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二十四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周易集解》引注疏考

顾永新1

【内容提要】 《周易集解》明清刻本之中,朱睦聚乐堂刻本相对忠实于宋本,能够反映《集解》早期刻本系统的真实样貌和基本特征。我们以宋刻《周易》经注本和单疏本通校朱本《集解》所引王弼、韩康伯注和孔颖达疏全文,兼及敦煌唐写本、日系古写本、《经典释文》出文(或或本异文)、《群书治要》本、《周易举正》引文等能够反映唐代或唐前文本样貌的對校或他校资料,可知《周易》文本从写本时代到刻本时代大体保持稳定。《集解》所引注疏文本渊源有自,并未完全据注疏本整齐划一,所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唐代《周易》的文本样貌。《集解》引用注疏基本上照录原文,如避讳字、通假字、异体字、同源字等,大体可以认定其所据底本已然;至于实词、虚词的删省或易换,截取、节引、改写、缩写句子等,则多係主观改造而成。因此,对于《集解》所引注疏文本,要科学地判断其与刻本系统的关系。如惠栋、曹元弼据注疏本以改《集解》原文,如浦镗据《集解》以改注疏本原文,都是不可取的,二者互为他校资料,务须掌握合理的边界。

【关键词】 《周易集解》 唐代《周易》文本 《周易》注疏 校勘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凡采汉唐《易》注三十五家之说,2自序所谓“集虞翻、荀爽三十馀家,刊辅嗣之野文,补(康)成之逸象” 。3四库馆臣以为,“盖王学既盛,汉《易》遂亡,千百年后学者得考见画卦之本旨者,惟赖此书之存矣,是真可宝之古笈也”。4所引诸家之中今有完整传本者仅为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和唐孔颖达等《正义》 (疏),亦即后世正经注疏(《周易注疏》)之注和疏(以下分别简称王注、韩注和孔疏)。 《集解》其书以引述诸家《易》注为主,间出己意,故对于其引文的体例和特点的研究自是《集解》研究题中应有之义。前人有关《集解》的研究成果甚夥,似无专门研究所引注疏者,故本文拟对此做一专题研究。

一、 《集解》版本源流厘析

见存《集解》刻本,有十卷本和十七卷本两个系统,前者包括南宋嘉定五年(1212)鲜于申漕司刻本(原藏德国普鲁士国家图书馆,二战时运至波兰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图书馆,今藏德国柏林国立图书馆,以下简称宋本)和明万历中沈士龙、胡震亨辑刻《秘册汇函》本(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本,简称胡本);后者则有嘉靖三十六年(1557)朱睦聚乐堂刻本(国图藏本,简称朱本)、崇祯三年(1630)虞山毛氏汲古阁刻《津逮秘书》本(日本国会图书馆藏本,简称毛本),入清较为重要的版本则有乾隆二十一年(1756)惠栋校定、卢见曾刻《雅雨堂丛书》本(日本国会图书馆藏本,简称卢本)和嘉庆二十三年( 1818)木渎周氏枕经楼刻本(简称周本)等。5

考校《集解》所引注疏,与正经注疏系统(唐高宗永徽四年( 653)颁行“五经正义”以降,经注本和单疏本各自别行,析言之则称注、称疏,浑言之则称注疏)比对,先须厘清《集解》系统内部诸本的关系,而这有赖于对诸本所做的校勘。清人校勘《集解》的专著仅有李富孙《〈周易集解〉校异》(以下简称李校),校及影宋抄本6、朱本、胡本、毛本、卢本等,“兹复合诸本互为参校,并取唐宋《易》义所引雠勘,颇有增渻、不同之处。朱氏、毛氏皆据宋刻,影宋钞亦多讹,胡氏本尤舛脱不可读,间有胜于诸本者”。7除了版本对校,李氏还特别注意到所引注疏与注疏本之异同。此外,清末曹元弼撰《〈周易集解〉补释》(民国十六年吴县曹氏刻本,以下简称曹本,校语简称曹校),虽然重点不在校勘,但间亦校及朱本、卢本、周本等。今人则有王丰先先生点校本《集解》,亦附有简要校记。

鉴于今存嘉定本为残本(存卷五至卷一○,附《略例》),继宋代刊刻之后最早的刻本是明嘉靖三十六年朱睦聚乐堂刻本,系据宋本重刻,8故本文所引《集解》悉以朱本为底本(采用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影印本)。用以参校之注疏本则有经注本(上下经六十四卦王注采用《四部丛刊》影印国图藏南宋淳熙抚州公使库刻递修本,《系辞》 《说卦》 《序卦》《杂卦》韩注采用文物出版社2017年影印国图藏清宫天禄琳琅旧藏南宋刻本,简称天禄本)和单疏本(采用《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国图藏傅增湘旧藏南宋刻递修本),统称注疏本。同时,凡涉及注疏本系统内部异文者另校以八行本(日本足利学校遗迹图书馆藏南宋初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十行本(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藏刘承幹嘉业堂旧藏元刻元印本)及明刻诸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嘉靖中李元阳刻本,简称闽本;德国巴伐利亚国立图书馆藏万历中北京国子监刻本,简称监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崇祯中毛氏汲古阁刻本,简称汲古阁本)。此外,兼及能够反映唐前或唐代《周易》写本面貌的敦煌写本(采用许建平先生整理本)9和日系古钞本(依据山井鼎、物观《七经孟子考文补遗》所迻录之古本异文,采用国立公文书馆藏享保十六年(1731)初刻本,简称《考文》)10,以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 (采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国图藏宋刻宋元递修本) 、魏征《群书治要》 (采用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金泽文库旧藏镰仓写本)和郭京《周易举正》(采用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嘉靖四年范氏天一阁刊《范氏二十种奇书》本)等他校资料。至于清人有关注疏的校勘成果,则有浦镗《十三经注疏正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正字》)、卢文弨《周易》经传注疏校记(国图藏韩应陛旧藏汲古阁本《周易兼义》,简称卢校)和《群书拾补》(采用《续修四库全书》影印乾隆中抱经堂刊《抱经堂丛书》本,简称《拾补》)、阮元《周易注疏校勘记》(采用《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嘉庆十一年文选楼刻本,简称《校勘记》)。

通过校勘朱本与宋本及胡本、毛本、卢本诸本,可以发现朱本与宋本具有相当高的匹配度,就注疏部分而言,大体相同,甚或存在着朱本仅同于宋本或影宋本(间及胡本)而不同于他本的异文。例如:

1.萃六二《小象》王注“众相殊” ,宋本、影宋本同,胡本、毛本、卢本众上有与字。李校:“朱本、影宋本脱与字。”曹校:“朱脱与字。”

2.咸卦首《序卦》韩注“故夫子殷懃深述其义” ,宋本、胡本同,毛本、卢本殷作慇。

3. 《序卦》家人及卦首韩注“伤于外” ,宋本、胡本皆同,毛本卦首亦同,《序卦》下有者字,卢本两处皆有者字。

4. 《系辞下》“阳一君而二民”韩注“故阳爻画奇”,宋本同,胡本、毛本、卢本奇作一。注疏本亦作奇,《释文》出文“画奇” ,“音获” 。

5. 《系辞下》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孔疏“感应变化,而有精醇之生万物”,宋本同,胡本、毛本、卢本“万物”下有“自化”二字。11

上述诸例宋本、影宋本、朱本(或包括胡本)与注疏本或同或异,而胡本(毛本)以下晚出诸本始出现异文,其中如例1係据注疏本增添与字。朱本甚至连版式都有与宋本相同者,如中孚六三王注“惧见侵凌”,宋本惧字下空一格,朱本同。当然也有反例,如《序卦》“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韩注“以己穷物,物穷则乖”,宋本二物字间空一格,朱本则无。 《系辞下》“天地之大德曰生”孔疏“言天地之盛德常生万物”,宋本德字下空一格,朱本则无。这些空格的位置,原文并无缺脱,当系版片刊刻完成后,对于发现的衍文进行局部剜改造成的。这说明朱本忠实地据宋本翻刻,但亦有些许校订。如下所示朱本不同于宋本的异文11例,其中多系校订而成,间有无意错讹:

6.夬九三《小象》王注“頄,面颧也” ,毛本、卢本同;宋本、胡本颧作权,注疏本同,敦煌本略同(頄下有者字)。 《释文》出文“面权”,“如字,字书作颧”。可知作颧始于朱本,所谓“字书作颧”,或系朱本所本。

7.旅《彖传》王注“故曰‘旅之时义大矣哉’” ,毛本、卢本同,宋本、胡本无哉字。

8. 《系辞上》 “辩吉凶者存乎辞”韩注“吉凶、悔吝、小疵、无咎,皆生乎变”,胡本、毛本、卢本同,宋本无作無。 《集解》无多作無,宋本和明清诸本约略相同,此处朱本等作无,是为例外。注疏本则统一作无。

9. 《系辞下》“阳一君而二民”韩注“君子之辩也”,毛本、卢本同,宋本、胡本辩作辨。

10. 《系辞下》 “天下同归而殊涂”韩注“百虑而尽矣” ,毛本同,宋本、影宋本、胡本、卢本百作不。

11. 《系辞下》 “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韩注“妄其安身” ,宋本、毛本、胡本、卢本妄作忘。李校:“朱本忘误妄。”曹校:“朱误妄。”

12. 《系辞下》 “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韩注“理而未形者” ,毛本、卢本同,宋本、胡本无者字。 《举正》作“而理未形”,亦无者字。

13. 《系辞下》 “天地之大德曰生”孔疏“自此以下” ,胡本、毛本、卢本同,宋本以作已;“是其大德也” ,胡本、毛本、卢本同,宋本无也字。

14. 《系辞下》“《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孔疏“凶之象也”,毛本、卢本同,宋本、胡本无也字。

15. 《说卦》 “坤以藏之”孔疏“王肃以为互相备也” ,毛本、卢本同,宋本、胡本互作于。

16. 《说卦》 “其于马也为美脊”孔疏“兑柔说” ,毛本、卢本同,宋本、胡本说作悦。

据李校所揭示的影宋本的异文信息,知其大体上亦皆与宋本相同(如前揭例1、例10皆同于宋本) ,间有异文。例如:

1.讼《彖传》王注“何由得明”,宋本、毛本、卢本同。李校:“影宋本、胡本明误朋。”

2.大有上九爻辞王注“己独乘柔” ,宋本、毛本、卢本同。李校:“影宋本、胡本柔误思。”

3.旅九四《小象》王注“不获平坦之地者也” ,宋本、胡本、毛本、卢本同。李校:“影宋本坦误怛。”

4. 《系辞上》 “阴阳不测之谓神”韩注“欻尔而自造矣” ,宋本同。李校:“影宋本、胡本、毛本欻作歘,卢本同。”

5. 《系辞上》 “圣人以此齐戒”韩注“洗心曰齐” ,宋本同。李校:“影宋本、胡本、毛本齐作斋,卢本同。”

6. 《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韩注“不可以形睹也”,宋本、毛本、卢本同。李校:“影宋本、胡本作者也。”

7. 《系辞下》“而异位”韩注“有外内也”,宋本、胡本、毛本、卢本同。李校:“影宋本有误存。”

8.大壮《序卦》韩注“遯而后通” ,宋本、胡本、毛本、卢本同。李校:“影宋本后作复。”

虽然影宋本所从出之底本为嘉定本,异文多所相同,但在传抄过程中出现讹误也是在所难免的,即如上述诸例。朱本与宋本的匹配度最高,尤其忠实于宋本,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宋本原貌。标志性的异文如例4,注疏本系统原本作歘,迄无变化,唯有宋本和朱本《集解》作欻,影宋本以下始从注疏本改作歘。例5宋本、朱本作齐与注疏本同,影宋本以下校改作斋。胡本虽然舛误最多,但与宋本和影宋本还是保持着一定的一致性(当即李校所谓“间有胜之诸本者”),其所据底本据称是焦竑家藏传抄本,当与影宋本相当。在宋本、影宋本异文信息缺失的情况下,或可印证朱本异文,如颐六四爻辞王注“察其所养则养阳”,胡本同,毛本、卢本阳作贤,当可推断宋本即作阳。毛本与朱本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谷继明和王丰先二位先生认为毛本是在朱本的基础上参校家藏宋本刊刻而成的,良有以也。卢本与毛本也有较为密切的渊源关系,所以王先生认为卢本在文字上受毛本的影响很大,甚是。总之,传世《集解》明清刻本虽然有卷次不同的两个系统,但实际上同出一系,共同的祖本都是嘉定本。

值得注意的是,《集解》本身也存在着明显的讹舛,这既有可能是李氏原本之误,也有可能是宋代刻本才开始出现的,明刻诸本或加以 正,或因仍其误。例如:

1.讼《彖传》王注“不闲其源” ,胡本、毛本、卢本闲作闭,与注疏本同。曹校:“朱误闲。”

2.讼《彖传》王注“而有信窒惧者” ,胡本、毛本同;卢本窒作塞,与注疏本、敦煌本同。作窒疑涉卦辞和《彖传》“窒惕”而误。王注“唯有信而见塞惧者”“故虽复有信而见塞惧”皆作塞,是以“塞惧”释“窒惕”。

3.大有《彖传》王注“体无二阴,以阴而分其应” ,胡本、毛本同;卢本无“阴而”二字,与注疏本同。李校:“毛本分上又误衍‘阴而’二字。”曹校:“此下朱衍‘阴而’二字。”

4.贲六四《小象》王注“欲静则失初之应” ,胡本、毛本、卢本同;注疏本失作钦,敦煌本同,十行本系统失误疑。

5.夬九五《小象》王注“夬之至易” ,宋本、毛本、卢本同;胡本夬作决,注疏本作决。李校:“朱本、影宋本、毛本决误夬,卢本同。 《正义》本作决。”

