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讲稿
第一讲 词和词汇
一 什么是词
语言是由词组成的。词是由声音和意义相结合而成的统一体。在语言中它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词都是有意义的,我们说一句话就是把一个个能够独立运用的词连缀在一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每个词都有它的声音,说出这个声音来,就具有说者和听者所共同了解的意义,意义与声音是相互依存的。
语言里的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词”,一类是“虚词”。
实词都是有实在意义的。有的实词表示个别的具体的事物,例如一个人或一个地方要用一个名称来代表它,像“孔子、北京”,都是实词。有的实词表示一般的事物,例如“房子、汽车”,它们在语言中不是属于任何一个单独的对象,而是属于整个一类的对象。又如“坚硬”一词是表示许多对象的共同特性,“笑”一词是表示人们所共有的一种动作。这些词所表示的都是一般的概念。无论是表示个别的具体的事物的词,还是表示一般事物的词,都有它的实在意义,所以称为“实词”。
虚词跟实词不同。虚词的特点在于它的抽象性,除少数由实词变来的虚词以外,一般都没有实词那样的实在意义。换句话来说,就是它并非表示事物、性质、数量、行为等等。在语言里,实词可以用来回答问题,并可以在语言中单独应用,例如问:“这是什么?”回答:“书。”至于虚词则不然,除了很少的例外,普通只能跟实词联系着使用,以表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实词与实词之间的关系,它的意义只有应用到句法结构上才显示出来。例如“我和他是好朋友”“即使下雨也要去”,这些加点的词都是虚词。这类词在语言里只是语法的工具,意义又非常抽象,所以称为“虚词”。另外在语言里还有表示感情和表示语气的一些词,例如“唉、哎呀、啊;吧、吗、呢”之类,也都是没有实在意义的,一般也归入虚词一类。
总起来说,无论是实词或虚词在语言里都表示一定的意义,而且都是作为一个个的单位来用的,所以我们说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我们为什么说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呢?因为词是词组或句子所组成的各个可以独立运用的成分,除词之外再没有更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东西了。
语言里的词是体现思想的。人在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的过程当中始终运用着各种概念,概念是在人的意识中反映现实的事物和现象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以及它们的联系和关系的一种概括性的思维形式,是由感性材料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而获得的。概念是要用词来体现的,词和概念是辩证的统一体,概念是词的内涵,词就是概念的语言的外壳。因此,人类的认识活动和思维只有在语言的材料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语言是直接与思维联系着的。我们既然是凭借着表示概念的词去进行思维,那么,所谓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就是运用许许多多表示不同概念的词在一定的语法规则支配之下组织起来,成为一句句有声的话。语言如果没有一个个的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词是用来表示概念的[1],但不是跟概念平行的,并非有多少概念就有多少词,有时一个概念用一个词来表示,有时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则用两个或多于两个的词(即词组)来表示。例如“人”是用一个词表示的概念;“伟大的人”则是用三个词表示的概念。概念和词是不可分地联系着的,但两者并非就是一个东西。概念属于思维范畴,词属于语言范畴,这一点必须分别清楚。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专名,在逻辑上是一个“单独概念”,但不能说就是一个词,它是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词构成的固定词组。知道这一点,对于了解什么是词是有帮助的。
