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之间:晚清人物评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如果说通史是历史的骨架,那么人物就是这骨架上的血与肉。如果没有这些鲜活的血肉之躯,没有历史人物对时代的悲与乐的体验,没有人物在历史河流中的潜伏与腾越,历史就失去了它应有的生命力和永恒的意义。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历史人物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英雄和思想巨擘。选择晚清历史人物作为课题,是因为晚清处于大变局时代,晚清人物在传统与近代之间的徘徊与追求的过程中,改变着自己,也影响着时代。他们在迷惘与困顿中彷徨,在与时代斗争的同时,也在尽力超越自己。整个转型过程既显示出他们刚毅的品性、执着的勇气、恒定的信念,又表现出他们的保守、迂腐和狭隘。当时世界发展进程对中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它要求中国以闪电般的速度改变自己,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抛开经济、文化的进化层面,仅就政治体制而言,晚清70年就经历了三次尝试和变革,纵观英、法、德、俄、日等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代化的进程,这样的政治改革速度史无前例。

基于通识教育的博通与精深相融合的双向要求,以及教学的学术性与普世性的双重标准,本课程的构思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处理好大学课堂的人物教学与影视传媒教育的差别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各类讲坛应运而生,其以浅显、风趣的讲述风格走进了大众的生活,对中国的文科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代传媒发达,影视和小说是大众了解历史的主要途径。但是荧屏历史、小说历史与历史课堂的区别在于它们之间追求的最终价值不同。小说历史、荧屏历史追求的最高价值是艺术价值,因为有艺术价值才会有市场。历史被艺术化的前提是重新浓缩和艺术构建,演绎出来即戏说的部分。而课堂教学追求的是人的教育价值,它不追寻市场,不在市场中寻租。可见,大众文化的传播和学术研究有本质的区别,但这种区别会随着大众文化层次的提高而逐渐变小。

但是戏说历史是有历史条件约束的,历史剧被赋予意识形态之后,戏说就不太自由了。如文字狱之下绝对没人戏说历史,尤其宫廷戏,更不能随便想象。封建时代的传统戏剧一般都是颂扬忠臣,反对奸恶,提倡忠孝。如历史剧中的白脸奸臣曹操,篡国谋权绝对该死。近代知识界由于肩负 “开民智”的重任,非常提倡历史小说的教育功能。黄遵宪的 “小说革命”带动了民国小说的发展。戏说历史小说最有成就的就是蔡东藩的11部经典历史小说,再加一部 《慈禧演义》,从秦汉到民国的2116年历史,70万字。他的戏说一定是与中国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目标联系在一起的。

很久以来历史剧就是为政治和现实需要服务的。20世纪40年代,由于抗日战争需要,郭沫若写了 《棠棣之花》、《屈原》、《虎符》等作品,批判国民党独裁和对日妥协。50年代,为了响应毛泽东的大跃进和反苏,出现了 《蔡文姬》、《胆剑篇》等作品。历史剧 《王昭君》是为了体现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也写了历史剧 《海瑞罢官》,本来意在歌颂共产党干部的廉政为民精神,结果被认定是为彭德怀翻案,因而掀起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还有许多的历史人因为改编历史剧被打击、被批斗,从此文人远离历史剧。新时期的戏说历史作品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从20世纪90年代郑少秋的 《戏说乾隆》风开始刮遍大江南北,到后来的 《雍正王朝》、《康熙微服私访记》、《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1]等作品纷纷出场,《汉武大帝》、《大明宫词》等也十分火爆。戏说历史是市民文化兴起的一种现象,也证明了文化的丰富和人民思想的自由。

但是晚清、民国史很少被戏说。因为这是千年剧变的时代,是传统向近代过渡的时代,造就了晚清人物的多样性和矛盾性。这一时期的历史人物往往集多重矛盾于一身,无法用一个词汇定格,所以争议很多,很难把握戏说的分寸,许多问题和观点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和对不断演进的历史进程的考证。本课程引进最新的历史研究方法、研究观点和学术趋势,以弥补在传媒时代下历史文化大众化造成的学术认识不足,并让学生学会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看待现代我们的改革超前与滞后的弊病,以及其他国家的政局变动。

2.突出课程人物群体的阶层特色在转型时期的表现

“阶层”在社会学研究中被用来指代社会结构划分中完全固定的不同层次结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资源占有方面分享类似权利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基于金钱、受教育程度、专业技能、政治权力以及威望等社会资源的人的不平等的地位划分,反映的是人们在财富、地位和权力分配方面的差别。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我们不可能根据单一标准来划分社会结构。在讨论社会结构的划分标准时,大多数学者把经济标准作为主要标准,帕金划分英国社会结构时就十分强调财富的作用。但实际上,财富并不能完全决定人的社会地位,良好的教育也是人的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拥有教育资格是一种特权,它等同于拥有房屋、股份之类的有形财产。”阶级是经济的,又是文化的,是各种关系构成的一个系统。韦伯提出了由 “阶级、地位和权力”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层模式。还有一些人认为,经济以外的政治、文化等更多因素也应当被考虑进来。社会等级表现为一种地位体系,它取决于相互影响的几个可变因素:出身、称号、财富、职业、生活方式和对权位的占有。

人们大多承认社会结构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我们可以根据血缘联系、婚姻、采取的生活方式、拥有的经济资源、职业、文化兴趣、活动范围以及心理感受等多种因素来划分社会结构。这样认识的结果,可能导致我们将社会阶层的划分看作一种主观上的归类,即社会阶层是以各阶层成员的主观认同为基础划分出来的。

本课程所选人物不是按照统计方法的数据模型分类,而是采取主观认同的分类法。基本考虑财富、文化和名誉等综合因素,更符合中国传统社会对阶层的分类习惯,并结合人物在近代的影响力,将晚清人物分为宫廷人物、儒士、知识分子、政治人物、商人、农民、秘密组织人物等进行评介。本课程重点不在于解决近代社会的阶层划分问题,而在于分析阶层群体在历史进程中的表现及其对历史的影响,为观察转型时期的社会现象提供思考与借鉴。

大多数晚清人物在近代与传统中寻求救国之路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本课程通过对中国传统政治、经济、文化向近代的转变过程中不同阶层的典型人物及阶层人物群的评介,来反映变局时代同一阶层的共性与互动和不同阶层间的互动与矛盾,反映出变革时代阶层人物的特征和不同阶层的人物对时代的意义,由此,深入展现晚清转型史。同时,要求我们以学者的修养和历史学家的眼光去审视他们,从他们的人生历程中体味时代与命运,在他们的行动和思辨中感悟历史。

3.突出近代人物在修身与人生实践方面的特色

晚清是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与交汇的时期,又面临着民族危机时期和文化转型时期的双重困境。近代中国人在保持传统文化价值和利用西方文化救国之间的困顿与选择的心理历程给了现代社会如何保持传统文化以无限启示。此外,当今大学的教育重点在于知识教育,突出问题是修身教育不足,造成学生的精神缺失。本课程通过对变局时代晚清人物个人修养和人生实践的精彩回顾,以学习和借鉴他们的人格精神,给学生以价值选择和人生实践的答案。

总之,本课程主要是加强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在自身发展与时代发展之间进行适当的人生定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此外,短期的课堂讲解相对于整个晚清史或许是挂一漏万,不周之处,敬请见谅。

编者

2012年11月


[1] 雷颐:《“历史”的荧屏书写》,《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1期,第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