6.姤九二《小象》王注“非为犯应” ,宋本、毛本、卢本同;胡本应作夺,与注疏本同。作应疑涉上文“应己之厨”而误,当作夺,与犯义近,构成复合词。

7.井《大象》王注“上水之象也” ,胡本、毛本、卢本同,注疏本上水作井。 《正字》、李校皆客观地描述《集解》井作“上水”云云。依《大象》体例,似当作井。

8. 《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韩注“故穷以尽神”,宋本、胡本、毛本、卢本同;注疏本穷下有变字,《举正》引同。若无变字,则与下句“因神以明道”不对仗,似可知其误脱。

9. 《系辞下》“阳一君而二民”韩注“君子之辩也”,宋本、胡本、毛本同;卢本子作臣,与注疏本同。曹校:“朱误子。”

10. 《系辞下》 “子曰:天下何思何虑”韩注“百虑而尽矣” ,毛本同;宋本、影宋本、胡本、卢本百作不,注疏本及日系古本同。宋本原本不误,朱本始误,毛本仍之。

11. 《系辞下》“精义入神,以致用也”韩注“乃用元极也”,宋本、影宋本、毛本(描补作无)同;胡本、卢本元作无,与注疏本同。曹校:“朱误元。”

12. 《系辞下》 “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韩注“以殉功义” ,宋本、胡本、毛本同;卢本义作美,与注疏本同。曹校:“朱误义。”作义或系形近而讹。

13. 《系辞下》 “知者观其彖辞”韩注“则愈滞乎有” ,宋本、胡本、毛本、卢本同,注疏本有作形。李校:“ 《正义》本有作形。”曹校:“注本作形。”此句系解释上文“形之所宗者道”之“形”字,则作形近是。

14. 《说卦》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韩注“明则雷疾风行” ,宋本、胡本、毛本、卢本同,注疏本无明字。卢校:“则当作明。 《集解》‘明则’并出,亦非。” 《拾补》 :“则当作明。 《集解》作‘明则’,衍则字。”李校:“ 《正义》本无明字,疑衍。”

15. 《序卦》大壮韩注“君也以远小人” ,宋本、胡本、毛本、卢本同;卦首《序卦》也作子,注疏本、《举正》引同。李校:“朱本、胡本、毛本子误也。”曹校:“子,朱、卢误也。”

16. 《系辞上》 “不出户庭,无咎”孔疏“又当慎周密” ,宋本、毛本同;胡本、卢本慎上有谨字,与注疏本同。曹校:“朱脱谨字。”

17. 《系辞下》 “君子见几而作”孔疏“故引《易》之六二以证之” ,宋本、胡本同;毛本、卢本易作豫,与注疏本同。曹校:“朱误易。”

18. 《系辞下》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孔疏“能使‘万物一化醇’者也” ,宋本、胡本同;毛本、卢本无一字,与注疏本同。曹校:“朱衍一字。”

19. 《说卦》 “震一索而得男”孔疏“以求乾坤为父母而求其子也” ,宋本、胡本、毛本、卢本同,注疏本无上求字。李校:“ 《正义》本无求字。”曹校:“此下朱、卢衍求字。”

上述诸例之中4、7、8、13、14、15、19参校诸本皆同,而不同于注疏本,说明这是《集解》系统本身的异文。馀者多为早期刻本(宋本及反映宋本面貌的朱本)不同于注疏本,而胡本(毛本)以下明清诸本据注疏本回改,从而变为不存在异文。胡本虽然出自影宋抄本,多可与宋本、影宋本相印证,但已经出现了据注疏本回改的情形,如例5、6、11、16朱本、毛本皆同于宋本,胡本则已据注疏本回改(后2例卢本亦改),当然也有可能源于胡本所从出之影宋抄本。毛本多因仍朱本,甚至朱本的讹误亦一仍其旧,如例10宋本、胡本不误,朱本始误,毛本与之相同。不过,毛本亦有据注疏本回改者,如例17、18毛本始校改,卢本仍之。至于惠校卢本,颇多改篡,据注疏本回改则更为普遍,如例2、3、9、12宋本及明刻诸本悉同,卢本则已校改。总之,胡本、毛本和卢本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地据注疏本回改的现象,只有朱本不作校改,当最接近于《集解》原始文本的样貌。当然,朱本本身也存在着讹误,如例1唯有朱本显误,其馀各本皆不误(宋本阙如,故无从判断是否与之相同;但从胡本来看,宋本当不误)。

综上所述,在明清刻本之中,朱本刊刻尚不苟,较之胡本、毛本,无论卢本,最忠实于宋本,在最大程度上存宋本之旧,理论上存真复原的程度是最高的,也是最为可靠的。那么,宋刻以下刻本系统又在多大程度上保存了写本的文本样貌,换言之,宋代刊刻之时所做的校订文本的工作如何? 有否据五代、北宋先后刊行的经注和单疏刻本回改原文呢? 我们发现了一个具有标志性和特异性的切入点,那就是《集解·序卦》引韩注与卦首《序卦》所引有10例重出(卦首《序卦》有注者11例,咸卦韩注仅见于卦首,《序卦》不重出) 。重出的韩注除小过全同外,馀者9例皆有异文,如下所示:

1.小畜“故曰‘小畜’,而不能大也” ,注疏本同,卦首删省“而不能大”四字,畜下有也字。

2.随“众之所随也” ,卦首无也字,与注疏本同。

3.遯“宜与时升降” ,卦首时作世,与注疏本同。

4.大壮“君也以远小人” ,卦首也作子,与注疏本同。

5.大壮“何可终邪” ,注疏本同,《举正》引亦同,卦首邪作耶。

6.家人“必反诸内矣” ,卦首矣作也,注疏本反下有修字,无矣/也字。

7.夬“故必决也” ,注疏本同,卦首也作矣。

8.革“宜革易其故也” ,日系古本同;卦首无也字,与注疏本同。

9.鼎“既以去故” ,注疏本同,卦首无既字。

10.鼎“鼎所以和齐生物” ,注疏本同,卦首无以字。曹校: “下脱以字。”

11.既济“可以矫世励俗” ,卦首励作厉,与注疏本同,《举正》引亦同。

除例6重出二处皆不同于注疏本外,馀者10例异文卦首和《序卦》分别同于注疏本者各占其半,均为5例。这个统计数字很有意义,一方面说明写本具有个性化和不稳定性的特征,所以才存在着相当数量不同于宋刻本以下刻本系统的异文,另一方面也说明宋代校刻之时当做过整齐文本、据通行刻本回改原文的工作(当然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李氏编纂《集解》之时,所据经注本《序卦》并无二本,也就是说他所迻录的文本本身并无二致,这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只是做得并不彻底,所以才出现两处重出的异文与注疏本同者参半的现象。其中例3具有标志性,李氏原本当作时,避唐讳,而卦首作世显系经过校改。然而,我们今天所见《集解》均为宋刻以下刻本系统各本,无从获见唐写本的原始样貌,所以,从写本到刻本这个环节我们只能忽略不计,理论上把刻本系统的文本认定为李氏原本。

二、 《集解》称引注疏综论

《集解》所引注疏,计有王注57例、韩注61例(其中10例《序卦》注与卦首《序卦》重出)、孔疏43例(其中《说卦》“坤为牛,震为龙”2例合为1例),合计约7100字。其中,绝大多数皆可与注疏本相对应,不见于注疏本者仅有《说卦》 “其于马也”引孔疏1例,其文有曰:“乾、震、坎皆以马喻,乾至健,震至动,坎至行,故皆可以马为喻。坤则顺,艮则止,巽亦顺,离‘文明而柔顺’,兑柔说(宋本作悦),皆无健,故不以马为喻也。唯坤卦彖(宋本、胡本同,毛本、卢本脱彖字)‘利牝马’,取其行不取其健,故曰‘牝’也。坎亦取其行不取其健,皆外柔,故‘为下首、薄蹄、曳’也。” 《正字》 :“案《集解》引孔疏云云九十字,今并脱去。”李校:“案今《正义》本无此条。”我们认为,存在着两种可能性,一是确如浦氏所云,系今本误脱,不过《集解》成书于永徽四年“五经正义”颁行天下之后,虽说写本是个性化的,但此例字数颇多,北宋国子监校刻单疏本之时删削或缺漏的可能性似乎并不大;二是李氏援引之时误署作者,这在《集解》之中亦非孤例,相对而言,这种可能性更大。

对于《集解》所引注疏,我们的研究方法是先据朱本辑出王、韩注和孔疏全文,次校以注疏本(经注本和单疏本),并参照敦煌本、日系古本及《释文》《治要》《举正》等他校资料。对于朱本与注疏本有异文者,再校以宋本、胡本、毛本和卢本。通过系列校勘,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结论:《集解》所引注疏大体可与五代以降通行的、以刻本为中心的注疏本相合,说明唐宋时代《周易》文本虽经历了从写本到刻本的切换,但大体保持稳定,并无根本性的改易或变动。此其一也。其二,《集解》与注疏本还是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异文,这说明李氏在引用、迻录注疏的过程中,确实也做了一定程度的改窜。这也正是本文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为了探究《集解》所引注疏与注疏本之异同,首先要将二者各自剥离开来,亦即认定《集解》和注疏本各自分别是相对独立、封闭的系统。对于《集解》,我们需要预设两个前提,一是《集解》不同于注疏本的异文并非李氏迻录或其书传刻过程中无意错讹造成的(事实上,这两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考虑到研究的确定性和客观性,暂且忽略不计),而是李氏有意为之,或有所本。二是《集解》同样经历了由唐写本到宋刻本的文本递嬗过程,但传世各本均为刻本(或源出宋本的抄本,如李校所引影宋本),并无写本可资比勘。所以,除前揭朱本不同于宋本的11例异文外,理论上馀者均可认定为李氏原本样貌,亦即李氏所据底本不同于注疏本之处。也就是说,我们权且忽略《集解》从唐写本到宋刻本切换过程中造成的文本异同,而且在传刻过程中造成的系统内部的异文也不纳入考虑范围,均不出校。至于注疏本,自五代、两宋进入刻本时代,从写本到刻本的切换是其文本递嬗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无论刻本本身所经历的,从经注本、单疏本到注疏合刻本的切换,系统内部也存在着异文。鉴于此,注疏本本身的异文概不出校,只选择早期刻本的文本进行比勘;考虑到写本的不稳定性,写本或他校资料相对于刻本的异文亦皆不出校。

李氏《集解》援引注疏分隶于《周易》经、传文之下,又析分《序卦》分别冠于各卦之首(屯卦以下),知其所取用者亦为王弼经传参合本,亦即《彖》 《大象》和《小象》分附卦辞和爻辞之下(乾卦除外)。所引诸家之说,冠以某某姓名;出以己意,则冠以“案”字。通校《集解》所引王注、韩注、孔疏,知其与通行刻本系统的注疏本总体上还是一致的,异文所占比例约为20%左右(以句为单位)。这说明《集解》引用注疏还是比较严格地遵照原文的,大体上据实迻录。有一个典型的例子,讼《彖传》王注“其在二乎”,李氏案曰:“夫为讼善听之主者,其在五焉。……年代绵流,师资道丧,恐传写字误,以五为二,后贤当审详之也。”可见李氏虽已考知二当作五,但其所据经注本即作二,所以他只是客观地说明个人理校的结论,并未擅改原文,足见其援引诸家之说的态度是审慎而严谨的。当然,《集解》是一部独立的《易》学著作,李氏也有自己的《易》学思想,所以引用注疏时十分注意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审辞气,务求文理通顺,语气连贯,句式整饬,对于原文即有节略、删省、窜易等多种不同的改造方式。

《集解》对所引注疏的改造主要是字词和句子,所出位置及所释对象一般并无不同。引用王、韩注一般因仍经注本旧式,以整条注释为单位,置于相应经、传文之下,所出位置相同,内容并无分合。但也有例外,如下所示:

1.蒙六四爻辞王注首句“阳称实也”实为《小象》注,馀者为爻辞注,《集解》爻辞下所引王注实乃合并爻辞和《小象》注而成。

2.观九五《小象》王注“观我生,自观其道也” ,原为上九王注(注疏本也上有者字),解释九五爻辞“观我生”和上九爻辞“观其生”之不同。 《集解》拆分至此,并删省首句“居于尊位”。

3.家人《彖传》王注“谓二、五也” ,实乃“谓二也” “谓五也”两条注合并而成。

4.需初九、六四,讼九五,同人九四,豫六三,随六三,蛊九三,观初六、九五、上九,贲六四,复六二,颐六五,离初九,睽六五,解九四,夬九三、九五,姤九二、上九,萃六二,旅九四,巽六四,涣六三,节六三,中孚六三爻辞下王注皆移置《小象》之下。

5. 《序卦》大壮韩注:“遯,君也以远小人,遯而后通,何可终邪? 阳盛阴消,君子道胜也。” “何可终邪”以上数句是传文“物不可以终遯”句注,后二句是传文“故受之以大壮”句注,实为合并而成。

孔疏原本是以《周易》自然构成单元(如卦辞、《彖传》 《大象》、爻辞及其《小象》以及《系辞》《说卦》的章节等)为单位,疏文归总出于其末。 《集解》所引疏文大多是节引其中专门解释某句经、传文者,故其位置即出于此句经、传文之下,例外者有三:

6.乾《文言》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疏实为九二王注之疏文。

7.坤《文言》 “ 《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孔疏实为九四爻辞之疏文。

8.井《彖传》孔疏实为卦辞之疏文。

这实际上反映了李氏对注疏的认知和判断,所以才对原文进行整合,或更易其所出位置。

三、 字词异文

为了研究便利,我们根据《集解》与注疏本的异文的字数进行简单分类,大体分为字词(我们把单音词称作字,以别于复合词。此类以字的异文为主,间有个别复合词,不包括词组)异文和句子异文两种类型,每一大类之下再根据异文的不同形式以类相从,细分类目进行研究。具体方法是先录出底本(朱本《集解》)文字,然后再揭示注疏本异文(为避免繁复,略去“注疏本”字样),他本或他校资料之异文更附于后。这些异文的产生,无外乎两种可能性,一是李氏所据注疏本既已如此,李氏照录原本;二是李氏在迻录过程中对注疏本的原始文本加以改造而成。这实际上是两个层级的问题,两种可能性应该都是客观存在的,不过因为文献不足征,所以我们无法将其剥离开来。

