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心理学法则
第一印象效应
一个人给其他人所展现出来的第一印象,往往在他人对此人的评价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效应也叫首因效应、优先效应或首次效应。第一印象影响很大,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第一印象效应最早于1946年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提出。阿希曾经做过一个最能说明首因效应的经典实验。他让被试者看一张写有六个形容词的表格,每个形容词都描写着假想的一个人的内在特质,然后让被试者说出自己对这个人的总体评价。表格分为两种,一种写着:(1)聪明的;(2)勤奋的;(3)冲动的;(4)吹毛求疵的;(5)顽固的;(6)嫉妒的。另一种所写的六个词语完全相同,只是顺序颠倒了一下,即:(1)嫉妒的;(2)顽固的;(3)吹毛求疵的;(4)冲动的;(5)勤奋的;(6)聪明的。这两种表格分别展示给两组被试者,结果这两组被试者说出的这个人的性格特征完全相反,前一组对这个人做出了积极的评价,而后一组的评价则是消极的——尽管他们所看到的这个人的各种特征是完全一致的,区别仅仅在于次序的不同,可正是这不同的次序影响了被试者对此人的评价,他们的态度形成都是以首先接触的印象为基础的,即使后面看到了这个人具有相反的特征,也并没能改变他们最初形成的看法。
美国的另一位社会心理学家琼斯也做过类似的实验。他令一组人员在开始的几个项目上做得很成功,然后成绩则持续下降;使另一组人员在开始的几个项目上做得很糟糕,而后则成绩稳定上升,但是就总体而言,两组人员在全部30个测试项目中都成功地完成了15个。琼斯让被试者分别观察了这两组人员完成项目的情况,尽管他们的总体成绩是一致的,可是前面表现好的一组却明显获得了更为优秀的评价,被试者认为这一组人员是有能力的,而另一组则获得了恰恰相反的评价。虽然后面他们表现得很好,但是也没能扭转最初给被试者所留下的糟糕印象。
这两个实验有力地表明了这样的事实,就是人在心理印象形成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先效应,最初所产生的看法后来是很难改变的。心理学研究还发现,人们在初次会面时,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人们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在不自觉地应用第一印象效应。比如,“新官上任三把火”,当官的刚上任的时候,往往会做出几件事来树立自己的威信。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马威”的妙用,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穿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他个性特征。因此根据这些外在信息对一个人进行判断,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仅凭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断,“以貌取人”,有时会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然而,在生活节奏较快的现代社会,很少有人会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一个留给他不好的第一印象的人。
将这一效应应用于人际交往中,就是要我们注意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而这又基本体现在衣着与举止两个方面。当然,还有相貌,但是相貌一般是自身所无力改变的,而在衣着和举止方面却可以有意识地表现得好一些。自然,相对于临时的准备,给人留下最佳的第一印象更有赖于平时的修养。这一效应在谈恋爱的时候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女孩不管平时多么刁蛮任性,在与刚结识的异性交往时也要注意表现出乖巧可爱的一面。
第一印象效应对管理者招聘、选拔人才有着特殊的意义。管理者在选拔人才时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直觉,既不要因为对方相貌良好、言谈得体、举止优雅就一锤定音,也不要因为对方其貌不扬、不善言谈而白眼相待。要知道,越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越善于用华丽的外表来装饰自己。其实,礼节、外貌与才能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因此“以貌取人”,仅凭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断,是非常不可取的。
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说的就是你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与人接触给对方留下的印象,会成为他人对你作出评价的重要依据。
印象形成中的近因效应,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钦斯于1957年在《降低第一印象影响的实验尝试》一文中提出的。卢钦斯杜撰了两段描写一个叫詹姆的学生的生活片段的文字,其中一段表现的是詹姆活泼外向的性格,描写他与朋友们一起去上学,在阳光下取暖,在商店里与熟人聊天,与前几天刚认识的女孩打招呼;而另一段表现的是詹姆沉静内敛的性格,描写他放学独自一人回家,走在街道上荫凉的一边,在商店里静静地等候买东西,见到前几天刚认识的女孩也不去打招呼。卢钦斯以不同顺序对这两段材料加以组合:一种是将描写詹姆性格内向的材料放在前面、描写他性格外向的材料放在后面;另一种顺序则刚好相反。此外,卢钦斯又将这两段文字分别作为独立的材料,然后把这四种材料给四组水平相当的被试中学生阅读,并让他们对詹姆的性格进行评价。实验结果是:在被试者中认为詹姆性格外向的百分比,以单纯阅读外向材料的一组为最高,为95%;其次是先阅读到外向材料、再阅读到内向材料的一组,比例为78%;而先阅读到内向材料、再阅读到外向材料的一组,这一比例仅为18%;至于单纯阅读内向材料的一组则为3%。数据表明,先阅读的那段材料对被试者就詹姆性格所做出的评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体现出首因效应的重要影响。
然后,卢钦斯又以另一种方式重复了前面的那个实验。具体的做法是,在让被试者阅读有关詹姆性格的两段描写材料之间,插入了一段时间间隔,并且安排被试者做一些与实验完全无关的活动,如做数学题或听历史故事等,接下来再去阅读另一段材料。这一次,实验结果与先前正好相反,这时对被试者进行的詹姆性格的评价起决定作用的已不是先阅读的那段材料,而恰恰是后阅读的那段材料。这说明了近因效应的显著作用。
比如说,当夫妻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双方会马上忘记对方的好处,眼前只剩下“他(她)对不起我”这个念头,进而无法对对方做出客观评判。从此,越来越觉得对方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使自己处于失望、委屈甚至是愤怒的状态。其实不只是夫妻关系,亲朋好友之间也容易出现近因效应,所以近因效应还有另一个别称:亲密关系的杀手。
在社会知觉中,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同时存在,那么,如何解释这种近似矛盾的现象呢?也就是说,究竟在何种情况下首因效应起作用,又在何种情况下近因效应起作用呢?
卢钦斯认为,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连续被人接收时,人们总倾向于相信前一种信息,并对其印象较深,即此时起作用的是首因效应;而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断续被人接收时,起作用的则是近因效应,这也就是对前面两个实验的解释。
另外,也有人指出,人们在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起较大作用,而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则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对于陌生人,此前的印象是一片空白,这时所产生的第一印象就尤为显著;而对于熟人,由于相互之间有了较多的交往,彼此的印象也较为丰富,这时最近的接触情形就会令人印象深刻。
近因效应多发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误解或者期望的事件无法达到的时候,这时人们的思维比较狭窄和片面,难以掌控自己的行为能力和思考能力。因此发生这种情况时,我们要克制自己的情绪,说话要慎重,谦让大度一些,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等到双方情绪缓和的时候再进行沟通和交流。近因效应还告诉我们,待人做事要善始善终,以免给人留下不良印象,影响自己的形象。即便是很了解你的熟人,也会因为你最近差劲的表现而降低对你的评价。
印刻效应
印刻效应的核心表现在于,只认第一,无视第二。
从前,人们一直以为雏鸟破壳而出之后,总会追随自己的母亲,可是后来有人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一只刚刚面世的雏鸟所要追随的并非一定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它最初所见到的任何一种移动的物体,包括其他的动物或人,甚至也包括移动的非生命物体,如电动玩具。一旦雏鸟最开始跟上了某种动物或物体之后,即使它的母亲再出现在旁边,它也会置之不理。雏鸟的这种表现被德国专门研究习性的心理学家洛伦兹称为“印刻效应”。
人们或许认为动物之所以会产生印刻效应,是因为它们的大脑不够发达,还不能够对事物进行甄别,可是研究发现,人类在印刻效应面前并不比动物做得更好。一般来讲,婴儿总是跟随母亲的,可是如果婴儿在很幼小的时候接受了大量的其他刺激,比如说看了很多电视,那么婴儿就会对母亲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漠然的态度,而对电视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实,孩子对母亲的极大依恋,基本上就是因为婴幼儿时期的朝夕共处,这一时期孩子虽然尚没有形成健全的智识,但是那种母子亲情却会在其心中留下最深的烙印。对于孩子来说,母亲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伴侣、第一个朋友、第一个老师,这个地位是此后任何人也无法取代的。
在生活中,也许更为人所熟知的印刻效应是大家对第一的关注,人们谈天说地的时候,往往对各种第一交口称赞,却鲜言第二,人们总是记住了太多的第一,而对于第二却往往置之不理。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尤里·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名航天员。仅仅二十几天之后,5月5日,美国也发射了载人的“水星”MR3飞船,可是这却鲜有人知,连同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爱伦·谢泼德,其国际知名度也是远远无法与加加林相比的。在奥运会奖牌榜上,排定名次首先依据的都是金牌的数量,在金牌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才会考虑银牌的比较,否则,如果金牌少了一块,即使银牌再多,也都会排列在后面的,这就是因为第一与第二处于不同的层级,它们之间是不能够跨级进行量的比较的。人们为冠军而欢呼,而名列第二、第三者,哪怕差距再小,其风光的程度与第一者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而颇为风靡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更是唯第一是取,它的吸引力就在于人们对于第一的热情。
在商业领域,人们往往会发现,某个行业排在第一名的企业会与第二名之间拉开较大的差距,这也是因为第一名的企业抢先占有了市场,优先树立了品牌,在消费者的心中已经留下了很深的印刻效应,而后来的其他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使同样好,人们也会依据习惯而更多地选择第一的企业,因此,其他企业如果想要超越,必须付出更多,做得更好。
当然,印刻效应也并非绝对,在某些方面,如果第一与第二之间的差距无几,这种崇奉第一的心理效应就会减弱,可是这种转变却并不容易,因为印刻效应的作用毕竟还是相当强大的。
峰终定律
人们对于体验的记忆由感受过程之中的两个时刻所决定:体验高峰的时刻和结束的时刻。
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人们对体验的记忆由两个因素决定,即高峰(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时与结束时的感觉,这就是“峰终定律”。
关于峰终定律有这样一个实验:让两组人员听相同时间的强噪音,然后一组停下来,另一组接着再听一段时间的弱噪音。就实际遭遇来讲,后一组比前一组受了更多的折磨,但是听到更长时间噪音的后一组的痛苦指数却要比前一组低很多,原因就是对于两组人员来讲,结束时刻的噪音给他们留下的感受最为深刻,因而他们的痛苦指数主要是由噪音结束时的刺激程度所决定的。在另外一种情况下,令两组人员听相同时间的噪音,其中一组的噪音强度较高,另外一组的噪音强度较低,但是其中某一片刻听到了极其刺耳的超强度的噪音,结果就是,后一组的痛苦指数要高于前一组,尽管就总体而言,后一组所听到的噪音强度要低许多。这体现的就是感受过程中的“高峰”一刻的决定作用。
依照峰终定律,高峰和结束时的体验主宰了人们这段感受的性质和强弱的程度,而跟感受的总的比重以及体验时间的长短无关。也就是说,如果在一段体验的高峰和结尾,体验是愉悦的,那么对整个体验的感受就是愉悦的,即使这次体验更多的是痛苦或不愉快的感受。
峰终定律在商业经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一个星巴克的老顾客说,尽管在消费的整个过程中有“排长队”“价格昂贵”“长时间等待咖啡制作”“不容易找到理想座位”等很多差的体验,但是促使他下次再去的还是“峰终体验”:“峰”是“友善而专业的店员”和“上乘的咖啡品质”,“终”是“店员友好的注视和真诚的微笑”。
现在超市和商场往往会设置专职的理货员和导购员,理货员每天将货架及时补齐,做到整洁、饱满和醒目,而导购员则对相关顾客给予适宜而有效的产品介绍,甚至会将自己所知晓的产品即将在第二天降价这一消息提前告诉给顾客,如果顾客方便和愿意,导购员可以将其选购的产品代为保管,而令其第二天再来付款。等到第二天,顾客发现该商品果然降价,就会对导购员和商家都非常感激,同时就在心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而长此以往,商家的信誉和品牌就会在消费者中间树立起来,因为他们带给了消费者良好的峰终体验。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实际上也在应用着峰终定律,例如,他们会对教学的重点做突出的强调,而且在课堂或课程结束的时候对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进行提要钩玄的总结,这就是通过强化学生的峰终体验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人际交往中,峰终定律也有着重要价值。人们常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又讲“雪中送炭”胜于“锦上添花”,这表现出来的就是高峰体验的特殊意义。人们在做错某件事情而伤害到对方的感情时,会考虑采取某种善举以挽回彼此的情谊,而这种方法也常常是有效的,就是因为这种最终的善意感受会给对方留下最为深切的印象。
当然,峰终定律也有着自相抵牾之处,那就是如果高峰体验与最终体验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感受,这时体验者的感受性质也就只能与其中之一是一致的,究竟取决于哪一个,就要看哪一时刻给人的感受更为强烈了。
闪光灯记忆
当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发生之时,那一时刻的情景,包括其中的很多细节,会被永久地记忆,就像用闪光灯拍摄了下来一样,牢固而清晰地印刻在人的头脑中。
“闪光灯记忆”这个概念由心理学家布朗和库里克于1977首次提出,指的是人们对一个令人吃惊的、重要的、特殊的事件的记忆,具有鲜明性、准确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就如同闪光灯拍摄的效果一样。通常,记忆的内容会随着时间的延长变得难以回忆,可是闪光灯式的记忆却不同,它是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和淡化的,这种记忆会在人的头脑中清晰地保存上一辈子,不论时光已经多么久远,自己对于当时的情景依然能够回想得一清二楚,就像眼前有那么一张照片似的。
闪光灯记忆发生的条件是该事件具有特殊性,或者是对于当事者而言具有极为特别的意义。关于闪光灯记忆的形成和维持有三种解释模型:摄影模型、综合模型和情绪整合模型。
摄影模型认为,能够产生闪光灯记忆的事件必须是新颖的和惊奇的,如果事件很平常,在人们的预料之中,就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也就不具有惊奇性,因而是难以产生闪光灯记忆效果的;而综合模型认为,人们的先前知识在闪光灯记忆的形成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使得人们对于新近信息的组织和利用更为便利,因此会产生详细和持久的记忆效果;情绪整合模型则强调个人的情绪状态对记忆效果的影响。这三种解释模型实际上是互为补充的,它们虽然阐述的侧重点不同,但是一致认为对事件的惊奇反应和对其评价的重要性以及当时特殊的情绪感受是形成闪光灯记忆的基本因素,这几个因素的强度越高,人的大脑对该事件所进行的信息加工就越充分,而非同寻常的记忆效果也正是因此而产生。
闪光灯记忆现象说明,事件的意义决定着人们的注意力投入程度,并进而决定着记忆的效果。同样的事件,对于一个人来说意义重大,而对于另一个人则无甚意义,那么两人对于该事件所产生的记忆效果一定是不同的。所以,要记住某种事物,就要先让它对自己产生意义;同时,想要自己被别人记住,也要先让自己对别人产生意义,并且意义越重要越好。
莱斯托夫效应
万绿丛中一点红,那点红会格外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是说,那些特殊的事物更容易被人记住。
苏联心理学家冯·莱斯托夫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一场人数众多的宴会上,主人经介绍与来宾一一握手时,只能对相貌、年龄、地位等个人特征中最为突出者即时记下他们的姓名。通过总结,他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现象,于是,他大胆地推测人们总是容易记住那些特殊的事物。随后,他又做了一系列实验,证实了他的这一推测,并于1933年正式提出了这一理论,即相对于普通事物,独特的事物被记住的可能性更大,给人的印象也更深刻,这一规律也因此被命名为莱斯托夫效应。
人们对许多事物的记忆都是无意识记忆。无意识记忆是没有自觉识记目的的,但并不是所有接触过的事物都能被记住。无意识记忆是有选择性的,只有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可以引起人的浓厚兴趣、能够激发人的情感的少数事物,才容易被记住。莱斯托夫效应的产生是由于特殊事物会带给人一种强烈的吸引力,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这源于人的感知中对于特殊事物的天然的敏感性,因为特殊代表着异常,而人们理应对异常给予格外的关注。这实质上也体现出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对于习以为常的事物,人们不需多予注意,可是对于异常的现象,却会引发人们的警觉,因为那可能意味着危险。这种心理机制普遍化的表现就是,人们对于任何特殊的事物都会不自觉地注意更多,因而也更容易记住它们。
在生活中,莱斯托夫效应发挥作用的情况极为普遍,很多时候,人们都会不自觉地受到它的影响。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讲过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一次经历。有一次,他放学回家时经过一个工地,看到一个穿着华丽、像老板模样的人在那儿指挥工人干活。他不由得走上前去向那个人问道:“请问你们在盖什么?”那人说道:“我要盖个摩天大楼给我的百货公司和其他公司使用。”卡内基羡慕地问那个人:“我长大后怎样才能像你这样呢?”
“第一要勤奋工作……”那人认真地答道。
“这我早知道了,第二呢?”
“买件红衣服穿!”
