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手机,想说爱你不容易
导读:自我控制
实际上很多孩子都很清楚,痴迷手机对自己身心所造成的危害很大,但却仍然甘愿沉迷其中。而之所以会这样,是孩子没有自控力导致的。由于孩子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对于引发精神愉悦的事物很容易就会沉迷,如果家长对孩子关注不够,没有及时发现和引导,孩子已经对某一事物产生过分依赖,并且成为精神的依托,就会越陷越深,最终无法自拔。所以,要想让孩子管理好手机,必须从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开始。
自控力,即自我控制的能力,指一个人控制自身冲动、感情、欲望的能力。它是能否支配自我的一种能力,即你能否支配自己成功或者失败,你能否支配你的人际关系,你能否支配你的人生走向。[1]
美国斯坦福大学凯利·麦格尼格尔研究认为,自控力比智商更能影响孩子未来的成功。缺乏自控力,就无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严重的话,还会因为抵挡不住外界的诱惑而走上犯罪道路。而自我控制的能力,是可以通过调节自我的心态、增强自我的意志力来提高的。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米歇尔教授做了一个棉花糖实验,实验的对象是3~4岁的小朋友。米歇尔教授让这些孩子各自单独留在屋子里面,并给他们每人一块棉花糖,同时告诉孩子,大人要离开屋子半个小时,在这半个小时之内,如果谁没有把那块棉花糖吃掉,那么等大人回来之后,还会再给他一块棉花糖。也就是说,在半个小时之内,如果孩子忍不住诱惑,把那块棉花糖给吃掉了,那他就只能得到自己已经吃掉的那块棉花糖;而如果他能够控制住自己,坚持在半个小时之内不去吃那块棉花糖,那么他就可以得到两块棉花糖。按理说,这么简单的道理,孩子们应该会选择后者,因为只需要在半个小时之内不吃那块棉花糖,就可以再获得一块棉花糖了。然而,结果让人感到意外,很多孩子都没能经受住这个考验,在半个小时之内就把那块棉花糖给吃掉了。后来,米歇尔教授又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在半个小时之内把棉花糖吃掉的孩子,他们长大以后的表现,大都很平庸;而那些有自控能力的孩子,他们长大之后,大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可见,自控能力对一个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甚至可以说是平庸与卓越的分水岭。而要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父母首先要懂得自我控制。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父母每天吃完饭之后,就往沙发上一躺,然后开始刷手机,这样的父母,是不可能培养出有自控能力的孩子的,因为孩子永远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这都是事实。
那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父母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应该先想一下,这件事该不该做,而不是只想着自己喜欢不喜欢。因为该不该做,是一种理性的思考;而喜欢不喜欢做,则只是一种感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类的感觉是很迟钝的,甚至是颠倒的。所谓的“跟着感觉走”,很多时候会变成跟着错误走,或者是跟着贪念走,跟着欲望走。
所以,下次当你闲下来,又习惯性地拿起手机时,不妨先问一下自己:“这个时候我该拿起手机吗?”如果不该,那就果断放下吧!经过几次这样的坚持之后,相信你的自控能力就会逐渐培养起来!而只要父母懂得自我控制,再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也就容易多了。
放下手机到底有多难
如今,一部智能手机在手,几乎可以满足一切要求,可以说“一机在手,要啥都有”。各种信息扑面而来,各种机会一网打不尽,各种新功能分分钟诞生。所以,如果能够合理地使用手机,不但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甚至可以创造财富。但是,如果使用不合理,就会在网络中迷失了方向。当我们抬头看看身边的人时,不管是家人、同事、朋友,还是正在上学的孩子,我们就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被手机所“绑架”,沦为“屏奴”。不管是在地铁上、公交车上,还是在马路边,拿着手机、平板电脑低头专注刷屏、玩游戏的人,几乎随处可见。
可以说,手机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无处不在,小到影响做事的专注力,大到断送自己的前程。其中的案例,也可谓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2020年暑假期间,四川绵阳的一个中学生,自从放假后,每天在家里什么事也不做,只知道玩手机。父母看不下去,便批评了他几句。然而,他不但没有听进父母的批评,反而走向极端,给父母留下一条“爸妈,永别了”的短信,便来到江边跳江自杀。幸亏被附近的警察和路人及时发现,才避免了一场悲剧。
2022年1月7日,网上出现了这样一条信息:
在东莞,有一个云南的大学生,没日没夜地玩手机游戏,一天只吃一个面包或者一桶泡面,外加一瓶水。他身上的衣服、头发更是脏得出味道了。
他的眼睛几乎已经贴在了手机上,背部明显驼了。他在专心玩游戏的时候,根本不在乎旁边有没有人围观……
东莞厚街爱心服务队得知消息后,问了两天才问出他家人的信息,然后成功联系上了他的家人,希望他回到云南之后,远离一切手机游戏。
十几年前,我也玩过游戏,当时也是经常一玩就是一个通宵,最后成为“全区第一战士”。但是,后来想想,那些名头有什么用呢?
