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城怀古:史海帆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神秘莫测的鹄奔亭

史载,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后,在北方修筑长城以防御匈奴(北方游牧民族),在南方则凿通山道以开发岭南地区。

始皇帝二十九年(前218),秦始皇派遣主将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地区。“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谪戍以备之。”(刘安《淮南子·人间训》)

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秦始皇又派遣任嚣、赵佗等率领五十万大军再次略取百越地区,终于获得成功。同时,他还设置桂林、南海、象三郡,命任嚣为南海郡(治今广东广州市)郡尉、赵佗为龙川县(治今广东龙川县)县令,“谪徙民五十万人戍五岭,与越杂处”(《资治通鉴·秦纪二·始皇帝下》)。

后来,秦始皇又徙“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实则是与戍守者就地成家立业。

次年,秦始皇为了进一步略取岭南地区,又“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史记·秦始皇本纪》)。他们开发了三条沟通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南北的通道,修筑横浦、阳山、湟溪三关。

此后,西江流域成为中原地区与岭南地区相互往来的重要通道。

古时,大简墟位于今肇庆市端州区城东的阅江楼附近一带。西江天然航道的便利交通,让它很快地发展起来。大简墟商业繁华,物资丰富,成为岭南地区有名的商品交易场所和西江流域的经济中心,吸引了其他地方的上百家商户齐聚于此处。

东汉时,大简墟修建了一座驿亭,供往来的商贾、行人旅途歇息与住宿。

最初,驿亭取名“鹊巢”,出自《诗经·召南·鹊巢》之句:“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后来,鹊巢亭改名为“鹄奔亭”。

至今,还流传着一个有关鹄奔亭冤魂申冤的故事。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干宝著《搜神记·鹄奔亭女尸》云:

汉,九江何敞,为交州刺史。行部到苍梧郡高要县,暮宿鹄奔亭。夜犹未半,有一女从楼下出,呼曰:“妾姓苏,名娥,字始珠。本居广信县,修里人。早失父母,又无兄弟,嫁与同县施氏。薄命夫死,有杂缯帛百二十匹,及婢一人,名致富。妾孤穷羸弱,不能自振。欲之旁县卖缯,从同县男子王伯,赁牛车一乘,直钱万二千,载妾并缯,令致富执辔,乃以前年四月十日,到此亭外。于时日已向暮,行人断绝,不敢复进,因即留止。致富暴得腹痛,妾之亭长舍,乞浆取火。亭长龚寿,操戈持戟,来至车旁,问妾曰:‘夫人从何所来?车上所载何物?丈夫安在?何故独行?’妾应曰:‘何劳问之?’寿因持妾臂曰:‘少年爱有色,冀可乐也。’妾惧怖不从,寿即持刀刺胁下,一创立死。又刺致富,亦死。寿掘楼下,合埋,妾在下,婢在上。取财物去,杀牛烧车,车釭及牛骨贮亭东空井中。妾既冤死,痛感皇天,无所告诉,故来自归于明使君。”敞曰:“今欲发出汝尸,以何为验?”女曰:“妾上下著白衣,青丝履,犹未朽也。愿访乡里,以骸骨归死夫。”掘之,果然。敞乃驰还,遣吏捕捉,拷问具服。下广信县验问,与娥语合。寿父母兄弟,悉捕系狱。敞表寿:“常律杀人,不至族诛。然寿为恶首,隐密数年,王法自所不免。令鬼神诉者,千载无一。请皆斩之,以明鬼神,以助阴诛。”上报听之。

这则故事亦见于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所撰《水经注》,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主编《昭明文选》,三国吴史学家谢承所撰《后汉书》和北宋文学家、地理学家乐史所撰《太平寰宇记》,以及北宋文学家李昉等编纂的《太平广记》、《太平御览》等。它们只是文字稍有出入,情节更具神秘色彩。

经三国时期魏的建立者——魏文帝曹丕所撰《列异记》,以及北齐文学家颜之推所撰《还冤记》等古代笔记小说的铺陈推演,鹄奔亭冤魂申冤的故事体现出人民对惩治恶徒、为民申冤的一种歌颂。这则故事流传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

