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大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低下阶层唐人

普通的唐人当然穿不起丝绸,低下阶层唐人穿的是用麻、毛织成的“粗褐”。初唐时期有一位诗僧,叫作王梵志。此人是唐代诗人中的异类,专写一些俚俗打油诗,用语直白。但其中很多诗,放在今天都是极其重要的史料。比如有一首《贫穷田舍汉》就提到了唐代普通农家的生活:“贫穷田舍汉,庵子极孤恓……妇即客舂捣,夫即客扶犁……幞头巾子露,衫破肚皮开。体上无裈袴,足下复无鞋。”贫穷的老百姓,一般戴幞头巾子,穿粗褐衫,唐代有专门做幞头的罗,称为“幞头罗”。裈指合裆裤,一般当内裤穿。《急就篇》颜师古注曰:“袴合裆谓之裈,最亲身者也。”但按敦煌文书的记载,有穷人直接把裈当外裤来穿的。

好一点儿的人家,幞头、汗衫、外袍、裈袴,再配一双皮靴,这就是典型的唐人装束了。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皮靴,鞋面用皮革,鞋内衬毡,麻线缝缀,显得非常结实。

对、领、腰、两、顶是唐人用于服装的一组量词,如敦煌契约文书中记载,“春[衣]壹对,汗衫壹领,裆壹腰,皮鞋壹两”(《康保住雇工契》),“鹤子皮裘壹领……紫绫履壹量”,“白绫袜壹量……独织紫绫壮袄子壹领……紫罗庐山冒(帽)子壹顶”(《沙州僧崇恩处分遗物凭据》)。春衣一对即一套,包括上衣下裳。如果光是上衣,则以“领”为计算单位;袴、裙、裆之类用“腰”,或简写为“要”;鞋袜必须成双,用“緉”,通常简写为“两”,也有俗写为“量”者;帽子用“顶”。另外,有时甚至包括鞋子在内的所有衣服,凑成一整套,也可称为“壹对”(《李员昌雇工契》)。

刘禹锡《为京兆韦尹降诞日进衣状》写得更清楚一些:“衣一副四事:黄折造衫一领,白吴绫汗衫一领,白花罗半臂一领,白花罗袴一腰。”一套衣服共四件,分别是衫、汗衫、半臂及袴。降诞日实际上就是皇帝生日,刘禹锡这篇文章是代韦姓京兆尹在皇帝寿辰上礼时写的清单贺词。

△三骏图|元|任仁发|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然而,对于唐人的居所、建筑、宫殿、楼台、城墙,今天已经难以见到实物了,唐人留于后世者,除了冠绝百世的唐诗、唐传奇,就是汗牛充栋的典籍文卷了。唐代是一个手抄本的时代,法国汉学家保罗·伯希和(Paul Pelliot)和英国汉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在敦煌发现的唐代佛经写本,几乎全是卷轴式的文书手卷。那个如日中天的帝国,有着瑰丽的都城、繁华的集市以及庄园,但留下的实物除却陪葬的明器(冥器),便是纸质的文书手卷和画作,战争的灾难,实在令人叹息。

贞元十九年(803),白居易为校书郎,租用住宅为“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窗前有竹玩,门外有酒酤”。居住条件都较为简单,堂室不分。北方住宅大多为夯土垣墙,木屋架上覆以茅草,覆瓦的住宅则属于富人。从敦煌壁画和其他绘画中可以看到,唐代贵族宅第的大门采用鸟头门形式,宅内以回廊组成庭院,通常在两座主要房屋之间用有直棂窗的回廊连接为四合院。至于乡村住宅则不用回廊而以房屋围绕,构成平面狭长的四合院;此外,还有木篱茅屋的简单三合院,布局比较紧凑,草堂三间,中间前檐敞开,用两柱,两边间隔为室,室前后檐都开窗,窗下墙为编竹抹泥,窗用纸糊,窗外杂植花木。