卡内基不解地问:“买件红衣服和成功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了!”那人顺手指了指前面的工人对卡内基说,“你看他们都是我的工人,但都穿着清一色的蓝衣服,所以我一个也不认识……”他又指向其中一位工人接着说:“但你看那个穿红衬衫的工人,我长时间注意到他,他的身手和其他人差不多,但是我认识他,所以过几天我会请他做我的副手。”
因为在众人之中,只有那个穿红衣服的人是独特的,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被别人记住。
莱斯托夫效应对于我们学习和记忆的启示就是,如果想更为深刻地记住某些知识,就应当令这部分知识体现出特殊性,比如在图书印刷中,一些重要的内容会用特别的字体或色彩突显出来,就是想要通过这种特殊性来引起读者的更多注意,而更主要的是,学习者应当对这一部分知识内容的特殊性给予足够的注意。有一种比较学习法,意义就在于通过比较而发现各自的特点,这无疑会起到加深记忆的效果。而在商业经营中,也应当充分挖掘自身产品与服务的独特性,才会吸引更多的顾客。另外,当今时代对于个性与创新的强调,实际上也是莱斯托夫效应的体现。
恶魔效应
由于对人的某一品质或对物品的某一特性有坏的印象,因而也会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对这一物品的其他特性评价过低,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恶魔效应。
“恶魔效应”一词,出自菲利普·金巴杜的《恶魔效应:由善及恶之全解》一书。后来心理学中借用它来说明这样一种认知偏向,即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对不好的一面加以夸大,将某一点或某一些不好的印象扩大到知觉的全部。依据恶魔效应,我们在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物进行评价时,往往会因对其某一特征的清晰而强烈的不良感知和恶劣印象,而对该人或该物的其他方面也都会给予否定性的、妖魔化的评价。恶魔效应与光环效应是相对而言的,光环效应说的是一荣俱荣,而恶魔效应讲的是一损俱损,二者表达的是同一原理的两个方面。西汉的刘向在《说苑·贵德》中说:“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其中的“余胥”是指地位低下的小吏、管家之类,意思是说,憎恨一个人,也会连带憎恨他的仆人和随从,这种看法与“爱屋及乌”是如出一辙的。
恶魔效应产生的根由是人们在心理认知上所具有的整体倾向和联类方式,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认知的时候,是以感知到的一部分为出发点来推断其余的部分,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完型原理。有句谚语叫作“见一斑而知全豹”,讲的就是人们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对于这一原理的应用,虽然见到的仅仅是豹的身体的一小部分,人们却会由所见到的这一部分而推知出这是一整只豹,这就是认知中的整体倾向和联类方式。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机制,人才能够对外界事物进行正常的感知,否则,人们见一是一,见二是二,那么整个世界就会变得极其凌乱。
可是,这种认知机制也有不准确的一面,恶魔效应就是其体现之一。大家在看待某个人的时候,往往会因为他所具有的某一种突出的缺点而将他的显著的优点都忽略和否定掉。曹操当年曾发布《求贤令》,声称:“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就是讲,即使这个人的品德有着重大的缺陷,但是只要他确实有着出众的才华,也会得到重用。正是由于曹操“唯才是举”,才在自己身边会聚了各类的杰出人才,奠定了其后魏国的基业。
所以我们应当客观而公正地考察与看待人和事物,不要令恶魔效应歪曲了正常的认知,不应当因此而造成原本可以避免的损失。
存肢效应
一个健康人如果突然断了只胳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的心理面对那空落的位置,都会有一种存在感和对已失去的胳膊的支配欲。
小张和小李恋爱了四年,感情一直很好。可是有一天,小李突然提出要和小张分手,理由是性格不合。小张死活不同意,但也于事无补。小李决绝地和另一个男人远走他乡。小张无法面对残酷的现实,整天沉浸在被抛弃的痛苦和对小张的留恋之中。对任何劝慰和开导,小张都充耳不闻,只是自顾自地喝闷酒,睡大觉;要么就是一边喊着小李的名字,一边数落着自己的不是,说都是自己的原因小李才离开。
小张失恋后表现出的对小李的执着,就是心理学上的“存肢效应”,即一个健康人如果突然断了只胳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的心理面对那空落的位置,都会有一种存在感和对已失去的胳膊的支配欲。
在现实生活中存肢效应很常见,比如,刚退下来的领导因无法面对改变而心生失落;失去老伴的老人因无法应付突如其来的空缺而孤独落寞……
之所以会存在“存肢效应”,是因为人们面对失去时都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对失去的留恋,认为只有失去的才是最宝贵的;对失去的依恋,因为无法面对突然的空落。就是这种对过去的留恋和依恋,才让有些软弱的人们变得一味地沉浸在对过去的执着之中,不敢也不愿意面对现实,以至于无所事事。理智之人,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摆脱存肢效应的影响。
一个坐在火车临窗座位的老人,不慎从窗口掉了一只刚买的鞋子。老人不假思索地将另一只鞋也扔向了窗外。一人不解地询问其原因,老人淡然一笑,说:“我只剩一只鞋也不能穿,把它也扔出去,能让捡到它们的人拥有一双。假如我们一人一只,那鞋子就没有了价值。”老人的行为看起来很反常,但这恰恰体现了他的豁达心态:坦然面对失去。老人的豁达,令人敬佩,也发人深省——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果断放弃。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失去,失去爱情、金钱、地位、权势、健康、心爱之物……失去的感觉是酸涩的,痛楚的,无奈的,揪心的,不会像拥有时那样满足和幸福,但毕竟已经失去了,痛苦、消沉是于事无补的。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人从一生下来就很不幸,少年丧母,青年丧父,长大后又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腿,好不容易娶了个媳妇,又因难产而亡。他实在无法忍受命运对他的捉弄,就责问上帝:“为什么要让我的一生在痛苦和失去中度过呢?”上帝微笑着把他带到一个刚升天不久的灵魂面前,对他说:“这个人一直都很顺利,生活美满,家庭幸福,长这么大从没遇到过什么不幸的事,更不知道什么叫作失去了。可是,最近,他做生意失败,不但血本无归,而且债台高筑,结果,这唯一的一次失败就把他击垮了,所以他就来到了这里。”
这个人听完上帝的话恍然大悟:原来失去也是一种财富,因为我经历的失去太多了,我已经变得无比坚强了。
超限效应
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就会引起逆反心理。这就是超限效应。造成超限效应的根本原因是违背客观规律,不注意“度”的把握。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非常好,让他感动,他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依然没有讲完,于是马克·吐温决定,1分钱也不捐了。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著名作家克雷洛夫在寓言《杰米扬的汤》中写道:杰米扬是一个热情好客的人。有一天,朋友远道来访,杰米扬非常高兴,亲自下厨做了最拿手的好菜——一大盆鲜美的鱼汤。朋友喝了第一碗,感觉很不错。杰米扬劝他喝第二碗。第二碗下肚,朋友觉得有点多了。可杰米扬没有觉察到,仍然继续劝朋友喝汤。朋友终于忍无可忍,扔下碗,掉头而去。
两个故事讲述的是同样的道理: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就会引起极不耐烦的或逆反的心理。这就是超限效应。造成超限效应的根本原因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注意方式、方法,没能注意“度”的把握,没有换位思考。
有一个刚上小学三年级的男孩,每次考完试后,如果成绩不好,回家后肯定会遭到父母亲的轮番批评,一次、两次、三次……每一次的内容基本相同。这个男孩开始时还为自己的成绩感到内疚,可是时间长了,他也就不以为然了,甚至还对父母表现出了极度的不耐烦和反感。后来,家里发生变故,母亲抛弃了男孩和他的父亲。男孩的父亲又当爹又当妈,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坏,对男孩的惩罚不断升级,竟然发展到了体罚。这个男孩越来越不愿意学习了,就经常逃学,后来干脆离家出走和一些小流氓混到了一起。
超限效应不仅在家庭教育中表现明显,在学校教育中也是一样。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一遇到学生成绩下降的时候,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遇到学生犯错误,就会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反复批评教育,有时会“新旧帐”一起算,甚至在全班做检查,受同学的批评。还有的学校为提高升学率对高三学生搞题海战术,没有休息日,每天强迫学生学习16个小时以上,这样做必然会导致超限效应的出现。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知道超限会使学生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其实,心理超限被戏称为“自杀者的帮凶”,很多性格比较孤僻的人,容易把心事窝在心里,不愿说出来,这种状态一旦达到心理饱和的程度,就可能会走上自杀的道路。如果工作过于紧张,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措施予以缓解,或寻求渠道进行宣泄,以规避超限效应,保持身心健康。
光环效应
一个人的优点一旦被放大,往往会被严重夸大成炫目的光环,而对其缺点视而不见。许多人甚至会“爱屋及乌”,只要认为某个人不错,往往会把一切好的品质都赋予他,简直就是一好百好,他的东西,他的朋友、他的家人,也肯定都错不了。
1963年的一天,姆潘巴发现自己放在电冰箱冷冻室里的热牛奶比其他同学的冷牛奶先结冰。这令他大为不解,于是,他立刻跑去向老师请教。老师却很轻易地说:“肯定是你搞错了,姆潘巴。”姆潘巴不服气,又做了一次试验,结果还是热牛奶比冷牛奶先结冰。
某天,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物理系主任奥斯玻恩博士到姆潘巴所在的学校访问。姆潘巴就鼓足勇气向博士提出了他的问题。奥斯玻恩博士回答说:“我不能马上回答你的问题,不过我保证等我一回到达累斯萨拉姆就亲自做这个实验。”结果,博士的实验和姆潘巴说的一样。于是,人们就把“热牛奶比冷牛奶先结冰”的现象称为“姆潘巴现象”。40多年来,“姆潘巴现象”一直被人们当作真理认可到今天。
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2004年,上海向明中学的一名学生庾顺禧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质疑。在科技名师黄曾新的指导下,庾顺禧和另外两名女生开始研究姆潘巴现象。她们利用糖、清水、牛奶、淀粉、冰激凌等多种材料,采用先进的多点自动测温记录仪,在记录了上万个数据后进行多因素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在同质同量同外部温度环境的情况下,热液体比冷液体先结冰是不可能的,并提出了引起误解的三种可能。
讲故事并不是我们的初衷,我们也并不想论证姆潘巴现象是否存在,我们想要说的是存在于这个故事背后的东西:为什么一个不存在的现象竟然被人们作为真理认同了40多年,而没有人对它提出质疑?
这就是光环效应的作用。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某种品性或特质有强烈的自我知觉,印象比较深刻、突出,这种感觉就像月晕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影响了对事物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认识和判断。
人们之所以坚信姆潘巴现象存在,就是源于对专家的良好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才对姆潘巴现象的存在深信不疑——因为这个结论是物理学家给出的,他是物理学家,结论肯定就是正确的。
可见,“光环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是在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
在现实生活中,光环效应随处可见。热恋中的姑娘和小伙子,受光环效应的影响,双方就会被理想化——姑娘变成了人间的仙女,小伙子变成了白马王子。此时,双方都变得完美无瑕,一切缺点都变成了优点:脸色苍白称“洁白无瑕”,纤细瘦弱称“苗条匀称”,身体肥胖称“丰满健壮”,脸上的黑痣称“美人痣”。难怪莎士比亚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恋人和诗人都是满脑子的想象。”
在教育活动中,光环效应也是很常见的。当老师对某个学生有好感时,会觉得这个学生什么都好,吹牛说大话是口才好,即便是犯了错误也会给予最彻底的理解——人非圣贤,岂能无过!
在社会上还流行这样一种论调,只要是权威人士的话就有说服力,比如,“国防研究所的某位军事评论家对伊拉克战争形势分析如下”,“据一流大学某某教授说”,“据世界公认的最权威的某某学术杂志称”,“总经理好像也不反对这个计划”……
并且大多数人只要一听说是权威的论断,便会立即放弃自己的主张或信念,转而去迎合权威的说法,这样他们自然而然就被说服了。难怪有推销员在发展会员时往往会说:“著名的×××家×××也加入了我们的俱乐部”等。
为什么拍广告片的总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而不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呢?为什么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呢?当然也是因为光环效应。
美即好效应
美的事物会令人产生一种愉悦的感觉,从而使人觉得该事物的品质就是好的,尽管很多时候这并不符实,但人们几乎是无可避免地倾向于以这种方式来看待事物。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尼尔指出:对一个外表英俊的人,人们很容易认为这个人在其他方面也很出色。此即所谓的“美即好效应”,其实这无非也就是“以貌取人”的另一种说法。
实际上,不仅仅看待人的时候如此,人们在看待其他事物的时候也是如此。一些高贵商品的包装非常华丽,为的就是让人们借此而相信商品的品质是非凡的。在这一点上,最为极端的例子也许要算中国古代买椟还珠的典故了。
有一个楚国人卖一件珠宝,他取高贵的木兰香木来制作盛放珠宝的匣子,又用桂、椒等多种香料来熏染,再用珠玉、玫瑰和翠羽来点缀和装饰,将匣子打造得十分精美,其实他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抬高这件珠宝的身价。然而有趣的是,买者只留下了美丽绝伦的匣子,却把珠宝退给了他。
人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通常会将“美的”与“好的”对应起来,而“美”只不过是“好”的一个方面而已,并不是“好”的全部,也不代表着其他方面都“好”。人们在进行取舍之时,如果本来就是以美为出发点的,需要的就是事物的美的特质,那么选择美的自然是理所应当。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所需要的并非美的特质,而是需要其发挥实用的价值。当然,在实用价值相当的情况下,人们自然会更乐于选择比较美的一个。可问题是很多时候人们不顾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唯美是取,这样的做法就很不应当了。
美之所以在人们心中有着这样大的影响力,是因为人们在接触事物的时候,所获得的第一感知往往就是视觉感受,而一种美的外表会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一印象也成为人们考量一个人或一种事物的其他方面的基础。人们在进行评价的时候往往并不只专注于事情的某一方面,而是将各个方面综合起来。因此,人们在最初产生了一种好的印象之后,就会将这种好感推而广之,同时也赋予其他方面以较高的评价。
其实,推而广之,凡是会给人以浅显的直接好感的人或事物,不论诱发这种好感的是美丽还是另一种杰出品质,都会令人将这种好感扩展到其他的方面,从而产生一美而俱好的效应。
空白效应
人在感知事物的时候,如果感知对象不完整,便会自然地运用联想,在头脑中对不完整的感知对象进行补充,并且人们在进行这种联想和补充的过程中会产生更强烈的心理效应,印象变得更为深刻。
“空白”原是艺术创作与欣赏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创作者并不将心中的蕴意在作品中完全地呈现出来,而是留有一定的余地,令欣赏者去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这会比全盘托出取得更佳的艺术效果。心理学中将这一概念引入,用“空白效应”来概括人们感知事物时所具有的这种因联想作用而使得印象更加深刻的心理现象。那么,空白效应产生的原理何在呢?奥妙就在于,这种空白在人们的感知中起到了一种变被动为主动的效果。因为对于感知者而言,如果感知对象将全部的信息都无所保留地表达出来,那么感知者所需做的就是被动地接受感知对象所提供的信息,而如果感知对象的表现是留有余地的,则感知者就会对这种空白去进行自主地补充,在这一主动的联想过程中,感知者会调动起更加积极的情绪,给予更高程度的精神投入,从而也就加深了印象,取得了更好的知觉效果。
说书人常常在情节发展的紧要之处中断,留下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就是对空白效应的运用,令听众带着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对故事的发展进行种种猜测,对于听书的事也会念念不忘。在艺术创作中常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言有尽而意无穷”等,体现的也都是空白效应在艺术表现中的应用。
空白效应在课堂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教师们常常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提出某一问题后一般不直接给出解答,目的就是要通过这样一个空白阶段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教学中非常忌讳的一点就是“满堂灌”,即教师不停地讲,而学生只是一味地听,这不仅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更会令学生感到单调和厌倦,从而对学习效果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现在特别强调的是启发式教学,也就是说教师仅仅为学生提供思路的可能性,在教授中点到为止,如果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就可以解决,则教师不会去做越俎代庖的事。
另外,空白效应在学生管理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有一些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将话说得很不留余地,其实这样恰恰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其改正错误,可是如果教师在进行批评的时候留有空白,只需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而无须做过多的斥责和教导,学生会自然地产生愧疚,并因此而改进。当然,空白效应的运用也要讲究度的问题,并且需要依据不同的具体情况灵活应对。
蔡加尼克效应
人们有着完成任务的强烈动机,可以通过不满足人们的愿望的方法刺激他的行为。在工作中,适时地中断,反而会激发人的完成欲望。
1927年,格式塔学派心理学家勒温的学生蔡加尼克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让被试者连续去做22种小的工作,有些工作属于手工操作的性质,有些工作则明显要求智能的运用。这些工作繁简不一,例如写下一首你喜欢的诗,从55倒数到17,完成拼板,演算数学题,把一些颜色和形状不同的珠子按一定的规律用线穿起来等。在实验过程中,蔡加尼克让被试者只顺利完成其中的一部分工作,而另一部分工作则要在中途停止,继续去做别的工作。
实验结束后,蔡加尼克让被试者回忆所做过的工作的名称。结果发现,绝大多数被试者首先回忆到的是那些被中止的工作名称,平均占68%,而对已完成工作的回忆量平均为32%。对被中止而未完成的工作,被试者不仅回忆得快,而且也回忆得又多又准确。
1927年蔡加尼克在德国《心理学研究》上对这个实验进行了解释:“当被试者接受一项工作时,内心便产生一种完成这项工作的准需求,完成工作便意味着解除心理紧张,或使准需求得到满足;如果未完成工作,紧张状态继续存在,准需求有待实现。中途受阻未完成工作的被试者,之所以在回忆工作时占优势,一定与这些继续存在的准需求有关……所以,回忆便可作为鉴定紧张系统存在的一种指标。”这就是心理学史上著名的“蔡加尼克效应”——完成任务的动机会促使人对未完成的任务念念不忘,并且还会产生要完成它的欲望。
珠穆朗玛峰一直是全人类共同的征服目标,尽管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不知有多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其中就存在蔡加尼克效应——未完成的事业,会让人们产生要完成它的内在需要,所以会一直对人类保持着强大的吸引力。电影《一盘没下完的棋》中,两个主人公之所以会对那局未完的棋耿耿于怀,就是因为它被中断了,它让对局的两个人都产生了要下完它的渴望。
在教学中,聪明的老师懂得了这一点,就再不必采取“填鸭式”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而是在讲解中恰当地使用中断,以便让学生对正在接受的知识产生求知的需要和愿望,对它保持长时间的紧张,进而达到印象深刻记得牢的效果。
家长教育子女,老师教育学生时,不妨用满足愿望来调调孩子们的胃口,这样他们会乖乖地沿着你所设想的路走下去,会把你的目标当作他的目标去努力实现的。
蔡加尼克效应还包含另一层含义,即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觉得宝贵;而轻易就能得到的,就会弃之如敝屣。这就是为什么女孩若总是与男友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更容易赢得爱情的原因所在。
其实,精明的商家完全可以把这个心理效应应用到自己的经营中去,比如,适时地断货,限量发行,限量出售等,都会不同程度地激发人们的求购欲望。
视网膜效应
当一个人拥有某件东西或某项特征的时候,就会比其他不具有的人更注意别人是否跟自己一样拥有这件东西或具备这种特征。也就是说,一个人观察事物的角度与自身的状态密切相关。
英国文学家萨克雷曾经说过:“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这句话表明,外界事物在人们眼中的形象源于人自身的表现,人总是以自己的形象为出发点来观照万事万物的。
有一个人决定买一部墨绿色的轿车,因为他觉得大多数人买的都是黑色和白色的车,而墨绿色的车会令自己显得与众不同。可是,当他将车买回来之后却发现,原来墨绿色的车并不鲜见,自己原来的打算落空了。于是他在与同事聊天的时候就提到了这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墨绿色的车这么多呢?是大家忽然之间都开始买这种颜色的车了吗?然而同事们却并没有这种感觉,认为墨绿色的车还是很少见的,哪里像他说的那样到处都是呢?