根据以上所说,我们来看“书、报、大、小、走、看、革命、解放、人民、事业、伟大、普通、因为、但是、除非、刚才、已经、共产党、世界观、图书馆、文化宫、工业化、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清清楚楚”等等都是一个个的词,因为这些词在语言中都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
这些词,有的用一个汉字来代表,有的用几个汉字来代表。汉字是记录语音的,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因此词里的字数有多有少。如“书、报、大、小”等词只有一个音节,称为“单音词”;如“革命、共产党、共产主义”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统称为“多音词”。两个音节的词,称为“双音词”,也称为“复音词”。在现代汉语里,双音词占最多数。
我们要掌握汉语,必须把词和字区别开。文字是记录语音的,一个字不一定就是一个词。有的汉字代表的是一个词,有的汉字在现代汉语里只是词的组成部分,并不是一个词。例如“事业”的“事”单用是一个词,我们可以说“一件事”;“事业”的“业”在古汉语里是一个词,例如“以农为业”“业精于勤,荒于嬉”,可是在现代汉语里“业”只组织在“事业、业务、工业、企业、专业、学业、毕业、职业、失业、业余”等词内,而单用的时候绝少。又如“坦白”是一个词,“白”单用的时候是一个词,“坦”绝不单用,它就不是一个词。由此可以理解:汉字可以单独使用的,才是词;凡是不能单独使用的,就不是词。这就是汉字和汉语中的词的关系。我们必须认清字和词的分别,从语音上、意义上去了解怎样是词,怎样不是词,建立词的观念,这样才能正确地了解我们的语言。
二 词的构造
汉语不但词汇丰富,而且构词的方法也富于多样性。我们要正确地了解词的意义和词的用法,对于词的结构就不能不有明确的认识。
前面我们已经指出汉语的词有单音词和多音词的分别,单音和多音是就音节的多少来讲的,如果从构词法上来看词的结构,则有“单纯词”和“合成词”的分别。
什么是单纯词呢?单纯词是不能再加分割的词,它本身只包括一个词素,不能再拆成更小的单位,例如“车、马、大、小、走、用”等都是。
单纯词大部分都是单音词。这种单音词大半都是从很古传下来的词。例如“天、日、月、云、电、风、雨、山、水、火、人、手、男、女”等都见于商代的甲骨文。这种词一般都是语言中最基本的词,而且也是语言中产生新词的基础。例如“天”可以构成“春天、秋天、今天、明天、天气、天下”之类。
单纯词当中还有一些是双音词。例如“玻璃、葡萄、枇杷、萝卜、蜻蜓、蝴蝶、鹦鹉、徘徊、翱翔、罗唆、嘟哝、哆嗦、朦胧、伶仃、糊涂、恍惚、蜿蜒、龌龊、囫囵”之类都是双音词,这些词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只是一个词素,既不能拆开来说,也不能从汉字上去分开来讲,所以都是单纯词。
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构成的。合成词的构造有两种基本类型:
(一)由同样重要的基本成分构成的。例如:
简单 困苦 美丽 丰富 保卫 发展 优秀
研究 反映 赞成 参观 融化 志愿 指示
性质 亲自 永远 英雄 健康 基础
这些词都是用两个有独立意义的成分组成的。这种组成的成分对于整个词义来说都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但是每一成分在现代汉语里不一定都能单独作为一个词来用。例如“辅助”和“参观”两个词,其中两个组成成分除了在特殊的上下文里或成语里单独应用以外,一般是不单用的。又如“赞成”和“大概”两个词,“成”和“大”可以单独应用,可是“赞”和“概”一般就不能。像“英雄”这个词的“英”在古代汉语里可以作为一个单词来用,在现代汉语里则只是组成“英雄、英勇”一些词的一部分,已经不是一个独立使用的词了。
这种类型的合成词的组成成分有的还可以再加分析。例如“共产党”是“共产”和“党”构成的,“共产”又是用“共”和“产”两个词素构成的。“共产党”一词就包括了三个词素。像这类的词很多,如“图书馆、向日葵、电影院、文化宫”等都是。
这种类型的合成词从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来看,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联合式 把两个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的词素组合在一起。例如:
土地 城市 生产 改变 批改 教学
呼吸 早晚 长短 多少 反正 动静
2.偏正式 前面的词素修饰或限制后面的词素,后面的词素是主体。例如:
火车 铁矿 雪白 难受 重视 前进 优点
3.支配式 前一个词素表示一种动作或行为,后一个词素表示受这个动作或行为的影响或支配的事物。例如:
动员 带头 开幕 握手
滑冰 满意 革命 司令
4.补充式 前面一个词素表示一种动作,后面一个词素表示那个动作的结果或趋向。例如:
说明 指定 改善 减少 打倒 提高 送走