(一) 句末虚词之有无或改易

作为唐写本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句末虚词相较于后世刻本系统多有增减或改易,这也是写本的个性化和不稳定性所造成的。《集解》所引注疏即多有增减或改易句末虚词的情形,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其文本尚保存写本时代的样貌和特点。本文旨在客观地描述《集解》句末虚词与注疏本之异同,实际上包含两个层次的逻辑关系,其一以注疏本为标准,《集解》相对于注疏本而有所增减、改易;其二《集解》所反映的文本样貌是唐代写本的,五代和北宋国子监校刻群经经注本和单疏本之时所做的、正定文本的工作,其中当即包括规范和统一句末虚词。

1.乾用九爻辞王注“坤利在永贞矣” ,无矣字。日系古本矣作也。

2.乾《文言》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王注“不为妄也” ,也上有者字。

3.蒙六四爻辞王注“故曰吝” ,下有也字。

4.需初九《小象》王注“可以保常” ,下有也字。

5.需六四《小象》王注“顺以听命也” ,也上有者字。

6.讼《彖传》王注“犹不可以为终” ,下有也字,敦煌本同(残存也字) 。

7.师卦辞王注“故吉乃无咎” ,下有也字,敦煌本与《集解》同。

8.泰初九爻辞王注“拔其根而相牵引也” ,也上有者字。

9.泰初九爻辞王注“故以其类,征吉也” ,无也字。

10.大有上九爻辞王注“故系辞具焉也” ,无也字。

11.随六三《小象》王注“志在丈夫也” ,无也字。

12.随六三《小象》王注“故曰‘系丈夫,失小子’” ,下有也字。

13.蛊初九《小象》王注“故意承而已也” ,无也字。

14.蛊九三《小象》王注“终无大咎矣” ,无矣字。

15.噬嗑六五爻辞王注“黄,中” ,下有也字。

16.噬嗑六五爻辞王注“能行其戮也” ,也上有者字。敦煌本残存“能行”二字,下缺四字,知其当亦有者字。

17.贲六四《小象》王注“内怀疑惧” ,下有也字,敦煌本同。

18.大畜上九爻辞王注“乃天之衢,亨” ,下有也字,敦煌本略同(也上有者字)。

19.颐六四爻辞王注“故曰‘颠颐,吉’” ,下有也字,敦煌本同。

20.离初九《小象》王注“错然” ,下有者字,敦煌本同。

21.家人《彖传》王注“以内为本者也”,无者也二字;“故先说女矣” ,矣作也。

22.家人九三爻辞王注“为一家之长” ,下有者也二字。

23.家人九三爻辞王注“行与其慢也” “家与其渎也” ,并无也字。

24.解《彖传》王注“非治难时也” ,无也字,敦煌本、日系古本与《集解》同;“故不言用也” ,无也字,敦煌本同,日系古本与《集解》同;“故不曰义也”,无也字,敦煌本、日系古本与《集解》同(古本或有也上有者字者)。

25.夬九三《小象》王注“谓上六矣” ,矣作也,敦煌本同。

26.夬九五《小象》王注“以君子除小人也” ,也上有者字。

27.姤九二《小象》王注“故称鱼也” ,无也字,日系古本与《集解》同。

28.姤九四爻辞王注“是以凶矣” ,矣作也。

29.萃六二《小象》王注“然后乃吉而无咎” “殷春祭名” ,下并有也字。

30.困《大象》王注“则水在泽下也” ,无也字。

31.困九四《小象》王注“下谓初” ,下有也字。

32.旅九四《小象》王注“不获平坦之地者也” ,无者也二字,日系古本与《集解》同。

33.旅九四《小象》王注“故其心不快” ,下有也字。

34. 《系辞上》 “故君子之道鲜矣”韩注“君子体道以为用” ,下有也字,《治要》本略同(也上有者字)。

35. 《系辞上》 “阴阳不测之谓神”韩注“而况之神矣” ,无矣字。

36. 《系辞上》 “六爻之义易以贡”韩注“以告吉凶也” ,无也字,日系古本同。

37. 《系辞上》 “圣人以此洗心”韩注“洗濯万物之心者也” ,无者也二字,日系古本与《集解》略同(无者字)。

38. 《系辞上》 “故君子之道鲜矣”韩注“不亦鲜矣乎” ,无乎字,《治要》本无矣字有乎字。

39. 《系辞下》 “阳一君而二民”韩注“故阳卦曰君子之道也” ,无也字。

40. 《系辞下》“《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韩注“不思而至也”,无也字。

41. 《系辞下》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韩注“感而遂通者也” ,无者也二字,日系古本与《集解》同。

42. 《系辞下》 “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韩注“不可以形睹也” ,也上有者字,《举正》引略同(无以字) 。

43. 《系辞下》 “知者观其彖辞”韩注“而一以贯之者也” ,无者也二字,日系古本与《集解》同。

44. 《系辞下》 “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韩注“必有乖违之患也” ,无也字。

45. 《说卦》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韩注“故能万物既成” ,下有也字。

46. 《序卦》离韩注“极陷则反所丽” ,下有也字。

47. 《序卦》遯韩注“有时而遯者也” ,也上无者字。

48. 《序卦》大壮韩注“阳盛阴消,君子道胜也”,无也字,《举正》引与《集解》同。

49. 《序卦》小过韩注“而以信为过也” ,无也字,日系古本同;“故曰小过”,下有也字。

50. 《序卦》未济韩注“以己穷物” ,下有者也二字;“故受之以未济”,下有也字。

51. 《杂卦》 “离上而坎下也”韩注“火炎上,水润下也” ,无也字。

52.乾《文言》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疏“即是‘阳气发见’之义也” ,无也字。

53.乾《文言》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疏“与此不殊也” ,无也字。

54. 《系辞上》 “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孔疏“得则为吉也” ,无也字;“失则为凶矣” ,矣作也。

55. 《系辞上》 “是故谓之爻”孔疏“故上章云‘爻者,言乎变也’” ,也上有者字。

56. 《系辞上》 “劳谦,君子有终吉”孔疏“故引谦卦九三爻辞以证之矣”,矣作也。

57. 《系辞上》 “挂一以象三”孔疏“以象三才” ,下有也字。

58. 《系辞上》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孔疏“以为卜筮者也” ,也上无者字。

59. 《系辞下》 “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孔疏“故引解之上六以证之矣”,无矣字。

60. 《系辞下》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孔疏“能使‘万物一化醇’者也” ,也上无者字(无一字)。

61. 《说卦》 “故水火相逮”孔疏“而气相逮及” ,下有也字。

62. 《说卦》 “雷风不相悖”孔疏“明虽相薄而不相逆者也” ,无者字。

63. 《说卦》 “乾为马”孔疏“故为马” ,下有也字。

64. 《说卦》 “坤为牛”孔疏“故为牛” ,下有也字。

65. 《说卦》 “震为龙”孔疏“故为龙” ,下有也字。

66. 《说卦》 “兑为羊”孔疏“故为羊” ,下有也字。

67. 《说卦》 “为耳痛”孔疏“听劳则耳痛” ,下有也字。

上述诸例大多为句末虚词也、矣、者也之增减,间有也、矣互易者,如例21、25、28、54、56;亦有作为判断句标志的单一“也”字和“者也”二字连用互易者,如例2、8、16、26、47、55、58。作为先于刻本系统的唐写本,敦煌本与《集解》具有可比性;值得注意的是,敦煌本句末虚词大多皆不同于《集解》而(略)同于注疏本,如例6、16、17、18、19、20、24(其二) 、25,与《集解》同者仅有例7、24(其一、三)。而且,能够反映唐写本文本样貌的《治要》 《举正》亦与注疏本略同(例34、42) ,这似乎说明《集解》句末虚词的增减或改易当主要出在李氏迻录的过程之中,多系主观改造的结果,而非其所据底本已然。同样也具有一定的唐写本渊源的日系古本,则与敦煌本有所不同,大多与《集解》相同或约略相同,如例1、24、27、32、37、41、43,不同者仅有例36、49。这又似乎说明《集解》句末虚词也并非完全出于李氏改造,也有相当一部分反映了《集解》所从出之底本的旧貌。因为写本是个性化的,所以我们认为,《集解》所引注疏与注疏本句末虚词的异文的产生,李氏照录底本和主观改造这两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句末虚词之有无,虽然无关文义,但有时甚至可以改变上、下句的逻辑关系,如例23涉及对王注的理解,分别连属上句或下句。至于作也、作矣,则分别为判断句或陈述句,句式和语气亦皆不同。

(二) 避讳改字

晁公武既已注意到“唐李鼎祚《集解》经皆避唐讳”,12朱本卷首朱睦序亦称“鼎祚解经多避唐讳”。现将《集解》引注疏字涉避讳者胪列如下:

1.乾《文言》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王注“非天下之至治” ,治作理(无之字)。日系古本亦有作治者,可与《集解》相互印证。

2.大有上九爻辞王注“居丰富之代” ,代作世。

3.豫六三《小象》王注“承动逸之主”“若其睢盱而逸”“逸之所疾”,逸并作豫。

4.观上九《小象》王注“为人所观也” ,人作民(也上有者字) 。

5.大畜上九爻辞王注“畜极则亨” ,亨作通,敦煌本同。

6. 《序卦》遯韩注“宜与时升降” ,时作世。

7. 《序卦》大壮韩注“遯而后通” ,通作亨,《举正》引同。

8. 《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孔疏“据今而称上代谓之‘昔者’”,代作世(下有也字)。

除例5外,其馀诸例《集解》皆因避讳(世和民、治、亨、豫分别避太宗、高宗、肃宗、代宗讳)而改字,注疏本则已回改原文。13例5亨作通,当亦为避肃宗讳而改字,但与例7相反,注疏本改字(由敦煌本可知唐写本已改为通字),而《集解》未改。《集解》明刻诸本如朱本、胡本和毛本尚一仍其旧,保留避讳改字,至卢本如例3则已回改作豫(缺笔)。

(三) 通假字、异体字、同源字

作为早期文本的特征之一,《集解》相较于《周易》刻本系统保留了一定数量的通假字、异体字、同源字等。

1.需初九《小象》王注“虽不应机” ,机作几。

2.需六四《小象》王注“见侵则避” ,避作辟,《释文》出文同。

3.随六三《小象》王注“故捨初系四” ,捨作舍,《释文》出文同。

4.观卦辞王注“莫盛乎盥也” ,乎作于。

5.离初九《小象》王注“敬慎之貌也” ,敬作警,敦煌本同,《释文》出文亦同。

6.旅《彖传》王注“岂非智者有为之时” ,智作知。

7.中孚六三王注“非三所剋” ,剋作克,敦煌本同。

8.中孚六三王注“惧见侵凌” ,凌作陵,敦煌本凌作淩。

9.中孚六三王注“自强而进,进而碍敌”,碍作阂,敦煌本同,《释文》出文亦同。

10. 《系辞上》 “阴阳不测之谓神”韩注“欻尔而自造矣” ,注疏本欻作歘,《释文》出文、日系古本亦同。

11. 《系辞上》 “阴阳不测之谓神”韩注“莫不独化于太虚” “是以明两仪以太极为始”,太并作大。

12. 《系辞下》“《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韩注“必归于一”,于作乎。

13. 《系辞下》 “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韩注“则为弥多而理愈失” ,注疏本为作伪。李校:“卢本为改伪。”

14. 《序卦》睽韩注“其弊必乖者也” ,弊作敝(无者字) 。

15. 《序卦》鼎韩注“鼎所以和齐生物” ,齐作济, 《释文》出文与《集解》同。

16.乾《文言》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疏“先儒以为九二当太簇之月”,簇作蔟。

17.坤《文言》 “由辩之不早辩也”孔疏“此文诫君父防臣子之恶也” ,诫作戒。

18.坤《文言》 “ 《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孔疏“以譬心藏智也”“闭其智而不用”,智并作知。

19. 《系辞下》 “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韩注“相须而偕凶” ,偕作皆。

20. 《系辞下》“《易》曰鼎折足”孔疏“智小谋大而遇祸也”,智作知。

21. 《系辞下》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孔疏“氤氲,气附着之义” “唯二气氤氲”,氤氲并作絪缊。

22. 《说卦》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孔疏“案《下系》云‘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庖作包(句首无“古者”二字,句末有也字)。

知和智、大和太、为和伪、碍和阂、皆和偕、极和穷为同源分化字,欻和歘、簇和蔟、氤氲和 缊为异体字,馀者多为通假字。作为可与《集解》相参照的《释文》出文和敦煌本,其用字多与注疏本同,而不同于《集解》 (例15例外) ,这说明注疏文本渊源有自,从写本到刻本一脉相承,大体保持稳定。前揭通假字、异体字和同源字等当出现在《集解》迻录注疏的过程中,或为所据底本本身的歧异,或为李氏迻录之时加以改造而成。

(四) 同义、近义或意义相关字词易换

除避讳字、通假字、异体字、同源字外,《集解》引用注疏还有以同义、近义或意义相关字词易换,以及形近、音近(同)而讹者。例如:

1.需初九《小象》王注“最远于险” ,险作难,《释文》出文同。

2.讼《彖传》王注“应其任矣” ,其作斯,日系古本同。

3.同人九四《小象》王注“违义伤礼” ,礼作理。

4.大有上九爻辞王注“居丰富之代” ,丰富作丰有。

5.豫六三《小象》王注“悔亦至焉” ,至作生。

6.贲六四《小象》王注“不获交通” ,交通作通亨,14敦煌本同。

7.复六二《小象》王注“得位居中” ,居作处,敦煌本同。

8.复六二《小象》王注“比初之上” ,比作在,敦煌本同。

9.颐六四爻辞王注“履得其位” ,履作居,敦煌本同。

10.颐六四爻辞王注“观其自养则养正” ,下养字作履,敦煌本同。

11.观九五《小象》王注“百姓有过” ,过作罪,《治要》本同。

12.噬嗑六五爻辞王注“以柔承刚” ,承作乘,敦煌本同(残存乘字下部) 。下文“然处得尊位”下,注疏本重出“以柔乘刚”四字,敦煌本同,《集解》本则无。曹校:“当为乘。”

13.家人九三爻辞王注“以阳居阳” ,居作处。

14.夬《彖传》王注“刚德浸长” ,浸作齐,敦煌本同,《释文》出文亦同。

15.夬九三《小象》王注“遇雨若濡有愠” ,愠作恨。

16.姤上九《小象》王注“不与物牵” ,牵作争,《释文》出文同。

17.萃六二《小象》王注“己独履正” ,履作处。

18.旅九四《小象》王注“客子所处,不得其次” ,子作乎。

19.巽六四《小象》王注“莫若三品” ,若作善。

20.中孚六三王注“非三所克” ,三作己。

21. 《序卦》姤韩注“必有喜遇” ,喜作嘉(句末有也字) 。

22. 《系辞上》 “辩吉凶者存乎辞”韩注“吉凶之状存乎爻” ,存作见。

23. 《系辞上》 “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韩注“则不能与于此也”,能作得,此作斯。

24. 《系辞下》 “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韩注“故言吉之先见” ,言作为(句末有也字)。

25. 《系辞下》 “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韩注“相须而偕凶” ,须作顺。

26. 《系辞下》 “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韩注“随事以考之” ,随作存。

27. 《系辞下》 “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韩注“刚柔相摩、变动相逼者也”,逼作适。

28. 《序卦》履韩注“故既畜则须用” ,须作宜。

29. 《序卦》离韩注“物极则变” ,极作穷。

30. 《序卦》睽韩注“唯严与敬” ,唯作虽。

31.乾《文言》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疏“先儒以为九二当太簇之月”,先儒作诸儒。下“先儒此说”同。

32.乾《文言》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疏“似圣人渐进” ,进作出。

33.乾《文言》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疏“阴阳相关” ,关作间。

34.乾《文言》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疏“尚有阴气” ,气作存。

35.否《大象》孔疏“不可重受官爵也” ,官爵作官赏(无也字) 。

36.否《大象》孔疏“不可自重荣贵而骄逸也” ,荣贵作荣华(自重作重自)。

37.谦《彖传》孔疏“故曰‘君子之终’也” ,曰作云。

38. 《系辞上》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孔疏“上略明拟议而动” ,略作既。

39. 《系辞上》 “劳谦,君子有终吉”孔疏“欲求外物之应” ,之作来。

40. 《系辞下》“《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孔疏“是有利也”,是作而。

41. 《系辞下》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孔疏“气附着之义” ,气作相。

42. 《说卦》 “坤以藏之”孔疏“乾坤与天地同功也” ,同作通。

43. 《说卦》 “坤以藏之”孔疏“王肃以为互相备也” ,以为作云。

上述诸例,大多互易之字词不但意义相近或相同(例14浸、齐作为副词,意义有所不同,说明李氏对于王注解释传文的认知容有不同;例33关、间二字意义差别较大,胡本、毛本直至卢本、曹本亦皆作关,我们认为间字近是),而且词性(例19若作善,动词变为形容词;例40是作而,代词或系词变为连词;例34气作存,名词变为动词;41气作相,名词变为副词)和句子成分(例39 之作来,“应”词性发生变化,句子结构亦相应地发生变化)亦皆相同。他如意义相关者,如例20三和己,数词和名词互易,所指代对象同为六三爻,把己具体化为三。形近、音近(同)而讹者,如例18乎(十行本系统作于)讹作子,例12乘讹作承。此外,《集解》和注疏本用字习惯有所不同,如例7、9、13、17《集解》用履、居字,而注疏本则用居、处字,尤多用处字(例10履正作养正,或出于与下句“察其所养则养阳”对仗的考虑而径改,当然也存在着涉上文养字而误的可能性) ;例37、43《集解》分别用曰和以为,而注疏本统一作云。

(五) 删省或增益实词

除易换字词外,《集解》引用注疏还有删省或增益字词的方式,包括实词和虚词。删省或增益实词者如下:

1.讼九五《小象》王注“处得尊,讼之主” ,尊下有位字,讼上有为字,敦煌本同。

2.小畜《彖传》王注“成卦之义在此一爻者也” ,无一字(无者字) ,敦煌本同。

3.观九五《小象》王注“为众观之主” ,无众字,《释文》出文同。

4.噬嗑六五爻辞王注“故虽厉而无咎也” ,厉上有贞字,敦煌本同。

5.家人九三爻辞王注“是以家虽‘嗃嗃,悔厉’” ,家下有人字。

6.睽六五《小象》王注“有应,故悔亡” ,无悔字,日系古本同。

7.夬九三《小象》王注“而三独应上助小人” ,上下有六字,敦煌本同。

8.夬九三《小象》王注“若不与阳为群” ,阳上有众字,敦煌本同。

9.夬九五《小象》王注“苋,草之柔脆者也” ,苋下有陆字,《释文》出文“苋”“陆”同。

10.姤九四爻辞王注“四故失之也” ,无四字。

11.萃六二《小象》王注“可以省薄于鬼神矣” ,于上有荐字(可上有故字,矣作也)。

12. 《系辞上》 “阴阳不测之谓神”韩注“故阴阳不测” ,故下有曰字,《治要》本略同(句末有也矣二字)。

13. 《系辞上》 “阴阳不测之谓神”韩注“言变化而称” ,称下有极字,《释文》出文同。

14. 《系辞上》 “阴阳不测之谓神”韩注“夫唯天之所为者” ,唯下有知字。

15. 《序卦》屯韩注“故为万物之始生也” ,无万字。

16. 《序卦》履韩注“所以适时用也” ,无时字。

17.乾《文言》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疏“此九二爻当建丑、建寅之间”,无爻字,当下有据字。

18.乾《文言》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疏“建巳之月已来” ,上有至字。

19.坤《文言》 “由辩之不早辩也”孔疏“此文诫君父防臣子之恶也” ,无文字(无也字)。

20.谦《彖传》孔疏“卑者有谦而不逾越” ,无有字(不下有可字) 。

21.谦《彖传》孔疏“言君子能终其谦之善” ,善下有事字。

22.谦《彖传》孔疏“而又获谦之福” ,之下有终字。

23. 《系辞上》 “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孔疏“以定一爻之通变,而有三百八十四”,爻上无一字,四下有爻字。

24. 《系辞上》 “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孔疏“以断其吉凶” ,断下有定字。

25. 《系辞上》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孔疏“此中孚九二爻辞也” ,此下有引字。

26. 《系辞上》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孔疏“则物来应之” ,物上有外字。

27. 《系辞上》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孔疏“谓生蓍龟” ,生上有天字。

28. 《系辞下》“《易》曰‘困于石’”孔疏“欲上于四”,于上有干字。

29. 《系辞下》“《易》曰‘困于石’”孔疏“何崇之有”,崇下有德字。

30. 《系辞下》 “ 《易》曰‘困于石’”孔疏“上章先言‘利用安身,可以崇德’”,无言字。

31. 《说卦》 “雷风不相悖”孔疏“若相薄而相悖逆” ,若上有动字。

32. 《说卦》 “乾为马”孔疏“乾象天,行健” ,重天字。

33. 《说卦》 “震一索而得男”孔疏“坤二得乾气为坎” ,二下有求字,下四句“坤三得乾气为艮”“乾初得坤气为巽”“乾二得坤气为离”“乾三得坤气为兑”同。

34. 《说卦》 “为耳痛”孔疏“坎,劳卦也” ,坎下有为字。

《集解》删省或增益实词(以删省者居多),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至于具体的方式,既有删省复合词为单音词或增益单音词为复合词,如例1、3删省偏正式复合词而成单音词,例9删省并列式复合词而成单音词;例2、19增益单音词而成偏正式复合词。或删省体词,如例32无“天”字,则下一分句无体词,上、下分句合为一句;例7为求文辞简省计,删省六字,文义不变。例10增益四字,与二对文,则更为明确,注疏本盖以其出于九四之下,故省略。例19有无体词“文”字则具体所指容有不同。或删省谓词,如例4“贞厉”原本是述补结构,爻辞及《小象》皆有“贞厉无咎”句,注疏本化用此句,而《集解》删省“贞”字,径用占断之词“厉”和“无咎”作为谓词,说明程度之浅深。例28或出于句式整饬之考量而删省干字,则“上”由状语变为谓语。由于删省或增益实词,句子结构或发生变化,如例12之类省略曰、云、称等,主、谓、宾结构变为主谓结构;例14删省谓词“知” ,述宾结构变为主谓结构。句子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还可导致其他词的词性发生变化,如例17删省谓词“据”字,则当字由副词变为动词。

(六) 删省、增益或易换虚词

1.蒙六四爻辞王注“亦鄙矣” ,亦下有以字。

2.讼《彖传》王注“犹复不可以终” ,无以字,敦煌本同。

3.讼《彖传》王注“而有信窒惧者” ,而下有令字,敦煌本同,《释文》出文亦同。曹校:“朱脱令字。”

4.讼《彖传》王注“乃得其中吉” ,无乃字,敦煌本同。日系古本与《集解》同。

5.讼《彖传》王注“必有善听主焉” ,主上有之字。

6.讼九五《小象》王注“刚则无所溺,公则无所偏” ,无二则字。敦煌本残存“所溺,公无所偏”六字,知其亦无则字。

7.大有上九爻辞王注“己独乘柔” ,上有而字。

8.随六三《小象》王注“则得其求矣” ,求上有所字。

9.观初六《小象》王注“最远朝美” ,上有而字。

10.观九五《小象》王注“当观民也” ,当作乃,《治要》本同。

11.观上九《小象》王注“天下所观者也” ,上有为字。

12.噬嗑六五爻辞王注“噬不服” ,噬下有虽字。敦煌本与《集解》同。

13.贲六四《小象》王注“履正位” ,上有虽字,敦煌本同。曹校:“朱脱虽字。”

14.贲六四《小象》王注“则终无尤也” ,无则字,敦煌本同。

15.贲六四《小象》王注“未果其志”,未下有敢字(句末有也字),敦煌本同。

16.颐六四爻辞王注“其欲逐逐”上有故字,敦煌本同。

17.颐六四爻辞王注“乃得全其吉而无咎矣” ,上有“然后”二字(无矣字),敦煌本、日系古本略同(矣作也)。

18.离初九《小象》王注“将进其盛” ,其作而,敦煌本同。

19.离初九《小象》王注“故宜慎所履” ,慎下有其字,敦煌本同。

20.夬九三《小象》王注“而三独应上助小人” ,助下有于字。敦煌本与《集解》略同(小人作其少)。

21.夬九五《小象》王注“夫以至尊而敌于至贱” ,无夫字、于字。

22.萃六二《小象》王注“众相殊” ,上有与字。

23.旅《彖传》王注“物失其所居之时也” ,失上有皆字。

24.巽六四《小象》王注“得位承五” ,上有然字。

25.咸《序卦》韩注“莫大夫妇” ,大下有乎字。

26. 《系辞上》 “故君子之道鲜矣”韩注“百姓日用而不知” ,姓下有则字。

27. 《系辞上》 “故君子之道鲜矣”韩注“可以语至而言极矣” ,上有始字(矣作也)。

28. 《系辞上》 “阴阳不测之谓神”韩注“不思玄览” ,思下有而字。

29. 《系辞上》 “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韩注“非忘象者” ,上有夫字。

30. 《系辞上》 “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韩注“则无以极数” ,无则字。

31. 《系辞上》 “故君子之道鲜矣”韩注“故‘常無欲以观妙’” ,妙上有其字(無作无)。

32. 《系辞下》 “知者观其彖辞”韩注“夫彖举立象之统” ,彖下有者字。

33. 《系辞下》 “知者观其彖辞”韩注“过乎半之益” ,过下无乎字,益下有者字。

34. 《系辞下》 “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韩注“义可见矣” ,上有则字。

35. 《系辞下》 “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韩注“相须而偕凶” ,下有者字。

36. 《说卦》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韩注“莫不自然相与而为变化”,无而字。

37. 《序卦》比“则争无息” ,息上有由字。

38. 《序卦》履韩注“有用须礼也” ,须上有则字。

39. 《序卦》履韩注“履,礼也” ,履下有者字。

40. 《序卦》中孚韩注“宜信以守之矣” ,上有则字(无矣字) ,日系古本略同(之下有者字)。

41.否《大象》孔疏“若据诸侯公卿而言” ,上有此字,而言作言之。

42.否《大象》孔疏“是辟时群小之难” ,时作其(无是字) 。

43.否《大象》孔疏“辟阴阳厄运之难” ,辟下有其字。

44.谦《彖传》孔疏“是君子之终也” ,终上有所字。

45.谦《彖传》孔疏“而又获谦之福” ,无而字。

46.井《彖传》孔疏“故就人言之凶也” ,无之字。

47. 《系辞上》 “是故谓之爻”孔疏“爻者” ,上有夫字。

48. 《系辞下》 “ 《易》曰‘困于石’”孔疏“上章先言‘利用安身,可以崇德’”,上有以字。

49. 《系辞下》 “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孔疏“前章先须‘安身,可以崇德’”,上有以字。