有一个怀孕的女同事说:“我倒没觉得墨绿色的车变多了,就是觉得最近孕妇多了起来,几乎是天天都能碰见几个孕妇,是不是现在人口出生率提高了呢?”而同事们对她的这种发现也表示了否定。事实上呢,墨绿色的车并没有忽然增加,孕妇也没有一下子变得多起来,而是因为他们自己有了墨绿色的车,或者自己怀了孕,才对同样的事物变得敏感起来,走到哪里都会注意地看一看,有没有谁开的是墨绿色的车呢?有没有谁是怀孕的呢?这样一来,他们所见到的当然就比其他人所注意到的会更多啦。这就是视网膜效应的最典型的一种表现。
视网膜效应的本质就是,以自身状况为核心,而在感受中将事物某方面的情形加以夸大。有句俗语叫作“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平常的人看到一段绳子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而被蛇咬过的人却会疑神疑鬼,对形状与蛇有些相似的井绳也会很恐惧,这就是因为自己有过受害的经验,所以对相关的事物特别地敏感。
知觉锐化效应
如果人们的价值观在知觉对象前已经形成,或者说已经被激活,那么这种价值观就会在知觉的过程中起到促进的作用,而且对知觉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在感知陌生事物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但总的来说都与个人的既有价值观有关。那么,价值观是如何在知觉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呢?如果人们的价值观在知觉对象前已经形成,或者说已经被激活,那么这种价值观就会在知觉的过程中起到促进的作用,而且对知觉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所谓锐化效应,其实也就是知觉的锐化效应,是指人的既有价值观对知觉的促进作用。心理学家波斯拖曼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首先对人们所重视的价值做了调查,然后再找到与其价值有关的单词,并在荧幕上用瞬时显示器进行提示,测定人们的认知阈限。结果发现,那些人们自认为重视的单词,认知阈限较低。这就说明了人的价值观确实可以对知觉起到促进的作用,或者说人的价值观确实对知觉存在着锐化效应。
锐化效应的发生往往是不自知的,很少有人能意识到价值观在知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什么人的价值观会对其知觉过程产生锐化效应呢?这是因为在知觉的过程中,人们总是要依靠贫乏的已知信息去认识无穷的未知世界。显然,这点儿少得可怜的已知信息是不足以对未知事物进行阐述的。当人们无法通过已知信息来解释未知事物时,就会加入个人的主观判断,将已知信息和未知事物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为自己所接受的解释。而在主观知觉未知事物的时候,起决定性作用的即是人的价值观。所以说,价值观可以对知觉过程产生锐化效应。
锐化效应可以应用在企业管理中。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核心价值观,如果这种价值观能被所有员工接受和认可,那么员工在工作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按照价值观的指引去工作,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的管理,而且也将对实现企业的目标产生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前提是企业的价值观必须要强劲有力,要能够反映出企业的成功之关键。
自我参照效应
人们在接受外界信息的时候往往会与自身联系起来,那些与自身关系密切的事物自己总会印象特别深刻,甚至会产生一种超越真实的过度感受。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令一名长得很娇美的女中学生在两分钟的时间内记忆如下一组词语:美丽、火山、健壮、沙漠、善良、山芋、令人羡慕、太湖、硬盘、漂亮、镜子、牦牛、清纯、高速公路、长发、高原。两天之后,让她回忆那组词里包括哪些内容,结果她首先回想起的就是美丽、漂亮、令人羡慕等这样的与其自身特征密切相关的形容词。实际上,这是人们在记忆中的一种基本现象。人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信息,但是其中的绝大部分都被忽略掉了,而引起自己注意的和沉淀在自己记忆中的信息是哪些呢?一般来讲,除了有目的地去获取某种特别信息之外,在很随意的情况下,人们所优先吸收的都是与自身的状况或者与自身的生活有着较大联系的那些信息。比如在看新闻的时候,一个对足球完全不感兴趣也从来不去看球赛的人,在遇到播放有关足球界的各种新闻时,可能出于一种习惯而不自觉地就将注意力转移开,即使看过和听过了,也会视而无睹,听而无闻。而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对于各类国际政治要闻可能也打不起精神去注意。其实,不仅在无意的情形下如此,就是人们在有意识地去记忆某方面知识的时候,也还是会自发地尽可能地优先选择那些与自身相关的部分。
医学院的学生往往会有这样的体验,在学习某种病症的时候,一旦觉出自身的某种表现和感受与病症的某方面特征具有相似性,就会去认真地对照,考虑自己是不是有患上该病的可能,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自身并没有患病,而是在比照的过程中常常将自身的相关感受进行了夸大,甚至会潜意识地按照病征的描述去修正自己的真实感受。
星座与性格之间的关系,若真正说起来人们普遍都知道两者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的,可是仍有相当多的人对此很感兴趣,因为觉得星座的描述与分析很准。其实,客观地想一想,它真的很准吗?一般的,星座特点的相关描述会有很多条,人们在品读的时候常常是对那些与自身不符合的内容不予注意,而对其中符合自身的内容感触特别深,于是产生一种很准确的感觉。另外,那些描述的语言往往是概括性的,实际上对于很多人来讲都是适合的,如果去试一试就会发现,大体而言,一个人在每一个星座的一系列描述中都会或多或少找到与自身特点相符合的内容,而同时也有不符的内容,但人们具有这样一种倾向,就是只在意那准确的一部分。当今社会,依然有很多人迷信算命、相面,究其原因,大体也不过如此,说到底,无非是自我参照效应在起作用。
关注定律
关注才会感受到其存在与变化,如果不关注,我们会全无感受。
在一个老木匠的手下有很多徒弟,其中有一个小木匠,人很聪明,手艺也很好,可是,只要是师傅在旁边的时候,他就会很反常地表现出一副笨手笨脚的样子,并且还时常会出错。一旦出错,他就会受到老木匠的指责,甚至还会遭到一记耳光。有人发现了这个奇怪的现象,表示不解,小木匠向他解释说:“如果我在师傅面前什么都做得很好,师傅就不会关注我了。没有了师傅的关注,我有可能真的会做错什么,那样犯了错误就可能得不到及时的改正,等到发现的时候就得重来一遍,多费了很多工夫,而且离开了师傅的关注,我也就很难学到好手艺了。”这个小木匠为了博得师傅的关注而不惜挨打受骂,可见关注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有一个叫约翰的人曾经多年保持留胡子的习惯,一天他忽然打算把胡子剪掉,可是又很犹豫,因为他考虑到,如果自己变了样子,朋友们、同事们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取笑自己?经过数天的苦苦思考,他终于下定决心只留下小胡子。第二天上班时,他已经做好了应付最糟糕的反应的足够的心理准备,可是很出乎意料,没有一个人对他的这一变化做出任何评价,大家只是匆匆忙忙地各顾各的事情。这样,一直到了中午,他才忍不住去问别人:“你觉得我现在的样子如何?”对方听了一愣:“什么样子?”
“你没有注意到今天我有点儿不一样吗?”同事这才从头到脚地打量了他一番,恍然大悟地说道:“哦,你留了八字胡。”这个事例表明,其实很多时候人们都是过于自我关注了,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和一丁点儿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别人的惊叹,而实际上呢,别人根本就不会如此留意自己,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的行为和变化看得太重,其实那种关注只是自己想象出来的而已。
关注定律表明,如果要令他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与影响,就必须引起外界的关注。所谓关注即效益。在商业领域的各种形式的铺天盖地的广告无非就是要赢得潜在消费者的关注而已,而有些明星进行自我炒作的绯闻,也同样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价。所谓的“出风头”的行为,就是想要达到博取关注的目的,从而获得某种物质利益,或者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当然,受到关注未必是一件好事,在某些时候,受到太多的关注反而对自身是不利的,因此有着“韬光养晦”“潜滋暗长”这样的说法,所以对于关注定律也要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贝勃规律
感觉是有惰性的,它会蒙骗我们的眼睛,也会加重或减轻我们的感受,让我们丧失理性。所以,我们不能太自以为是,应尊重客观规律,带着谦卑的心对待万物众生。
人对有些刺激能够感觉得到,对有些刺激则感觉不到。比如,过弱或过强的刺激,我们都是感觉不到的。那么,引起某种感觉的刺激如果在强度上发生了变化,是否能够被人觉察出来?比如,在甜饼上加少许白糖,消费者能否感觉出味觉的变化呢?这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甜饼原来的甜度,二是新加白糖的量。如果甜饼的含糖量本来就很高,那么,再加上少许白糖,消费者可能很难觉察;反之,如果甜饼原来的含糖量很低,消费者就可能会察觉出味道的变化了。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实验者在一个人右手上放了300克的砝码,又在其左手上放上305克的砝码。然后,他问那个人:“感觉有什么不同吗?”那个人说:“没有,应该是一样重的。”实验者拿下那个人左手上的砝码,然后放上306克的砝码。那个人说:“左手的砝码比右手的重。”实验者拿走所有的砝码,让那个人休息一会儿,又重复了一次前面的动作,但这一次,右手是600砝码,左手是610克。那个人说:“两边是一样重的。”实验者继续往左手上加法吗,加到612克时,那个人说:“这回左手的比右手的重了。”原来,初始的砝码越重,后来就必须加更大的量才能感觉到差别。
这就是贝勃规律——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换句话说就是,人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比如,房价先涨了两千,然后又涨了两千,人们对第二个两千的态度则不会像对第一个两千那么敏感、激动。如果第二次不是涨两千而是两百,人们则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反应。
“贝勃规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很多人总是抱怨最亲近的人对自己越来越冷淡,而陌生人稍微给你一点点关心,你都会感动得热泪盈眶。所以很多爱情总在旅途中发生,而你的亲朋好友无论怎么宠爱你,你都可能视而不见。我们的感觉很敏感,但也有惰性,它会蒙蔽我们的眼睛,也会让我们失去理智。所以我们不能太自以为是,而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一位意大利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参与实验的是两对恋人。他让一个男孩每个周末都给自己的恋人送一束红玫瑰,而让另一个男孩只在情人节那一天给自己的恋人送去一束红玫瑰。实验的结果是:那个每周都能收到红玫瑰的女孩在情人节那天收到红玫瑰时,平静中却透着些许不满:“别的女孩子收到的可是大把的‘蓝色妖姬’哎。”那个从没收到过红玫瑰的女孩,则在接过男孩手中红玫瑰的那一刻激动不已、甜蜜无比。
有人总抱怨恋人对自己不如当初那么好了,其实不是他变了,而是你变了,是你的心对他的爱习以为常后,再也产生不了感动了。这其实就是贝勃定律在作怪。
许多家长喜欢用钱来刺激孩子努力提高成绩,他们常会说:“儿子,你如果考了第一名我就奖励你200块钱,随便你花,买啥都行。”结果,儿子没让家长失望,果真考了第一名,得到了200块钱。可是,当下一次,或下两次考试再用这种办法时,却好像不灵了。为什么呢?家长们感到莫名其妙。家长们或许不知,正是贝勃规律让孩子渐渐厌倦金钱奖励的。
“贝勃规律”也经常被用于经营中的人事变动、机构改组中。一家公司想赶走那些“带刺的眼中钉”,但又怕直接裁掉他们会捅了马蜂窝,于是,就先对与这些人无关的部门进行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或裁员,等到矛头指向那些“带刺的眼中钉”时,已经没有人再竖尖刺了,因为所有人都已经麻木、见怪不怪了。
“贝勃规律”经常应用在营销中。比如在抬高商品价格时,如果价格变动太大,必然会招致买主的反感。因此,涨价一定要讲究策略,尽量做到“神不知,鬼不觉”。举个例子来说,一个5毛钱的鸡蛋,突然涨价到1块,你会觉得不可思议,难以接受。但是原来500元的手机,涨价到510元你都不会在意。相反,在降价过程中,如果价格变动的幅度很小,消费者可能就不会觉察,对销量没有多大帮助,这样的降价就属于费力不讨好。另外,一些商家在消费者难以觉察的前提下对产品的分量加以改变,比如略微减少食品的净重、糖果的大小等,实际上也是运用了“贝勃规律”。
另外,“贝勃规律”还可以运用到谈判之中。在谈判的最初阶段就提出令对方难以抗拒的优厚条件,等谈判基本结束后再提出一些对对方不利的细节,这样,对方也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财物定律
人们期盼的支票总是姗姗来迟,而人们不愿看到的账单却总是提前到达。与账单的急速奔驰相比,支票总是不紧不慢,让人们望眼欲穿。
生活中,我们总会收到各种各样的账单,催着我们去缴付各种费用。有时,我们也会收到支票,将一笔钱财收入囊中。作为与金钱关系最密切的两种单据,它们的出场却有些不遂人愿。人们期盼的支票总是姗姗来迟,而人们不愿看到的账单却总是提前到达。与账单的急速奔驰相比,支票总是不紧不慢,让人们望眼欲穿。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距付款日期还有一段时间的时候,各种账单就已经摆在眼前了;而上个月的奖金,却迟迟不见踪影。到了日期的不急,还没到日期的却急不可耐。表面上看似乎是违背常理的,但实际上纯属人之常情。当我们成为账单和支票的发出者时,就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了。
支票和账单的功能是截然不同的:支票是用来支付资金的;账单则是用来收取费用的。一个是支付,一个是收取,哪一个更急切呢?答案显而易见。谁都不会急着将钱支付给别人,但不可能不急着将别人欠自己的钱要回来。所以,催债的账单通常会提前到达,而支付的支票则往往会姗姗来迟。这是由支票和账单的不同功能决定的。
这种现象其实也反映了人们的心理特点。对于收取和支出两种行为,人们显然更乐于收取,而不愿意支出。没有人愿意将自己钱包里的钱掏给别人,谁都希望尽可能多地将钱装入自己的腰包,即使再有钱的人也是如此。如果有人欠了自己的钱,那就必须尽快要回来,以免蒙受损失。所以,还没到日期,账单就来了,其目的就是提醒人们别忘了还钱。至于欠他人的钱,则能拖多久就拖多久。虽然最终也肯定拖不过去,但人们还是不愿意按期支付,而总是要拖上一段时间。所以,支票总是在人们期盼了很久后才晃晃悠悠地出现。
就像姗姗来迟的支票一样,我们的工资也总是不能按时进入我们的账户。想一想我们每个月发工资的日期,有几个是在每月的最后一天,绝大多数都在下个月初,有的甚至在下个月中下旬。按理说,一个月的工作结束了,我们就应该在月底得到报酬,可真实的发薪日期却总是要拖上几天。可如果公司要组织活动需要大家出钱,却一定不会拖延,而是提前就催促大家将钱交上来,绝对比发工资积极得多。
危难定律
让人懊恼的是,往往问题越复杂,期限就越短,好像在故意跟自己作对。其实,期限本身并没有实际意义,所谓长短,不过是由问题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而更让人懊恼的是,往往问题越复杂,期限就越短。换句话说,越是复杂的问题,就越是棘手。本来问题自身的复杂性就已经很让人头疼了,再加上期限又短,就更是让人手忙脚乱,不知该如何是好。
为什么危难总是伴随紧迫而降临呢?其实,这种紧迫感往往是问题本身的复杂程度带来的。正因为问题很复杂,一时难以想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所以才会觉得紧迫,才会感到现有的期限太短。如果问题没那么复杂,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那么紧迫感就不会出现了。即使出现,也不会那么强烈。
由此看来,期限本身并没有实际意义,所谓长短,不过是由问题的复杂程度决定的。如果在制定期限前没有充分考虑问题的复杂程度,就很可能会制定出不合理的期限。比如说某些问题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处理好,可给出的期限却只有一个星期,这必然会给人造成强烈的紧迫感。
此外,如果在制定期限时没有考虑个人的能力,也很容易制定出不合理的期限。也许对制定者来说,问题在三天内即可得到解决,但以执行者的能力,却需要一个星期。如果制定者不考虑执行者的实际情况,按照自己的标准来制定期限,也会给执行者带来不小的压力。
期限的制定不合理固然是复杂问题更棘手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重要的原因。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的心理问题。其实,期限制定不合理的情况虽然存在,但并不普遍。在大多数情况下,期限的制定都是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进行的。不过对于复杂的问题,人们总是存在一种畏惧心理,并习惯于争取更多的时间。即使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完成,人们也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所以从一开始就争分夺秒,生怕不能按照规定时间完成。毕竟复杂问题出现突发状况的概率比较高,不知道哪一个环节会出现意外。因此,期限再长,人们都会觉得很短,都没有办法不紧迫。
至于简单的问题,由于完成时间本来就比较短,可以进行较为精确的预算,而且出现意外的概率也非常小,因此期限并不会让人太紧张。事实上,期限本来就会给人造成一种紧迫感,这也是制定期限的目的。只不过问题越复杂,人们对完成时间越难以评估,故而也就会觉得期限越短。
真实定律
真实能够激发人们的情绪反应,而虚假则会令人们觉得索然无味。
当年,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工作团(简称联大文工团)在冀中解放区河间县为部队演出《白毛女》,演员逼真的表演强烈地感染了战士们的情绪,使得台下一片啜泣之声。演到最后一幕,有个翻身后新参军的战士,“咔嚓”一声把子弹推上了膛,突然举枪瞄准了“黄世仁”。他的班长见情形不妙,一把把枪夺了过来,问:“你要干什么?”那个新战士一边哭着一边理直气壮地喊着:“我要打死他!”扮演“黄世仁”的陈强每当回忆起这件事时,都笑眯眯地说:“多亏那位班长发现得早,不然从那时起,我就再也不会与观众见面了。”这就是戏剧表演的真实感所给观众带来的令人难以想象的情感投入。而这种强烈的真实感,也是优秀戏剧的基本特征之一。相反,人们在批评某部作品的编写或表演很差的时候,常常会提到不真实这一点,因为一旦不真实,人们就不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也就难以产生预期的艺术效果。
真实感对于人们的情绪如此重要,因为真实会引起人的同情心,有俗语说:“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对于动物来说是这样,对于人来讲更是如此,所以孟子讲:“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在艺术创作中,非常强调引发受众的共鸣,而共鸣产生的基础就是人们所共同拥有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爱恨生死之所以是艺术之普遍与永恒的主题,就因为这是所有的人都会经历的事情,是全人类所共通的。人们在进行外在感知的时候,自然会联想到自身的情感与经历,杜甫在诗中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在心情悲伤的时候,看着没有感情的花、鸟都会溅泪、惊心,那么,当感受到活生生的共同经历之时,又怎能不唤起心中的激愤之情呢?
