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增福寻家 作者 鞠芳田
尧王向龙王借地后,中原大地便繁衍起了人类。后来大禹治水,把中原大地被划分成九州,青州是其中之一。青州的土地神听到自己的地盘第一次有了名字,十分高兴,不久便开始巡视疆域,当他来到东海之滨时,发现陆地中仍有两处内地被海水侵入,形成了两个大湾(胶州湾和莱州湾),心想,这一定是龙王耍赖,蒙了尧王,于是,就想将其填平,要回这块土地。
这日,他来到泰山,见有两座山丘正好能填平两湾,就去和泰山老君协商。老君听了土地的想法非常赞赏,就答应了土地的要求。
土地见老君应允,非常高兴,就找来了一根扁担,分别在两个山丘顶端插上了挑空,挑起山丘便向东而去。一路上,土地神心情喜悦,担子轻松,可走至青州居地正南之时,顿觉山体沉重,于是,他就差开双脚,想将担子换肩而行,当两山转至东南西北方向时,东南一山的挑孔突然豁开,两山重重的坠落在了地上,挑山的扁担也因失衡,一头砸在地上,寨子掉了下来。
老神吃了一惊,又不知何故,呆呆的站在了原地。天庭的天兵天将和文武大臣看到了老神的神态,被逗得开怀大笑。老神听到了天上的笑声,抬头望去,见天臣们都在朝下观看,方知这是天意如此,于是拾起扁担,悄然离去。
土地神走了,他换肩时岔开的十字步和扁担上的一个寨子却留在了原地。不久,这里便来了人家居住,逐渐形成了两个村庄,村庄的名字,就一个叫“十字”,一个叫“寨子”。
两山落地,很快就和泰山连成了一片,山丘也很快变成了山峰。这挑孔豁开的一山,其峰酷似刀劈一个缺口,后人就把它称作了劈山,这挑孔完好的一山,落地时恰好压在了大禹退水时的一个海眼上,山内又恰巧有一洞穴与海眼相连,每有天意,穴窟就会喷云吐雾,后人就把它称作了云门山,这山的挑孔,后人就把它称作了云门洞。
在劈山的一侧,山巅上有一平台,人称八仙台。传说两山落地之时,这里山体陡峭,周围群峰叠嶂,并无平台,后来八仙从此路过,在这里驻足观海,铁拐李见无处落脚,就以杖执地,逐起一平台,八仙走后,人们就把这平台称作了八仙台。
这八仙台虽然不高,却非常神奇,八仙走后不久,山下的人们就发现台上经常有两位老叟在下棋,有好棋者,就爬上山来观看,可每次上山,明明在山下看的真切,到了山上却找不到下棋的人,开始上山的人少,人们还不相信,后来到山上去的人多了,人们就开始议论:难道这山上真有神仙不成?
故事传了很久很久,也传了很远很远,有执著者,就不远万里,来山上探寻,可没有一人能在山上见到下棋的老叟。后来有人就写诗一首,道出了这八仙台的神奇。
八仙到此观东海,铁拐杖地起平台。
凡人不识非常地,唯待缘者上山来。
增福寻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八仙台上。
第一篇增福出世。
相传,在八仙台正东,有一个村庄,名曰陈庄,庄内有两位年长的夫妻,膝下无子,靠种田为生。平日里,老头种田放牛,妻子主炊纺线。
这天,老头放牛来到了八仙台下,他想起了人们的传说,就抬头向八仙台上望去,这远远一望,使他大吃一惊,果见台上有两叟对坐沉思。老头也是好棋者,便赶牛朝台上走来。
老头边走边往上观察,只见两位下棋的老叟,一直在静观棋势,老头一边赶牛,一边两眼紧盯着两叟不放,不一会功夫,就爬到了山颠。
这时,他见两叟南北而坐,两人都白发飘逸,神采飞扬,在他们之间,隔有一个硕大的棋盘,棋盘特殊,边沿不整,高洼不平,两人一会在观棋,一会谈笑,老者兴奋,便疾步登上山来,可就在他踏上山巅的一霎那,眼睛一眨,再定眼看时,却见整个平台上空空如也,两位下棋的老叟已无影无踪。
老者在山上楞了半天,心想,原来只听别人讲,今日自己亲眼见,这八仙台果真神奇。
老头在山上休息了片刻,又绕山巅观察了一下四面的景色,刚要准备下山,突然一阵疾风刮来,差点将他刮倒,老头心想,这山上有神气,不能久待,于是就趔趔趄趄的从山巅滑了下来。
刚滑下山巅,风吹的一颗瓜藤却缠在了脖子上,老头解下瓜藤刚要丢弃,却见藤上有一干瘪的瓜,此瓜既不像南瓜,也不像西瓜,觉得好奇,就把它带回了家。
老头回到家中,见老伴在园中拔草,就把这干瓜拿给老伴观看,老伴拿在手中,看了又看,也叫不出是个什么瓜,用力一掰,却发现里边有一粒瓜子,这颗瓜子晶莹透亮,很像个鹅卵石,老伴想放在口中看能否咬得动,结果一不小心却将这瓜子吞入了腹中。
老头害怕把老伴噎着,赶紧给老伴捶背,老伴说没有什么感觉,这事也就放下了。可过了几个月,老伴发现自己的腹部鼓了起来,担心长什么东西,就赶紧让老头去请郎中诊看,郎中诊脉后告知,他们添喜了,老俩不信,说我们都已年过半百,怎么可能,郎中反复诊看后说,不会有错。
老俩又惊又喜又怕,就将此事告知了邻居,很快这一奇闻就在周围的村庄传开了,有知己的亲朋,就过来探望,这天,家里来了些年长的,老俩就把吞了瓜子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听了,更觉好奇,有的就说,难道这孩子是神童?
