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弛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状态”源于三种评价的交互作用

你应该真切感受过状态不好的时刻吧?总觉得干什么都不起劲,觉得疲累,生活无趣,但过了一段时间后,突然又感觉一切都对了:你觉得自己兴致勃勃,充满了动力。但事实上,周遭的环境并没有什么大改变,但你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状态。

状态,常常让人觉得它捉摸不定,给人的感觉还挺缥缈,但它给我们的感受却是真实存在的。焦虑和松弛也分别属于状态中的一种。如果我们想掌控它,获得松弛感,首先就需要搞懂:这个虚无缥缈的“状态”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一个人的状态是由内心的三个评价相交而成的:对所处环境的评价、对自身能力的评价和对自身行动的评价。

比如,为什么一个辩手在参与辩论赛的时候会感到焦虑?不知道对手是强是弱、不确定竞争规则、拿不准评审标准……这些属于“对所处环境的评价”;不确定自己能否胜任、不确定自己能否稳定发挥,这些是“对自身能力的评价”;认为自己正肩负关键任务,觉得自己的行动对团队的成败有决定性影响,这些就是“对自身行动的评价”。

再比如,为什么有时你会在工作中觉得很“丧”?你觉得,公司的领导无能且不讲理,这就是“对所处环境的评价”;觉得自己接下来的一年绝对没有能力完成KPI(关键绩效指标),这是“对自身能力的评价”;觉得自己每一天的工作都毫无价值,这是“对自身行动的评价”。

如果你是创业者,你有没有在某一段时间内,感觉自己工作特别在状态、感受特别好?它也源自这三个元素。比如,你认为市场中存在着某个新的机遇,这就是“对所处环境的评价”;觉得公司眼前要达成的目标恰好是自己特别擅长的,这是“对自身能力的评价”;你认为自己的团队正在做着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这是“对自身行动的评价”。

你会发现,评价并不完全等同于事实。面对同样的环境条件、能力条件和行为举止,有的人可能会评价为良好,但有的人也可以评价为差劲,关键在于:你专注于哪部分的事实,以及你如何去解读它。评价,其实就是对事实条件赋予个人意义的一个过程。

对所处环境的评价

为什么对所处环境的评价,决定了我们是处于焦虑状态还是松弛状态?这里又包含了两类评价。

首先,是对环境好坏的评价。人人都需要依赖外在的环境条件生存,当外在条件不好时,我们自然会觉得事事都不容易,内心也会感到焦虑。相反,当觉得外在条件良好时,我们就会觉得一切都很顺手,也会感受到放松和自在。

可是我们也能明白,环境条件并不受自己的意志掌控。比如,经济环境变差、同事们排挤空降的新领导、伴侣的工作要求长期加班、家人不幸患病,这些都是我们可能无法改变的现实条件。

所幸的是,世界很大,总会有水土丰沃的地方;世界瞬息万变,总会有不同的机遇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闪现。环境虽然不能完全由个人意志掌控,但我们依然能通过转换赛道或者捕捉机遇来改善环境条件。关键就在于,我们有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看到这一切。

其次,是对环境能否被理解、能否被看清的评价。当我们觉得世事的发生和发展都是莫名其妙、无规律可循的,我们就会因为这种无力感而感到恐惧和焦虑。可我们如果能看懂这一切究竟为什么会发生,能看到事情的未来发展走向,哪怕最终结果依然不尽如人意,我们也能活得更心安。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焦虑不是因为“事情坏透了”“这件事情铁定办不成”,而是因为我们“不确定它是否能成”“不确定它是不是一定会变糟”“不确定它是否还能变得更糟”。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患得患失,才是大部分人焦虑感的由来。同样,这依然是由我们的认知能力决定的。

对自身能力的评价

对自身能力的评价,是我们掌控感的最重要来源。即便环境条件极差,但如果我们觉得,这一切都在自己掌控范围内,我们就可以摆脱焦虑感,获得游刃有余的松弛感。

这里也包含两重不同的评价。

首先,是对能力强弱的评价。这很好理解。如果我们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且知道这个长处可以让我们游刃有余地解决所有问题,我们多半就不会感到焦虑。

这就是为什么有一技之长或者在能力上有绝对优势的人,在经济环境欠佳时一般不会产生困顿感。一个对自己教育能力有信心的妈妈,是不会因为孩子某次考试成绩欠佳而焦虑的。因为她确信,无论环境多糟,自己总能为孩子找到一条摆脱困境的出路。

其次,是对自己能力进步空间的评价。哪怕我们现在能力不足,但是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如果确信自己的能力会获得成长,我们一样也能免除这种失控的焦虑感。如果我们相信,“假以时日我就能行”“我有头绪知道该从哪里做起”,那么眼前的困局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人的自我评价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感受。在进入职场前,我们更看重自己的性格评价,但随着成长,我们的自我价值感更多来自我们对自身能力的评价。萎靡、困顿这些感受,其实都源自对自身能力的评价。

对自身行动的评价

即便我们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较高,我们有时也依然会有困顿感。比如,我们觉得所做的工作、正在努力完成的事情,并非自己由衷想做的,而是被迫去做的;在长时间辅导孩子学习后,一个只看重结果的妈妈很容易就会因为孩子的某些表现欠佳而感到愤怒或烦恼。

在这些情况下,哪怕我们的能力是充足的、合格的,也依然会有身不由己的困顿感。随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我们会觉得这种困顿感似乎是没有尽头的,焦虑感也会因此增长。

对自身行动的评价,其实就是意义感的由来。只要觉得眼前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有趣味的,哪怕因环境条件很差、自身能力不足而导致事情推进艰难,我们也依然会感觉到兴致勃勃。

对自身行动的评价,是我们每一天的动力来源。实际上,能让我们真正爱上工作的多半不是薪酬或奖金。作为打工一族,大部分人只会把薪酬当成“补偿”:这是公司欠我们的,是用来“弥补”我们的辛劳的。那些爱上自己工作的人,都源自他们内心对这份工作的意义感。

问题就在于:在今天,我们很难自主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所以我们需要学会,怎样从眼前的工作中找到独属于我们的意义感。

对所处环境的评价、对自身能力的评价和对自身行动的评价,这三者相互作用,决定了我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焦虑感、松弛感、活力感、困顿感……无一不由这三种评价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