真的只是在浪费时间啊!
从这条信息中,我们看到一个曾经沉迷于手机游戏的人,对另一个正沉迷于手机游戏之人的理解。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在这份理解的背后,是深深的无奈。
可以说,一部小小的手机,却能包藏宇宙,里面的世界远比现实深邃、酷炫,而那些没有自控力的人,一旦陷进去就不容易抽离。然而,人类的生存环境毕竟不是VR(虚拟现实),虚拟必须依托现实才能实现价值,而且虚拟世界也不是现实世界的镜子,在虚拟世界中所获得的快感,在现实世界中也都会化为乌有。
或许你会以一些网红的成功来举例,以此来强调虚拟世界的成功同样可以影响现实世界。然而,对于网红来说,手机只是平台,是连接自己与另一端粉丝的工具,而网红在现实生活中,所面对的也是现实之人和现实之事。更何况,想成为网红的人成千上万,而真正为大众所熟知的,也就那么几个,而大多数人最终都只能成为“陪跑者”。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拿特例当普遍现象来看待——就像看到企业家中有几个小学文化的人,或者在送外卖的队伍中有几个大学生,便唱起了“读书无用论”的调子。
当然,我们之所以说到网红,是因为很多孩子受到流量经济的影响,尚未懂得存世之本,尚未学会立身之能,便幻想靠一部手机成为网红。而这一点,也是值得父母警惕的。我们要明确地告诉孩子,手机绝对不是打开人生成功之路的钥匙,相反却是关闭人生更多道路的闸门——越沉迷于手机,离自己真正的目标就会越远。
那么,放下手机到底有多难呢?对于这一点,我实际上也有一次很深刻的体会。
有一天早上出门上班时,由于担心会迟到,所以走得比较急,所谓忙中出错——我竟然忘带手机了,而且走到半路才想起来。那一刻,我一下子就慌了——没有手机,我这一天可怎么过呀!首先是上下班没有办法打卡,这样我上了一天班后,公司会不会因为我没有打卡而按旷工算?其次是没有办法登录微信,如果客户有要事找我怎么办?再次是如果我所持有的股票大涨,我却没及时卖掉,会不会急死?……然而,我所担心的这些,在当天都没有发生。相反,因为当天没有微信等信息的骚扰,我工作起来更专注,效率也更高。等到下班时,我竟然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与愉悦。
也就是从那天起,我尽量做到无事不碰手机,有事也尽量不依赖手机。渐渐地,我发现,摆脱了对手机的依赖,我反倒更轻松、更自然、更专注。
所以,放下手机,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一旦看透,你就会发现——手机只是我们的工具,我们没有必要成为它的奴隶。
手机瘾是一种“传染病”
邻居家儿子,5岁,幼儿园中班,已经开始迷恋手机了。只要给他一部手机,一两个小时之内,他都不会打扰大人,甚至别人叫他,他也听不见,当然更不可能回应。但是,有一个现象,就是当孩子的妈妈到外地去出差,只有爸爸在家里带孩子的时候,孩子几乎是不碰手机的。看书、自己玩玩具,也会和爸爸一起运动。
聊起孩子的这种现象,我问孩子的爸爸:“你和他妈妈带孩子有什么不同吗?”
