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写作与改编(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学习作曲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作曲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富有想象力的创造才能,更需要作曲者掌握好旋律、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技术理论知识,并遵循这些作曲技术法则,灵活地运用知识与技术创作音乐作品。

单声部的歌曲写作是作曲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基础项目,在教育部颁布的音乐学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被列为重要选修课程,授课时间为一个学期36学时。本课程虽属于技术理论的范畴,但教材中仅限于重点阐述单声部歌曲写作的技术和理论、运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改编单声部歌曲的方法等内容。编写组成员本着对写作实践性的认识和把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歌曲写作与改编”课程体系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研究,并对教材的编写内容与教学体例作了重点探讨,教材编写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为避免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有较大重复,删减了以下内容,例如,《乐理》中出现的“构成旋律的各种要素”、《声乐教学法》中出现的“歌曲的常见体裁、歌曲的演唱形式、人声的分类”等重复知识部分。针对学生在主题素材的运用与选择方面的把握不足,在记写歌谱、修改歌曲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教材相应增加了“创编歌曲”、“乐谱的书录格式与习作修改”两章内容。教材内容旨在重点阐述歌曲旋律写作的技术与方法,让学生从具体的实例分析中理解和掌握写作歌曲的方法。

在教材体例的安排上,为加强指导分析和写作的力度,设计了“艺术实践”、“艺术探讨”、“写作探索”等实践环节。“艺术实践”重在课堂体验,“艺术探讨”重在指导讨论写作技术等问题,“写作探索”则把分析、写作时的重点、难点如“旋律的转折”、“歌曲写作手法的分析”、“高潮的处理”等问题安排在指导过程中,使学生领会更深刻,掌握更容易。

由于编者的时间和水平有限,教材中难免顾此失彼,挂一漏万,恳请同行批评、指正。

编者

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