真实定律告诉我们的是,若要引发对方的深切的心理感受,必然要诉诸真实。在艺术创作方面,真实是优秀的戏剧以及其他叙事作品的一种必备的品质。而在教育方面,真实性也极其重要。人们常说要以身作则,这实际上也体现着教育的一种真实感。一个人,从上学的第一天起,甚至在上学之前,就会接受繁多的思想品德教育,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在这一过程中都能够对相关的理念和守则进行深入的领会,而往往只是停留在肤浅的字面理解上,结果就是书面上学来的是一套,而做起事来是另一套。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教育的真实性的问题,试想,如果一个作家在一篇小说中仅仅是用一堆同类的形容词来描述某个人的心情,比如说这个人很悲伤、很痛苦、很凄郁等,但是他没有叙述出相关的真切的情节来,那么,这会令读者很感动吗?当然不会,因为那其中没有真实性蕴含在里面。同样,对于教育而言,如果给受教者所灌输的仅仅是一些教条,那么,所取得的教育效果也可想而知会有多么差。所以人们常常在讲述某个道理的时候会举出具体的事例,这就是为了提供一种具体的真实感。但是,仅仅这样也并不够,因为如果所举的事例只是停留在枯燥的讲解上,也依然无法产生真实的效果,所以,讲述的方式也是相当重要的。人们在形容某个人讲话能力高超的时候常常会用到“生动”这个词,所谓“生动”,说的不就是真实感嘛。
错觉效应
错觉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时我们会因为它而感到沮丧、失落,有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享受着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所谓的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歪曲客观现实的错误知觉。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各种错觉,尤其是视觉上的错觉。比如说,尽管你知道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但你每天还是看到“日出”和“日落”。当月亮在头顶时,明知月亮没有在追你,但不论走到哪里,你总是觉得它一直跟在你的背后。在《两小儿辩日》中,一个小孩说:“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为盘盂。”对于观察者来说,太阳在天边和天顶时的距离是不一样的,在天边的时候距离远,在天顶的时候距离近。这个小孩所说的近如“车盖”、远似“盘盂”,也是一种错觉现象。
生理学和心理学分别对错觉产生的原因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生理学认为人的感官和大脑的神经机能参与了错觉的产生过程。心理学则认为错觉纯属心理活动的结果,是人当前的知觉与过去的经验之间产生矛盾而做出思维推理的过程。事实上,以上两个方面都不是孤立起作用的,错觉的产生不仅有客观的因素,也是生理和心理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
错觉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时我们会因为它而感到沮丧、失落,有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享受着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比如说,有时我们会利用“视觉错觉”来掩饰自己外形上的一些不足:身材偏瘦的人往往会穿上暖色宽松的衣服,可以使自己看上去丰满一些;“高低肩”的人可以穿双排扣的翻领上衣,因为这种上衣的翻领部位是不对称结构;上身短的人可以穿领口高、纽扣数量多的上衣,因为它能为观者的视觉提供更多的上衣面积。建筑、装饰、广告和艺术也常常通过“错觉效应”来获得期望的效果。比如,一个房间较小,在墙壁涂上浅颜色,并在屋中央摆放一些较矮的沙发、椅子和桌子,房间看起来就会更加宽敞明亮。
“错觉效应”被广泛运用到商场中,其中最典型的是“时间错觉”。我们都有过乘车的经历,如果你坐在车上什么都不干,就会有一种度秒如度年的感觉。如果你一边坐车,一边看报或听音乐等,你就会发现时间过得飞快。这是由于你在看报或听音乐时,分散了对时间的注意力,从而造成了“时间快”的错觉。
一般商场都会放音乐,然而真正能让音乐起到预期效果的却不多。音乐对人的情绪有着很大的影响,乐曲的节奏、音量的大小,都会影响到顾客和营业员的心情。如果乐曲播放得当,主顾双方心情都好,主顾之间就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商场就能够卖出更多的货物,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否则,如果乐曲播放不当,往往会适得其反。
比如,在顾客数量较少时播放一些音量适中、节奏较舒缓的音乐,不仅能使主顾心情更加舒畅,使销售人员的服务更加到位,还能延缓顾客行动的节奏,延长顾客在商场的停留时间,增加随机购买率。而在顾客人数过多时应播放一些音量较大、节奏较快的音乐,这样会使主顾的行动随着音乐的节奏而加快,从而提高购买和服务的效率,避免由于人多而引起的主顾双方心情不好、矛盾冲突增多的情况出现。
总之,我们一方面要用科学、理性的头脑来认识错觉,避免因错觉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善于利用错觉来为我们服务。
感觉剥夺实验
人的身体与心智的正常发育和成长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的基础上的,如果对外界的正常感觉被剥夺,就会给人的身心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所谓感觉剥夺,指的是人体与外界环境刺激处于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下,外界的声音刺激、光刺激、触觉刺激等都被排除。
1954年,加拿大的心理学家贝克斯顿、赫伦和斯科特在一所大学里招募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了世界上最早的人体感觉剥夺实验。在实验中,受试者被关在恒温密闭隔音的暗室内,要做的事就是每天尽可能长时间地躺在有光的小床上,在吃饭和上厕所之外不得从事其他活动,严格控制他们的感觉输入,例如给他们戴上半透明的塑料眼罩,可以透进散射光,但是不能形成图像视觉;戴上纸板做的套袖和棉手套,限制他们的触觉;头枕在用U形泡沫橡胶做的枕头上,同时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的嗡嗡声来限制他们的听觉。
实验前,大多数受试者以为能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睡一觉,或者去认真考虑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的计划。但是在实验后他们报告说,自己对任何事情都不能进行清晰的思考,哪怕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因为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思维活动总是“跳来跳去”的。不仅如此,七天之后,他们还出现了其他一系列的感觉剥夺的病理心理现象:出现视听错觉和幻觉,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思维迟钝,暗示性增高,出现神经症征象,等等。并且在实验停止之后,这种影响仍会持续一定的时间。
不仅对人是这样,对动物的感觉剥夺研究也表明,处于完全无刺激的环境中,动物的健康也会受到严重的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感觉剥夺实验说明,丰富而多变的环境刺激是人和动物维持健康生存的必要条件。在正常情况下,人们都可以在生活中接受足够的外在刺激。然而在某种特殊的情景下,人们却会接触到类似于感觉剥夺的环境,例如,航海、潜水、航天等工作空间有时就是如此。所以对感觉剥夺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发现采取何种措施用以有效地抵制其对人体的危害,对一些特殊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般来讲,感觉剥夺对人体是有害的,但是也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感觉剥夺不会对身心都已成熟的人造成伤害,相反,这种情形还会减轻压力,有助于人们调节自己的负面心态,从而更积极地面对生活。贝斯特和聚德费尔德在1982年做了一个实验,令一些吸烟者在一个安静的黑屋子的床上躺24小时(可以起来喝水、上厕所),同时听着有关吸烟有害的话。在随后的一个星期内,这些受试者中没有人再吸烟。一年之后,其中三分之二的人仍不吸烟,其比例是只听关于吸烟有害的告诫而没有限制感觉输入的不再吸烟者的两倍。
然而实际上,这一实验并不能够否定感觉剥夺的危害性,而是恰恰证明了相关刺激的重要性。在该实验中,受试者被剥夺了其他方面的感觉,而唯独接收到关于戒烟的刺激,因而对这种刺激的感触特别深刻,所以产生了更佳的劝说效果。然而这却启发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对感觉剥夺的效应加以利用,比如人们在集中注意力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常常会有意识地取消其他不相关的刺激,这就是一种定向的非完全的感觉剥夺。
反映法则
一举手一投足都会泄露内心的秘密。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外在表现总是会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而不论这种反映是否为他所愿意。
诸葛亮曾总结出七条识人的方法:其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从其对是非的判断来考察其为人的志向;其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即提出尖锐的问题对其诘难,看其能否随机应变;其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即就某方面的问题咨询其看法和对策,看其是否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即观察其在困难面前的表现,看其有没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处事不惊的心理素质;其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即看其酒后的表现如何,是否会因酒误事,也因此而测知其为人的品性究竟如何;其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即观察其是否能经得住物质利益的诱惑;其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即托付其办事以视其信用如何。诸葛亮的这套识人方法运用的就是心理学中的反映法则。
其实,不论一个人进行如何的伪装,他的个性特点与内心想法是不可能一点儿也不外显的。在人类的交往中,不仅有有声的语言,也有着无声的“身体语言”,也就是每个人的身体语言。身体语言又叫肢体语言,是非词语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面部表情、身体运动、触摸、姿势、身体间的距离等。这些身体符号可以传递许多信息。这种肢体语言虽然无声,却具有鲜明而准确的含义,清晰地传达出一个人内心的秘密;临事时的一举一动,都会反映出当时的所思所想。
能够反映内心思想的体语很多,其中主要包括眼神、手势、语调、触摸、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这类显性行为,以及通过空间、服饰等所表露出来的非显性信息。当然,最能反映人心理活动的还是眼神、手势、触摸、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这类显性行为。比如,握手是身体语言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示友好;塔尖式手势说明姿势发出者对自己非常自信;双手抱肩则流透出这个人的戒备与防卫心理;小心地坐在椅子边上,表示有点焦虑和紧张;紧靠椅背、双臂交叉则表示不愿意再继续讨论下去了;在人群中脚尖朝向谁,往往暗示对谁感兴趣,等等。
身体语言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在传达信息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心中所想,必然会在神态、肢体、行为上有所流露。尤其是当听话的人对你的语言表示怀疑的时候,往往会通过身体语言来判断话语的真假。因为人的体态和语调更容易泄露人的真实情感。研究者认为当语言出现不协调情况的时候,人们对语言内容的关注程度为7%,对语调和音量的关注程度为38%,对身体语言的关注程度为55%。无论你是开心还是难过,健康还是有病,轻松还是紧张,热情还是冷漠,不用你说话,别人通过你的身体语言就可以了解到你的感情和态度。
有一位叫马达拉欧的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地点是某政府机关招聘工作人员的面试会上,实验对象是25位应试者。实验要求在面试的最初15分钟,面试官以普通的态度对待面试者;接下来15分钟面试官不停地点头显得认真地听对方说;最后15分钟停止一切表示,面无表情。然后测定应试者一次发言能持续多长时间。结果显示,主考官的态度不同对应试者发言时间长短的影响相当明显,主考官点头或附和,可以使应试者滔滔不绝;反之,面无表情则使应试者无话可说。
听对方谈话点头或附和,即表示感兴趣并鼓励他继续说下去。如果你希望从对方那里听到更多的话题,那么谈话时你频频点头附和好了;如果你不想听了,希望他打住话头,那么你停止一切表示。明白这个道理并把它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去,那么表面上看主动权好像在他人手里,而实际上却是由你掌握。不过也有研究认为,谈话时有所附和是为了尊重对方,这样的人能够受到他人欢迎。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反映法则来对他人的内心世界进行推知和判断,了解各种表情和姿态的含义之后,你还能够通过身体语言读懂别人的情绪和对你的态度,然后做出恰当的反应。当你能透过身体语言看懂别人真实的内心想法和情感的时候,你就离成为社交高手不远了。另一方面也要学会正确使用身体语言,你就能准确地把自信和友好的态度通过身体语言传达出去,给别人留下积极的印象。比如,当你不太自信的时候,可以用身体语言传达出自信的信息。你镇静地站着,面带微笑地和别人进行目光交流,你就能让别人感受到你的自信。你会发现自己表现得越自信,就会逐渐变得越自信。
刺猬理论
过近的距离会引起碰撞、摩擦乃至冲突,而过远的距离会使双方变得疏远,甚至互相遗忘。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亲密有间、疏而不远就显得很重要了。
两只小刺猬共住在一个山洞里。这天天气异常寒冷,两只刺猬冻得哆哆嗦嗦的。它们为了取暖靠在一起的时候,却感觉到了一阵刺痛,原来它们都被对方的刺扎伤了。于是,它们又分开了,可分开后没多久又都冷得打起寒战来。经过几次磨合,它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距离,即能取暖,又不至于被扎伤。
这就是刺猬理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应该像刺猬一样保持适当的距离。因为每个人的观念、文化、知识、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到自身的处世态度和交际方式。如果人与人之间过于亲密,这时的个性差异就会格外突出,就免不了会发生碰撞、摩擦。因此保持适当的距离,会减少不必要的摩擦,使彼此少受伤害。
这就是所谓的“距离产生美”——保持恰当的距离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经验。“审美经验”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专有名词,它的内涵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的特殊感受和状态。具体地说,如果距离太远,审美活动中的双方就会脱离联系,审美主体就不会感受到审美客体蕴含的美感,审美客体就不容易发挥自己的感染力;如果距离太近,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又会给对方造成压迫感和威胁感,更不利于主客体的交流。
心理学上的几个有关距离的概念——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亲密距离一般间隔在15~45厘米之间;个人距离一般在45厘米至1米之间;社交距离比较灵活,可近可远,可在1米左右,亦可在3米以上;公共距离一般都在3米以外。
其实,各种距离中的远近指标也不是绝对的,比如说,公共距离,如果在公共汽车和电梯上就没办法再保持3米远的距离了。但是,人与人之间保持什么样的距离,对心理距离会产生相应的影响,这一点却是绝对的。也就是说,距离有一种“自我矛盾”——远与近的矛盾,解决好这一矛盾,心理距离才能真正发挥其审美功能。
比如,有一个人你一向对他没有什么亲密感,一旦他侵入到你的身体领域里,你就会暗吃一惊,或微微震撼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对方已经给你施予了某种压力或威胁。这种局面正如同打破了别人家的墙壁,自顾自地登堂入室了。即使你表面上笑脸相迎,但在心里自然会涌起一阵意欲恢复身体领域的动机。
再比如,美国警察询问犯人的时候,只要一问完话,刑警会马上靠近犯人,而后用两膝挟住犯罪嫌疑人的单膝盖,在这种情况下,无异于侵入对方的身体领域里,而施予某种不安之感,意在强迫对方自首,这就是警察的心理战术。