孩子的爸爸说:“他妈妈是做旅游的,回到家还有很多工作要用手机处理,怕孩子耽误事儿,就拿个平板哄孩子。我呢,爱看书,也爱运动。他妈妈在家,孩子不爱跟我,他妈妈不在家的话,孩子跟着我,有很多可以玩的,对手机的依赖也会减少。问题是,我陪孩子的时间少,他妈妈又没办法在家放下手机,这种情况下怎么才能不让孩子染上手机瘾呢?”
由此可以看到,孩子之所以迷上手机,就是妈妈给“传染”的,孩子正是学习能力、模仿能力很强的年纪,有样学样,并且,因为在其中获得了新信息、愉悦感,而使这一学习、自我娱乐的方式可能会被保留下来成为“瘾”,而一旦妈妈到外地出差,模仿的对象成为爸爸,爸爸的行为模式会对孩子形成另一种影响。
如何扩大爸爸的影响力,减少妈妈的“传染”,阻断孩子成瘾,是这个家庭需要讨论的议题。我向孩子爸爸建议:“你可以跟你的爱人探讨:第一,如何把工作和家庭生活分开。做到一旦回家,就抽出时间来多陪陪孩子,至少尽量不要碰手机。第二,夫妻分工合作,不能只在妈妈出差时爸爸才发挥影响力,要让孩子体验到父母陪伴的乐趣,减少对手机的依赖。任何事业的成功,都弥补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做孩子的榜样,也是父母最大的事业。”
几周后,我在楼下看到邻居夫妻正在陪儿子学滑板,孩子的笑脸充满感染力。孩子的爸爸介绍说,妻子现在宁可加班晚回家,也不把工作带回家了,到家就与孩子一起做家务、读书、玩乐高,现在又买了滑板,孩子兴致高得很。孩子妈妈很少在家里看手机了,而且每个周末还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并给孩子办了借书卡,每次都会借很多书回来,孩子乐在其中,至于手机,早就没有兴趣了!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有手机瘾,而是后天被身边的人给传染的。如果要溯源的话,家长基本上难辞其咎。所以,只要家长能够做到以身作则,那么对于孩子的“屏幕上瘾”,就不可能没有办法。即使孩子看手机是出于学习的需要,家长也可以想办法减少孩子的“读屏时间”,让孩子不仅能够对诱惑说“不”,而且还知道如何利用手机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真的没有哪个孩子拿着手机就不愿意放下,相反,倒是孩子希望父母能够放下手机。
作为父母,如果我们想要治愈孩子的手机瘾,那就千万不要做一个“传染者”,将这些“病毒”传染给孩子。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克服掉电视瘾、手机瘾、电脑瘾、游戏瘾等不良习惯。某卫视的节目中,学生责问父母“手机是你们的孩子吗?你可以放下手机看看我吗?”打动了千万父母的心,父母不做“低头族”,孩子才会仰望星空。仰望星空的孩子,自然会放下手机,徜徉于追求理想的旅程中。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各类电子游戏的层出不穷,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不管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越来越多的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只要我们稍微观察,就会发现,在这些沉迷于手机游戏的人中,如果是成年人,要么他没有工作,要么就是他的工作比较清闲;如果是孩子,要么他的学习成绩不太好,要么就是他的父母没有时间陪伴他。
从2019年9月开始,北京安定医院副主任医师盛利霞已经接诊了很多“网瘾少年”。
这一天,又有一对父母带着已经16岁的儿子找到盛利霞。男孩名叫小强,长得又高又瘦,看起来很白净,戴着一副金丝边框的眼镜,头发收拾得很利索。他安静地坐在诊室里,一声不吭。站在一旁的父母眉头紧锁,神色不安。
“孩子,你怎么了?”盛利霞先问小强,但小强只是低着头,并没有回答。
“那你们说说吧!”盛利霞于是转向小强父母,“孩子到底怎么了?”