50. 《系辞下》“《易》曰‘鼎折足’”孔疏“言不能安身”,安下有其字。

51. 《说卦》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孔疏“始作八卦” ,上有“于是”二字。

52. 《说卦》 “坤以藏之”孔疏“则明雷风与震巽同用” ,无则字。

53. 《说卦》 “为血卦,为赤”孔疏“犹地之有水” ,注疏本无之字(下有也字)。

《集解》删省、增益或易换的虚词包括连词、代词、介词、副词、语气词等,在句中起连接、指代、修饰等作用。易换的虚词往往词性相同,亦有个别例外,如例18将代词其改为连词而,当与删省下句“未在既济”有关,考虑到上、下句逻辑关系的严密性。再如例42将名词时改换为代词其,时字更为具体,似觉优长。 《集解》之所以对虚词进行改造,当与其引文多系节引原文有关,如例3、4上句删省令字,于是下句增益乃字,以使语气相呼应、关联,当出于文气一贯、文理通顺之考量。又如例10改易修饰谓语的能愿副词,实与上句改造“以察己道”为“欲察己道”直接相关,因为上句既为虚拟句式,则下句须作当,不得作乃。再如例24盖以删省首句“乘刚悔也” ,故而“然”字亦并删去。删省或增益虚词可能会影响到句义的变化,如例15有能愿副词“敢”则表示未然,如无则表示已然,判然有别。删省虚词往往会造成句子结构的变化,如例5“主”原为名词,通过“之”连接定语和中心语,使之整体成为一个偏正式的名词性结构;而《集解》删省“之”字,“主”字则变为动词,“主焉”成为述补结构。例37“息”字原为动词,删省由字,改变句子结构,息字词性也变成名词。又如例11原本系“为……所”句式,删省为字,则句子结构发生了变化,由被动句变为主动句。再如例20有无“于”字,句子结构不同,一为述宾结构,一为述补结构;例41言字下添加代词,整体而言是连谓结构。总之,上述删省、增益或易换虚词诸例,多可认定为《集解》引用时所做的主观改造,有意为之。当然,虚词之有无,有时并无直接的证据证明究係删省抑或脱文,如例31注疏本及帛书、刻本《老子》原文皆有其字,那么就存在着李氏迻录或后世传刻过程中脱误的可能性。

四、 句子异文

上文以字词为单位揭示了《集解》不同于注疏本的异文,兹以句子为单位,考察《集解》截取、删节或改造、改写句子的情形。就句子异文而言,敦煌本、《释文》出文、《治要》本及日系古本亦多同于注疏本,这与前揭字词异文的规律是完全一致的(个别同于《集解》的异文,也恰可证明《集解》确系唐代文本之孑遗)。我们认定这些异文本非《周易》文本本身所有,基本上都是李氏引用时改造而致,大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一) 截取、删节原文

《集解》引用注疏多非整条从头至尾完整地迻录,而是对原文有所截取、删节,我们推想这一方面出于简省篇幅之考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当与李氏对于原文的理解,以及以之解释相应卦爻辞或《易传》内容的匹配程度有关。以下所录《集解》截取、删节注疏原文诸例,只限于引文中间整句删节者,截去首尾、取其中间者不与焉。

1.坤《大象》 “《象》曰‘地势坤’”王注“地形不顺矣”,顺下有“其势顺”句,无矣字。敦煌本、日系古本皆兼有上下二句,矣作也。

2.小畜《彖传》王注“以分其应”下有“故上下应之也”句,敦煌本同。

3.同人九四《小象》王注“而得吉者”上有“不克则反,反则得吉也。不克乃反”三句。 《释文》出文“反则得则,得则则吉也”,“一本作‘反则得,得则吉也’”。可知《释文》出文及或本亦有与注疏本近似的表述,虽然不尽相同。

4.大有上九爻辞王注“履信者也”下有“虽不能体柔,而以刚乘柔,思顺之义也”三句。

5.豫六三《小象》王注“逸之所疾”下有“位非所据,而以从豫”二句。

6.观初六《小象》王注“最远朝美”下有“体于阴柔,不能自进”二句。

7.观九五《小象》王注“光于四表”下有“观之极者也”句,《释文》出文“观之盛也”略同。卢校:“当作‘盛也’。”

8.观九五《小象》王注“犹风之靡草”下有“故观民之俗,以察己道”二句,《治要》本同。

9.观上九《小象》王注“最处上极”上有“不在于位”句,下有“高尚其志”句。

10.复六二《小象》王注“得位居中”下有“最比于初。上无阳爻,以疑其亲。阳为仁行”数句,敦煌本同。

11.大畜上九爻辞王注“畜极则亨”下有“大畜以至于大亨之时”句,敦煌本、日系古本略同(句末有也字)。

12.颐六四爻辞王注“履得其位”上有“体属上体”句,敦煌本同。

13.颐六四爻辞王注“威而不猛”下有“不恶而严,养德施贤,何可有利”数句,敦煌本略同(严下有也字)。

14.颐六五《小象》王注“拂颐之义也”下有“行则失类,故宜居贞也”二句,敦煌本同。

15.夬九三《小象》王注“而三独应上”上有“夬为刚长”句,敦煌本同。

16.巽六四《小象》王注“得位承五”下有“卑得所奉,虽以柔御刚”二句。

17. 《序卦》遯韩注“何可终邪”下有“则小人遂陵,君子日消也”二句。

18.乾《文言》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疏“九五为建申之月”下有“为阴气始杀,不宜称飞龙在天”二句。

19.乾《文言》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疏“上九不得言与时偕极”下有“于此时阳气仅存,何极之有”二句。

20.乾《文言》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疏“即是‘阳气发见’之义也”下有“乾卦之象,其应然也”二句。

21. 《系辞上》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孔疏“上略明拟议而动”下有“若拟议于善,则善来应之;若拟于恶,则恶亦随之”数句。

22. 《系辞上》 “挂一以象三”孔疏“就两仪之中” ,中作间,下有“于天数之中”句。

23. 《系辞下》 “ 《易》曰‘困于石’”孔疏“此章引困之六三” ,“此”上有故字,“章”下有“第一节”三字,六三下有“危辱之事以证之也。困之六三”数字。

24. 《系辞下》 “ 《易》曰‘困于石’”孔疏“是困于九二之蒺藜也” ,“于”下有“九四之石也。三又乘二,二是刚物,非己所乘,是据于”二十字。

25. 《系辞下》 “ 《易》曰‘困于石’”孔疏“又有入于其宫”上有“六三又无应”句,又有作是,无于字。

26. 《说卦》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孔疏“即伏羲也”上有“此圣人”三字,下有“不言伏牺而云圣人者,明以圣知而制作也”二句。

27. 《说卦》 “震一索而得男”孔疏“索,求也”上有“此一节说乾坤六子,明父子之道。王氏云”三句。

《集解》节引注疏,大多采用整句删省的方法,为求与上下文相衔接计,个别的还对所截取文句进行改造。如例22因删省下句“于天数之中” ,故将原文间字改作中;例23盖以删省上文,“故”字无有着落,故删去,又合并下句,简省为一句。例25删省上句“六三又无应” ,故在下句补足“又”这一层意思,将“是”字改作“又有”。清人不明李氏节引之意,妄臆补足《集解》原文,颇失旧貌。如例1李氏实为截取二分句之一,明刻诸本至卢本尚不误,周本、曹本径改矣字为“其势顺”句。例24宋本、胡本、毛本皆与朱本同,卢本、周本、曹本据以增补二十字。曹校:“‘九四’以下二十字朱脱。”事实上《集解》原文并无不通,只是对于孔疏的理解略有异同。

(二) 增益、改造总括语或删省标示起止语、提示语

注疏解《易》有其相对固定的体式,注、疏文终了往往会有一归纳、总结的句子,多冠以“故”“故曰”或径录原文作结,我们称作总括语。疏文解经传、注文,皆须标示所释内容之起讫,多作某某至某某,我们称作标示起止语;同时,疏文起首往往会有一提示、领起的句子,后缀以结构助词“者”,我们称作提示语。《集解》对于总括语,多进行改造或增益,以与经传原文相呼应;对于标示起止语和提示语,则多删省,以简省文字。

1.乾《文言》 “故乾乾因其时而惕”王注“故乾乾因其时而惕” ,故下无“乾乾”二字。

2.需初九《小象》王注“故无咎” ,无此句。 《集解》增益总括语以呼应爻辞和《小象》“恒无咎”句。

3.豫六三《小象》王注“位不当也”作“宜其然矣” 。 《集解》改写成总括语以呼应《小象》“盱豫有悔,位不当也”之辞。

4.观卦辞王注“故‘观,盥而不荐’也” ,不下有观字。 《集解》改造总括语使之悉同卦辞。

5.大畜初九爻辞王注“故利已”(曹校:“已,止也。”),无此句。爻辞和《小象》皆有“有厉利已”句,且《集解》上文“已则利也”已改写为“有厉则止”,故增益此句以为总括语。

6.大畜上九爻辞王注“道大行也” ,无此句。 《集解》增益总括语以呼应《小象》“何天之衢,道大行也”之辞。

7.颐六五《小象》王注“故宜居贞,顺而从上,则吉”作“故可守贞从上,得颐之吉”,敦煌本颐作顺,吉下有也字。 《释文》出文“得颐”,“一本作‘得顺’”。或本恰与敦煌本相合。 《集解》改造总括语以呼应《小象》“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二句。

8.家人九三爻辞王注“犹得吉也” ,吉也作其道;“失家节也” ,失家作乃失其。《集解》改造总括语分别呼应爻辞和《小象》各一句。

9.睽六五《小象》王注“故有庆也” ,无此句。 《集解》增益总括语以呼应《小象》“往有庆也”句。

10.解九四《小象》王注“然后朋至斯孚而信矣” ,无“斯孚”二字,敦煌本略同(矣作也)。 《集解》增益“斯孚”二字作为总括语,以合爻辞“朋至斯孚”句。

11.夬九三《小象》王注“而终无所咎也” ,无终字。 《集解》增益总括语终字,以呼应《小象》“终无咎也”句。

12.姤九二《小象》王注“故不及宾”作“故不利宾也” 。 《集解》改造总括语以呼应《小象》“义不及宾也”句。

13.姤上九《小象》王注“故曰‘上穷吝也’”作“其道不害,故无凶咎也”。 《集解》改造总括语以呼应《小象》之辞。

14.旅《彖传》王注“故曰‘旅之时义大矣哉’” ,无此句。 《集解》增益总括语以呼应《彖传》“旅之时义大矣哉”之辞。

15.巽六四《小象》王注“故曰‘有功也’”作“故曰悔亡” 。 《集解》改造总括语以呼应《小象》“有功也”之辞。

16.涣六三《小象》王注“故得无咎”作“故得无悔也” ,敦煌本略同(无也字)。 《集解》所改造的总括语不与爻辞“涣其躬,无悔”相呼应。

17.节六三《小象》王注“故曰‘又谁咎’矣”作“故曰无咎也” ,敦煌本同。 《集解》改造总括语以呼应《小象》“又谁咎也”句。

18.中孚六三王注“歌泣无恒,位不当也”作“不量其力,进退无恒,惫可知也”,敦煌本略同(恒误桓,知下无也字)。 《集解》改造总括语以呼应爻辞“或鼓或罢,或泣或歌”和《小象》“或鼓或罢,位不当也”之辞。

19.否《大象》孔疏“言君子于此否时”上删省提示语“‘君子以俭德辟难’者”句。

20. 《系辞上》 “极数知来之谓占”孔疏“谓穷极蓍策之数”上删省提示语“‘极数知来之谓占’者”句。

21. 《系辞上》 “是故谓之爻”孔疏“谓此会通之事而为爻也”上删省提示语“‘是故谓之爻’者”及“以是之故”句。

22. 《系辞上》 “劳谦,君子有终吉”孔疏“欲求外物之应”上删省提示语“‘劳谦,君子有终吉’者”句。

23. 《系辞上》 “亢龙有悔”孔疏“上既以谦得保安”上删省提示语“‘亢龙有悔’者”句。

24. 《系辞上》 “不出户庭,无咎”孔疏“又明拟议之道”上删省提示语“‘不出户庭,无咎’者”句。

25. 《系辞上》 “ 《易》曰‘负且乘,致寇至’”孔疏“此又明拟议之道”上删省提示语“‘《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者”句。

26. 《系辞上》 “挂一以象三”孔疏“就两仪之中”上删省提示语“‘挂一以象三’者”句。

27. 《系辞上》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孔疏“谓生蓍龟”上删省提示语“‘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者”句。

28. 《系辞下》 “天地之大德曰生”孔疏“自此以下”上删省提示语“‘天地之大德曰生’者”句。

29. 《系辞下》 “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孔疏“前章先须‘安身,可以崇德’”上删省标示起止语“‘《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至‘语成器而动者也’”数字。

30. 《系辞下》 “ 《易》曰‘鼎折足’”孔疏“言不能安身”上有“此第六节”句,其上删省标示起止语“‘子曰德薄而位尊’至‘不胜’”数字。

31. 《系辞下》 “君子见几而作”孔疏“前章云‘精义入神’”上有“此第七节”句,其上删省提示语兼标示起止语“‘子曰知几其神乎’至‘万夫之望’者”句。

32. 《系辞下》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孔疏“以前章‘利用安身,以崇德也’”,上有“此第九节也”句,其上删省标示起止语“‘天地 缊’至‘勿恒凶’”数字。

33. 《系辞下》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孔疏“故此章明得一之事也” ,章作节,其下删省提示语“‘天地 缊,万物化醇’者”句。