据说,交州(今越南中北部和中国两广地区)刺史何敞处死亭长龚寿那天,刚好有两只鸿鹄飞来,立于鹊巢亭顶,不停地大声鸣叫。为此,后人将该亭改称为“鹄奔亭”。

唐代地理学家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志》云:“鹄奔亭,在县西八里,汉何敞辨死女子冤,即此处。”

明万历年间肇庆府知府郑一麟修、地方志专家叶春及纂《肇庆府志·图录》将鹄奔亭故址标在西江南岸的新兴江口。

民国年间邑人马呈图纂修《(宣统)高要县志》考证,鹄奔亭故址在今阅江楼一侧。

北宋元祐三年(1088),郭祥正出知端州军(今广东肇庆市)州事。他在政事公务之余,游览了鹄奔亭,挥毫写下两首诗,兴叹意味深长。

其一是《奉和蔡希蘧鹄奔亭留别》诗,不失为吟咏端州的好诗。诗云:

栏干去天无一尺,帘外三山蘸天碧。

樽倾浊酒延故人,拂拂轻寒添暮色。

双鹄飞奔迹已陈,满庭细草自涵春。

孤城不复有冤气,法座垂衣逢圣神。

惟君万里分符去,苍梧之邦舜游处。

九疑七泽皆相连,墨海濡毫写长句。

又如李白才清新,无数篇章思不群。

挺特千松霜后见,孤高一笛陇头闻。

我于诗学非无意,黄芦不并琅玕翠。

漫甘薄禄养残年,两鬓垂丝成底事。

声出还吞泪如雨,同气相求别离苦。

老来频寄一行书,江边鱼雁无今古。

诗中所说“蔡希蘧”,即蔡瑗,漳州龙溪县(今福建龙海市)人,北宋学者。嘉祐年间,进士及第。历典五郡,后迁提点江淮、荆浙、福建、广西诸路坑治,官至朝请大夫,以平章政事闻世。而声律尤长。

其二是《鹄奔亭呈帅漕二公》诗,赞美了为民申冤的交州刺史何敞。诗云:

新江自南来,西与端江汇。

寒光入灵羊,一碧浸罗带。

屹然鹄奔亭,遗音溢千载。

羽仪莫可见,窈窕想姝态。

遭戕瘗同坎,襦布久不坏。

诉冤如生平,隐显一何怪。

雠人阖户戮,化质抟风快。

且将忧患辞,浩荡烟霄外。

舃飞并剑跃,类与神灵会。

物变固难穷,抚事增感慨。

周侯昔行部,美绩此尤最。

江生引为言,建平平捐罪。

宋兴跨唐虞,乾坤正交泰。

皇华命俊哲,枉横无纤芥。

琳琅斯亭篇,证古欲陈戒。

杀人贵灭口,覆族竟自败。

奸谀诛既死,潜德发幽晦。

坚珉可磨镌,荣光庶长在。

诗中所说“帅漕二公”,是指广南东路转运判官毛渐、吴翼道两人;所说“端江”,是指今德庆县与高要市之间的西江;所说“灵羊”,是指西江的羚羊峡。

黄登瀛,字学洲,肇庆府高要县附城(今肇庆市端州区)人。清嘉庆十八年(1813),选为拔贡。纂修《(道光)高要县志》、《(咸丰)续修高要县志》,编有《圣庙辑略》、《端溪书院志》和《端溪诗述》六卷,著有《六榕书屋诗钞》五卷。

黄登瀛的《鹄奔亭怀古二首》诗,借历史陈迹,以寄托哀思。

其一云:

理烛幽明事不奇,别风淮雨姓传疑。

休论周敞还何敞,总系甘棠去后思。

其二云:

桄榔洗砚尽飘零,廉访巡方久未经。

指点归鸦投宿处,行人尚说鹄奔亭。

诗中所说“桄榔”,是指龟顶山的桄榔亭,建于唐代,已毁;所说“洗砚”,是指洗砚亭,建于宋代,亦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