小强的妈妈告诉盛利霞:“他今年刚上高一,但不喜欢学习,整天就知道玩手机游戏,而且脾气越来越坏,我和他爸爸都管不了他了。”
坐在一旁的小强,听了妈妈这些话后,仍然保持着固定的坐姿,不抬头,也不回应。
盛利霞于是让父母先出去,然后轻声问小强:“孩子,你玩什么游戏啊?”
“王者。”小强虽然还低着头,但还是开口了。
“玩得好吗?”
“还行。”小强开始一点儿一点儿打开话匣子。
“你现在学习压力大吗?一周休息几天?”
“一个月大概休一天半吧!平时都是每天早上5点起床,一直学到晚上10点半。”
“那你现在每天玩游戏多长时间啊?”
“现在玩得少了,感觉也没什么意思。”
“我听说有很多学生在食堂排队打饭时,还在抱着书高声朗读,是真的吗?”
“嗯,说的就是我们学校。”说这句话时,小强第一次主动抬起头来,看着盛利霞。
“好了,把你爸妈叫进来吧!”
盛利霞给小强安排了相关的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判断孩子有情绪问题,开了治疗情绪问题的药物,并叮嘱小强的爸爸:“别再找借口说忙了,平时多跟孩子说说话吧!不是问他上没上课、吃没吃饭、衣服穿得够不够,而是要尝试去了解他在想什么。这几天,你还是先把工作放一放,带着孩子出去玩一玩,陪他散散心吧!”[2]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强的情况,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由于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陪伴,再加上高强度的学习压力,才使小强沉迷于手机游戏,并导致情绪出了问题。而在健康的家庭当中,由于家庭氛围比较融洽,所以孩子一旦有什么压力和心事,也乐于向父母倾诉,而不是将自己一个人关在小房间里玩手机。
几年前,媒体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情:在某位歌星的一次歌迷见面会上,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小姑娘走上台来,对自己的偶像说:“今天,我爸爸住院了,但我没去医院看他,而是选择来这里看你!”
一边是给了自己生命,养育自己十几年,并供自己上学读书的父亲,一边是和自己毫无关系的歌星,而女孩子却在父亲住院的时候,选择了去看歌星。看了这则报道之后,我们在指责那个女孩子没有孝心、缺乏亲情的同时,是不是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思考,当父亲当成这样,难道不也是一种失败吗?
其实,如果追溯中国的家庭教育史,我们就不难了解到,对有家庭教育传统的中国来说,自古以来就重视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就强调了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担当的责任。而在古代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就有许许多多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比如《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治家格言》等,均强调了父亲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主导地位。
然而,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由于大多数父母都忙于工作,而养育孩子的责任则让爷爷奶奶来承担。这样一来,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就会非常少,与孩子的沟通则几乎没有,所以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没有位置,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其实,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并不在于能够赚多少钱,也不在于能够给孩子提供多么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是取决于他们是否愿意付出时间参与孩子的成长。
“缺爱”是孩子迷失的主因
2019年4月18日,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发布《“95后”手机使用心理与行为白皮书》。白皮书显示,“95后”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为8.33小时,其中社交用时最长,接近2小时。
让人感到忧虑的是,“95后”这个群体,已经陆续成为父母。而这些平均每天使用手机时长达到8.33小时的家长们,他们能有多少时间来陪伴自己的孩子呢?这是不得不让人感到担忧的。