34. 《说卦》 “离为雉”孔疏“故离为雉”作“故为雉也” 。 《集解》改造总括语以呼应传文。

35. 《说卦》 “为寒,为冰”孔疏“取其西北冰寒之地”上删省提示语“为寒,为冰”四字。

36. 《说卦》 “为釜”孔疏“取其化生成熟,故为釜也”上删省提示语“为釜”,熟下有也字,无末四字句。

37. 《说卦》 “为吝啬”孔疏“取地生物而不转移,故为吝啬也”上删省提示语“为吝啬”,取下有其字,无而字,移下有也字,无末五字句。

38. 《说卦》 “为大舆”孔疏“取其能载,故为大舆也”上删省提示语“为大舆”,载下有“万物也”三字。

39. 《说卦》 “为绳直”孔疏“取其号令齐物如绳直也”上删省提示语“为绳直”,绳下有之字,直下有木字。

40. 《说卦》 “为白”孔疏“取其风吹去尘”上删省提示语“为白” 。

41. 《说卦》 “为高”孔疏“取木生而高上”上删省提示语“为高” ,作“取其风性高远,又木生而上也”。 《集解》将两句合并为一句。

42. 《说卦》 “为血卦,为赤”孔疏“人之有血”上删省提示语“为血卦”及“取其”二字。

43. 《说卦》 “为血卦,为赤”孔疏“赤,血色也”上删省提示语之“为”字,血上有“亦取”二字,下有之字,句末无也字。

上述诸例的规律性是相当明确的,即于王注则增益或改造总括语,于孔疏则删省提示语或标示起止语。李氏援引注疏,颇为重视文理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尤其是与被释经、传文的呼应和衔接。增益或改造总括语,即根据经、传文自撰或改换、改写原文而成总括语。孔疏亦有一例,例34总括语系据原文改写而成。而且,《集解》总括语在文字上严格地照录原文,如例1增添“乾乾”二字,例4不下删观字,例10增添“斯孚”二字,例11增添终字,皆与原文相合。仅例16例外,注疏本总括语“故得无悔也”呼应爻辞“涣其躬,无悔”之辞,而《集解》作“故得无咎”则否,与爻辞及《小象》皆不呼应。至于《集解》删省标示起止语或提示语,盖以其所引疏文直接置于相应经、传文之下,故大多从省,一般是直接删除,间有删除连带词句者,如例21、42、43。此外,特例如36、37,系将提示语改写成总括语,出在疏文之末。

(三) 改写、缩写、省并句子

《集解》改造所引注疏还有一个重要的方式,那就是改换表述方式,亦即加以改写、缩写、省并,这样的结果不外乎两个,或其义一也,二者并无不同;或二者不尽相同,时有轩轾。

1.需初九《小象》王注“不犯难行”作“以远险待时” 。敦煌本残存险字,当与注疏本同。

2.需六四《小象》王注“四处坎始”作“处坎之始” 。

3.师卦辞王注“无功则罪”作“无功罪也” ,敦煌本同。

4.师卦辞王注“丈人,严庄之称,有军正者也” ,无“有军正者”四字,敦煌本同。

5.否《大象》孔疏“言君子于此否时” ,“否时”作“否塞之时” 。

6.同人九四《小象》王注“履非其位,与三争二” ,下句作“以与人争” ;“二自应五,三非犯己”,上句作“二自五应”。

7.同人九四《小象》王注“势虽乘墉,义终不(毛本、卢本不作弗)克”作“故虽乘墉,而不克也”。

8.同人九四《小象》王注“而得吉者,以困而反正则也”作“其所以得吉,困而反则者也”。

9.大有上九爻辞王注“物不累心”作“而不以物累其心” 。

10.观初六《小象》王注“失位处下”作“处于观时” 。

11.观初六《小象》王注“处大观之时而为(曹校:“卢、周无为字。” )童观,趣顺而已。小人为之,无可咎责。君子为之,鄙吝之道”作“趣顺而已。无所能为,小人之道也,故曰‘小人无咎’。君子处大观之时而为童观,不亦鄙乎”。

12.观九五《小象》王注“当宣文化”作“宣弘大化” 。

13.观九五《小象》王注“欲察己道”作“上为化主,将欲自观” ,《治要》本同。

14.观上九《小象》王注“不可不慎”作“可不慎乎” ,上有“其志未为平易”句,当据上文“最处上极”下删省的“高尚其志”句改写而成。

15.贲六四《小象》王注“三为寇难”作“而阂于三,为己寇难” ,敦煌本同。

16.贲六四《小象》王注“匪缘寇隔,乃为婚媾”作“三为刚猛,未可轻犯,匪寇乃婚”,敦煌本同。

17.大畜初九爻辞王注“进则灾危,有厉则止”作“故进则有厉,已则利也”,敦煌本同。

18.大畜上九爻辞王注“犹可畜也”作“犹云何畜” 。

19.颐六四爻辞王注“下交近渎,则咎矣”作“下交不可以渎”,敦煌本同。

20.颐六四爻辞王注“而尚敦实”作“尚敦实也” ,敦煌本同。

21.睽六五《小象》王注“往必见合”作“往必合也” 。

22.夬九五《小象》王注“未为光益也”作“未足光也” 。

23.萃六二《小象》王注“故必待五引”作“故必见引” 。

24.萃六二《小象》王注“四时之祭省者也” ,之祭作祭之。 《释文》出文“之省”,知其与注疏本同。

25.井《大象》王注“水以养而不穷也”作“上水以养,养而不穷者也” 。

26.旅《彖传》王注“物失所居,则咸愿有附”作“咸失其居,物愿所附”。

27.中孚六三王注“三、四俱阴,金木异性”作“三居少阴之上,四居长阴之下,对而不相比”,敦煌本同。 《释文》出文“长阴”“相比”,知其与注疏本同。

28.中孚六三王注“自强而进,进而碍敌”作“欲进者也,欲进而阂敌”,敦煌本同。 《释文》出文“而阂”,知其与注疏本同。

29.中孚六三王注“四履正位”作“四履正而承五” ,敦煌本同。

30.中孚六三王注“四履谦巽,不报敌雠(宋本、胡本同,毛本、卢本敌雠作雠敌)”作“四履乎顺,不与物校,退而不见害”,敦煌本同。

31. 《系辞上》 “辩吉凶者存乎辞”韩注“故大小之义存乎卦” ,大小作小大。

32. 《系辞下》 “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韩注“思以求朋未能,寂寂以感物”作“思以求朋,未能一也,一以感物”。

33. 《系辞下》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韩注“理入寂一,则精义斯得,乃用元极也”作“故能乘天下之微,会而通其用也”。

34. 《系辞下》 “而异位”韩注“有外内也” ,外内作内外。

35. 《系辞下》 “二多誉,四多惧”韩注“四近于君”作“位逼于君” ,《举正》引同。

36.乾《文言》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疏“阳气见地”作“阳气发见” 。

37.乾《文言》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疏“物有生者”作“初有出者” 。

38.坤《文言》 “由辩之不早辩也”孔疏“由君父不早辩明故也”作“由君父欲辩明之事,不早分辩故也”。

39.坤《文言》 “ 《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孔疏“不与物忤,故无咎;功名不显,故无誉也”作“功不显物,故曰‘无誉’;不与物忤,故曰‘无咎’”。

40.井《彖传》孔疏“但此喻人德行不恒,不能善始令终”作“以喻人之修德不成,又云但取喻人之德行不恒,不能慎终如始”。

41. 《系辞上》 “极数知来之谓占”孔疏“逆知将来之事,占其吉凶也”作“豫知来事,占问吉凶”。

42. 《系辞上》 “亢龙有悔”孔疏“上既以谦得保安”,“得保安”作“德保位”。

43. 《系辞上》 “挂一以象三”孔疏“分挂其一于最小指间” ,无“于最小指间”五字。

44. 《系辞上》 “是故谓之爻”孔疏“效诸物之变通” ,变通作通变。

45. 《系辞下》 “天地之大德曰生”孔疏“言天地之盛德”下“常生万物而不有生,是其大德也”二句作“在乎常生,故言曰生若不常生,则德之不大。以其常生万物,故云大德也”。

46. 《系辞下》“《易》曰‘困于石’”孔疏“凶之象也”作“所以凶也”,上有“死期将至”句。

47. 《系辞下》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孔疏“感应变化,而有精醇之生万物”作“万物感之变化,而精醇也”。

48. 《系辞下》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孔疏“若天地有心为一”作“天地若有心为二”。

49. 《系辞下》 “巽,德之制也”孔疏“此上九卦,各以德为用也”作“自此已上明九卦各与德为用也”。

50. 《说卦》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孔疏“非谓文王也”作“非文王等” 。

51. 《说卦》 “坤以藏之”孔疏“此又重明八物,八卦之功用也”作“此一节总明八卦养物之功”。

52. 《说卦》 “震为龙”孔疏“震象龙动”作“震为龙,震动象龙动物” 。

53. 《说卦》 “兑为羊”孔疏“兑为说”作“兑为羊。兑,说也” 。

54. 《说卦》 “为寒,为冰”孔疏“取其西北冰寒之地” ,冰寒作寒冰(句末有也字)。

上述诸例,多为句子整体性的差异,但也有删省或改易句中个别字词者,如例5、35、36、42;例48若字位置不同,例24(孔疏释作“四时之祭最薄者也” ,则《集解》文本似为优长) 、31、34(上文“言象所以明小大” ,下文“事有小大” ,皆以小大为词,当可认定《集解》误乙) 、44、54二字互乙。15经过改写或缩写,大多只是改变表述方式,意义并无根本变化,如例45系经过高度概括、提炼缩写而成,文辞简明,意义明确,不过还是存在着细微的差异。他如例22,较之注疏本,《集解》意义更加明确。例23虽改换一二字,相当于把五引二具体化,只是表述方式不同,所指并无不同。例46改变表述方式,旨在与上文“据于蒺藜”“入于其宫” “不见其妻”诸象相对应。例35表述更为具体、明确,意谓近于九五之君位。当然,亦有经过改写后意义出入较大者,如例11经过较大幅度的改写,当出于呼应《小象》“小人道也”之考量。其中“处大观之时而为童观”之有无主语及先后次序发生了变化,涵义即有变化,注疏本谓君子,《集解》则兼指君子和小人。他如例13盖以其上文删省“故观民之俗,以察己道”二句,故此处改写为“欲察己道” ,把逻辑关系从已然改造成未然。例42得通德,安作位,注疏本重在解释爻位,《集解》则着眼于其意义。除改写、缩写外,还有省并者,如例25注疏本实为两句,《集解》把两句省并为一述宾结构句。他如例15、38亦皆把两句省并为一句,例27则为既省并又改写例。 《集解》引文虽以简省为主,但也有增益者,如例4增益“有军政者”四字,为敦煌本直至注疏本所无;例29增益“而承五” ,除原有履正位之义,又增添承五之义;例43增益“于最小指间”,说明挂的具体位置。此外,《集解》引用注疏还十分注意解释经传的贴合性,亦即与被释经、传文相对应,如例39改造两组句子前后次序,以符合爻辞固有次序,文字亦有不同。

为了简省文本,《集解》除缩写或省并句子外,还会用到另一种方法——删省句子成分,可以是必需的,也可以是非必需的。

1. 《文言》“故乾乾因其时而惕”王注“惕,怵惕也”,也上有之谓二字,《治要》本同。

2.大有上九爻辞王注“履信者也” ,者作之谓。

3.旅《彖传》王注“旅者,物失其所居之时也”,“旅者”下有“大散”二字。

4. 《系辞下》 “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韩注“故能玄照” ,“玄照”上有“朗然”二字,《举正》引同。

5. 《系辞上》“《易》曰‘负且乘,致寇至’”孔疏“故引解六三爻辞以明之矣”,解下有卦字,无“爻辞”二字(矣作也)。

6. 《系辞上》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孔疏“欲求外物来应”上有“此章”二字。

7. 《系辞上》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孔疏“故引大过初六‘藉用白茅,无咎’之事以证谨慎之理也”,引下无“大过初六”四字(句末无也字)。

8. 《系辞上》 “亢龙有悔”孔疏“故引乾之上九‘亢龙有悔’证骄亢不谦之义也”,无“之义”二字。

9. 《系辞上》“不出户庭,无咎”孔疏“故引节初周密之事以明之也”,“节初”作“节之初九”(句末无也字)。

10. 《系辞下》 “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孔疏“故此明‘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此下有“第二节论”四字,明下有先字。

11. 《系辞下》“《易》曰‘鼎折足’”孔疏“故引鼎九四以证之矣”,鼎上有易字,下有卦字,句末无矣字。

12. 《系辞下》 “君子见几而作”孔疏“此明知几入神之事” ,“此明”作“故此章明”。

13. 《说卦》 “为耳痛”孔疏“又主听” ,又下有“北方”二字。

14. 《说卦》 “兑为羊”孔疏“羊者,顺从之畜” ,上有“王廙云”三字。

句子简省的方式各有不同,如例1、2或删省或改换“之谓”等字,变为更加单纯的判断句;例9则是将偏正式词组简省为复合词;例10、12简省复杂的主谓宾结构,删省主语,以代词“此”替代。至于删省句子成分,或结合上下文,如例3涉下文删省谓语,使之与下句组合而成一判断句;例13涉上文省略主语,以与上文“坎,劳卦也”衔接。而例6删省提示性主语,例4删省状语,例5、11删省“卦”字或“易”字,则可以视作非必需句子成份。句子经过简省,尤其是删省非必需句子成分,虽语气有变化,但多不影响文义,例外者如例14删省“王廙云”,则原本王廙所云判断句“羊者,顺从之畜”就变成了孔颖达的解释。当然,也有个别增益句子成分者,如例7增益卦名和爻题,例8增益“之义”,使宾语变成偏正结构。

五、 清人对于《集解》作为他校资料的利用

《集解》所引王、韩注和孔疏,对于《周易》注疏的校勘而言,无疑是相当重要的他校资料。清人较早地重视并加以利用的是浦镗,举凡《集解》与明代“十三经注疏”汇刻本《周易兼义》有异文者,其《正字》大多出校,不仅校异同,而且多明确按断是非。例如:

1.讼《彖传》王注“犹复不可以终”,无以字,句末有也字。 《正字》:“脱以字,从《集解》校。” “下衍也字。”

2.同人九四《小象》王注“而得吉者,以困而反正则也”作“其所以得吉,困而反则者也” 。 《正字》 :“脱者、以二字,正则误则者。”