美感在适度的距离上产生,情感在适度的距离中升华。人们都把亲密无间作为交朋友的最高境界,其实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亲密是常见的,无间是不可能的;距离产生美,但如果过分保持距离,也会使双方变得疏远,甚至互相遗忘。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亲密有间、疏而不远就显得很重要了。
认知地图效应
常言道,“熟能生巧”,一种经历如果反复不断地被强化,就会在人的头脑中形成十分熟悉的认知,从而操纵起来得心应手,甚至会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提出了“认知地图”的概念,所谓“认知地图”,指的就是在某种熟练经验的基础上,人的头脑中会生成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按照这张“地图”,人们行动起来就会有章可循,不会感到茫然。
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麦克法兰做过一个关于白鼠“位置学习”的实验。他在一个实验用的迷宫里灌了水,然后训练白鼠通过游泳到达目的地。实验的目的是要了解游泳的白鼠在到达目的地的过程中究竟学到了什么?因此,麦克法兰又将迷宫中的水抽干,然后看这些学会了游泳的白鼠能不能在无水的情境中同样到达目的地。结果是,那些在有水的迷宫中能够游到目的地的白鼠,在无水的迷宫中同样能够顺利地跑到那里,也就是说它们将游泳时学会的内容成功地迁移到了无水的情境中。
据此,麦克法兰得出结论,白鼠在游泳的过程中学到的不仅是一套动作,而更主要的是掌握了迷宫的空间布局,也就是说,白鼠已经知晓了迷宫的地图,因而不论有水还是无水,都能够抵达。白鼠在游泳的探索中,认清了哪条路是死路,哪条路通向食物,哪条路最近,哪条路绕弯,等等。白鼠在反复的训练中将这些信息同化到自己的“认知地图”上面,从而明白目标在哪里和应该如何走,而不是依靠某种固定的运动方式来到达目的地。
其实,在中国古代就有过关于动物脑中会形成“认知地图”的著名事例,只不过那不是在心理学实验中。春秋时期,山戎攻打燕国,燕庄公向齐桓公求救,齐桓公令管仲随同带兵援助,杀退了山戎兵,可是在追赶的过程中却不慎走入了茫茫的沙漠,无法辨别方向。大家感到非常着急,但是又没有好的办法走出沙漠。这时,管仲提议,让燕国的一些老马在前面带路,因为它们生长于此,或许对此处的地理较为熟悉,能够找到出路。果然,老马带领着齐国的军队顺利地返回了营地。这就是“老马识途”的典故。老马之所以识途,就是因为它们长期奔波往来于该地,在它们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幅“认知地图”。
与动物相比,人脑中的“认知地图”更为复杂和高级。《庄子·养生主》中有一则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经过长期的实践,对牛的解剖结构已经了如指掌,能够达到“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的高超境地,一把刀使用了十九年却锋利如初。庖丁这种已达至化境的功夫,与其头脑中对于牛的解剖图的明晰认知是紧密相关的。
“认知地图”实际上就是一种知识或经验的框架,它的构建能够帮助人们或动物成功解决该框架所能覆盖的任务。这表明,一个人要做好事情,一定要有正确的思路,也就是要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清晰有序的“认知地图”。
过度学习效应
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经常提醒自己及时复习,在对所学习和记忆的内容达到了初步掌握的程度后,如果再用原来所花时间的一半去巩固强化,使学习程度达到150%,将会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艾宾浩斯是研究记忆心理的专家,曾提出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被看作对人类记忆规律的最早的科学发现。过度学习效应正是建立在此种原理基础之上的。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习内容在记忆之后的头几小时遗忘最快,而随着时间的推延,遗忘的速度变得越来越慢,因此,在刚刚记忆之后的短时间内进行复习,学习的巩固效果会最好,而开始复习的时间越晚,则巩固效果越差,如果时间非常晚,那么复习的时候甚至相当于重新开始学,因为那个时候前一遍的记忆内容绝大部分都已经被遗忘了。
艾宾浩斯过度学习效应的提出是以实验结果为依据的,他令参加实验者记忆100个生词,然后在不同的时间进行测量,刚刚记忆完毕时,记忆量是100%,因为学习的程度是以他们恰好能够将全部单词都记住为标准的。20分钟之后,记忆保有量为58.2%;1小时之后为41.2%;8~9小时之后为35.8%;1天后为33.7%;2天后为27.8%;8天后为25.4%;1个月后为21.1%。而如果令这些人在记忆程度达到100%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巩固学习,则会发现记忆的保持效果会好很多。
但是,过度学习也并非越多越好,当过度学习超过一定的限度之后,记忆效果即不再增强。经过研究发现,过度学习的最佳程度为150%,例如,学习一份材料,如果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刚好能够完全记住,那么再花上半个小时的时间进行过度学习,就会取得最为理想的记忆效果。
过度学习效应启示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及时复习,并且不要在刚刚记住的时候就中止,而应当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过度学习,这样才会有更高的学习效率。有一些人学习新的内容时会显得比别人慢,但是学习过后却记忆得非常深刻,不像一些学得快的人遗忘得那么严重,这就是过度学习效应的体现。而人们常说的“熟能生巧”,其实也是过度学习效应的作用。
旅游定律
没有比记忆中的风景再美好的了,所以不要旧地重游。
人们在一次去往某地的旅行过后,留下了非常美好的感觉,因此总想寻机重来一次。可是,如果始终未能成行,心里就会一直怀有这种思念和向往的情感;而如果真的又再去了一次,结果往往会大失所望。因为旧地重游不仅未能够体验到心中存有的那份美好,反而会感到扫兴,甚至会对曾经的印象产生怀疑。其实,那份美好永远只能是留在心中的甜蜜的记忆,而不会在现实中再次找寻得到。
鲁迅在《社戏》一文的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其实就豆本身来说,此后一定也还吃到过味道更好的豆,而就戏本身来讲,此后也一定还听到过表演更好的戏,但是这样的话并非虚假,它反映的是一种心理的真实,以后吃到的豆和看到的戏再好,也都会因为失去了当时那样好的心境而难以留下那样好的感受。
人的心里总会存有一种记忆中的美好,而且那是一种今生不再的感觉,因为同样的情景再也难以遇到了,而即使情景还可以重遇,自己的心境也一定是有所不同的了,所以同样的感受是不可重现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对于很多记忆中的美好,真的就是这样,不会再有第二次的经历。元稹有诗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有的时候,自己的那一次经历也许并非最佳的,以后可能还会遇到更好的,但是更好的后者并不能够取代曾经的前者,因为自己的心已经归属给了前者。
其实,人的记忆有着一种纯化的效应,也就是说人们会不自觉地将记忆中的美好进行提纯,使之变得无比美好,并且此后的现实处境与当时的情形差距越大、重新经历那种情景的可能性越小,这种感受就会越强烈。这种美好感受的关键不在于当时的情景,而在于那一时刻自身独特的心境,情景容易重逢,但心境是难以再遇的。另外,这种美好的经历一般都具有邂逅的色彩,也就是说它是不期然而遇的,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意外的喜悦,而意外得来的偶然与刻意求得的必然所产生的幸福感受是大有不同的,往往是前者会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也让人觉得更为甜美。然而,如果自己有意识地去寻求那种经历,就不会享有这种邂逅的效果了,所以那份美好的感受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就是旅游定律所给我们提供的答案。
睡眠效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停留在脑海中的最初印象就会发生变化,且这种变化通常都是反方向的。也就是说,最初的好印象会削弱,逐渐向坏的方向转变;最初的坏印象也会好转,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购买某件商品的时候本来特别喜欢,可没过几天就没那么喜欢了,甚至有些后悔当初买了它;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个不讲理的人,把自己气得半死,可过了几天后再想起这件事,却又觉得不值一提,甚至有些懊恼自己当时为何那样冲动。诸如此类的事很多,想必大家都有体会。
人们往往认为最初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其停留在脑海中的时间也最长,很多人更是以第一印象作为评判好坏的标准。如此说来,最初的印象似乎是不可改变的。但实际上,事情却并非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停留在脑海中的最初印象也会发生变化,且这种变化通常都是反方向的。也就是说,最初的好印象会削弱,逐渐向坏的方向转变;最初的坏印象也会好转,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这种现象就被称为睡眠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睡眠效应呢?这主要是由人类自身的复杂性决定的。对于初次接触的人或事物,我们很难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因为人和事物都是多面性的,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全部的特性都展现出来。尤其是人,人们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往往不会在陌生人面前袒露心扉,也不会让对方看到全面真实的自我。人性本身就是复杂多变的,再加上刻意的掩饰,要看到其完整的形象是根本不可能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交往得越多,对彼此的了解就越深,这时必然会产生一些与初次见面时不太一样的印象。
睡眠效应告诉我们,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要给对方表现自己的时间,而不要匆忙下定论。有些人特别容易犯一种印象病,以第一印象评判某人。第一印象好的就什么都好,第一印象不好的就什么都不好。这显然是不妥的。无论对于任何事物,都不能只见一次就盖棺定论,以免产生偏见。这也提醒我们在购房或购车的时候千万不要一时冲动,马上做出购买的决定。至少应该给自己一周的时间冷静一下,在考虑好各方面的因素以后,如果还是觉得值得购买,再去买也不迟。否则买了之后再后悔,那可就晚了。
此外,睡眠效应也提醒我们不要在愤怒的时候采取什么行动。人都是情感动物,当情感占据上风的时候,往往容易做出一些冲动的事情来。尤其是在愤怒的时候,很容易做出伤人害己的事情来,到最后让双方都懊悔不已。所以,在感到愤怒时,千万不要被自己的情绪控制而采取行动。无论你当时想做什么,想说什么,都不要去做,也不要去说,让自己停下来一段时间,待怒气退去以后,再决定采取什么行动。
美国前总统杰弗逊曾总结了一个在愤怒时控制情绪的方法:“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10,如果非常愤怒,就数到100。”如果没有什么其他好办法,这个办法也不妨一试。
功能固着心理
一个人习惯了某种物品的一项常用的功能之后,就很难发现这一物品的其他用途,而初次看到的这项功能越为重要,以后也就越难发现它的其他用途。
爱迪生曾经让一位数学专业的助手计算一只灯泡的体积,这个助手苦苦思索了大半天也没有找到能够测算出灯泡体积的办法,后来爱迪生有些生气地说:“你只要把灯泡盛满水,然后用量筒测一下水的体积不就可以了嘛!”这个助手之所以会在一个如此简单的问题上被绊倒,就是因为犯了功能固着的错误,因为他只想着采取何种复杂的数学方法来计算灯泡的体积,却没有想到可以将灯泡本身利用起来,在他看来,灯泡仅仅是被测量的对象,却不知被测量的对象有时本身也可以作为测量的工具来使用。
与此相类,德国化学家莱比希一次去英国的一家工厂考察,他在参观绘画颜料“柏林蓝”的配制过程时见到工人们先用药水煮动物的血和皮,调制成“柏林蓝”的原料,然后把原料溶液放在铁锅里再煮,并用铁棍进行长时间的搅拌,边搅拌边把铁锅捣得发出巨大的声响。莱比希感到很奇怪,一个工长向他解释道:“搅拌锅里的溶液时,一定要用铁棍搅,而且发出的声音越大,‘柏林蓝’的质量越好。”莱比希听后笑着说:“不需要这样搅,只要在‘柏林蓝’原料里加点含铁的化合物就行了。用铁棍使劲磨蹭,无非是为了把锅上的铁屑蹭下来,使它与原料化合生成‘柏林蓝’。这样虽然也行,但太浪费时间啦!”这个工厂的人们只知道通过铁棍与铁锅进行撞击和摩擦的方式来给颜料溶液加入铁元素,却不知实际生效的仅仅是铁的成分而已,与这种方法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完全可以采取另外更为便捷的方式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可是他们习惯了将这一功能固定在使用铁棍搅拌这一笨拙的方法上。
功能固着心理其实也是心理定式的一种体现。人们总是倾向于遵从习惯,而对于习惯之外的可能则无所察知。于是,大家在使用某一物品时,实际上所用的只是它的部分功能,尽管其有着更多的优越功能,也都被无意地忽视掉了,同时,使用者也会因此而失去了许多的便利。所以,我们如果想要在生活中获得使用物品的更多便利,就要有意识地打破功能固着心理,可以尝试着锻炼自己的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去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并且在一开始就认清某种物品所具有的多项功能,从而对其进行效益最大化的利用。
酝酿效应
人们有时会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只得暂时放弃,可是就在自己从事其他活动的时候却会偶然间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而在此之前暂离思考的那段时间就是“酝酿阶段”。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曾花费大量的精力探究元素的共同性,试图从中找出某种规律,长时间夜以继日的研究使得他甚至会产生昏眩的感觉,但是工作却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直到有一天他准备上火车的时候,头脑中忽然闪现出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决定性的观念。与此相似,德国化学家凯库勒竟然是在梦中发现了苯分子环形结构的。
大量的经验和事例表明,人对某一问题的重要发现有着很大的偶然性,也就是说一个奇妙的方案是在不经意间突然出现于脑际的,当然,这一般需要此前的艰苦思考做准备。
心理学家西尔维拉做过一个实验:有4个小链子,每条链子有3个环,打开一个环要花2分钱,封合一个环要花3分钱,开始时所有的环都是封合的,要求被试者把这12个环全部连接成一条大链子,但花费不能超过15分钱。其中,被试者分为三组,用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时间都是半个小时。不同的是,第一组的半个小时是连续的,而第二组在解决问题的半个小时中间却插入了半个小时做其他的事情,第三组则插入的时间为4个小时。结果是,这三组被试者成功解决问题的人数比例分别为55%、64%和85%。这说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插入了另外的时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插入的时间越多则会令这种效果表现得更为明显。这种效果即心理学中的“酝酿效应”。
在这个实验中,当询问被试者解决问题的过程时,发现第二、三组人员回过头来重新面对问题时并不是按照此前的解法去做,而是完全从头做起,这也就是说,时间的间隔很可能会带来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因而使得成功的概率更大。
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之所以很长时间里都没有能够找到有效的对策,往往就是因为自己已经被既已形成的思维方式所束缚,结果反复思考,都是沿着走不通的旧思路进行的,这样一来,思考的时间即使再多,也会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但是,如果人们暂时将这一问题放开,将这一思考过程中断,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再重回到这一问题的时候,却有可能会从新的思路来出发,这样也就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酝酿效应的关键之处就在于打破了解决问题不当思路的定式,从而促进了新思路的产生。
另外,人们在离开某一思考过程的时候,思索行为其实并未完全中止,因为实际上头脑中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过程仍在延续着,只是这种延续转移到了潜意识层面而已,人们并不会直接地感受到,但它确实存在着。正是有了这种潜思考的存在,才令灵感的闪现与梦中的神谕成为现实中的可能。
酝酿效应启示我们,当自己为某一问题而困惑的时候,不妨暂时撇开它,转移一下注意力,令自己放松放松,然后再重新去面对它,或许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甚至在重又回到问题之前,就会在某种偶然的情景下豁然开朗。
心理定式
按固定思路去考虑问题,而不愿意转个方向、换个角度,这是人的通病。这种心理定式真的很可怕,会让我们一头撞到南墙上。
如果有人问你:“什么老鼠两条腿走路?”你或许有些茫然。
别人稍加提醒:“试试动画片中的……”
你不难找到答案:“米老鼠!”
