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简短的历史回顾
印尼华侨华人的历史发展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早期的华侨华人
中国早在汉代就与印尼古代的一些国家有了交往,而印尼华侨华人的出现也可追溯至这个时期。荷兰考古学家德·弗里斯研究印尼出土的中国陶器,得出结论说: “远在 2000年前中国人已经漂洋过海踏上印尼国土,有的在万丹定居。如果确是如此,则汉代在印尼已有定居的华侨了。当然漂洋过海到东南亚的人,以贸易图利为目的,但并不排除在特殊情况下他们有极少数人有留而不归的可能性。”2隋唐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官方和民间的交往逐渐增多,两国商人因为等待季候风的到来而要到下一年才返回,有些则停留 5 ~10年或更长的时间,这些人就是我们所说的华侨华人。到了宋代,随着航海技术的提高,中国与东南亚海岛国家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其中以印尼的一些古代国家为最,包括室利佛逝、三佛齐。“三佛齐与中国来往很密切。有宋一代,三佛齐国遣使来华进行朝贡贸易有 200 多次。宋朝收到他们的礼物后,每优赐遣归,两年间赐钱六万四千,银一万零五百两。可谓厚往薄来了。同时阇婆国亦优待中国人。”3
明代航海家马欢其 《瀛涯胜临览》 (爪哇国条) 中记载: “爪哇国者,古名阇婆国也。其国四处,皆无城郭。其他国船来,先至一处名杜板。次至一处,名新村。又至一处,名苏鲁马益。再至一处,名满者伯夷。……中国历代铜钱通行使用。杜板番名赌斑,地名也。此处约千余家,以二头目为主。其间多为中国广东及漳州人士流居此地。……于杜板东行半日许,至新村,番名革儿昔。原系沙滩之地,盖中国人来此创居,遂名新村。至今村主广东人也。约有千余家,各处番人多到此买卖。其金子诸般宝石一应番货多有卖者,民甚殷富。自新村投南船行二十余里,到苏鲁马益,番名苏儿把牙。……亦有村主,掌管番人千余家,其间亦有中国人。……到满者伯夷,既王之居处也。其处番人二三百余家,头目七八人以辅其王。……国有三等人: 一等回回人,皆是西番各国为商流落此地,衣食诸事皆清致; 一等唐人,皆是广东漳泉等处人窜居此地。食用亦美洁,多有从回回教门受戒持斋者; 一等土人,……崇信鬼教。”4此外,《海岛逸志》也有关于印尼早期华人的记载: “华人有数世不回中华者,遂隔绝声教,语番语,衣番衣,读番书,不宵为爪哇而自号息览,奉回教,不食猪犬,其制度与爪哇无异。”从上述中国古籍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印尼古代已经有不少华侨华人在这里居住,因为时间长了,慢慢就与当地人同化,他们信奉伊斯兰教,说本地人的语言,穿本地人的衣饰。
二、土生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在荷属东印度公司阶段 (1602—1798年) ,华人较多地来到印尼的爪哇地区经商和贸易,许多人时间长了之后慢慢就定居下来,逐步形成一个独特的社群,这就是被廖建裕等学者称为土生华人的社群,即土生华人社会。何谓土生华人?在各国有不同的叫法。印度尼西亚叫 Peranakan (土生) ; 新马 (主要是在原海峡殖民地,包括新加坡、马六甲和槟榔屿) 将男的叫峇峇,女的叫娘惹,也有的叫侨生; 菲律宾叫 Mestizos; 泰国叫洛真; 越南叫明乡。廖建裕给印度尼西亚土生华人下了这样的定义: “在19 世纪下半期之前,爪哇华人以福建籍的商人和工匠占优势。主要是因为运输工具的困难和清朝正式禁止中国人出洋和回国的律令,大批移民至爪哇并没有携带家眷,而是与当地妇女结婚,通常是以名义上的穆斯林或者非穆斯林的身份定居下来。经过一定的时间,形成了一个坚固而稳定的土生华人社会。土生华人一般含有来自母系的土著血统,而且部分地接受了土著的生活方式。他们的男性穿唐衫; 女性则穿克巴耶 (印度尼西亚本地服装) ,并且被培养成土著母亲那样子。土生华人一般不讲华语,而讲当地方言。”5
印尼土生华人真正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可能是在19 世纪。正如廖建裕所说的: “直到19 世纪,土生华人社会才成为在某种意义上的独立社会。因为土生华人之间的内部通婚,使得男女性别人数的接近平衡成为可能。新来的移民,只构成少量的过渡性群体; 因为没有大批移民,他们很快就相继同化于当地社会了。”在印度尼西亚,土生华人社会形成的主要标志有如下三个: 一是人口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足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 二是在土生华人内部形成了一种通用的公共语言,即峇峇马来语; 三是土生华人一般实行内部通婚。
“二战”后,印尼的土生华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主要原因是: 在日本占领时期,许多土生华人的资产被日本占领者没收,许多人沦落为穷人,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基础遭受严重的破坏,无法再继续维持土生华人特有的那种比较奢侈的生活方式。从20世纪初期起,随着华人新客中知识分子的增加,东南亚华人民族主义思潮不断扩大影响,华文教育迅速发展。受到华人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许多土生华人将自己的子女送到华文学校接受教育,走向重新 “汉化”的过程,重新回到了华人社会。重新 “汉化”的土生华人放弃了原来的次族群认同,确立了与大多数华人一样的认同; 至于那些受英文教育较多,或曾经出国留学的土生华人后裔,他们的文化适应则是沿着另一个方向发展的,那就是完全的西化,从而也慢慢地抛弃了他们祖先的文化。
