”,梅岭古道全长30多里,宽5丈,成为唐宋以来南北交通的要道。长期以来,韶关与赣南都曾成为南北物资交流转运的旺地,是达官贵人、学子商贾南来北往的必经驿站。每当改朝换代、战祸四起时,许多中原人家,特别是赣南住民便会越过大庾岭,涌向岭南躲避战祸,所以自古以来韶州与赣南就相连在一起。两地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相辅相成,居民你来我往、相互交流,关系十分密切。元明以来,大批中原人为了躲避战祸和自然灾害,几度南迁,聚居在赣南、闽西、粤东、粤北等南岭山脉南北两地的广阔山区里,形成客家民系。从此,粤北与赣南都成为客家人聚居的大本营,两地唇齿相连,亲如兄弟。客家民系是中原人几度南迁而逐渐形成的,赣南则是客家先民南迁最早的聚居地与扩散地,然后他们再由赣南迁徙到闽西、粤东、粤北等地。在明清时期,随着赣南客家人的迁徙,赣南采茶戏也随着这些迁徙的赣南客家人传入闽西、粤东、粤北了。

图2-7 采茶小戏《钓》

如粤北南雄的刘氏家族于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年),从江西信丰县小河堡竹子面村迁徙到南雄珠玑巷牛田村,然后又扩迁到古头村、新村、岗围村及帽子峰、黄坑等地。刘氏家族是大户人家、书香门第,还置有勾筒(竹制二胡,采茶戏的主奏乐器)、笛子、唢呐、锣鼓等,代代传授抚琴弄笛的技艺,传唱《十杯茶》、《十二杯酒》等采茶歌。每逢节庆、村中红白喜事,刘氏家族都会组织族人和村民一起唱采茶、奏“八仙”、舞龙狮等。其中,唱采茶无疑就是他们从江西迁来广东时带来的文化习俗。奏“八仙”、舞龙狮则是来到广东之后,入乡随俗而学到的广东习俗。刘氏家族从江西迁徙到广东,也把赣南采茶戏传播到广东来了。

赣南客家人有许多从事手工业的工匠,如打铁、补锅、补皮鞋、弹棉花等。这些手工业者长年在外、漂泊异乡,往往也把赣南采茶戏传到异乡去了。笔者在曲江县进行民间音乐调查时,就听说有一个从江西来的姓方的补鞋师傅流落在马坝麻地岗,住了二十几年,平时补鞋,闲时也与当地业余艺人结班唱采茶戏。其中,采茶戏《补皮鞋》就是他在赣南家乡学来,又在曲江麻地岗传授给当地农民的。

韶关与赣南不仅地理位置相连,又都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从赣南迁来韶关的客家人,历代都络绎不绝。从赣南来韶关各地经商,从事各行各业活动的人也不少,所以在韶关许多地方都设有“江西会馆”。韶关许多圩镇的节庆活动往往都会请戏班演出,热闹一场,其中有的圩镇也请赣南采茶戏班来当地演出。张熙锦、张禄梅在《始兴县农村圩镇》一文中,介绍周所圩的情况时就说道:“周所圩兴旺发达,商人富有,上京下广的人多,联系交际很广,经常由商人、店主出钱请来湖南戏班、江西戏班等登台演戏。每当戏班一到,乡村都串村相告,戏台前人群拥挤,相当热闹。”江西戏班演的是采茶戏,讲的是客家话,唱的是采茶调。演的剧目有《补皮鞋》、《下广东》等这样的小戏。

赣南采茶戏班在韶关各地农村的演出深得韶关客家人的喜爱。其中有的戏迷不但“偷”师学艺,还入班拜师学艺。当年赣南采茶戏的徐八龙班到和平演出时,就有和平人拜徐八龙班的艺人何中贵为师学采茶:王宗财、郑阿东学采茶旦角,王某学采茶丑角,黄兴则学习演奏勾筒。徐八龙班走了,这几个学艺的人也学会几出采茶戏了。他们凑在一起,也能演出一台采茶戏。道光庚子年(1840年),赣南采茶戏老师傅刘琼、夏祥凤(一丑一旦)到仁化扶溪演出,传艺给当地艺人刘振光。后来,刘振光在英德又传艺给邓常添,邓常添传给周水生,周水生则在英德东乡收刘吉增为徒。刘吉增被曲江重阳人收为养子,又在曲江组班授徒、传艺、演出。新中国成立后,他还被聘为曲江县采茶剧团的艺术顾问,在团里收徒传艺。前后跟从刘吉增学艺成才的有张锦来、刘兆坤、刘永珠、刘成德、沈松古等人。跟从赣南采茶戏艺人学艺的还大有人在,“曲江县的蓝泉珍、南雄县的钟南石等人的师傅就是赣南老艺人”,“南雄县叶福生的班子,是江西南康县唐江镇老温之妻叶氏(外号冬瓜婆)教的”。正是这些直接或间接跟赣南采茶戏艺人学艺的韶关人,使赣南采茶戏在粤北扎根流传。

长期以来,采茶戏一直在山区农村中成长、发展。采茶戏艺人原本都是农民、手工业者及其他行业的劳动人民,他们没有多少文化,学艺全靠师傅口传心授。无论是剧本,还是唱腔、音乐,都没有文本记载,全靠艺人死记硬背。因此,各地的艺人在演出实践中,根据自己的艺术条件和对剧目内容的理解,难免都会对师傅传授下来的剧目内容、表演、唱腔、音乐等作些改变。采茶戏是从民间歌舞、民歌小调中发展起来的,并没有多少条条框框。什么好看,什么好听,艺人都可以随意取来应用,只要观众认可了,就成为采茶戏的表演动作、唱腔、音乐曲牌。所以,采茶戏流传到哪里,就自然会吸收当地的民间歌舞、民歌小调,甚至是当地时兴的地方戏曲里好看好听的东西,让当地的观众感到更加亲切自然。正是这样,赣南采茶戏不管流传到哪里,都会经历一番变异,成为各具不同地方特色的采茶戏。赣南采茶戏传入韶关一百多年来,经过韶关艺人的代代相传,也是经历了一个扬弃过程。在剧目内容、音乐、唱腔、表演动作(技巧)方面,韶关流传的采茶戏也与赣南采茶戏有些差异。后来,各地都把当地流传的采茶戏冠上地方名称,如闽西采茶戏、桂南采茶戏、五华采茶戏以及江西各地的采茶戏等,以便与赣南采茶戏有所区别。

从上述可以看到,一个剧种从萌芽、成熟到发展,需要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其间会经历不断的文化交融、不断的改革创新。它在这段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都是由人民群众培育、传承并发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