3.大有上九爻辞王注“居丰富之代”,丰富作丰有。 《正字》:“富误有。”

4.大有上九爻辞王注“履信者也” ,者作之谓。 《正字》 :“者误‘之谓’二字,从《集解》校。”

5.大有上九爻辞王注“故系辞具焉也” ,无也字。 《正字》 :“脱也字。”

6.随六三《小象》王注“志在丈夫也” ,无也字。 《正字》 :“脱也字。”

7.随六三《小象》王注“则得其求矣” ,求上有所字。 《正字》 :“‘则得所求矣’,得下衍其字,从《集解》校。”

8.贲六四《小象》王注“不获交通” ,交通作通亨。 《正字》 :“‘通亨’,当依《集解》本作交通。”

9.颐六四爻辞王注“观其自养则养正” ,下养字作履。 《正字》 :“养正误履正,从《集解》校。”

10.颐六五《小象》王注“故宜居贞,顺而从上,则吉”作“故可守贞从上,得颐之吉” 。 《正字》 :“案《集解》作云云。”

11.离初九《小象》王注“敬慎之貌也” ,敬作警。 《正字》 :“敬误警。”

12.家人九三爻辞王注“为一家之长”下有者也二字。 《正字》 :“下衍‘者也’二字,从《集解》校。”

13.夬九三《小象》王注“遇雨若濡有愠”,愠作恨。 《正字》:“按《集解》作云云。”

14.夬九三《小象》王注“而终无所咎也”,无终字。 《正字》:“案《集解》作云云。”

15.萃六二《小象》王注“己独履正”,履作处。 《正字》:“履误处,从《集解》校。”

16.旅九四《小象》王注“客子所处不得其次” ,(抚本)子作乎,十行本系统子作于。 《正字》 :“子误于,从《集解》校。”

17.中孚六三王注“三、四俱阴,金木异性”作“三居少阴之上,四居长阴之下,对而不相比” 。 《正字》 :“案《集解》作云云。”

18. 《系辞上》 “故君子之道鲜矣”韩注“不亦鲜矣乎” ,无乎字。 《正字》 :“脱乎字,从《集解》校。”

19. 《系辞下》 “阳一君而二民”韩注“以明臣体必二” ,宋本、毛本同,胡本体作道,注疏本作体同,《正字》 :“道误体,从《集解》校。”

20. 《系辞下》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韩注“理入寂一,则精义斯得,乃用元极也”作“故能乘天下之微,会而通其用也”。 《正字》:“案《集解》作云云。”

21. 《系辞下》 “知者观其彖辞”韩注“而一以贯之者也” ,无“者也”二字。 《正字》 :“脱‘者也’二字,从《集解》校。”

22. 《说卦》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韩注“莫不自然相与而为变化” ,无而字。 《正字》 :“脱而字,从《集解》校。”

23. 《序卦》睽韩注“过在失节” ,宋本、毛本及注疏本同,胡本在误则。《正字》 :“则误在,从《集解》校。”

24. 《序卦》睽韩注“其弊必乖者也” ,弊作敝(无者字) 。 《正字》 :“弊误敝。”

25. 《序卦》既济“可以矫世励俗” ,励作厉。 《正字》 :“励误厉。”

26.乾《文言》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疏“先儒以为九二当太簇之月”,先儒作诸儒。下“先儒此说”同。 《正字》:“诸儒,案李鼎祚《集解》作先儒,是也。下同。”

27.乾《文言》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疏“似圣人渐进” ,进作出。《正字》 :“进误出。”

28.坤《文言》 “ 《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孔疏“不与物忤,故无咎;功名不显,故无誉也”作“功不显物,故曰‘无誉’;不与物忤,故曰‘无咎’”。 《正字》:“案《集说》(当作《集解》)本如此,是也。”

29.否《大象》孔疏“是辟时群小之难” ,无是字。 《正字》 :“脱是字。”

30.否《大象》孔疏“不可重受官爵也”,爵作赏(无也字)。 《正字》:“爵误赏。”

31.否《大象》孔疏“不可自重荣贵而骄逸也” ,贵作华(自重作重自) 。《正字》 :“贵误华。”

32.谦《彖传》孔疏“言君子能终其谦之善,而又获谦之福,故曰‘君子之终’也”,善下有事字,无而字,福上有终字。 《正字》:“而误事,福上衍终字,从《集解》校。”

33. 《系辞下》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孔疏“气附着之义” ,气作相。《正字》 :“气误相。”

34. 《系辞下》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孔疏“若天地有心为一”作“天地若有心为二” 。 《正字》 :“一误二。”

35. 《说卦》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孔疏“非谓文王也”作“非文王等” 。《正字》 :“也误等。”

其馀客观地描述《集解》异文(径称《集解》作某某)者不再一一罗列。16由上述明确按断诸例可以明显看出,浦氏过分迷信《集解》,对于《集解》与通行本(《正字》所据底本是毛本,参校本有监本等)有异文者大多以为《集解》是而通行本非。事实上这些异文涉及通假字、同义或近义词易换,增删句末虚词,乃至改写、缩写句子等,多无关是非,而浦氏据他校资料校改本文,颇为不当。而且,《正字》所据《集解》本是讹舛最多的胡本,如例19胡本体误道,例23胡本在误则,朱本、毛本及明刻诸注疏本皆不误,浦氏反以为《集解》胡本作道17、作则是,知其妄信胡本,不辨是非。这是《正字》存在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此外,如例7胡本、毛本皆与朱本同,有其字无所字,注疏各本则并有其、所二字,浦氏殆以为注疏本其字乃衍文,但《集解》并非无其字,知其误校。值得注意的是,《正字》也有个别据优质刻本校正《集解》及明刻诸本讹误者,如《序卦》姤韩注“必有喜遇”,注疏本喜作嘉,句末有也字,明刻诸注疏本脱也字。 《正字》 :“脱也字,嘉误喜,从卢本校。”所谓“卢本”即明卢复辑、崇祯中钱塘卢氏溪香馆刻《三经晋注》本《周易》。18

继浦氏之后,卢文弨校勘《周易》注疏,对《集解》也颇为重视,或直接校录《集解》异文,径称“李”云云;或通过《正字》转引,多称“沈”(间称“浦”)云云。但与浦氏相比,卢氏更为客观、审慎,其中多为客观地校异同,但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从《集解》校者。试举例说明:

1.师卦辞王注“丈人,严庄之称,有军正者也” ,无“有军正者”四字。《正字》 :“‘之称’下,案《集解》有‘有军政者’四字。” 《拾补》 :“ 《集解》有‘有军正者’四字,在也字上。”

2.同人九四《小象》王注“与三争二”作“以与人争”,“二自应五”作“二自五应”。 《正字》:“‘以与人争’,《集解》作‘与三争二’。‘二自应五’,应五字误倒。”《拾补》:“‘履非其位,以与人争’,《集解》下句作‘与三争二’,其馀亦多可从。”

3.贲六四《小象》王注“欲静则失初之应” ,胡本、毛本、卢本同;经注本失作钦,敦煌本同。十行本系统失作疑。卢校:“钦字似当作歆,字义同。大壮上六疏中‘有应于三,钦之不已’,宋板、钱本并作钦字,今亦改为疑字矣。” 《拾补》 :“案大壮上六疏云‘有应于上,钦之不已’,宋本、钱本亦并是钦字,其非误可知。 《集解》引此注作失,当亦后人所改。”

4.旅《彖传》王注“物失所居,则咸愿有附”作“咸失其居,物愿所附” 。《拾补》 :“‘旅者大散’,此段《集解》引云云。较注疏本明顺。”

5. 《系辞下》 “二多誉,四多惧”韩注“四近于君” ,四近作位逼。 《正字》 :“近误逼,从《集解》校。”卢校近字旁注逼字,“李非” 。

6. 《说卦》“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韩注“明则雷疾风行”,无明字。卢校:“‘则雷疾风行’,则当作明。 《集解》‘明则’并出,亦非。” 《拾补》 :“则当作明。 《集解》作‘明则’,衍则字。”

7.谦《彖传》孔疏“卑者有谦而不逾越” ,无有字,单疏本不下有可字,十行本系统更脱者字。 《正字》 :“脱‘者有’二字,从《论语》疏校。”卢校于“卑谦”二字间旁注“者有”二字,“二字见《论语》疏并《集解》 ” ,“当增,沈依李” 。 《拾补》 :“ 《集解》作‘卑者有谦’,《论语疏》所引正同。”

8.谦《彖传》孔疏“是君子之终也” ,终上有所字。 《正字》 :“所字衍。”下文“言君子能终其谦之善,而又获谦之福,故曰君子之终也”数句,《正字》:“而误事,福上衍终字,从《集解》校。” 《拾补》:“(‘卑谦而不可逾越’)下亦当从《集解》作云云(曰作云) 。”

9.井《彖传》孔疏“但此喻人德行不恒,不能善始令终”作“以喻人之修德不成,又云但取喻人之德行不恒,不能慎终如始”。 《拾补》:“案此下(卢校此下作此处)多衍文,当以《集解》正之,云云。”

10. 《系辞下》“《易》曰‘困于石’”孔疏“欲上于四”,于上有干字。卢校:“‘欲上干于四’,疑于衍。”

卢氏所据《集解》当为卢本,证据是《序卦》履韩注“履,礼也”,宋本及毛本、胡本皆与朱本同,卢本传文增“履者,礼也”四字,而将注文“履,礼也”三字删除。注疏本履下有者字,四字亦为注文。卢校:“ (‘履者,礼也’)四字《集解》是经文,《略例》亦见。”由是知其所称引者实乃卢本。虽然卢氏对于前揭《正字》据《集解》回改本文、明确按断是非者多不之从,但如例4、9还是明确地采信《集解》异文,而且对于《正字》间亦有取,如例7《正字》据《论语》疏以与《集解》相互印证,卢氏从之。例2、8《正字》认为注疏本有乙文、衍文、误字,卢氏虽未认同其说,但亦以为《集解》可从。对于无从判断优劣、是非者,卢氏则加以客观描述,如例1《拾补》与《正字》虽然都揭示异文,但表述方式容有不同,《正字》似包含判断在内,《拾补》则是纯客观的。至有明确指出《集解》之误者,如例5、6;或者指出《集解》为后人所改,如例3(当然,卢氏本人前后观点有所变化,卢校以为当作歆,《拾补》则以为作钦是) ;或者于《集解》和注疏本皆所不取,如例10。总之,较之浦氏,卢氏对待《集解》作为他校资料的态度是科学的,并非一味迷信、盲从。

阮元《校勘记》十分重视并充分吸纳《正字》和卢校的校勘成果,但在对待《集解》的问题上,较之卢氏又进了一步,更加客观,校语往往只是客观描述异文,少有据之回改本文者。如家人九三爻辞王注“行与其慢也”“家与其渎也”,并无也字。 《正字》:“脱二也字,校同上。”《校勘记》:“‘行与其慢’‘家与其渎’,《集解》 、古本下有也字。”浦氏以为脱文,而阮校只是客观描述有无也字。至有指出《集解》之误者,如姤上九《小象》王注“不与物牵”,牵作争。 《校勘记》 :“‘不与物争’,《集解》作‘不与物牵’,非也。”争、牵二字意义具有一定的关联度,虽作牵未必非是,但阮校不迷信《集解》的态度是可取的。值得注意的是,阮校注意到日系古本的异文颇有可与《集解》相互印证者,基于古本系伪造的认知,遽以为古本采自《集解》。如下所示:

1.睽六五《小象》王注“有应,故悔亡” ,无悔字。日系古本与《集解》同。 《正字》 :“‘故悔亡’,脱悔字。” 《校勘记》 :“‘有应,故亡’,古本、足利本亡上有悔字。按《集解》有悔字,《正义》本同,是古本之所据也。”

2.旅九四《小象》王注“不获平坦之地者也”无“者也”二字,日系古本与《集解》同。 《校勘记》:“‘不获平坦之地’,古本下有‘者也’二字,采《集解》 。”

3. 《系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韩注“欻尔而自造矣”,欻作歘,日系古本亦同。《集解》本仅宋本和朱本作欻,胡本、毛本以下皆作歘。《校勘记》 :“古本欻作歘,采《集解》 。”

4. 《系辞下》“精义入神,以致用也”韩注“感而遂通者也”,无“者也”二字。日系古本与《集解》同。 《校勘记》 :“古本下有‘者也’二字,采《集解》 。”

例1、2、4日系古本皆同于《集解》 ,例3盖以卢氏所据《集解》为卢本,故而致误,实则日系古本与注疏本同。至于阮校以为古本异文采自《集解》,我们认为,日系古本兼有唐写本的渊源和明经博士家的学术传统,并参校宋刻本,19所以与《集解》相同的异文恐非据之改订,这些异文恰可说明《集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写本的面貌,这也正是其弥足珍贵之处,也正是作为他校资料的价值所在。

李校对于《集解》与注疏本(称作“《正义》本”)的校勘最为完整、最为系统,凡有异文者基本上皆已校出。李氏亦秉持科学、客观的态度,出校者基本上都是客观地描述“《正义》本”的异文,这一点与《校勘记》是一致的。如《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韩注“故言吉之先见”,言作为(下有也字)。 《正字》:“言误为,从《集解》校。” 《校勘记》:“《集解》故为作故言。”李校:“ 《正义》本言作为,见下有也字。” 《校勘记》只是选择性校勘重要的异文,而李校则力求完备、全面,故句末虚词之有无亦皆出校。当然,李校也有少量明确按断的校语:

1.夬九三《小象》王注“故曰 也” , 作权。 《正字》 :“误权。”李校:“误权。”

2. 《说卦》“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韩注“明则雷疾风行”,无明字。李校:“ 《正义》本无明字,疑衍。”