“那么什么鸭子两条腿走路?”
你脱口而出:“唐老鸭!”
可是,两秒钟以后,你又会后悔:还有什么鸭子不是两条腿走路?
简直是恶作剧!做完上面的游戏你肯定会有这样的抱怨。其实没什么可抱怨的,因为并不是某个人在开玩笑,完全是心理定式在发挥作用。这是无法回避的。心理定式,又叫定型化效应或刻板印象,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
人的心理定式有三个特点:
1.它是由早先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在人的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容易以习惯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
2.它是对先前经验的间接、概括性的反映,并影响人的后继心理活动趋势;
3.它具有相对的成熟性和稳定性。
心理定式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对每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了解,而只能与其中的部分成员交往,因此,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用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部。
心理定式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表现为:在对于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某类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搜索信息,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得出结论,这就简化了认知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消极的一面表现为:在有限材料的基础上做出带普遍性的结论,会使人在认知别人时忽视个体差异,从而导致知觉上的错误,妨碍对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
针对心理定式,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者向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对第一组学生说:这个人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对第二组学生却说:这个人是一位知识渊博的科学家。然后他让两组学生各用词汇描述所见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
第一组学生的描述为:仇恨,绝望……第二组的描述为:深邃,坚强……对于同一个人,仅仅因为先前得到的提示不同,就在描述时用了差别如此之大的词汇,可见定型化效应的影响之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心理定式的积极作用,摒弃其消极作用,不能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尤其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更应该注意这一点,对他们精心培养,不能放弃任何使他们向正面转化的机会。
“思维定式”多出现在成人身上,因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天长日久,耳濡目染,存在于世俗中的成规就会像一层密不透风的“茧”,紧紧束缚着成人的思维。
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聊天,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急匆匆地对公安局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局长说:“是我儿子。”
你知道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局长是什么关系吗?
曾对100个人测试过这个问题,但是100人中只有两人答对了,并且这两个人都是孩子:“局长是个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局长的丈夫,就是孩子的爸爸;另一个是局长的爸爸,就是孩子的外公。”
为什么成年人对如此简单问题回答不正确,而孩子却很快就答对了呢?因为按照成人的惯性思维经验,公安局局长应该是男的,从男局长这条线索去推想,无法找到正确答案;而孩子没有成人那么多的经验,也就没有心理定式的束缚,因而很快就能找到正确答案。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一个人一旦进入思维死角,智力就可能在常人之下。所以,我们一定要打破思维定式,换个角度、换个思路想问题,我们就不难从舞剑中悟到书法之道,跟飞鸟学会制造飞机,由蝙蝠联想到电波……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开创一片新天地,创造出人生奇迹。
寻斧效应
持有不合理信念和认知方式的人,会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占上风,并影响到自己的行为。
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庄园里,园主在地窖中储存种子的时候,将一把斧子忘在了地窖中。几天后,当他又要用斧子时,才发现自己的斧子不见了。放在自家的斧头去了哪里?他在自家门后面、桌下面、堆柴草的房里到处找遍了,依然没有找到。到底是谁偷走了斧子呢?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因为两天前他们刚刚吵过架。没有证据不能乱下结论,于是,他仔细地观察邻居家的儿子,觉得就是他偷了斧子。看他走路的样子,很像,不仅如此,连他的神态、动作、表情也像,甚至他说话时的声调,都像是偷了斧子之后的反应。总之,越看越像,几乎可以肯定,就是他偷了我的斧子了!
又过了几天,园主又到地窖去储存物品。当他打开地窖门时,发现了那把斧子正躺在地上。第二天,此人再看邻居家的儿子的时候,他的举动和言行,就连笑的神态,一点儿也不像是偷斧子的样子。
这就是寻斧效应——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认为的世界里,所以,总会轻易地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并处理事情。
心理学家认为,“丢斧事件”本身并不是导致情绪障碍和脱逸行为的直接原因,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看法、解释、信念和认知方式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一个拥有合理信念和正确认知方式的人,懂得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懂得处理任何事、对任何人作评价要用事实说话;而持有不合理信念和认知方式的人,则会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占上风,并影响到自己的行为。
生活中疑邻偷斧的现象也比比皆是:领导对他态度冷淡一点,便认为领导对他有了看法;恋爱时,女朋友因急事不能赴约,就猜疑她是不是去和别人看电影或变了心;自家电费高了,怀疑是邻家窃电;自家话费多了,怀疑是邻家盗打。
疑神疑鬼的寻斧效应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轻者影响邻里关系、同事关系,重者还会对别人造成伤害,甚至会伤及无辜者的性命。比如,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仅凭几张“模棱两可”的卫星照片,就怀疑伊拉克前政府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于是美国发动了一场伊拉克战争,结果使无数人丧失了生命。
做人,绝对不能心有成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人,那会犯下许多无法挽回的错误。同样,喜欢怀疑别人的人,也会因为心有疑惑,而变得自我封闭,少与人交心,郁郁寡欢,时间长了便会由怀疑别人发展到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变得自卑、怯懦、消极、被动。
快乐定律
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想要的少。占有再多只能体验到一时的快乐,而无穷的欲望仍然会折磨贪求的心。知足才能真正常乐。
一次,学生们怂恿苏格拉底到繁华的集市上走一遭,因为那里的物品实在是太丰富了,如果不去欣赏一下就太可惜了。苏格拉底耐不住劝说,就去逛了一番,集市中琳琅满目的商品果然令他大开眼界,然而苏格拉底慨叹道:“世界上竟然有那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这就是苏格拉底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就常人而言,首先考虑到的一定是自己想要拥有其中的哪些,可苏格拉底恰恰相反,因为在他眼中,自己的生活已经是足裕的了,集市中的东西即使再好,又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呢?正因为苏格拉底心中没有这种匮乏感,所以他才是快乐的,可其他的人却会因为自己想要拥有什么又得不到而产生苦恼。
所谓知足常乐,讲的就是满足的心理才会带来快乐。如果陷入对欲望的追逐之中,这一过程将是无穷的,就会常常遭受欲望未得到满足的痛苦;可是如果对已经拥有的感到满足,就会赢得一份快乐的心情。当然,知足常乐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是两回事,知足的根本在于对自己此时的拥有怀有一份感恩之心。有个事例,讲的是一个人因为贫穷买不起鞋穿而感到很苦恼,可是有一天他忽然见到一个没有脚的人,这才陡然感觉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他知道,相对于拥有健全的肢体,穿的衣服破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还有一个故事,说一个老大娘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草帽,二女儿卖雨伞。这样,晴天的时候老大娘就替二女儿担忧,因为晴天雨伞就不好卖了;而雨天的时候老大娘又为大女儿发愁,因为雨天草帽就没人买了。有人劝她换一个角度来想,晴天时就想着大女儿的生意好,而雨天时则想着二女儿的生意好,这样,不论是晴天还是雨天,老大娘就都会为女儿感到高兴了。事情并没有变化,但是看待事情的角度变了,人的情绪就随之改变,我们要因为自己的拥有而感恩,不应当因为自己的缺乏而抱怨,这样,才可以常享快乐的人生。
贝时璋是我国著名生物物理学家,他出生于1903年,2009年去世,享年106岁。贝时璋一生没有生过大病,100岁的时候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98岁之前没有住过医院,除了正常的身体检查,他是不去医院的,几乎从来不打针吃药。总结自己的长寿经验时,贝时璋认为主要得益于4个方面:淡泊名利,宽厚待人,适当运动,注重营养。他一生过着清贫的生活,知足常乐,对物质要求不高。他家的家具十分简单,家用电器很一般。衣装整洁而随意,一件衣服可以连续穿十几年。贝时璋曾经说:“学问要看胜似我的,生活要看不如我的。”贝时璋真是个智者,他谙熟并奉行快乐定律,获得了一个圆满的人生。
幸福定律
当你不是总在想自己是否幸福的时候,你就是最幸福的。
一只小狗问妈妈什么是幸福,狗妈妈回答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啊。”此后,小狗每天都试图咬住自己的尾巴,也就是想将自己的幸福紧紧地看住,结果却总是咬不到,还把自己弄得团团转,好不疲累。后来,它又去问妈妈,为什么自己总是抓不住幸福,狗妈妈笑了,说:“你为什么非要那么努力地去抓住幸福呢?其实呀,只要你抬起头大步向前走,幸福自然就会跟在你身后的!”可爱的小狗听了,豁然开朗,于是趾高气扬地阔步前行,摆动起来的是尾巴,牵动着的是幸福。
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关于幸福的定律,其含义是:当你不去在意自己究竟是否幸福的时候,你就走进了幸福之中。这体现了一种看似悖谬的现象,就是当人们所执意追求的时候,往往不能够得到,而不去追求的时候,却会意外地拥有,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心理机制。为什么会有这种欲求而不得、不求而反获的事情呢?这涉及人的心理关注的问题。很多人有过这样的体验,就是在某种情况下,越是强制自己集中注意力,注意力却越是无法集中;而放松下来,则常常会自然地投入进去,关于幸福感,也与此相似。其实,人们在心里刻意地惦记着的幸福都是由于不满足而产生的,而不满足则会促成一种焦虑感和失落感,这种焦虑和失落的心理正是破坏幸福感的基本因素。
有句俗语叫作“身在福中不知福”,人们习惯于将身边的一切看得平常,即使它很好,也浑然不觉;即使它很坏,也能够平静地承受。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甘于现状的,有些人认为自己当下的生活是不幸福的,而一心汲汲于对幸福的追求,可是这些人往往只是将幸福作为一种结果来看待,却忽视了这样的道理: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追求到了什么样的结果,而是收获于生活的过程本身。
有一个知名的企业家,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却突然被检查出自己患了癌症,生命余下的时间已经很为短暂了,此时,他蓦然发现,自己这些年来在社会上奔波辗转,虽然是取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成功,自己也为此而感到骄傲,却从未用心体验过幸福,于是他决定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抛弃一切世俗的纷扰,再无利害得失之心,平静地过着安乐的生活。不久之后,他在复查时发现,自己竟然神奇般地痊愈了。他在追求一切的时候,其实得到的只是外在的富有,而在放下了一切的时候,才获得了内在的富足,才获得了真正的幸福。
所以,祈盼着幸福的人们,应当懂得收获幸福的规律,用心执着于当下的生活,专注于生活过程本身,而不应当想象着只有当自己具备了什么的时候,才会变得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每一天的生活之中。
快乐不对称定律
人的心理感受具有一种非常奇怪的倾向,那就是痛苦的情绪总是挥之不去,而快乐的情绪却很容易消失。
俗话说,“千里搭长棚,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在《红楼梦》第三十一回中,林黛玉曾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清冷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因为热闹只是短暂的,而冷清却是常态,所以林黛玉对于欢聚有着一种抵拒的态度。
人生就是这样,欢乐之时少,而悲苦之日多,其实,欢乐与悲苦还不仅仅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人的心理对于悲苦有着更为强烈的感受;而对于欢乐,虽然一时的感触也会很浓厚,但总是不如悲苦所留下的印痕那样深。人似乎天然地具有咀嚼痛苦的偏好,而且这种心理取向是不由自主的,虽然每个人都不喜欢去回味痛苦,可是偏偏痛苦的情景会经常地浮现于脑际,给自己带来深深的困扰。
陆游与表妹唐婉彼此深爱,但不幸被母亲拆散。此后,两人只在沈园见过一次面,不久之后唐婉即郁郁而终,而这也给陆游留下了无尽的伤感,直到晚年也不能有丝毫的忘怀,曾经多次作诗来表达心中的这份苦楚:“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读来令人万分感慨。而南唐后主李煜在被俘之后也久久地沉湎于亡国之痛,极其悲恸地吟唱着:“多少恨,昨夜梦魂中……”从这些事例中可以看出,强烈的痛苦情绪是会影响人的终生的,而却很少有人能够对某件乐事记住一辈子。
快乐不对称定律给我们的启示是,要重视痛苦情绪对人的心理可能产生的严重的消极影响,一旦经历了重大的痛苦事件,应当即时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其后的不良心理反应。例如,发生重大的地震灾害之后人们会对受灾的人们施以心理救援,因为地震所带来的伤害会成为当事人心中的一种忧伤而郁重的阴影,非常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这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尤为重要。而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家长和教师也要特别注意避免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较大程度伤害的事件发生,典型的例子就是家庭暴力,孩子在遭受了痛苦的惩罚之后,往往会产生怨恨的心理,这对其身心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严重的话甚至会阻碍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甜柠檬心理
柠檬有甜的,也有酸的,而人们往往认为自己所拥有的柠檬是甜的。也就是说,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所拥有的就是好的,这就是所谓的“甜柠檬心理”。
“甜柠檬心理”与“酸葡萄心理”是相对应的,后者讲的是人们认为自己所不能够拥有的就是不好的,而前者讲的是人们将自己所拥有的都看做好的,两者相互补充,实际上说的是同一种心理的两面,既然自己没有的是不好的,那么当然自己所拥有的就是好的啦。而与“酸葡萄心理”一样,“甜柠檬心理”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因为只有认为自己所拥有的是好的,才会有一种幸福的感觉。人们常讲,“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当然与个人的眼光不同有关,而实际上这其中也有“甜柠檬心理”在发挥着影响,因为情人是自己的,这本身就增加了漂亮的成分,试想,如果认为自己的情人是丑的,那岂不是太苦恼了吗?