转眼之间,老伴生产了,结果生了一个男婴,老俩十分高兴。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得知消息,纷纷前来祝贺,老俩为图吉祥,就和族中长老们商量,给这孩童起了个名字,叫增福,意为此孩的降生,能给家人和乡邻带来幸福。
这增福长的非常英俊可爱,和别的孩童也没有太多的差别,所不同的是,其他孩童落地啼哭,而他从来不哭,八个月大,其他孩童刚刚会爬,而他已经到处乱跑,到了三岁,别的孩子刚刚断奶,他已开始识文断字,到了七岁,就能够独立放牧了。
第二篇牧童入天
老两口老来得子,十分珍惜。孩童初懂事,家里就请来了先生,教孩子读书识字,指望孩子将来有个出息。孩子倒也灵巧,先生教字,过目不忘,令其作文,提笔成章,唯有不足,就是顽皮,不耐寂寞,家里有几头黄牛,只要先生稍有疏忽,这孩子就骑牛玩耍,开始老人和先生害怕,不让孩子靠近黄牛,可时间长了,孩子玩黄牛成了习惯,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
增福虽然年少,但人们对八仙台的议论,也时有耳闻,他很早就想到八仙台看个究竟,这天先生无课,增福和父母说了一声,就骑着一头,赶着两头牛朝八仙台走来。当他走近八仙台时,抬头一望,果见台上有两位老者对面而做,心中甚喜,就急速赶牛朝山上走来。
临近山巅,两位下棋的老叟见增福上山,急忙招手示意,增福心想,都说这台上的老叟远见在下棋,近观却无踪,怎么他们向我打招呼?增福虽然心里有疑问,但却非常高兴,他将牛群撒在山下,就朝两叟奔来。
两叟见了他,没有多说话,只示意让他坐在棋盘的一边。增福看了片刻,见他俩所下之棋古怪,就问:“这是何棋,我怎么从未见过,”一老者说:“这是天棋,人间怎能相见。”这时,增福发现,随着他俩棋局的变化,只见山下时而刀光剑影,时而血雨腥风,时而商贾云集,时而万物升腾。增福甚觉好玩,不知不觉,已玩至太阳西下。突然间,他想起了家,便起身向两叟说:“天已不早,我该回家了。”两叟挽留,增福说:“已一日无归,家中父母挂念了。”说着,就朝山下走去,两叟不送,只大笑无语。
增福外出放牧一日无归,急的父母不知如何是好。天黑下来后,见有两头牛回来,却不见增福和另一头牛的踪影,老两口担心,就找来了族中之人和乡邻,吩咐大家分头寻找,可连找了三日,也不见增福的着落,老两口一急,双双病倒在了床上。
乡邻们见老俩生病无人照料,便轮流过来劝说和伺候,又找来郎中诊治,一月有余,老俩才慢慢复原。
这老两口大病痊愈后,又开始了漫漫的寻子之路,他们早出晚归,踏遍了青州的山山水水。每到一处,发现有无家可归的孤儿,就领来抚养,发现有无主的尸体,就拉来家中,埋在增福出生的地方,久而久之,老俩又有了一大群的儿女,他们种瓜的地方,也埋成了一片墓地,后来,人们就把这片墓地称作了“冢子地”。
老俩象着了魔似的寻子寻了几十年,活到一百多岁,也没有找到他们疼爱的儿子。后来,两人怀着失子的悲痛,同一天于世长辞了。就在他们去世的那天,村里来了一个僧人,他指点人们将老两口埋葬在了增福出生的地方,埋葬在了那些无名尸骨的身旁,并化缘了一块土地,在那里建起了一座寺庙,取名“增福寺”,这一来是纪念增福降生,二来也是让寺庙为这里的人们增福。
几千年过去,斗转星移,沧桑变迁,这古寺早已不复存在,这古老的村庄,也早已消失在了人们的记忆中,唯有这古寺的名字,叫成了后来的村名,永远的留在了人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