或许这些“95后”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一个“缺爱”的群体,所以他们习惯性地把自己的“爱”奉献给了手机;而他们的孩子,能否得到他们的爱,则取决于他们能不能及时醒悟过来。否则,这种恶性循环,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缺爱”的孩子到底有哪些“症状”。
1.从小缺爱的孩子,缺乏安全感
这是“缺爱”孩子的共性。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自尊心极强,性格强势,容易受到情绪控制,而且脾气暴躁;另一种情况是自卑、自闭、心理抑郁。
2.从小缺爱的孩子,总感觉事事不公
“缺爱”的孩子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当发现别人好像对自己不太在意时,就会认为别人不喜欢自己,或者凡事针对自己,因此觉得事事不公。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非常在意所谓的“公平”,做任何事都会刻意强调公平,一旦觉得自己遭遇到不公平待遇,就会恼怒、消极,失去继续竞争的勇气。
3.从小缺爱的孩子,人际关系比较紧张
“缺爱”的孩子,之所以人际关系比较紧张,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主动关心别人,更不会主动交朋友,甚至在面对他人的关心与示好时,也不懂得如何回应。这样的孩子,自然很难将自己融入任何一个团体中。而在凡事都讲究团队协作的今天,没有团体意识的孩子,也就很难取得大的成就。
相反,那些精神独立、人格健全、积极向上的孩子,基本上从小都得到父母满满的爱。可以说,父母给孩子多少爱,孩子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
1.父母足够的爱,可以让孩子变得更有底气
当一个孩子觉得,无论何时何地,父母的爱从未离开过自己时,那么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底气十足。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更是不卑不亢,在坚持独立思考的同时,也会处处替别人着想。所以,当他站在人群中时,永远都会散发出让人温暖的光芒。
2.父母足够的爱,可以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如果孩子从小得到父母足够的爱,那么孩子就不会缺乏安全感,而且充满自信。而自信的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会阳光灿烂。这样的孩子,自然能够在人生的路上走得更远。
3.父母足够的爱,可以让孩子拥有更宽的眼界与更大的格局
当孩子得到父母足够的爱时,孩子就会拥有更宽的眼界与更大的格局。因为心中充满爱的孩子,在看待任何问题的时候,都不会执着于某个点,而是从全局来考虑问题。当一个孩子能够从全局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时,他的眼界就会不断开拓,他的格局就会不断提升。这样的孩子,在日后做人与处事的过程当中,就能够趋向圆融。
总之,孩子健全的人格与优秀的品质,都是被父母爱出来的。当然,我们所说的爱,不仅仅是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与富足的物质条件,更应该是用心的陪伴。因为只有用心的陪伴,才能够听得懂孩子的心声,才能够正确引导孩子不被外物所迷。
当我们在批评孩子因为手机而荒废学业,或者因为玩手机游戏而颓废,对工作没有上进心时,其实更应该批评的,是父母的不负责任,还有父母爱意的缺失。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多加爱护自己的孩子,要知道孩子大部分的优秀和独立,实际上都是被爱出来的。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手机”
10多年前,美国的儿童教育作家金伯莉·布雷恩出版了一本书——《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的中文版发行之后,便迅速登上畅销榜,可见受中国家长的欢迎程度之高。这本书的简介这样写到:“你是否知道,你本人(没错,就是你!)比任何玩具都更让孩子喜欢和着迷呢?孩子们并不需要智力玩具或者电视节目,他们需要的是你!他们真正看重的是和你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他们需要被重视,需要和父母单独相处而不被打扰的时间,需要和父母建立一生的亲密关系……”
确实是这样,在10年前,孩子最喜欢的,无非就是玩具、电视、动画片等这些好玩的东西,但在孩子的内心深处,父母的用心陪伴,要远胜于这些外在的东西。今天,尽管孩子在这些玩具之外,又迷上了手机,但孩子的内心,仍然没有任何的变化——父母的陪伴,要远胜于手机的陪伴。所以,你实际上就是孩子最好的“手机”,只要有你的陪伴,孩子对手机完全可以视而不见。关键的问题只在于——你愿意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吗?