5.表述式 后一个词素说明前一个词素。例如:
夏至 地震 心疼 眼红
嘴硬 肉麻 性急 年轻
6.重叠式 用词素重叠的方法构成一个词。例如:
人人 年年 稍稍 渐渐 慢慢 刚刚
以上所说(1)(2)两类是最主要的构词方式。合成词中有的是三个音节。三个音节的合成词一般都是偏正式。例如“图书馆”,“图书”是一个单位,“馆”是一个单位,“图书”限制“馆”,所以是偏正式。
(二)由基本成分和辅助成分构成的。基本成分表示词的主要意义,是一个词的主体,称为“词干”。辅助成分只表示附加的意义,或称“附加成分”。辅助成分有的加在词干的前面,有的加在词干的后面。加在前面的,称为“前加成分”;加在后面的,称为“后加成分”。例如:
1.词干前面带有前加成分的:
第一 第二
初一 初二
老鼠 老虎 老三
被加数
非马列主义
2.词干后面带有后加成分的:
桌子 椅子 鼻子 胡子 刷子
花儿 鸟儿 门儿 亮儿 画儿
木头 石头 骨头 里头 外头
尾巴 干巴 眨巴
这么 那么 多么
果然 忽然 竟然 偶然 公然 断然
几乎 确乎 于是乎
老人家 女人家
学者 工作者
工业化 科学化
阶级性 人民性 重要性
3.词干带有前加成分和后加成分的:
被剥削者 被压迫者
关于辅助成分,有两点要说明:第一,辅助成分可以给词干加添一些新的含义,如“第一”的“第”加在“一”的前头表示序数,“工作者”的“者”加在“工作”的后头表示“工作的人”,但有些辅助成分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例如“桌子、刷子”的“子”,加在词干的后面只是标识它是一个名词而已。其次,辅助成分有的作为一个单词来用的时候是有独立意义的,例如“头、老”之类,但是在上列这种词的结构中没有实在的意义。假如说“船头”,说“衰老”,“头、老”都有实在的意义,那就是前一类型的合成词了。
以上所说的辅助成分中的后加成分都属于造词成分,至于“我们、你们、走着、来了、看见过”的“词尾”——“们、着、了、过”之类,都是词形变化的附加成分(可以称为“造形成分”),跟现在所说的造词成分不同。那是语法书里所要讲的,在这里就不谈了。
三 汉语的词汇和基本词汇
“词汇”和“词”的含义不同。“词”是指语言里一个个的词来说的,例如“人民、阶级、历史、哲学”都是一个个的词;“词汇”是指语言中所有的词来说的,语言中所有的词构成为语言的词汇。
语言的词汇是长期积累起来的。汉语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文化、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制度的变革,词汇不断地增加和改变。现在常用的词总有好几万。
从历史来源看,现代汉语词汇中有些词非常古老,在上古时代已经存在。有些词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创造出来的。现在日常生活方面的普通词在汉代以前早就具备了。汉魏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新词不断增加。到19世纪末,新的科学、文化方面的词大量产生,汉语的词汇也就日益增多。在伟大的人民革命胜利以后,社会的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的事物。语言中因而又增添了许多新词。另一方面,有些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失去作用的陈腐的词都被淘汰掉了,有些词在旧义之外又增加了新的意义。因此汉语的词汇越来越丰富[2]。
现代汉语文学语言中的词汇包罗极广[3],其中有的是“常用词”,有的是“非常用词”。凡是日常用来表达人们的思想的词,一般人都能掌握的词,我们就称为“常用词”。专门的词和由古代沿用下来的文言词以及具有特殊修辞色彩的词,未必是一般人常常应用的,尤其是一些带有历史性的名词,一般的谈话和写作中很少应用,所以我们称为“非常用词”。常用词与非常用词的界限尽管不易划分,可是分别常用词和非常用词在语文教学上还是有意义的。那就是说,教师在进行教学当中应当多多注意使学生掌握常用词的含义和用法,非常用词就居于次要的地位。
词汇和语法构造一样,也是成体系的。词汇的体系主要表现在词汇中的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在构词和语义之间的联系。词汇当中的基本部分是基本词汇。基本词汇是词汇的根基,它跟语言中所有的词都有一定的关系。基本词汇的特征是:
1.它只是词汇中的一部分,数量是少的,但是它跟语法构造同是构成语言的基础,因此它必然是全民性的;
2.它在千百年的长时期中生存着,具有很大的稳固性;
3.它是语言中构成新词的基础。
基本词汇为什么具有很大的稳固性呢?因为基本词汇包含着词汇中最古老的、最必需的一部分词,这些词所表示的都是极其重要的概念,对于生活在任何社会发展阶段的人都是必需的。例如表示自然界的现象、人体的各部分、亲属的关系、事物的一般性状、最普通的行为动作、生活中衣食住行必用的东西和最重要的劳动工具等各方面的词以及代词、数词等等大半都是基本词。不管任何人,生在任何时代,没有它就不行。所以基本词汇具有很大的稳固性。
