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后记
愿景与热忱
一部小说,是作者的心血,也是作者的心愿。它的成型,由无数个漫长而孤独的夜晚组成,沉淀着生活里所有来不及说出口或者是表达明白的愿景。
作为一个读者,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更多的感触是关于一个人恢弘人生的感叹。虽然故事的发生环境有些遥远,但新奇的视角和纪实的写法,都让我在那个年代,那段历史里认识了一个人。他是小说的主人公潘清,也是青帮的立帮之人。在杜月笙等上海大佬的光环下,相信很多人同我一样,会觉得小说的人物有些冷门。也正是因为冷门,才会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对于这段故事也才有更多的认可。
纪实小说,是一段历史全新的演绎,也是史书中那些疑惑更长久的延伸。虽然这个人物存在于历史的洪流中,却因为一部小说而被记住,甚至是研究。这便是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能有如此的成果,还要源于作者的构思和创造。
我一直觉得,纪实小说很难下笔,因为它有历史根据,经常会在考究的氛围下难以再创造。但是作者利用相对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让这段历史更加生动起来。至少像我这种很少看纪实小说的人,也能很欣慰地感同身受。
其实,作为同样写过一些杜撰小说的人来说,我更深知这部小说中作者所耗费的心力。因为喜欢所以愿意承受孤单和冷落,因为深爱所以才会坚持不懈。作者,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创造者,只有拥有绝对热忱才会坚持下去。
当然,作为作者的朋友,我也希望,这部小说只是一个跳板,它通向的是更加广阔的,关于爱好的衍生。也希望,所有遇见这部小说的人,都怀着珍惜的心情,认真地读下去。只为寻找历史中那难得的一点共鸣,让生活更加透彻。
李欣媛
2017年5月15日
承蒙张杨同学厚爱,极力邀我为他即将付梓的小说《今日香堂自我起》写篇序言。盛情之下,却之不恭,鄙人只好勉力为之了。
曾经花了两天时间,读完了这部小说。掩卷之余,颇有感慨。这部小说讲述了清朝初年一个帮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历史,而这期间发生的故事,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一朵微微泛起的浪花。这朵浪花,在阳光照射下,闪耀着缤纷各异的光芒,有谋略和奸诈,有忠诚和背叛,有爱情和怨恨。浪花消逝后,“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英雄故事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作者张杨是我认识多年的朋友。工作之余,他广泛涉猎各种史书,有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是名副其实的“书痴”。对于这部小说的诞生,刚开始多少出乎我的意料,细细想来,却也在情理之中。书读多了,就会有个产出,不然怎么对得起十余年来读的书呢?希望这部凝结作者心血的小说,让读者静心享受阅读的乐趣,了解那段逝去的历史,有一点点感悟和启迪,我相信这也是作者的初衷吧!
张振江
2017年5月16日
四年前,因为练拳认识张杨。那时候他就是这个样子,镜框都没有换过,络腮的胡茬注定是他每天的第一个烦恼……平日,往往练拳练到一半他就走了,去陪女友,以至于陪伴女友在我看来是他生活中的重中之重。后来我磕头拜师,他来负责摄影摄像……他说他有了新女友。再后来,他拿来了他的小说,电子版,是个长篇,我知道他身在庙堂,但这一次我却看到了他心中的江湖。字字如刀,有血有肉,快意恩仇。
如此,他一直期待,一直失眠,一直陪女友,一直被分手,一直欲言又止,一直娓娓道来……他爱说“好吧!”,总把剑背在身后,喜欢打几个旋子,聊聊他的感情,还有他心中的豪杰。
吴楠
2017年5月18日
初闻张杨兄新书出版,并未觉得惊讶,而是感到一种久违的欣喜。早在多年前,就曾拜读过张杨大学期间创作的剧本,彼时的我们刚刚大学毕业,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憧憬和亦真亦幻的遐想,他时常如是展望:“以后我要写小说”,“以后能成为作家就好了”,等等,展望的那一刻,便是将未来的某几年时间全额支付给了希望,漫长的投递需要亲力亲为,机敏的才思和丰硕的积累更是不可或缺,我深知这两者张杨都具备,早在小学和初中,张杨的历史知识储备就远超我们同班的其他同学,我们常听他讲各个时期的历史小背景,某个不起眼的历史事件,或者大家感到轮廓模糊的历史人物,他都能将丰富详实的细节和前因后果展现给我们,有时是于课间闲谈,有时则是被老师“钦点”来作为课堂内容的补充。