曾有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家长:“您的孩子放假在家时,主要娱乐活动是什么?”在接受访问的20多位宝妈中,虽然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教育观念也不同,但她们的回答,却是惊人一致——“玩手机。”
当然,对于“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这个问题,很多家长被弄得焦头烂额,也有家长深感无奈。一部分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根本不可能离开手机,因为孩子的一些作业也需要通过手机或者电脑来完成,所以让孩子彻底放下手机,根本不可能;另一部分家长则认为,只要给孩子一部手机,自己就能轻松两三个小时,因为孩子只要玩上手机,就不会打扰父母了。
这些话,虽然说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但也暴露了家长们存在的问题。说是心声,是因为现在的家长们面对各方压力,已经身心俱疲,所以希望平常休息的时候,能够好好放松,不要被琐事所烦,进而影响自己难得的休闲时光;说是问题,是因为家长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孩子迷上手机,完全是由家长自己促成的,当他们不想被孩子打扰的时候,认为只需要给孩子一部手机,问题就“解决”了,但实际上这是典型的饮鸩止渴,而且后患无穷。
相信我们都很熟悉这句古语:“养儿方知父母恩。”养大一个孩子,需要父母付出很大的精力;尤其是在教育方面,更是不能有半点儿的马虎。所以,“父母”这个角色并不好当,因为这个角色需要责任、需要付出、需要时间——更重要的,是需要陪伴和爱!试想一下,有责任心的父母,会反感孩子的“打扰”吗?会只为了自己放松,就对孩子放任不管吗?所以,为了自己能够放松片刻而用手机“贿赂”孩子的做法,实际上就是父母的一种“懒政”行为,如果不及时改过,最终便会导致双方受害。
林谦是一位年轻的爸爸,孩子牛牛刚满5岁,正是调皮的时候,好奇心也比较强,凡事都喜欢探个究竟。对于手机,牛牛也是爱不释手,而且能够独自搜索到自己喜欢的视频。可以说,只要他一拿到手机,便能把身边的所有事物都忘掉,甚至连爸爸妈妈的招呼都听不到,或者即使听到也不作回应,因为他已经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手机上了。对此,林谦和爱人也苦恼不已,却一直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而真正让林谦意识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意义的,是有一次他的爱人到外地去出差的时候。当时,他的爱人因公出差两个星期,这样一来,照顾孩子的责任便由林谦全部承担起来。因为爱人不在家,林谦深感责任重大,于是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除了自己上班和牛牛上幼儿园这段时间是分开的,其他时间他都几乎全程陪伴牛牛,到周末时还会骑着脚踏车带牛牛去公园玩。所以,在这两个星期里,虽然林谦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但他却一点儿也不觉得累,相反倒是觉得相当充实,甚至是满满的幸福。而更让林谦感到欣慰的是,因为有了自己的用心陪伴,在这两个星期里,牛牛几乎忘记了手机的存在。此时,林谦才知道,原来在5岁的牛牛心里,爸爸才是他最好的玩伴。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虽然孩子容易沉迷于手机,但在他们内心深处,却一直留着父母的位置。其实,孩子比谁都明白,自己的父母是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的。所以,当父母用心陪伴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不可能被外物所迷,因为亲情可以抵挡一切。
另外,对于如何陪伴孩子,很多父母并没有清晰的认识,觉得只要自己待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了。这种想法,乍一听起来,好像也没什么问题,因为确实陪伴了。但是,如果仅仅是在孩子身边待着,最多只能算是陪着,并不属于陪伴。因为真正的陪伴,是分为两个层面的:一是身体上的靠近;二是心灵上的互动。打个比方,如果父母拿着手机,然后坐在孩子身边聚精会神地刷屏,这种只有身体上的靠近,却没有心灵互动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敷衍,而不是真正的陪伴。真正的陪伴,是父母要放下手机,然后将自己的身心都用在孩子的身上。
父母小思:从手机看危机
2003年,在冯小刚执导的电影《手机》中,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严守一,有一次上班时把手机忘在家里,被妻子发现了其中的秘密,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情感危机……然而,当我们把整部电影从头到尾看完之后,就会发现,手机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而真正的危机,早就藏在了人的心里。
今天,无数的青少年因为手机耽误学业,甚至被毁掉前程,于是手机再次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甚至是讨伐的对象。因为在很多家长看来,手机已经成为一种危机。然而,在我们呼吁、命令,甚至是逼迫孩子放下手机的同时,作为家长,我们自己又做了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这些场景吧!