基本词汇不仅仅是语言词汇中最稳定的部分,尤其重要的是作为语言中构成新词的基础。新词是在已有的基本词汇的基础上构成的。例如“人”见于商代甲骨文,是很古老的一个词,在语言发展的不同的时期中产生很多合成词,如“人民、人类、人力、人口、人家、人情、人事、人权、人才、人物、人工、人为、男人、女人”等等,无疑问,“人”这一个词是属于基本词汇之内的。又如“说”也是一个很古老的词,用“说”所构成的词,有“说明、解说、传说、听说、学说、小说”等词,“说”也是属于基本词汇之内的一个词。
基本词汇既然是语言中构成新词的基础,在语言发展的不同时期内,就形成了许许多多用基本词汇中的词来构成的“词族”。从这里我们就可以认识到语言的词汇是有一定的系统的,虽然复杂,但并非是一堆庞杂而无体系的东西。词汇的系统性就表现在基本词汇与词汇间的内在联系上,不但构词方面有其体系,就是词义方面也有一定的关联。
例如“胜”是一个基本词汇中的词,它可以构成“胜利、战胜”一类词,又可以构成“名胜、形胜”一类词,这两类词的意义是有关联的。又如“接”是一个基本词汇中的词,它可以构成“接受、接收、接替”一类词,又可以构成“接连、接续、连接、接触、接洽”一类词,这两类词的意义也是有关联的。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了解语言中的词汇和基本词汇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把词汇整理出一个系统来,也必须从研究基本词汇入手。
基本词汇由于长期活在语言里面,它的意义就往往不止一个。如果基本词汇中的一个词包含几个意义的时候,从它所产生出来的词,在意义上也可以分析出几个不同的系统。比如我们说“这个教室容不下三百人”,“容”是一个意思;我们说“他不容人说话”,“容”又是一个意思。这两个意思是有关系的。从“容”所产生出来的词也就分成两方面:像“包容、容纳、容量、内容”等词都与前一个意思有关,像“容许、宽容、容忍”等词则与后一个意思有关。这是很清楚的两套词。从这里我们不但可以了解词汇发展的规律(包括由单音词向多音词发展的事实),而且可以找到从词义的分析上来整理我们的词汇中的“词族”的方法。假如我们能从这一点出发去研究基本词汇,对于词义的了解和对于词汇系统的了解就会更加明确了[4]。
关于汉语基本词汇问题很复杂,我们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在这里只能初步提出下面几点看法。
研究汉语的基本词汇,首先要确定词汇中哪些词是基本词。但是确定基本词汇的标准是什么呢?上文已经说过,基本词汇有三个特征,即全民性、稳固性和作为构成新词的基础。这三个特征应当就是规定基本词汇的标准。
但是这三个特征是就基本词汇的一般性质来说的,并不能说基本词汇中的每一个词都具备这样三个条件。像汉语当中有很多词都是常用的,它们在千百年的长时期中生存着,而又有比较强的构词能力,无疑都是基本词。如:
天 风 电 雨 山 水 土 地 田 河 沟 年 夜 人
父 母 手 头 心 老 少 牛 马 树 草 米 豆 油
酒 肉 车 刀 丝 线 铅 铁 门 桥 打 脱 取 举
转 摇 动 起 立 有 包 解 开 关 剪 割 压 盖
走 逃 进 退 分 收 记 算 说 讲 谢 叫 想 听
爱 看 管 教 生 产 死 病 先 前 后 早 晚 大
小 厚 薄 软 硬 平 直 冷 热 浓 密 好 巧 左
右 事 力 声 音 气 点 一 二 千 百
当然基本词汇中不限定都是单音词,合成词也同样可以是基本词。例如“人民、革命、生产、太阳、天文”之类都是全民性的,而且生命长久,有构词的能力,这些词也应当属于基本词汇之列。
可是在语言中还有一些生命长久而且是全民性的词,如“我、他、几、敢、最、太”等等,构词能力却很弱,这些词我们也必须承认它们是属于基本词汇的,因为已经具有全民性和稳固性两个重要的条件了。我们不能把确定基本词汇的标准当作签条看待,如果有一个具体场合不适用,就说这样的标准不行,那是不妥当的。
其次,我们在确定基本词汇的时候也不能不注意到基本词汇也是有发展的。基本词汇是词汇不断丰富的源泉,是语言中构成新词的基础,而词汇转过来又是充实基本词汇的无尽基地。在语言中有些词出现的时间不太长,但是它是全民所用的词,并且已发展为构成新词的基础,那么就不能因为它出现的时间不太长而不算为基本词。也许有人会问这样是不是与基本词汇生命长久、具有稳固性的特征有矛盾呢?应当说这里并不冲突。因为一切事物不是永久不变的,在语言发展中,基本词汇必然也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有新生的东西。如果不细心考察一般词汇与基本词汇之间的关系,单单拿上面所说的生命长久、具有稳固性这一点来作为取舍的标准,那也是不对的。