△稻

△粟

至于饭食,唐代北人以粟米饭为主,南人以稻米饭为主,后世的中国,小麦一统北方,成为极其重要的粮食,但在唐代,还是粟米的天下。粟米便是小米,唐人熟悉的称呼还有黄粱。唐人沈既济《枕中记》载,有一个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昼寝入梦,历尽富贵荣华,一觉醒来,主人黄粱尚未熟。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据此写过短篇小说《黄粱梦》:“道士吕翁依然坐于枕畔,店家煮的黄米饭尚未熟。卢生揉揉眼睛,大大打个哈欠,离开青瓷枕。太阳照在木叶尽脱的秃枝上,邯郸的秋日傍晚,毕竟有些凉意。”

南人则热衷于吃青精饭,将杜鹃花科的灌木南烛枝叶捣碎出汁后,用来浸泡大米,蒸熟后又晒干,米粒便成了青色。道士说这种饭是滋补养气的,以至人人抢食,青精饭成为当时的常备食品。

相对而言,贵族的饮食要考究得多了,夏天有用水晶饭(糯米)、龙睛粉、龙脑末(冰片)、牛酪浆调制后放入冰池冷却的清风饭,日常尚有将肉丝、鸡蛋等杂味汤汁浇到黄米饭上的“御黄王母饭”。菜品则分三等,上等乃皇家及门阀大宴时的菜品;中档菜有隋代流传下来的鱼干脍、咄嗟脍、浑羊殁忽、金齑玉脍,以及白沙龙、炙、串脯、生羊脍、飞鸾脍、红虬脯、汤丸、寒具、昆味、撺双丞、葫芦鸡、黄金鸡、族味、鲵鱼炙、剔缕鸡、羊臂、热洛河、菊香齑、芦服、含凤、石首含肚、清风饭、无心炙等;低档菜是一些大众食品,有千金圆、乌雌鸡汤、黄耆羊肉、醋芹、杂糕、百岁羹、鸭脚羹、酉羹、杏酪、羊酪、黄儿、黑儿、防风粥、神仙粥、麦饭、松花饼、长生面、面茧、五福饼、消灾饼、古楼子、赍字五色饼、玉尖面、细供殁忽羊羹等。

其中的杂糕,是孙思邈建议的制作法,即将猪肚、猪肠内填淀粉、肉末,配制花椒、茴香、肉桂等调味药品。后来店家把孙思邈所赠药葫芦悬挂在店门口,杂糕也有了俗名,叫“葫芦头”。今日在西安,除了有羊肉泡馍,尚有“葫芦头泡馍”。葫芦头,即猪大肠与小肠连接处的肥肠,因其熟后收缩状似葫芦头,故名。葫芦头泡馍即以此段肥肠与掰碎的饦饦馍加其他辅料、调料,用滚沸的肉汤泡(浇泡)制成。

饭余,唐人尚喜欢饮茶,“茶兴于唐,盛于宋”。和我们今天喝的茶不一样,唐人饮用的是茶饼,饮用时,先将茶饼放在火上烤炙。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成粉末,再用筛子筛成细末,放到开水中去煮。煮时,水刚开,水面出现细小的水珠像鱼眼一样,并“微有声”,称为一沸。此时加入一些盐到水中调味。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这时要用瓢舀出一瓢开水备用,以竹䇲在锅中心搅拌,然后将茶末从中心倒进去。稍后,锅中的茶水“腾波鼓浪”,“势若奔涛溅沫”,称为三沸,此时要将刚才舀出来的那瓢水再倒进锅里,一锅茶汤就算煮好了。

△撵茶图|南宋|刘松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人饮茶尚需就着茶点相送,这些茶点名目繁多,美味异常,有粽子、馄饨、面点糕饼等常见的小食。还有一些今天不常见的,比如蒸笋,放在一个小瓦罐中,与饭同蒸;消灵炙,是一种很特殊的食物,它用料只取羊腿肉的四两(最精华的部分)制成;小天酥,是一种用剁成碎粒的鸡肉或鹿肉拌上米粉炸成的食物。

今天的中国,茶虽然为国饮,但只是作为一种饮料,倒是英国人的下午茶颇似唐代饮茶,有茶点相伴。传统英式下午茶总是在三层银盘上摆满令人食欲大动的佐茶点心,一般有三道精美的茶点:最下层是夹着熏鲑鱼、火腿、小黄瓜、美乃滋的条形三明治,第二层则放英式圆形松饼搭配果酱或奶油,最上层则是放置时节性的水果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