场景1:
女儿在玩乐高,爸爸在一旁玩“梦幻家园”,已经打到第3303关了。女儿有一个地方始终弄不明白,想让爸爸来帮忙,但连喊了几次,爸爸只是“嗯”了几声,继续玩自己的游戏,并没有理会孩子。女儿急得哭了起来,这时候妈妈刚好从外面回来了,进门后看到女儿在哭,便问了原因……随后便和爸爸大吵一架。接下来,全家便笼罩在阴霾之中……
场景2:
一个13岁的男孩,正坐在教室里上课,突然像受了刺激一样,不停用头去撞墙,老师和旁边的几个同学赶紧上前拉住他。最终男孩被控制住,但他脸部还在不停地抽搐。
在紧急送到医院后,男孩的情况继续恶化,竟然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甚至还不认识家人……医生经过诊断后发现,这个年仅13岁的男孩,患上了免疫性脑炎。是由于作息不规律和过于疲惫,使身体免疫系统出现混乱而引起的。
事后经过了解才知道,这个不幸的男孩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孩子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父母都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又特别溺爱孩子,对他十分放纵。发病前,孩子玩手机玩了大半夜。
场景3:
在外国,一位父亲带着孩子在公园里游玩,父亲觉得孩子自己玩得挺好,于是便掏出手机,低头刷起屏来。半个多小时后,当他抬起头想看看孩子时,却发现孩子早已不知去向,这才开始着急起来……所幸,他们遇到的只是一家公益机构举办的防拐活动,目的是想测试一下孩子的防拐能力,以及家长的监护意识。
场景4:
一位妈妈带着10个月大的孩子到婴儿游泳馆去游泳,把孩子放下水后,妈妈便坐在旁边,掏出手机刷起屏来。不一会儿,孩子身体失去平衡,整个人被游泳圈套住,头朝下栽进水中后不断挣扎,时间长达3分钟。万幸的是,这时正好有另外一位家长也带着孩子前来游泳,才发现泳池中有孩子溺水,于是急忙将其救起,并紧急送往医院,这才保住了孩子的生命。
从上面的这四个场景中,我们不难发现,一部小小的手机,至少映现出了人类的三大危机:情感危机、健康危机和安全危机。
1.情感危机
孩子情感非常丰富,而且十分敏感,当他们想要与父母互动和交流时,如果父母只顾玩手机而忽略了孩子,就会令孩子感到失望。而这种失望,实际上也是互为因果。今天,父母让孩子失望;明天,孩子也将让父母失望。
2.健康危机
健康是一切的根本,无论是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不能出问题。一旦出了问题,基本的生活质量尚且无法保障,更不用谈人生理想和目标了。
3.安全危机
孩子年龄越小,出现意外的概率就会越大,而且这个意外与父母带孩子时是否用心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父母带孩子外出时,就绝对不能只顾低头看手机,否则就有可能因为只图眼前的一时之快,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所以,作为父母,在我们想尽办法让孩子放下手机的时候,我们是否真正意识到沉迷于手机所带来的危害呢?在手机诱惑面前,我们是否真的拥有自控力,不再围着手机转呢?其实,在这一点上,孩子是最有发言权的。2016年11月,《扬子晚报》就曾刊登过这样一条讯息:
在刚刚过去的第二届全国少儿诗会中,常州市龙虎塘小学六年级学生费东的作品《手机》获得了一等奖,诗中这样写到:“别人都要生二胎,我爸妈不用了,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小儿子——手机……”
这个小学生的参赛作品《手机》之所以获得了一等奖,是因为他说出了大多数孩子的心声——在父母的眼中,手机比孩子的地位还要高。另外,还有一点让孩子们比较疑惑的是,他们在玩手机的时候,父母会给他们限制时间,但父母在玩手机的时候,又该由谁来给他们限制时间呢?对于这个问题,不仅孩子们找不到答案,大部分父母实际上也是找不到答案的。当然了,与其说父母们找不到答案,不如说他们不愿意面对,因为这个答案很简单,就是自控力。
可以这样说,如果父母没有自控力,孩子就会很受伤,父母自己也不好过,因为他们在胡乱地指责孩子不听话的同时,却忽略了孩子实际上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自己的本来样子;如果父母有自控力,孩子就会很幸福,因为有自控力的父母,都能够自觉地抵制诱惑,并在关键的问题上,做出理性的选择。
其实,孩子对父母的要求是很简单的,那就是希望父母把玩手机的时间分一点儿给他们,多给他们一些陪伴。
父母行动:做一流的父母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用眼睛来观察周围的各种事物,用耳朵来倾听身边的各种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看到最多的是父母的一举一动,听到最多的是父母的一言一语。而在这看和听的过程中,孩子实际上已经开始在学习,学习的方法就是模仿。也就是说,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会成为孩子学习的对象,而且这一学往往就能影响一辈子。
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角度来看,孩子这种对父母的模仿和学习,是无意的,也是主动的,所以这种学习的效益也是最高的,影响更是深远的,不管是行为习惯、思考习惯,还是语言习惯,都将伴随孩子的一生。那么,作为父母,当我们知道自己的孩子拥有如此强的学习能力之后,接下来又该怎么做呢?
