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哀戏剧话轮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绪论

本书的研究焦点是莫里哀戏剧话轮,我们尝试用话语分析和互动语言学理论以及研究方法分析莫氏戏剧话轮交替的模式。本章节将介绍支持本研究的相关理论,着重捋顺这些理论与莫氏戏剧话轮研究之间的关系,为莫氏戏剧对话话轮分析奠定基础。既然对话是戏剧主轴,那么阐释Austin的话语行事理论和言语行为三分说是重要的一环。本书试图揭示话轮交替凸显的人际意义,所以解析Benveniste提出的“你”和“我”的双极性是重轴戏,我们认为双极性是陈述语言学的核心。而要挖掘话轮交替彰显的人际意义,还需聚焦于美国社会语言学家Goffman 阐述的“面子观”、法国互动语言学家Kerbrat-Orecchioni 提出的“话语礼貌策略”(la politesse linguistique)以及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le principe de la coopération)和“会话含义”(l'implication conversationnelle)。Benveniste提出的“你”和“我”的双极性是上述理论的奠基石,可视为陈述语言学的延续和发展。鉴于本书立足于研究莫里哀戏剧对话话轮,因此戏剧理论不可忽略,有必要解读法国符号学家Ubersfeld 提出的戏剧对话“隐性含义”(le non-dit),可以肯定,“你”和“我”之间的话语互动势必产生“隐性含义”。值得注意的是,话语分析和互动语言学的理论之所以可以运用到莫里哀戏剧对话分析中,是因为日常生活会话和戏剧对话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尤其是两种不同交际模式运转机制均建立在话轮交替的基础上。正如Ryngaert 所说的:“戏剧对话如同日常会话。”[1] Kerbrat-Orecchioni的观点与Ryngaert的提法如出一辙:“戏剧里人物之间的对白可视为一种日常会话。”[2]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在本章阐释两种不同交际模式的共性和差异性。

本章总共分为六节。前五节立足于阐释莫里哀戏剧话轮研究的理论依据,为后续章节话轮分析做好必不可少的铺垫。第六节简要捋顺戏剧对话与日常生活会话的共性和差异性,旨在论证前五节探讨的各种理论不仅适用于日常会话分析,而且适合于戏剧对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