人们在购买重要的物品之前,经常会征求有过使用经验的朋友的意见,这时就会发现,这些朋友大多对自己所使用的产品类型会给予好评,特别是在两款或几款档次相类的产品的对比中,往往是积极肯定自己所用的那一款的优点,而对于其他的则更主要的是强调其缺点。这既有选择的原因,也有后来使用的原因,就是说人们在购买的时候会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而在购买之后的使用过程中,原来的喜悦之情会进一步增强。
在物品的拥有方面存在着“甜柠檬心理”,而在能力的拥有方面也同样如此。抗日战争时期,位居昆明的西南联大经常会遭到日寇的空袭,于是每当防空警报响起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就都要赶紧转移到防空洞中。中文系的刘文典教授是研究《庄子》的专家,他在讲课中时常会提到的一句话就是:“《庄子》,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意思是讲,世上最懂《庄子》的人非己莫属。在一次逃避空袭的时候,他看到同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沈从文也在一起往防空洞跑,于是向沈从文喊道:“我跑防空洞,是为《庄子》跑,我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跑什么?”这表明,在刘文典看来,不仅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庄子》专家,并且也认为传播《庄子》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至于沈从文所作的小说则给予了相当轻蔑的态度。他的这种看法当然是极大的偏见,但也可从中看出他对自己用心研究的《庄子》的珍爱之情。
所以说,“甜柠檬心理”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会给人增加幸福感;而另一方面,它也可能会令人形成偏见。
空虚效应
精神空虚不仅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还会严重影响到周围人的情绪,进而又将这种情绪重新传染给自己,加重自己的空虚感,形成恶性循环。
自从人类诞生后,空虚心理便如影随形地跟随在人们身旁。而且,人类社会越进步,人们越容易陷入空虚状态,而且陷入空虚状态的人越多。所谓空虚心理,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切空白,没有信仰和寄托。它是一种百无聊赖的消极情绪,是闲散的不良心态。挂在不少人口头上的“没劲”就是对这种心理的最通俗阐释。
当社会价值多元化导致个人彷徨无措,或者个人价值被无形抹杀时,空虚心理极易出现。这便是“空虚效应”。
一个健康正常的社会,往往有一种被社会大众普遍认可的价值体系,有一种信仰成为全社会的精神支柱。但是,在社会的转型期,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各种社会思潮的泛滥,极容易使人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传统社会道德崩溃,是非难辨,社会形态多变,精神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双重混乱,会给人们带来无所适从的迷茫感,进而导致个体的空虚心理。另外,当个人的努力得不到社会认可,个人的价值遭到社会的否定,人就会受到极大的挫折,进而会怀疑生活的意义,就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当然,空虚心理的产生也有个人原因,比如:不幸生活带来的自我贬低和自我否定;对人生观、价值观的错误的认知;无法满足的精神需求,等等。
空虚的人往往没有追求和远大的理想,就像一只无头的苍蝇一般,没有目标,乱闯乱撞。他们感到生活像漫漫长夜,无边无际,于是抱着随大流、得过且过地混日子心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些空虚者为了寻求刺激,经常抽烟、酗酒、赌博、寻衅滋事等,以此来消磨时间,排解郁闷。更有甚者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空虚的人怀疑一切,否定一切。他们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认识,要么过低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烦恼忧郁,颓废迷茫;要么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总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或“虎落平阳”,常常感到无奈、沮丧。很多空虚者对社会现实和人生价值存在错误的认知,以偏概全地评价某一社会现象或事物,当社会现象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过分地在意个人的得失,一旦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心怀不满,失落困惑。
要想克服空虚的情绪很不容易,首先我们很难发觉自身的问题所在,而且即使发觉了也不一定有毅力去改变。而且,很多人往往把问题出现的原因推到其他因素上,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然而,我们又必须克服这种情绪,因为情绪具有传染性,精神空虚不仅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还会严重影响到周围人的情绪,进而又将这种情绪重新传染给自己,加重自己的空虚感,形成恶性循环。而建立稳定的价值体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是消解空虚的根本手段。
情绪效应
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会对身心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负面情绪会对人的精神与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情绪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是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吸血的蝙蝠。它的身体极小,却是体躯庞大的野马的天敌。这种蝙蝠在攻击野马时,常附在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敏捷地刺破野马的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吮血液。野马在受到蝙蝠的攻击后,马上就开始狂乱地奔跑和蹦跳,想甩掉身上的蝙蝠,但是野马的这种疯狂举动对于蝙蝠毫无影响,它从容地吸附在野马的身上,直到吸饱血液才满意地飞去,可是野马却常常会因此而痛苦地死去。动物学家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发现,蝙蝠所吸食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野马远不会因为失血而导致死亡,它们的死亡是由剧烈的情绪反应所造成的。
很早之前一位叫阿维森纳的学者就曾做过动物情绪反应的实验。他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置于不同的环境中生活:一只羊羔在安全的水草地,而在另一只羊羔旁边则拴了一只狼。与狼为邻的小羊总是看到自己面前那只狼,在极度惊恐的状态下,根本吃不下东西,不久就因恐惧而死去。后来,医学心理学家又用狗做了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的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结果笼内的狗在强烈的急躁、气愤和嫉妒的情绪支配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
而到了现代,美国的一些心理学家曾将人在生气时血液中所含有的特殊物质注射到小鼠体内,结果这些小鼠变得行为呆滞,并且难以进食,几天后就默默地死去了。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对此做了更进一步的研究,他收集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气水”,即把人们在怀有悲痛、悔恨、生气和平静的情绪时所呼出的气体溶于特制的溶液中。结果发现,平静者的“气水”清澈透明,而悲痛者的“气水”沉淀后呈白色,悔恨者的“气水”沉淀后为蛋白色,生气者的“气水”沉淀后为紫色。将生气者的“气水”注射到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即死亡。由此,爱尔马分析,人在生气时会耗费大量的精力,生气持续10分钟即相当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而且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剧烈,分泌物比其他情绪的都更为复杂,毒性也更强。
以上这些事例和实验表明,负面情绪对人体的伤害极大,人若想保持身心健康,就一定要注意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
扑克游戏定律
在扑克游戏中,赢家说说笑笑,而输家则高喊“发牌”。当人的处境不同时,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导致不同的行为表现。
赢家因为自己占据着有利的地位,所以在心理上有一种放松感和优越感,所以会说说笑笑,一方面显示出喜悦的情绪,一方面也表露出得意的心态。输家则是居于下风,有紧张感和焦虑感,此时所想的只是在接下来的游戏中转败为胜,所以无心说笑,而是高喊“发牌”,急于将游戏快速进行下去。这种典型的现象说明人们居于不同的处境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不同的心理又会导致不同的行为表现,而且,这种心理与行为又会对事实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三国演义》描写诸葛亮与周瑜斗智的段落中,周瑜气量狭小,数次想要谋害诸葛亮,但是诸葛亮总是稳操胜券,每一次都能够识破他的阴谋,令他的意图不能得逞。后来孙、刘两家交战,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屡遭失败,心气暴躁,最后吐血身亡。在这场争斗过程中,诸葛亮智高一筹,周瑜的心计全在他的掌握之中,而他自己也有安妥的应对之策,所以能够虚与委蛇,笑傲从容。相反,周瑜的智谋比不得诸葛亮,每次有所图为都会陷于被动,结果徒增气愤,却于事无补,枉费心机。这就是赢家和输家迥然相异的表现。
其实,在扑克游戏中也常常可以见到,尽管赢家不慌不忙,而输家急于求胜,可是游戏继续的结果往往是赢家接着赢,而输家则输得更多。这其中可能有输家的牌技本来就不如赢家的因素,但也与双方的不同心理状态有关。赢家持着一种轻松的心态来应对,可以发挥出最佳水平,而输家的急躁则会导致其思维更加混乱,连原来所具有的水平都达不到了。于是,越着急,就越赢不了,而越赢不了,就会越着急。所以对于输家来讲,上策也许不是喊“发牌”,而是喊“停”。扑克游戏定律的重要启示也正在这里,如果此时自身的处境是不利的,那么干着急是没有用处的,而是应当冷静下来认真思考和寻查一下问题出在哪里,自己应当如何做才能真正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只有看清问题,选准了对策,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爱抚效应
爱抚可以缓解压力,使人的心情平静。人在感到压力巨大或者是情绪激动的时候,如果获得亲人或爱人拥抱,这种情绪就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任何人都会有紧张、不自信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如果能有人给予恰当的关心、问候或者爱抚,就能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放松感。
有个小女孩病了,妈妈带她去医院。准备阶段,小女孩就紧张得不得了,手脚冰凉。她对妈妈说她怕痛。妈妈边抚摸她的小脑袋和后背,边说:“别怕,乖女儿,妈妈抱着你你就不会疼了。”小女孩果然觉得那一针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疼。
可是,三天后的第二针却让小女孩疼得流出了眼泪。原来,那天妈妈上班没时间,只好由爸爸带她去医院。在医院里,女孩让爸爸抱,却遭到了爸爸的呵斥:“这么大了还让人抱,害不害羞。”无奈,女孩只得自己趴到了椅子上。
同样是打针,怎么跟妈妈去不疼,跟爸爸去就疼呢?因为妈妈给予了小女孩语言和行动上的爱抚。这就是爱抚效应——适时的爱抚,会让人的神经系统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变化,进而缓解紧张,改善情绪,增加自信,甚至还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功能。小女孩的妈妈就是利用爱抚效应减轻小女孩的疼痛的。
医学上有一条健康原则:“多一点爱的触摸”,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触摸是爱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增进双方感情、使双方关系更密切的有效手段。这种爱的触摸每个人都需要,尤其是婴儿。人类学家艾胥里·孟塔古在他的著作《触摸:肌肤之亲对人类的意义》中曾经提到,在19世纪的时候,孤儿院里面的婴儿存活率很低,即使孤儿院的条件已经很好,但是仍然有一半以上的婴儿在一年内死亡。
研究人员发现,条件越好的孤儿院,婴儿的死亡率就越高。这就是因为好的孤儿院由于特别注意环境的卫生,因此工作人员从来都不去触摸婴儿,他们认为这样做可以避免疾病的传染,减小婴儿的患病率。可是大量的婴儿相继死亡却使他们摸不着头脑,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其实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触摸对于婴儿的重要性。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触摸的重要。19世纪20年代末期,在纽约的贝尔夫医院,还有一些有远见的医生主张每天都要抱几次婴儿。结果这个医院的婴儿死亡率下降了1/3,这就是触摸的神奇功效。
不仅是婴儿需要触摸,成年人也同样需要触摸。事实表明,夫妻之间经常有牵手、拥抱等身体接触的,比没有身体接触的要幸福得多,他们大多对自己的婚姻状况比较满意,且家庭和睦、身体健康。
叶克斯——道森定律
适度的紧张感会提高做事的效率较低,但是当紧张感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行为表现却会随着紧张感的加强而变得越来越糟糕,这就是叶克斯——道森定律。
1980年,心理学家叶克斯和道森做了一个实验,随着课题难度的增加,动物参与的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后来对人类的研究表明,事情难度与行为效率之间并非单一趋向的关系,而是呈现一种倒U型曲线的关系,也就是说,从低难度开始,随着难度系数的逐渐上升,行为效率也会随之提高,可是当这种趋势达到某一临界点之后,却会出现相反的情形,即难度越大,效率则越低。
依据心理学家的分析,当人们从事低难度活动的时候,非常的放松,有些心不在焉,这就导致做事的效率较低;而当事情难度较高的时候,人们会对其变得重视起来,从而激发潜在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出主体的积极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做事的效率较高;可是当难度达到相当的程度时,人们做起来就会感到力不从心,对成功变得没有把握。这样,既在客观能力上有所不及,又在主观动机上有所懈怠,因此行动起来就显得慌乱,效率当然也就会下降。
紧张情绪是一种高度调动人体内部潜力以对付压力而出现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应激变化。紧张是一种有效的反应方式,是应付外界刺激和困难的一种准备。有了这种准备,便可产生应付瞬息万变的力量。紧张的情绪也可以升华为行动力,应用于学习或工作中。当情绪突然紧张起来时,往往注意力特别集中,有可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而随着任务的顺利完成,内在的紧张感也会渐渐消失。因此紧张并不全是坏事。然而,过度的紧张状态,则会严重扰乱机体内部的平衡,并影响身心健康,妨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叶克斯——道森定律表明,一定的紧张情绪会令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可是切记要掌握一个度,否则,如果紧张情绪过于严重,导致焦虑,认识到这一点,人们在做事的时候就应当注意,既不要完全地放松,神游天外,也不可以将成败看得过于严重,以致患得患失,反而乱了阵脚。
这种规律同样适用于职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工作压力与工作效率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有关学者研究和探讨的热点问题。实验证明,过大或过小的刺激力都会损害业绩,只有刺激力比较适度时,业绩才会达到巅峰状态。也就是说,当压力很小时,工作缺乏挑战性,人处于松懈状态,工作效率自然不高;当压力逐渐增大时,压力变成动力,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工作效率逐步提高;当压力达到人的最大承受能力时,工作效率达到最大值;当压力超过人的最大承受能力之后,压力就会变成阻力,工作效率也会开始下滑。过度的工作压力会造成员工高血压、心悸、烦躁、忧虑、抑郁、工作满意度下降、工作效率下降、协作性差、缺勤、频繁跳槽等不良反应。对于管理者而言,要想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并尽量降低人员流动与缺勤带来的损失,必须改变那种“压力越大,效率越高”的错误观念。
痛苦定律
死亡无疑是痛苦的,然而还有比死亡更痛苦的,那就是等待死亡。
也许大家都熟悉一段叫作《扔靴子》的相声,讲的是有个老大爷,儿女都不在身边,一个人住两层的楼房,就打算把二楼租出去,可是相继来了好几个租户都被他赶走了,原因就是嫌他们太吵,老大爷图的是个安静。这天,有个小伙子来租房,说明了自己的情况,保证自己肯定不会吵,他白天一整天都不在家。可是这个小伙子正在谈恋爱,每天夜里都回来得很晚,噔噔噔地跑到楼上之后就往床上一躺,然后把两只笨重的大靴子往高处一扔,再重重地落在地上。接连几天都是如此,楼下的老大爷可受不了了,因为自己每天夜里都会被重重的靴子砸楼板的声音给惊醒,于是那天早上上楼去找小伙子,把这事跟他说了。小伙子感觉很过意不去,保证以后一定注意。当天夜里,小伙子还是噔噔噔跑到楼上,一只靴子已经落地了,小伙子这才猛然想起来早上老大爷交代的话,连忙把第二只还没落地的靴子接住,轻轻地放到地上。第二天一大早老大爷就来敲门,让小伙子赶紧搬走,跟他说:“每天你两只靴子一块儿扔下来,扔完了我还能睡,昨天你就扔了一只,我一宿没睡,就等那第二只了。”
这个事例说明,老大爷等待靴子落地时的心理比听到靴子落地被惊醒还要痛苦。其实这体现了人们关于痛苦感受的一种心理规律,就是等待痛苦出现的过程比遭受痛苦的瞬间要更痛苦,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谓的“痛苦定律”。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对痛苦本能的恐惧心理,痛苦真正发生的时候,人们是不能够逃避的,因此反而会较为坦然地接受,可是当这种痛苦尚未发生而又即将必然发生的时候,却会令这种恐惧感占据自己的心头,会感到比痛苦实际到来的时候更为痛苦。有一个笑话讲的是在一次执行枪决的时候,因为子弹是劣质的,连续两发都没响,这时临刑犯人受不了了,哭求着说:“你们掐死我吧,我受不起这个惊吓啊!”这其中也蕴含着痛苦定律的道理。有一些人会畏罪自杀,可畏罪自杀显然是比被判刑处决死得要更早,可是那些人却会选择更早地死亡,原因之中有着为了避免在审讯过程中受辱的一面,但更主要的则是在断定自己难逃一死之后,难以承受那种等待死亡的痛苦。
历史上达摩克利斯之剑的故事,也颇能说明这个道理。这个典故说的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事,当时,西西里东部的叙拉古王狄奥尼修斯改革政治,打击贵族势力,建立民主政权,引起了权贵们的不满。他虽然大权在握,但地位并不稳定。他的朋友达摩克利斯很羡慕他,常说他幸运。有一天,狄奥尼修斯让达摩克利斯穿上王袍,扮成他的模样,坐到宫殿的宝座上。此时,宫殿里盛排筵宴。达摩克利斯坐到王座上后,抬头看到在自己的头顶上方的天花板下,有一把用一根马鬃悬挂着的寒光闪闪的利剑。达摩克利斯吓得脸色煞白,双手颤抖,最后离席而逃。这种时刻威胁人生命的危险,比杀人更令人恐惧,更让人感到痛苦。
延迟满足实验
延迟对欲望的满足意味着以获取最佳结果为导向的较强的自制能力,甚至也代表着一种远见,而这正是一个人的事业成功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品质。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实验者寻找一些4岁的儿童作为被试,发给他们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就吃掉的话,只能吃这一颗;而如果等20分钟之后再吃,就能再得到一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马上就把糖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了性子,或者闭上眼睛、头枕双臂做出睡觉的样子,或者用自言自语、唱歌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最后通过对自己欲望的克制而度过了这段漫长的等待时光,从而得到了更丰厚的收获。这就是著名的“迟延满足”实验。这个实验用于分析孩子承受延迟满足的能力,所谓的延迟满足,就是能够耐心等待自己最向往的结果,而不是只顾满足当下的急迫需要却置更为重要的目标于不顾。
后来,心理学家们一直暗中对这些孩子实施跟踪研究,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最后的研究结果显示:那些只吃到一颗软糖的小孩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得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他们被某个东西所诱惑的时候,往往不能控制自己,一旦得不到满足,便会焦躁不安,无法心平气静地做接下来的事情;而那些最终吃到两颗软糖的小孩,在青少年时期也同样显示出较强的自控力,学习成绩也更好一些。他们能够根据自身与现实的状况有效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在遇到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相抵触时,能够果断地牺牲眼前利益以获得更远大的目标。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自制力的大小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制力越强,取得的成就也越大。
