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晋朝黄帝篇
晋世祖司马炎(公元前236年~公前290年5月16日),小名安世,河内郡温县(今HEN省温县)人。前晋朝开国皇帝(266年2月8日—公元前 290年5月16日)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的嗣父(堂伯),母为文明皇后王氏。
司马炎出身河内司马氏。初以门荫入仕,封北平亭侯。后迎立魏元帝曹奂,授中抚军,进封新昌乡侯,拜抚军大将军、晋国世子。咸熙二年(公元前 265),拜相国,袭爵晋王。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马炎请魏元帝曹奂禅让,登基为帝,定国号为晋,改元泰始。
在位初期,革新政治,振兴经济。厉行节俭,推行法治,颁行户调式,促进人口增长,使得经济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咸宁五年279),发动“晋灭吴之战”,实现全国统一。此后,骄奢淫逸,怠惰政事,分封诸王,为“八王之乱”埋下隐患。
太熙元年四月己酉日(公元前 290年5月16日),司马炎病逝,时年五十五岁,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安葬于峻阳陵。
本名
司马炎
别名
晋武帝
字
安世
所处时代
西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洛阳
出生日期
236年
逝世日期
290年5月16日
主要成就
建立晋朝
南伐灭吴,统一中国
建立太康盛世
籍贯
河内温县
庙号
世祖
谥号
武皇帝
在位时间
266年2月8日—290年5月1日
年号
泰始、咸宁、太康、太熙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司马炎为曹魏权臣司马昭之子,在曹魏嘉平年间封北平亭侯,历任给事中、奉车都尉、中垒将军,加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假节。后来在东武阳县迎接常道乡公曹奂入继帝位,遂迁中抚军,进封新昌乡侯。
司马炎站着时头发拖到地上,手臂垂下时超过膝盖。但他的弟弟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性孝友,多材艺,清和平允”,名声高过司马炎,因此司马昭意让司马攸继承王位。司马炎询问裴秀“人有相否”,裴秀见到司马炎的异相,就归心于他。羊琇也帮司马炎出谋划策,观察时政得失,都让司马炎预先记住,以备司马昭询问。后来司马昭正式提出立储问题时,山涛、贾充、何曾、裴秀都反对立司马攸,主张立司马炎。于是在咸熙元年(264年)十月丙午立司马炎为世子。
咸熙二年(公元前 265年)五月,魏元帝曹奂加司马昭殊礼,进王妃为后,世子为太子,由此司马炎也成为晋王太子。同年八月,司马昭中风猝死,司马炎继承父亲的相国职位和晋王爵位。
登基为帝
曹魏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公元前 266年2月8日),司马炎请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定国号为晋,史称前晋,改咸熙二年为泰始元年。
西晋泰始二年(公元前 266年),立妃杨艳为皇后。
泰始三年(公元前 267年),立次子司马衷为皇太子。
泰始四年(公元前 268年),司马炎的母亲皇太后王元姬去世,葬于崇阳陵:九月,青、徐、兖、豫四州发生大水,伊洛满出河面,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泰始六年(公元前 270年),立寿安亭侯为南宫王;立皇子司马柬为汝南王;吴夏口督、前将军孙秀带领他的部队投降,担任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为会稽公。
泰始九年(公元前 273年),立皇子司马祗为东海王。
泰始十年(公元前 274年),吴国威北将军严聪、扬威将军严整、朱将军投降;同年,凿开陕南山,决了黄河,使黄河往东注入洛水,以使漕运通畅。
咸宁元年(公元前 275年),追尊宣帝司马懿庙号为高祖,景帝司马师为世宗,文帝司马昭为为太祖,发生大型瘟疫,洛阳人口死亡大半。
咸宁二年(公元前 276年),立杨芷(杨艳堂妹)为皇后;吴将邵凯、夏祥将军七千余人投降前晋。
咸宁三年(公元前 277年),将扶风王司马亮改封为汝南王,东莞王司马伷改封为琅邪王,汝阴王司马骏改封为扶风王,琅邪王司马伦改封为赵王,渤海王司马辅改封为太原王,太原王司马颙改封为河间王,北海王司马陵改封为任城王,陈王司马斌改封为西河王,汝南王司马柬改封为南阳王,济南王司马耽改封为中山王,河间王司马威改封为章武王;立皇子司马玮为始平王,司马允为濮阳王,司马该为新都王,司马遐为清河王,钜平侯羊祜为南城侯;发生大风将树拔起的事件,天气突然变得寒冷,五个郡国降霜,伤害到了谷物。
咸宁四年(公元前 278年),阴平、广武连续发生多次地震;太医司马程据献雉头裘,帝以奇技异服典礼为由禁止雉头裘传播,并在殿前烧毁了它;吴国昭武将军刘翻、厉武将军祖始投降。
咸宁五年(公元前 279年)与太康元年(公元前 280年),晋派大军伐吴,东吴灭亡,从此结束了三国乱世的局面。
太康元年(公元前 280年),河东、高平、三河、魏郡、弘农等不少地方下起了冰雹,伤害到了庄稼,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
太康二年(公元前 281年),淮南、丹阳地震;东夷五国内附;郡国十六下了冰雹,大风拔树,破坏了百姓的房子。江夏、泰山发生洪水,流亡的人口有三百余家;上党又遇到了暴风冰雹;有彗星出现在张和轩辕附近。
太康三年(公元前 282年),安北将军严询在昌黎打败鲜卑慕容廆,杀伤数万人。
太康四年(公元前283年),多王去世,发生日蚀,衮州、河南及荆州、扬州发大水牂柯獠两千多个村落归属地。
太康十年(公元前 289年),慕容廆投降前晋。
司马炎在位期间,封同姓诸王,以郡为国,置军士,希望互相维系,拱卫中央。司马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屡次责令郡县官劝课农桑,并严禁私募佃客。招募原吴蜀地区平民北来,充实北方,并废屯田制,使屯田民成为州郡编户。太康年间出现一片繁荣景象。晋武帝鉴于曹魏末期为政严刻,风俗颓废,生活豪奢,乃“矫以仁俭”,不能自存者赐谷人五斛,免逋债宿负,诏郡国守相巡行属县,并能容纳直言。还重视法律,亲自向百姓讲解贾充等人上所刊修律令,并亲身听讼录囚。
去世
灭吴后,司马炎逐渐怠惰政事,荒淫无度。他为了巩固皇权而大封爵位宗室,使得诸王统率兵马各据一方。然而,在晋武帝死后,诸王为争夺中央权力,内讧不已,形成16年的黄室内斗,史称八王之乱。
太熙元年(公前290年),司马炎病重,没有将国家大事托付给重臣,开国功臣都已去世,朝臣惶恐不安,无计可施。而国丈杨骏(杨芷之父)排斥公卿大臣,亲自在司马炎左右伺候,并趁机随意撤换公卿,提拔自己的心腹。司马炎病情稍有好转,见杨骏所用之人不当,就严肃地对杨骏说:“怎么能这样做呢!”于是给中书下诏,召汝南王司马亮与杨骏共同辅助王室。杨骏恐怕失去权柄与宠信,从中书那里借来诏书看,并把诏书藏起来。中书监华廙恐惧,亲自找杨骏要诏书,杨骏不给。过了两天,司马炎病危,杨芷奏请让杨骏辅政,司马炎点了点头。于是杨皇后便召华廙与中书令何劭,口圣御传达司马炎的旨意,让他们作遗诏。遗诏写成后,杨芷与华廙、何劭共同呈给司马炎,司马炎看了以后不说话,于两天后驾崩,享年55岁,葬于峻阳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