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业革命中的大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3章 南海冯家

村老找了村里几个老人商量,就同意了,其他人也知道赵乾云的善意。

因为他们知道就算那个所谓的伯爷,不给他们钱又如何?

人家是伯爷,比县老爷还要高几级,权利更大,那些来要税的税吏都能定他们生死,何况还要高上几级的县老爷,更不用说伯爷了。

于是几个人一商议,把躲在山上的老人,孩子都带到山下!

老人,妇女孩子到山下,住进新造的草屋,还有粮食,他们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于是那些在海上漂着的年轻人,纷纷回到岸上,加入赵乾云的建设大军中。

水性好的,操船技术好的还让他们教那些义乌来的船员,拿上了让人眼红的薪水。

这些事情有人在管,五天时间,营寨的防御初步完成,赵乾云见能安全了,把香港的事情扔给张载。

他带着16个学子,200宿卫禁军,300家丁100万贯钱财直接去广州。

到广州事情实在太多了,他立了一个表格,第一个是买大船,渔具,3000船员要做适应性训练。

打渔是他们的自我训练的最好方式之一,一边打渔,自给自足,一是适应海上环境,让他们克服晕船等,一系列身体,精神上的问题。

第二件事情是买地皮,楼盘的地皮,钢铁厂的地皮,机械厂,农具厂的地皮,船厂的地皮,盐场的地皮,以及银行,安厦集团公司的驻地等等,

第三件事情是去南海县,看看收购炼铁厂的情况。不论是机械,农具,还是建筑,造船,最需要的就是钢铁,钢铁一天不生产出来,他心里一天没有底。

纪博杭拿着钱已经在南海转了十多天了,他想收购两家铁场,居然没有人卖,他弄不清楚为什么。

他询问过,一般的铁场也就几千贯钱,他把价钱提到1万贯,几倍于铁场价格依旧没有愿意出售。

无奈的他找到南海县令,才知道,明面上整个南海县有30多家铁场,实际上都是冯家的。

纪博杭身为一个外来者,当然处处都对他有敌意,好在他有人保护,没有生命危险。

纪博杭好奇的问道:“既然只有冯家,他为什么不开一家,而是30多家?”

南海县令:“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明地里,这些铁场都是由一个一个场主控制。实际上,他们都被冯家控制。

当朝廷下令征调,无法完成的时候,这些傀儡场主就朝廷惩罚,而和冯家没有一点关系!”

纪博杭:“原来是这样,那学兄,能不能说服冯家,让出两家来?”

南海县令戏嘘的看着纪博杭:“他们不是不知道你的身份,你们到南海,问第一次的人时候,他们就派人调查你了。我就奇怪了,苍梧伯怎么会看上铁场的营生!”

纪博杭嘿嘿笑道:“我家伯爷在余帅面前许下,一年一个大宋的钢铁产量当做见面礼,所以才来南海选两个铁场!”

南海县令也嘿嘿笑道:“一个大宋去年产多少铁知道吗?800万斤,而整个南海去年只产100来万斤。”

纪博杭摇摇头说道:“才这样一点?难怪伯爷这样着急,派我来南海。”

南海县令哈哈笑道:“我真有点怀疑苍梧伯是不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人,要不然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你怎么跟他学的?”

纪博杭有点生气,却也了解这位学兄的:“那是你没有见过伯爷,你会被他的学识,才干折服。”

南海县令呵呵笑着并不回答。

纪博杭并不再解释,他对买2家铁场已经不抱任何希望,这南海县令的动作已经告诉他,买铁场没有他帮不上。

他喝了一口茶水,说道:“谢谢学兄的茶水!我这就回广州,向伯爷回复!”

南海县令端起茶,笑道:“如此我就不送了!”

纪博杭一肚子气出了县衙,回到客栈,询问了客栈的博士,才知道冯家祖上是冯盎。

家族显赫悠长,在南海县是一顶一的大族,在朝中也有助力,所以不论南海县令,还是广州府都会给几分面子。

纪博杭想想还是得和冯家面对面的谈,他准备了一些礼物,直接到冯家,但门都不让进,纪博杭一肚子想说的道理,一个字都说不出。

纪博杭知道赵乾云的大计划,这钢铁是重中之重,他无奈的回到广州,找到赵乾云的驻地,去向赵乾云请罪。

纪博杭路上想了一肚子的委屈,冯家如何慢待,南海县如何敷衍,自己如何努力。

到赵乾云面前,却没有办法说出来,因为他意识到,在别人面前有很多理由,但赵乾云是一个孩子,那些理由到赵乾云这前面搪塞,很不地道。

于是他老老实实的说道:“南海县31家铁场,他们的背后主人是冯家,所以我把事情办砸了!”

赵乾云在那个世界见多了垄断,看纪博杭的样子,显然受了不少委屈,于是说道:“纪师兄,买不到铁场也在情理之中,想来什么窑工,盘窑师傅也招不到的!”

纪博杭:“是的,我布告贴出去10多天,也没有一个人来应召的!”

赵乾云想想说道:“想来是冯家控制了,也罢,等几年后南海的铁场会消失,给你出了这口气。”

纪博杭:“啊!这是为什么?”

赵乾云冷笑一下说道:“那是我们做就做最大的,他们这些小而散的铁场都是会被挤死。”

纪博杭不太明白赵乾云的意思,问道:“为什么会被挤死?他们有那么多铁场,不是我们生存的更累吗?”

赵乾云并没有骂纪博杭蠢,因为他已经接受这个世界的人智商和自己差不多,缺少的是经验和教育,于是解释道:“当铁场达到一定的规模的时候,它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就会出来。

现在他们一斤铁要4文成本,卖给朝廷是6文7文。我们的规模达到一定规模,成本只要2文一斤,甚至只要1文一斤。我们卖4文也是暴利,他们的4文只能保本。

如果我们只卖3文斤,我们还有一半的赚头,而他们卖一斤就赔一文,他们能赔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