自制力,就是一个人控制自己思想感情和举止行为的能力。人作为一种生存于高度组织化了的社会之中的智能化的生物,与动物的区别之处便在于不像动物那样没有什么理智,跟着“感觉”走,而是能够根据自身与现实状况对自我做出规划与控制,以使自己的行为达到一种最优化的效果。可以说,一个人的成功与自制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说,成功的首先前提是自信的话,那么一旦具备了自信之后,接下来最关键的便是依靠自制力(摈除诱惑)了。鲁迅当年对于别人称自己是天才的说法回应的一句话是:“我只不过是将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读书罢了。”这里表面上说的是利用时间的问题,实际上说的便是自制力的问题。很凑巧,有西方人简直是针对鲁迅的话做了针对性的进一步解释:“自制力宛若受到控制的火焰,正是它造就了天才。”
当然,自制力绝不仅仅是属于那些天才的“精英”品质,而是一种“大众化”品质,时时刻刻地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产生相应的效果。大体上,自制力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使自己在实际工作、学习中努力克服不利于自己的恐惧、犹豫、懒惰等行为或心理;一方面则是善于在实际行动中抑制种种冲动行为或情绪。可以说,自制力的强弱对一个人整体品质的影响要大于许多其他的品质,自制力强的人和自制力弱的人看上去往往截然不同。自制力强的人往往显得坚韧、睿智、富有责任感,而缺乏自制力的人则往往显得放纵、轻佻、不知轻重。
总体上,自制力是属于意志的范畴,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努力逐步培养与锻炼出来的。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青年时代曾经下决心:“克服一切坏的自然倾向、习惯或伙伴的诱惑”,以培养自己的自制力。他给自己制订了一项包括十三个名目在内的道德计划,并逐条实行。比如,为了矫正自己爱和别人开无聊的玩笑的习惯,他列了“沉默”一条,要求自己做到:“除非于人于己有利之言谈,避免琐屑的谈话。”后来听一位朋友说他经常显得很骄傲,他又把“谦逊”列入。晚年撰写自传时,富兰克林认为,正是其青年时代的这些计划培养了自己的自制力,并让自己受益终生。
暗示效应
人们在接受一定的诱导时,心理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暗示效应,会不自觉地按照自己所受到的诱导那样去思考和行动。
赵本山表演过一个叫作《卖拐》的小品,在小品中,一个原本健康、腿脚利落的人骤然间“忽忽悠悠”就瘸了。这种情形看似可笑,实际上,其中蕴藏着很深刻的心理学原理,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极为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跟我来,我咋走,你就咋走”这句话以及亲身的动作示范。根据这句话,小品中的范伟接受了赵本山的诱导,模仿他的行走方式,走了一会儿,就真的变成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残疾人”了。“忽悠”之所以具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就在于它所起到的心理暗示作用。
在心理学中,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者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与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的现象被称为暗示效应。或许人们并没有察觉到自己受到过暗示效应的影响,但是实际上,暗示效应的发生非常普遍,其中有的是有意的暗示,而更多的是无意的暗示。《卖拐》中的暗示显然是有意的。
心理暗示可以分为自我暗示、他人暗示和环境暗示。自我心理暗示是靠思想、话语对自己施加影响的心理活动。比如,相信梦有预示功能的人,如果梦见一场大雪,便会担心是否会有亲人离世;梦见捉到大鱼,便会欣喜异常,相信自己最近会财运亨通。再比如,迷信的人照镜子看到自己印堂发暗,脸色灰黄,便会担心自己最近是不是要倒霉。此外,临场考试,心里紧张,反复告诫自己放松,也是心理暗示。自我心理暗示有着强大的力量,梦见大鱼的人会变得开朗和富有自信,在与人交往、开展业务时从容自如,往往真的能打开局面,实现交易获得利润;印堂发暗的人,由于忧心忡忡,往往真的会诱发疾病;临场提醒自己不要紧张,往往也能放松心情,从容应试,取得不错的成绩。
来自他人的心理暗示,同样具有惊人的力量。开头小品故事中的“残疾人”,就是由于受到他人的不良暗示而“瘸”的。在实践中,正常人被误诊为癌症,因此身心俱废,不久死亡的事例十分常见。另外,如果老师暗示某个孩子具有超人的天赋,这个孩子往往会在学习中迸发出惊人的能量,进而成为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
来自环境的暗示也不能小视,比如,干净整洁、秩序井然的会场,与会者往往能保持安静,积极配合会议的主持者;在嘈杂、又脏又乱的会场,想让主持人与听众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几乎是不可能的。再比如,风和日丽,山花烂漫,身处其中,人们都会心旷神怡;而阴森、凄冷、昏暗的老房子,让人心生恐惧,觉得鬼影幢幢。两种环境对人的身体和心理造成的影响不言而喻。
从上面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暗示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积极的正面提振作用,这叫作积极的心理暗示;而有的心理暗示则会对人的精神和行为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我们叫它消极心理暗示。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我们都要尽量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心理暗示,这对自己和他人保持身体健康,提高学习和工作效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暗示效应对于管理工作的启发就是,应当对他人多给予积极的暗示,提供充分的鼓励,这会很好地调动起大家的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补偿作用
每一个人都有着某方面的缺点,而且少数人对自身所具有的某种缺点有着极为强烈的感受,于是会付出一种强大的主观力量去弥补,而这往往造就了他们不凡的成功。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过:“缺点不过是营养不足的优点。”这句话的意思是,从某种角度看来是缺点的特质,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也许是优点,一种事物总是存在着它的对立面,只不过两方面有着轻重之别,所以才产生了优劣之分。比如说鲁莽,是一种缺点,而勇敢则是一种优点,当然,鲁莽与勇敢之间不能够画等号,两者是有着很大差别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联系,一个鲁莽的人,常常是勇敢的。《三国演义》里的张飞是一个鲁莽的人,可是他的勇武也是万夫莫当。所以,一个人在对待自身缺点的时候,是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进行弥补的。而阿德勒本人就是对自身缺点进行了很好补偿的一个典型。
阿德勒生于维也纳的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全家人都有着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修养,可是他的童年并不快乐。原因在于自己有驼背的缺陷,行动不便,加之他有一个身体正常的哥哥,两人在一起的时候,哥哥的表现处处比他优越,这使得幼小的阿德勒产生了一种浓重的自卑感。但是阿德勒没有为这种自卑所束缚,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心理学领域展现了卓越的才华,完成了对于自卑的补偿和超越。
其实,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古希腊的戴蒙斯赛因斯自小口吃,可是他矢志要成为一名演说家。经过长期的艰苦练习,终竟如愿以偿,不仅克服了口吃,而且辩才远远超越了常人。罗斯福在1921年不幸患上了脊髓灰质炎,落下了终身的残疾,但是这并没有令他放弃奋争进取的信念。此后,他凭借自己顽强的努力和出色的政绩,于1932年的竞选中战胜胡佛,成为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并且连任四届,直到1945年因病死于任上。罗斯福以自己杰出的政治业绩被看作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这说明,缺陷并不能够阻止一个人前进的步伐,很多时候反而会令一个人为了克服它、超越它而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就是力量强大的补偿作用。
补偿作用的发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正面补偿,也就是令自己的短处转变为长处,如前面提到的戴蒙斯赛因斯,他就是要克服掉口吃的缺点,在口吃这件事本身上下功夫;而另一种是侧面补偿,也就是绕过自身的缺点,而从其他方面来进行补偿,例如罗斯福,他对自己所进行的补偿不是令肢体能力超越常人,而是积极地锤炼出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至于具体需要采取哪种补偿方法,则要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来决定。
21天习惯效应
任何一种行为,只要不断地重复,都会成为一种习惯。任何一种思想,只要不断地重复,都会在潜意识中转化为程序化的惯性,进而在不知不觉中支配着人的行为。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整形医学专家、心理学家马尔茨博士发现,截肢患者手术后的头21天中,经常能感觉到自己已经失去的肢体依然存在。21天以后,他们才能习惯截肢后的状态。后来人们在此基础上不断研究,通过大量事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绝大多数人可以用21天的时间接受一种新理念,或养成一种习惯。这就是著名的21天效应,这个效应又叫“惯性定律”。
“21天效应”告诉我们,任何一种行为,只要不断地重复,都会成为一种习惯。同理,任何一种思想,只要不断地重复,都会在潜意识中转化为程序化的惯性,进而在不知不觉中支配人的行为。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只是在潜意识支配下的被编辑好的程序。
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如果说好习惯是成功者的良师益友,那么坏习惯就是失败者的狐朋狗友。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好习惯功不可没;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坏习惯难辞其咎。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养成好的习惯呢?
人是按照习惯来做事的。如果你平时用右手写字,突然有一天改用左手写字,你一定会感到非常别扭。这说明改变习惯要经历一个适应的过程。但是,如果从此以后,你每天都用左手写字,坚持一个月后,你就不会感到那么别扭了。这说明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能长期坚持下去。
有关专家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动作,重复21天以上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理,新理念、新习惯的形成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重复或者重复验证21次以上,就会形成一种信念。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1~7天为刻意、不自然阶段。在第一阶段中,由于外部的压力,人们或主动或被动接受新理念、施行新习惯。这段时间,新理念、新习惯可能会外显在行为上,行为人实质上却未发生任何变化。也就是说,新理念、新习惯的形成在一开始时,很少是自发的。
7~21天为“刻意,自然”阶段。当事者已经从心理上认同并主动接纳新理念、新习惯,所以,这一阶段中有意识、主动成分更加浓厚。
在第一、第二阶段里,旧习惯、旧理念对新习惯、新理念会造成干扰,这种干扰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往后程度会越轻。这是因为新旧两种习惯、理念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有差异就会有纷争、对抗。旧习惯、旧理念越顽固,新习惯、新理念的形成就越容易受到干扰,甚至在新习惯、新理念形成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某些顽固性的错误。
21~90天为“不经意,自然”阶段,在第三阶段,新理念、新习惯已完全内化,融于自身。当事者不再有任何不适,新理念、新习惯已能彻底发挥作用。
我们都知道,习惯的力量无比巨大,人生的成败多半取决于我们习惯的好坏。既然新理念、新习惯的形成至少需要21天,我们就应该弄清楚这样一个道理:某些事情是急不来的,必须循序渐进,否则,欲速则不达。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习惯一般都是非常顽固的,要想改变它非常困难。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任何一种习惯的形成,都是因为你这样做很舒适,而且这种舒适有很强的诱惑力,使你难以抗拒它。因此,要改掉一个坏习惯,你要激发自己的欲望,让要改掉一个坏习惯的欲望,比想坚持它的欲望更强烈,这样要改掉它就不难做到了。改变理念、改变习惯会是一件极不舒服、极不情愿的事,所以,不但需要当事者主观上要持之以恒,旁观者也要努力起到监督、帮助、鼓励的作用,必要时还要施以压力,尤其是在开始的时候。
既然新习惯、新理念的养成是一种客观规律,那就容不得“偷工减料”“走捷径”。也就是说,新的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耐心与恒心,需要的是反复练习。
海洛因效应
抱着下坡的想法上山,便无法爬上山去。如果你觉得世界郁闷绝望,那是因为你自己郁闷绝望。要想改变世界,先得改变自己的心态和习惯。
海洛因的本质就是能让人在无痛苦的状态中摆脱一切忧虑、困扰,获得快乐。但要想对抗人体的抗药性,长期保持这种状态,则必须反复使用,每次还要增加剂量。这就是明知吸食海洛因会上瘾吸食者却欲罢不能的原因。
这就是海洛因效应——因染上某种不良嗜好走火入魔,乃至于成瘾而难以自拔。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某类瘾,健康的称之为嗜好,例如运动、阅读、音乐艺术等;可损坏健康的包括赌瘾、烟瘾、酒瘾、毒瘾、药瘾等,另外,工作狂、上网瘾、游戏机瘾、咖啡瘾、茶瘾等对健康也是有害无益。损坏健康的那些“瘾”,还会使人废寝忘食、工作能力大减、破坏正常的家庭人际关系、增加经济负担,甚至使人失去自主能力。
成瘾是人类复杂又令人费解的一种行为,那么,上瘾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呢?对不良嗜好的依赖分为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二者不能截然分开。成瘾的过程是一个心理依赖和生理依赖相互伴随的过程,对前者的依赖越深越会加重对后者的依赖。在各种瘾症中,大量重复的情感刺激体验往往比生理刺激更重要,心理、社会因素在这些瘾症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网瘾就是如此。长时间上网会令大脑里的化学物多巴胺分泌水平升高,这种化学物质令患者呈现短时间高度兴奋,同海洛因效果类似,给人体带来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心理变化,破坏人体机能的自我平衡能力,从而产生网瘾。医学上将痴迷互联网无法自拔的症状称为“互联网成瘾综合征”。
在电子游戏中,“俄罗斯方块”被首次冠以“电子海洛因”的头衔,其令人上瘾的原因在于:短时间内视觉刺激反复出现,致使操作者的神经系统处于极度的兴奋状态;游戏永无止境,水平高超的人可以一直继续下去,这样可以满足操作者的征服欲望;简单的机械化操作就可让操作者实现虚幻的梦想。
“瘾”,其实是一种依赖习惯,亦可能演化成一种逃避生活的方式。比如,加入了更多的人际互动的“电子海洛因”,就能让逃避现实者、愤世嫉俗者产生团队归属感。陷入其中,就会获得一种超出现实的另类体验和满足。长此以往,他们自然会对其产生一种依赖,进而沉迷到这个虚幻的另类世界中。
不只是网瘾,迷恋其他不良嗜好者也是如此。现实中的失望、不满和较低的自我评价长期积累后使人产生心理危机,而瘾症恰恰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存在方式,于是他们选择了背叛现实,宁愿将自己的幻想世界当成真实的,而把现实世界当作虚幻。
在现实生活中,因过度沉迷而导致可怕后果的例子屡见不鲜,玩家猝死的消息屡见报端。一条来自南昌的消息几乎让全国所有的学生家长都感到惊愕:一名沉迷网络游戏的高三学生,在玩游戏时因心理过度紧张、激动而猝死在网吧;一名21岁的外地青年在游戏房玩耍时突然倒地身亡,其父母在悲痛之余,将游戏房老板告上了法庭……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罪因归结在游戏身上,但医学专家说如果过度的刺激和疲劳,不能排除在瞬间出现心脏问题的可能性。故医生提醒:“别拿生命作赌注”,“瘾症能导致神经紊乱”。
“瘾”其实是一种难以自控的习惯,它并非先天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得来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另一次学习将之戒除。
不过,说来容易,当真要面对改变时,我们常常又会觉得不习惯,甚至会感觉到压力和恐惧,进而选择放弃或者中止。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们头脑中的不良习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左右着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变得对一切都无能为力。可是,别忘了,如果轻易地就选择放弃,只能让人变得更加消极无为。要想获得新生活,就不能总是原地踏步,就必须放弃曾经的舒适,放弃暂时的安全感,努力改变自己,勇于突破。
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之所以在病人身上会产生作用,是因为它能够在心理上给予病人积极的暗示,并通过精神影响肉体,进而稳定病人的情绪,发挥治疗作用。
安慰剂效应,是美国科学家亨利·K·比彻1955年发现的,亦称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却因为“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从而使病患症状减轻的现象。所谓的安慰剂,其实就是不含任何药理成分,外形和真药很像,实际成分不过是蒸馏水、葡萄糖或淀粉之类的制剂或剂型。
心理学专家认为,安慰剂之所以会在病人身上产生积极作用,是因为它能够在心理上给予病人积极的暗示,并通过精神影响肉体,进而达到稳定病人情绪、发挥治疗作用的目的。对于那些头脑简单、容易神经过敏或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的患者,它的效果最好。这就是所谓的“信则灵”。
现实生活中“安慰剂效应”随处可见。有个人头疼得厉害,就找来了两片止痛药,因为没有送药下肚的水,就放下药去弄水,可是中途却被别的事情打了个岔,就忘了吃药的事。他却以为自己已经吃了,还对别人说,这药很好使,现在头不疼了。
这和美国牙医约翰·杜斯说的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说:“27年的行医生涯中,我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一来这里我的感觉就好多了。’”
这些其实都是心理暗示在发生作用。从本质上讲,心里暗示是一种条件反射的心理机制,它会使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下意识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吃饭前,别人说今天的菜真好吃,你一定会觉得的确不错,并且食欲大增;有一天朋友突然说:“你好像瘦了,是不是病了?”听了这话,你起初还不太注意,但不知不觉地,你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好像真的病了似的。
人为何会受心理暗示的影响,产生安慰剂效应呢?这要从人的判断和决策过程说起。人的判断和决策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在综合了自身需要和环境限制之后做出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主见”。而“有主见”或者是“没主见”,则是由一个人的“自我”的发达、健康程度决定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自我”不那么完美,甚至有部分缺陷的时候,就多会表现出没主见,就会容易受别人暗示,被别人控制和奴役,甚至相信异端邪说。
世上没有绝对不受暗示的人,只是程度深浅不同。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易被暗示,女性比男性更易被暗示,处于疲倦、催眠等状态时,比清醒时更容易受到暗示。
既然人这么容易受心理暗示的影响,那我们何不制造安慰剂效应,使之为我们所用呢?其实,从古到今,有不少人都尝试过这一处世方法的妙处。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军队去讨伐张绣。当时正值七八月间,烈日炎炎,将士们口渴难耐,体弱的士兵纷纷晕倒在路旁,几乎无法行军。曹操见状,心急如焚,他想:照这样下去,军队不但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就是到了也无法打仗了。于是,他找来当地老乡询问附近是否有水源?老乡说最近的水源路程也不短,得穿过这个山谷才能到达。曹操想了想,快速来到队伍前面,高兴地对将士们说:“前边不远处就是一片梅林,我们加快脚步,过了这个山丘就可以吃到梅子了!”士兵们一听,不禁口舌生津,精神振奋,步伐加快了许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有一位天才演员,名叫N·H·毕甫佐夫,他平时说话的时候总是口吃,当他演出时却能很好地克服这一缺陷。他所用的办法就是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他暗示自己,在舞台上说话或做出动作的那个人并不是他,完全是另外一个人——剧中的角色,那个人说话是很流畅的,一点儿也不口吃。
人们头脑中的意识会有一种“心理导向效应”,即人的内心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接受外界暗示的愿望,并让自己的行为受其影响。如果我们每天对自己大声地说赞扬的话语,并在内心确信自己确实如此,那么,我们的大脑就会跟着变得更积极,就会更有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