具备如此丰富的知识储备并非偶然,记忆中,小学时张杨家旁边就是新华书店,书店旁边是学校,之所以印象这么深,因为儿时很羡慕他家离学校近,不用担心迟到。现在依然羡慕,理由发生一些变化——家在书店旁边,仿佛整个书店都成为了自己的御用书房——张杨也确实这么做的,我曾听他提起过:寒暑假很喜欢一开门就去书店,在某个角落捧一本书能看上一天。有一种幸福,就是儿时喜欢的事情,数十年后,喜爱之心与日俱增,而有一种幸运,则是这种喜欢升华为另外一种形式,让曾经的喜爱有了归宿。新书出版,初心仍在,如果说初心是因幸运偶尔捡拾的美丽石子,那么『一如既往』则是磨石成玉的锉刀。感谢张杨,准备了如此丰盛的历史盛宴。
宛凌宇
2017年5月19日
本与杨兄十几年前即为同窗。初时只觉此人精通历史。尝试与班中众人一起故意刁难,一人手捧字典,翻开历史年表,只说事件,让杨兄回答年份。不想,此人却对答如流。当时惊为天人,膜而拜之,成为一时话题人物。然而,今日得知杨兄著书,于佩服之余空自叹息。想自学于文学专业,碌碌无为十年,也曾舞文弄墨,却不得成书成册,面对杨兄之作,不禁赧然。
杨兄原本学于编导,求学之时尝作剧本,本人也曾观之。然而若与今日之作相比,则天壤之别。短短数年,杨兄文笔之进步,用词之精准,令人刮目相看。
文中所言之人物大半可考,足见所下功夫之深。这却与其精通历史不无关系。当代也确有不少历史学家喜作文学创作。私心之下,还望杨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企盼再出佳作。
本书中所述情节复杂,自庙堂至帮派,均有涉及;有场面宏大者,也有官场博弈者,有江湖险恶者,也有儿女情长者。相信读者读来或收获良多。
最后,感谢杨兄相邀愚弟写下这不伦不类之序。然虽如此,序中所语,必字字真切。望读者读过本序后,未读此书之文,先知作者之性情,或了解书中之一二,不亦开卷有益?
能力有限,见笑于众览者也;所述肺腑,言尽于此。
马永凯
2017年5月21日
2015年的冬夜,张杨给我发来一则消息,那是他大学师弟获得金马新人奖的新闻。我觉得张杨应该被某种东西击中了,在此之前,他筹划过无数个剧本,构思过不少的开头,但始终缺少见诸纸面的机缘。可是我知道,这一次张杨要认真了。后来,我看到他几易其稿,用无限的热情和时间,浇筑出这本《今日香堂自我起》。而在文本层面的意义之外,更重要的是,一个勇于追梦的青年在文字的海洋中得以启航——他开始了写作,并将继续写下去。
史额离
2017年5月22日
心底的期盼
十三年前,他只是众多爱看武侠小说的男孩子中的一员,而我们女生的乐趣,则是在课堂上,一边听他翻译课本中某一句文言文后总会附加的滔滔不绝的野史,一边偷窥语文老师(班主任)的表情。这一年,我们对“爱好”这个东西懵懵懂懂。
十年前,他开始在象牙塔里接触剧本,习惯了用笔尖思考,用文字创建自己心中的世界,而我也因为在自己的生活里“看书”不再等同于看“语数外”等教科书而爱上大学——这座自由、神秘、充满活力、又有大把时间充实自我实现自我的城堡。这一年,我们真正有了思考和选择“喜好”的权利和能力。
六年前,他正式步入工作岗位,褪去少不经事的浮躁,担起了工作和家庭的责任,而我则鼓起勇气第一次仅仅因为“喜欢”而选择了跨专业继续读研。从这一年起,我们第一次有了各自不同的身份,我好奇他工作中的职责业绩、人际关系,他羡慕我校园里的头脑风暴、多彩生活。但是,从这一年起,我们也开始迷茫,开始认真地思考这样一个严肃的话题——我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未来。
三年前,他的工作步入正轨,我也终于告别“学生时代”有了“社会人”的新身份。他在业余时间里写过剧本、编过小说,为单位年会创作过小品、表演过评书,我也在不同的城市“燃烧着自己”,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些年,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成长着,也在成长中对“爱好”这件事有了一份坚定、专敬和理性。
3天前,当我看到他与样本《今日香堂自我起》的合影时,作为十多年的好友,除了替他高兴以外,也甚是感动。我们的成长轨迹也许与许多青年朋友相似,如若不静静回忆、慢慢对比,竟不知年轻的我们其实纠结、奋斗、追求的,说大了叫“人生价值”,其实,不就是一步步实现埋藏在心底的那点“喜好”吗?没有什么比能在如此年轻的阶段享受“做自己喜欢的事”更幸福了。这种感觉就好比太阳蹦出海平面,阳光可以尽情拥抱山川河流、飞鸟孩童那样给人以力量和希望。
下一个十年,不一定期待张先生多么“多产”,但愿依然能够分享你实现自己内心某一个小愿望、小目标后的喜悦。
胡婧
2017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