以上所说是关于规定基本词汇的标准问题。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附带谈一下。汉语中有些古老的单音词在现代语里已不能作为独立的单词使用,但是它仍有构词的能力,几乎跟一般根词一样,这些是否也要算为基本词呢?应当明确地说它不能算为基本词。例如“荣、腐、甘、誉”之类,只能当作构词的“词素”看待。但是有些古老的词在大众口里仍然有作为单词使用的情况,那就不能不注意了。例如“力”是有构词能力的,“力量、力气、电力、水力、生产力、战斗力”等,都是用“力”构成的,我们单说“力”的时候,一般都说“力量、力气”,但是在说“加一把力、有力、无力、用一点力”的时候都是作为单词用的,那么,就应当确定“力”是一个基本词。
四 研究词汇的实际意义
关于词汇是什么和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之间的关系已经谈过了,现在来谈一谈为什么我们要研究词汇。
词汇是语言中的建筑材料,不掌握词汇,要想在表达思想上能达到清楚正确而且生动有力的地步是不容易的。语言是体现思想的,思想的真实性通过语言表现出来。思想内容的正确性是最要紧的,但是我们不能把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分开孤立地来看,假如我们不能用适当的言语表达思想而损害了思想的真实性,那就是说没有掌握语言。
写任何文章都要善于选词。掌握词汇很重要。要掌握词汇首先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要学得好,我们还应当对汉语词汇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具备词汇学和语义学各方面的基本知识,这样才能逐步通过实践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以上是就运用语言来说的。
其次我们必须注意到词汇研究对于解决目前语文教学和语言方面的一些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当前我们如何进行词汇教学就是一个大问题。汉语的词汇是无比丰富的,我们从哪儿去掌握它呢?在学生的写作当中用词不当的毛病很多,我们怎样去解决呢?怎样从积极方面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去辨别词义,去理解和掌握用词的一些原则呢?都需要进行研究,而且需要有理论的知识作指导。
又如汉语规范化是当前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与文字改革和发展文学语言等都有密切的关系。语言是在不断地发展着的,在不断地发展当中,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有时候会发生某些一时还不能确定的现象和分歧的格式,在词汇方面也会有生造词语、用词不当、随意缩减、乱写错别字等等现象。我们很需要有一定的规范。要进行语言规范化的工作,首先要重视词典的编纂。我们要提高语文水平,一部好的规范化的词典是非常需要的。要编一部好的规范化的词典,没有丰富的词汇学和语义学的知识是不行的。所以对于汉语的词汇就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
词汇的研究跟语法的研究一样重要,因为语言是一种体系,语法构造有其系统性,词汇也是如此,而且两者之间是有内在的联系的。我们不去研究语言的词汇,对于词汇发展的内部规律、构成新词的方法、同义词和同音词在语言中的具体情况、现代汉语词汇与古代文学语言词汇的关系、现代汉语中的借词以及词汇的变化和词义的发展等等没有深刻的了解,那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语言,掌握语言。
为了善于运用语言,为了解决语文教学的问题和语言规范化上的实际问题,研究现代汉语的词汇就有极重大的意义。研究汉语词汇,范围本来很广,古代汉语的词汇和现代方言的词汇也需要研究。现在所谈专以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词汇为主,因为这是我们研究汉语词汇的当前最迫切的任务。
[1] 虚词只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
[2] 关于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和发展,下面还要细谈。
[3] 文学语言就是民族语言的加工的形式,不是专指文学作品的语言。
[4] 根据这样的事实,我们就不能忽略《新华字典》中排列复音词的方法。在这部字典里把同从一个单字产生的复音词都根据这一个词中的单字意义分别归属在单字各条注解之下,对于我们理解复音词的词义就有很大的帮助。这就是整理汉语词汇的一个很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