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自20世纪后期以来,视觉文化越来越受到关注,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学术史现象。这既是当代社会在文化实践层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与日益兴起的跨学科学术思潮息息相关。包括艺术史、美学、文学理论、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在内的众多人文社会学科乃至自然科学参与其中,令其在客观上成为一个不属于任何单一学科的研究对象。可以说,无论从文化实践还是学术思潮来看,视觉文化研究都具有十分显著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尤其是对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而言,这一研究领域所蕴含的诸多议题不仅值得持续深研,而且为原创性的知识生产提供了更丰富的可能性。
一方面,相较于西方,中国当代社会有属于自己的特定发展轨迹。以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为起点,当代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时代变革。文化实践层面的历时变迁,无疑是我们追踪这一发展轨迹最重要的现实维度之一。这其中,视觉文化的兴起及其为日常生活所带来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则成为深入理解中国当代社会转型的关键表征。无论大众文化的崛起还是消费社会的形成,抑或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其背后的转型意味都必须透过视觉文化的“滤镜”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审视。另一方面,西方学界对于视觉文化的研究无疑更加深入,也更具理论原创性。但尽管如此,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学界在此领域的研究进展同样是令人瞩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视觉文化已经成为彰显中国问题、提炼中国经验的重要知识生产场域之一。如何在此基础上不断生发出适应本土语境的视觉文化理论与方法,也随之成为参与其中的研究者理应自觉践行的重要使命。
本文丛正是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考量,精心组织编撰而成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它也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视觉文化研究”(2012—2017)的延伸成果。该项目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周宪教授主持,从成功申报到顺利结项历时5年,已经形成了一批反映当前国内视觉文化研究最新进展的系列成果。本文丛收入的著作,便是课题组核心成员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的回报。与之相关,其重要特色恰恰在于:所有著作既构成了一个彼此印证的问题谱系,又具有方法论层面的统一性。概言之,本文丛立足于社会与文化的复杂关系,在总体上选取了一个独特的方法论视角——社会的视觉建构和视觉的社会建构。这两个方面的互动构成了贯穿于所有著作的研究路径。以此为依据,本文丛尤其强调从形象到表征,再从视觉性到视觉建构的递进分析模式,并将之贯彻到对中国问题和中国经验的探究之中。
具体来说,本文丛首批收入著作六种。其中,周宪的《视觉转向中的文化研究》以“转向”为题切入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话语网络之中,高屋建瓴地探讨了视觉文化研究的深层话语逻辑以及本土理论话语创新等重要议题,从而为本文丛奠定了关键性的理论话语基调。童强的《景观与想象》、周计武的《当代视觉文化批判》、李健的《形象及其隐喻:当代大众文化的视觉建构》和庞弘的《草根传媒文化: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视觉景观》,分别聚焦于视觉文化的四个既相互关联又各自精彩的实践领域,对城市景观、当代艺术、大众文化及草根传媒中的视觉文化现象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祁林的《视觉技术与日常生活审美化》则基于媒介技术的时代变迁,对视觉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演进逻辑和本土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总之,以视觉的社会建构和社会的视觉建构的辩证关系为方法论视角,本文丛广泛深入地探讨了中国当代视觉文化的主要面向,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概念和观点。这也为建构一个具有本土理论话语创新意味的视觉文化理论构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思路。
作为一种文化实践,视觉文化仍然处于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之中。这也意味着,以此为对象的研究无论如何深入,都只能被视为一种阶段性的呈现。但这同样表明,视觉文化必然蕴藏着更开阔的讨论空间,有待我们继续探索。期待本文丛的所有作者未来在此领域能有更丰硕的成果,也感谢他们为此已经付出的诸多心血。此外,还要特别感谢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在经费等各个方面一如既往的支持;感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王秦伟先生和成华女士,本文丛得以顺利出版,离不开他们的鼎力支持和辛勤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