三、新客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19 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中国人移民到印度尼西亚各地。由于到达的时间较晚,且华人妇女也随着大批到来,所以华人族内通婚已经成为可能。与上述土生华人不同,这些新来者仍然较多地保留了中国故乡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包括方言、宗教信仰、族内通婚等。这就是后来被学者们定义为 “新客”的华人社群。廖建裕先生将印尼新客华人社会的特征概括为如下三点:
(1) 从血统看,这些华人都是纯正的华人,“纯外来血统的人”。“与战前一代的土生华人不同,他们中新来者是19 世纪末20世纪初来印尼的新客华人(Totok) 。这事发生在中国政治动荡的年代,也由于东南亚殖民地国家需要劳动力,在西方国家的压力下,中国取消了禁止移民的规定。这个时期就有大批华人从中国移民到印尼和其他东南亚国家。这一大批新移民,包括跟随他们的华人妇女,导致新来者无法同化于原来的土生华人之中。由于他们出生在国外 (中国) ,印尼人称他们为 ‘托托克’ (Totok) ,其意思是 ‘纯外来血统的人’。而土生华人称 ‘新客’。”
(2) 这些新客华人多来自中国南方的广东和福建两省,一般操南方的方言,有各种不同的帮派,与中国大陆和台湾保持着比较密切的来往。他们还把中国南部的宗教信仰带到印尼,从生活方式到语言、宗教信仰等都保持中国的特色。“这批新来者来自使用南部语言的各种不同帮派,大部分不是福建人而是客家人、广州人、广府人等。他们还讲华语,并依照他们不同的方言而结成一群。” “新客华人也有报纸、杂志和书籍,全部采用华文。新客华人自觉继承他们的文化遗产。”“战前一代新客华人,带来并信仰来自中国南部的宗教,他们在各种寺庙里敬仰他们的祖先,这同与原住民文化混合起来的土生华人所信仰的宗教有所不同。新客华人的信仰和风俗习惯仍完全是中国传统。”
(3) 新客华人的政治态度一般都是认同祖籍国 (中国) ,他们更多地关注祖籍国的政治生活及其他一切。“土生华人一般倾向印尼。通常把自己同他们在印尼的出生地联系起来。对他们来说,用语言来划分是不恰当的,因为他们已不讲华语了。……新客华人,特别是其老一辈,同土生华人相比较少倾向于印尼而往往还是倾向中国。通常倾向于他们在中国的出生地,或者倾向于他们的父辈的出生地。他们按其使用的语言组成不同群体。新客华人各群体,虽然语言不同,但他们之间的关系比起土生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6
上述把印尼华人社会分成土生华人和新客华人主要是发生在殖民地时期到印尼独立建国初期。印尼独立建国之后,印尼华人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华人社会出现了新的分化与组合。由于东南亚各国政府关闭了中国人移民东南亚各国的大门,切断了东南亚华人与中国的各种往来,关闭了华文学校,从而使 “二战”后出生长大的华人基本上 “土生化”了。也就是说,印尼早期土生华人与新客华人在文化适应、族群认同、政治态度等方面的差别已经基本不存在了。实际上,现在的印度尼西亚华人,除了新移民和老一辈的华侨之外,都变成了土生华人,即在印度尼西亚土生土长的华人,他们所认可的祖国,就是他们的出生地,就是他们的故乡。至于中国,那只是他们的祖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是一个非常陌生和遥远的概念。
四、外岛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上述把印尼华人分为土生华人和新客华人两大类,主要适用于西方殖民统治时期到印尼独立以前的爪哇地区,而在印尼大量的外岛地区,生活着大量的华人,他们与爪哇地区的华人有着显著的差别。印尼号称 “千岛之国”,各个岛屿之间的政治、经济、民族和文化的情况千差万别,正是这种差异加上外岛屿地区华人来源地的差别等原因,造成了外岛华人与爪哇华人的很大差异性,他们在文化适应、文化认同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在外岛地区,华人比较集中居住的地方主要有四个: 一是苏门答腊岛东岸;二是苏门答腊岛南端的邦加与勿里洞; 三是廖内群岛; 四是西加里曼丹。这四个华人的聚居地,占比重较大的是客家人。“与爪哇人口稠密、华人多是中介商不同,外岛的华人多是劳工、小农、小商人与工匠。他们的职务不同,地位有别。20 世纪之际,外岛多华族移民。例如1930年,爪哇的华人只有五分之一是在中国出生的,而同时期的外岛华人,却有半数来自中国。”7在外岛地区也有土生华人,早期有大批华人到这里当矿工 (1870年之前) ,他们都是单身男人,与本地妇女通婚,在西加里曼丹,华人矿工主要是与达雅族女性通婚,他们的后代多讲当地的语言,也讲客家话。混血的矿工后代们一般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这也是与爪哇的土生华人不同的地方,爪哇的土生华人一般都是商人的后代,社会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