对于父母的表现,曾经有人总结出这样的金句:“一流的父母做榜样,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三流的父母做保姆。”确实是这样,真正懂得教育的父母,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所谓的教育,实际上是教自己,育孩子。
所以,要想让孩子放下手机,我们不妨先问问自己:“我能放下手机吗?”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孩子也一定能。如果你自己不能,却要求孩子做到,这就是二流的父母,也就是教练型父母。对于教练型父母,孩子可能会迫于其威严而暂时屈服,但后期的反弹,不管是对父母还是对孩子,都有可能产生极大的伤害。
其实,父母只有放下手机,才能有时间和精力来陪伴孩子,才能真正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否则就如《三字经》中所说的那样:“养不教,父之过。”要知道,真正的教,不是父母发出指令,然后要求孩子服从,也不是给孩子讲一些大道理,而是用心陪伴。研究表明,如果父母不能与孩子进行足够的交流,孩子就很容易出现“缺爱”症状,比如陷入孤独、没有安全感、缺乏自信、性格孤僻,等等。
为了不让孩子“缺爱”,父母应该将时间多放一些在孩子身上,全心全意陪伴孩子成长。下面给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引起父母们的重视,并认真实践。
1.放下手机
在很多人都手机不离手的今天,作为父母,我们却要“反其道而行之”,让自己放下手机。这一点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因为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父母有没有自控力。所以,如果你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那么其他的一切也就没有意义了。
2.用心陪伴孩子
当孩子面临困难时,及时关注;当孩子感到委屈时,及时呵护;当孩子有想法时,及时鼓励;当孩子有需要时,及时出现。其实,孩子并不需要父母帮助解决多少实际的问题,或者说即使没有父母的陪伴,孩子也一样会长大。但是,有没有父母陪伴的成长,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3.多表扬和鼓励孩子
针对孩子的优点,给予针对性的表扬;当孩子犯错时,也不要急着埋怨,或者一味批评,而是教给孩子方法,并提醒他要吸取教训,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4.经常与孩子沟通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心事,而这种心事很多孩子都不会主动说出来。但是,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进行沟通,引导孩子说出一些压抑在心里的话,这样可以帮助孩子缓解内心的压力。
5.活到老学到老
即使不需要陪伴孩子时,父母也尽量不要玩手机,而是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当父母每天都在辛勤地工作,或者努力地学习时,这种正能量就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在这种积极的家庭氛围中成长,他的自控力就会不知不觉地培养起来。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定义手机:只是时代的产物
手机是时代的产物,也是科技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它、利用它,它就可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甚至还可以用它来创造财富。但是,如果“不识手机真面目”,就会被它所迷惑,最终被它所误、所伤,导致出现各种危机。实际上,很多危机的出现,根源并不在手机本身,手机只是一个导火索,加速危机的出现而已。所以,作为父母,我们没有必要谈手机而色变,但也不能麻痹大意。比如,看到孩子玩手机时就粗暴地剥夺,或者为了不让孩子打扰自己的清静,就把手机交给孩子随便玩,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其实,在现代社会中,手机已经跟食物和睡眠一样,完全融入我们的生活当中。所以,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手机,实际上也跟如何对待食物和睡眠一样,既不能不用,也不能用得太多。至于如何掌握好这个度,则取决于我们的自律程度。
注释
[1][美]凯利·麦格尼格尔著;王岑卉译.自控力:斯坦福大学广受欢迎的心理学课程.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
[2]孙毅.“网瘾少年”多是父母的原因造成的.中国经济网.20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