3.谦《彖传》孔疏“是君子之终也” ,终上有所字。 《正字》 :“所字衍。”下文“言君子能终其谦之善,而又获谦之福,故曰君子之终也”数句,《正字》:“而误事,福上衍终字,从《集解》校。” 《拾补》:“……下亦当从《集解》作云云(曰作云)。”《校勘记》:“《集解》无所字,事作而,无福上终字,之作有。”李校:“ 《正义》本之下有所字,(善)下有事字,无而字,之下有终字,曰作云。”

例3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正字》从《集解》回改本文,《拾补》亦以为当从《集解》,而《校勘记》只是描述异文,但校语不够准确、完整,只有李校客观、完全、准确地反映出《集解》与“《正义》本”之异同。由此可见,清代校勘学不断进化,校勘理念渐趋科学。阮元批评惠栋“其改字多有似是而非者。盖经典相沿已久之本,无庸突为擅易;况师说之不同,他书之引用未便据以改久沿之本也,但当录其说于考证而已”。20他一方面注意到经典(《周易》)文本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他校资料的利用原则,可谓不刊之论。

至于曹本,并无特定底本,大抵择善而从;曹校出校条目不多,但颇有据注疏本回改本文者,其中大多因袭自卢本,如《集解》豫皆作逸,乃避唐代宗讳,卢本尽皆回改,曹本仍之;大有《彖传》王注“体无二阴,以阴而分其应”,胡本、毛本同;卢本无“阴而”二字,与注疏本同,曹本仍之。曹校:“此下朱衍‘阴而’二字。”《系辞下》“《易》曰‘困于石’”孔疏“是困于九二之蒺藜也”,注疏本于下有“九四之石也。三又乘二,二是刚物,非己所乘,是据于”二十字。卢本据以增补,曹本仍之。曹校:“‘九四’以下二十字朱脱。” 《系辞下》 “阳一君而二民”韩注“君子之辩也”,宋本、胡本、毛本同,卢本子作臣,与注疏本同,曹本仍之。曹校:“朱误子。” 《系辞下》 “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韩注“以殉功义” ,宋本、胡本、毛本同,卢本义作美,与注疏本同,曹本仍之。曹校:“朱误义。”当然,亦有卢本未尝校改而曹本改者,如《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韩注“故穷以尽神” ,注疏本穷下有变字。曹本径添变字,曹校:“朱、卢无变字。” 《说卦》 “震一索而得男”孔疏“以求乾坤为父母而求其子也”,注疏本无上求字。曹本删省求字,曹校:“此下朱、卢衍求字。” 《序卦》大壮韩注“君也以远小人” ,注疏本也作子。曹本作子,曹校:“子,朱、卢误也。”上述三例朱本与宋本、胡本、毛本、卢本悉同,而曹本均据注疏本回改本文。除径改外,亦有虽未改篡本文,但明确注明以注疏本为是者,如萃六二《小象》王注“可以省薄于鬼神矣”,于上有荐字(可上有故字,矣作也)。曹校:“下脱荐字,注疏本有。”乾《文言》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疏“物有生者”作“初有出者” 。曹校:“当为初。”总之,曹氏校勘《集解》所引注疏多以注疏本为正,甚至据以回改本文,沿着惠栋校刊卢本的路数走得更远,违背了校勘学的基本原则,相对于卢、阮、李诸家校勘学,实际上是历史的退步。

需要注意的是,清人校记所及不同于《集解》的异文,其中有一些实际上是刻本系统本身的异文,这是因为他们未能获见早期刻本(如宋刻经注本或八行本,甚至连元刻明修十行本都见者寥寥),所据者多为毛本或元刻明修十行本。例如:

1. 《系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韩注“由神而冥于神者也”,宋元经注本已有分化,如天禄本有者字,岳本无者字,至十行本亦无者字,而明刻诸本均有者字。 《校勘记》 :“‘由神而冥于神也’,岳本、宋板、足利本同,闽、监、毛本也上有者字,《集解》同。”

2. 《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韩注“理而未形者”,天禄本作未同,十行本系统未作无。 《正字》 :“未误无。”

3. 《系辞下》“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韩注“近况比爻也”,天禄本作况同,十行本亦同,明刻诸本况误凡。李校:“ 《正义》本况作凡。”

4. 《序卦》大壮韩注“阳盛阴消,君子道胜也” ,天禄本作胜同(无也字),十行本亦同,明刻诸本胜始误作盛。 《正字》:“脱也字,胜误盛,从《集解》校。” 《拾补》 :“‘君子道盛’,旧各本俱作胜,《集解》作‘胜也’。”

5. 《序卦》巽韩注“以巽则得所入也” ,天禄本同,十行本系统所误出。《正字》 :“所误出。”李校:“ 《正义》本所作出,疑误。”

6.否《大象》孔疏“以居禄位” ,单疏本作禄同,元刻元印十行本似作行字,明修补十行本及明刻诸本则已误作幸。 《正字》:“禄误幸,从《集解》校。下同。”李校:“ 《正义》本作‘幸位’。”

7.否《大象》孔疏“辟阴阳厄运之难” ,单疏本作厄同,十行本系统厄误已。 《正字》 :“厄误已。”

8.谦《彖传》孔疏“卑者有谦而不逾越” ,单疏本无有字,不下有可字,十行本系统更脱者字。 《正字》 :“脱‘者有’二字,从《论语》疏校。”

9. 《系辞上》“是故谓之爻”孔疏“谓此会通之事而为爻也”,单疏本作谓同,十行本系统谓作议。 《正字》 :“谓误议。”

10. 《系辞下》“《易》曰‘困于石’”孔疏“履非其位”,单疏本作位同,元刻元印十行本亦同,至明修补十行本以下位误地。李校:“ 《正义》本位作地。”

11. 《说卦》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孔疏“明是伏羲” ,单疏本作明同,元刻元印十行本亦同,至明修补十行本以下明始误作言。 《正字》:“明误言。”

浦氏《正字》和卢校所据底本为毛本,阮氏《校勘记》所据底本为元刻明修十行本,李氏《校异》用以参校之注疏本(《正义》本)当为明刻诸本之一,上述诸例所谓注疏本异文皆晚出,一般而论,宋元刻经注本或单疏本不误,异文多自十行本或明刻诸本始。

结 语

现存南宋嘉定刻本《集解》已非全帙,所幸天佑斯文,朱本忠实于宋本,在最大程度上存宋本之旧,理论上可以代表早期刻本,亦即相对接近于李氏《集解》文本之原始样貌;而后出之胡本(毛本)以下各本,均不同程度地据注疏本回改本文,文本自然文从字顺,且与注疏本相符,但实际上违背了校勘学存真复原的根本原则。所谓存真复原,所存之真、所复之原为李鼎祚之真、之原,并非王弼、韩康伯和孔颖达之真、之原。而且,经过回改,《集解》原本不同于注疏本的异文变成与之相同,实际上已经失去了作为他校资料的价值。相对而言,胡本虽然讹舛最为严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宋本原貌,可与朱本相互印证,足可宝贵。毛本大体上因袭朱本,但又有讹误和回改;卢本大体上因袭毛本,但更多地据注疏本回改本文。21至于清人所称道的周本,22回改则更为普遍。总之,在传世诸本之中,相对接近于李氏《集解》原貌,能够代表《集解》早期刻本系统的真实样貌和基本特征的只有朱本。由此往上追溯,就引出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那就是《集解》从写本系统进入刻本系统是否曾据注疏本回改本文? 就《集解》所引注疏而言,这种回改虽不能说不存在,但从前揭《易传》部分《序卦》和卦首《序卦》重出韩注的异文来看,并未做统一的整齐文本的工作,所以我们还是可以认为宋刻本系统《集解》文本基本上保持了李氏原本的样貌。

我们以宋刻经注本和单疏本通校《集解》所引注疏全文,可知《集解》大体上照录原文,李氏所据唐写本《周易》经注本和单疏本文本与刻本系统整体上并无二致,虽然还是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异文。在默认这些异文均非李氏无意造成的错讹(笔误)的前提之下,如果不把后世传写或刊刻过程中产生异文纳入考虑范围的话,那么只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是李氏所据底本既已如此,《集解》不过照样迻录而已,并无改易;二是《集解》所引注疏毕竟是其书所纂集之前人《易》注的一部分,李氏为求全书体例统一或上下文理、文义一贯,因此对引文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简省。鉴于此,我们须对不同类型的异文加以区分,类型不同则异文的成因容有不同,如避讳字、通假字、异体字、同源字类型的异文大体可以认定为李氏所据底本已然,多非主观改造;而截取、节引或缩写、改写则主观性较强,大体可以认定为李氏本人所做的改造;至于字词易换、增减句末虚词等则介于二者之间,两种可能性兼而有之。

对于《集解》所引王、韩注,除通校宋刻经注本外,我们更校以敦煌本、日系古本、《释文》出文(或或本异文)、《治要》本、《举正》引文等,23从中可以发现比较明确的规律性,那就是六朝以降通行的《周易》经注本的文本相当稳定,不但从唐前写本(《释文》包含唐前写本的异文信息)到唐写本总体上保持一致,而且从写本时代进入刻本时代亦相对稳定,这都可以在以《集解》所引王、韩注为参照系的异文校勘中得到验证,《集解》引文不同于宋刻本者往往也不同于唐前或唐写本,而宋刻本往往与唐前或唐写本相同。也就是说,这些异文大多恐非《周易》文本本身所有,而是李鼎祚在迻录过程中主观改造而成的(当然也存在着出现在后世传写或刊刻过程中的可能性)。以此类推,《集解》所引孔颖达等《正义》(疏),唐、五代通行本乃单疏写本,北宋国子监校刊而有单疏刻本,从写本到刻本文本当亦大体稳定,所以我们可以认定《集解》所引孔疏与单疏本的异文大多也是由李氏改造而成的。当然,这个推理过程并不具有必然性,只是大概率如此,这也是写本的个性化和不稳定性所决定的,理论上某些类型异文的全部或部分同于《集解》引文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尤其是前揭《集解》引文同于敦煌本、日系古本等诸例,更可说明《集解》文本渊源有自,并未完全据注疏本整齐划一,所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唐代《周易》文本的样貌。

李氏自序称《集解》 “采群贤之遗言” ,“各列名义” ,“先儒有所未误(胡本、毛本误作详),然后辄加添削,每至章句,佥例发挥24。俾童蒙之流,一览而悟;达观之士,得意忘言”。25虽不明确,但似有曾对先儒文本有所改造之义。清人明确提出《集解》所引注疏有所改窜的是李富孙,如下诸例所示:

1.姤九二《小象》王注“故不及宾”作“故不利宾也” 。李校:“ 《正义》本作‘故不利宾也’。资州入《象辞》 ,故窜易之。”

2.姤上九《小象》王注“故曰‘上穷吝也’”作“其道不害,故无凶咎也” 。李校:“ 《正义》本作‘其道不害,故无凶咎也’。资州亦入《象辞》 。”

3.巽六四《小象》王注“故曰‘有功也’”作“故曰悔亡”。李校:“《正义》作‘故曰悔亡’。资州入《象辞》 ,窜易之。”

4.节六三《小象》王注“故曰‘又谁咎’矣”作“故曰无咎也” ,敦煌本同。李校:“ 《正义》本作‘故曰无咎也’。资州入《象辞》 ,窜易之。”

5.坤《文言》 “由辩之不早辩也”孔疏“此文诫君父防臣子之恶也” ,无文字,句末无也字。李校:“ 《正义》本无文字、也字。案资州所引王注、孔疏,颇多窜易。”

前4例为改造总括语以呼应《小象》之辞,盖以援引王注所出位置从爻辞下移至《小象》下。例5则为总结《集解》引用注疏的一般规律,李氏笼统地概括为“窜易”,又鉴于校记的体例,未尝展开论述。如上所述,所谓“窜易”当然并不是十分准确和周延,但毕竟是率先注意到这个问题,开创之功至伟。本文的核心旨趣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旨在明确揭示《集解》是如何引用注疏的,有窜易,有改造,有简省,有增益,不一而足。

具体而言,《集解》引注疏与注疏本的异文可按字词和句子进行分类。字词如避讳字反映了唐写本的原始面貌,后世刻本则多已回改;通假字、异体字、同源字一般则可认定为李氏所据底本旧貌,这也是写本的个性化特征所决定的(当然也不能排除李氏根据自己的理解或书写习惯而易换的可能性);同义、近义词或相关字词易换,当出于李氏改造的可能性更大;至于增删句末虚词,则上述两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有李氏底本不同于注疏本者,亦有李氏迻录之时考虑到句式、语气、文理等因素而增删者。至于删省实词、虚词(或有增益者),当多出于简省语句之考量,间及句式整饬,逻辑严密,文理通顺,当以李氏主观改造者居多,当然应该也有其所据底本已然的异文。

至于句子异文,则以李氏改造者为主,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对原文加以截取、删节,除了简省文本之考量,当亦有使引文对所释经、传文的解释更有针对性的目的。从注疏的结构性特征来看,《集解》多改造或增益注、疏文的总括语,以求符合经传原文(还有一个直接的原因,那就是《集解》有多处将原本出于爻辞之下的王注移置《小象》之下,进而改造成与《小象》之辞相合的总括语);对于疏文的标示起止语和提示语,则多删省。另一个改造句子的方式就是改写、缩写、省并,包括删省句子成分,表述方式经过改换,句义或并无变化,或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总之,李氏为求文句简省,上下文气一贯,对注、疏文的部分句子曾加以改造,有节引,有改写,有删省,这部分基本上都没有文本依据,确系李氏主观改易。

清人全面利用《集解》来校勘《周易》注疏,以浦镗《正字》为先,但他忽视了本校和他校的边界,没有注意到李氏引文颇有主观改造的情形,过分迷信《集解》,并以之回改本文。卢文弨较之有了较大进步,校及《集解》大多是客观地描述异文,当然也有《集解》节引、改写注疏本的异文,他还是认为文义明顺可从者。阮元则对《集解》作为他校资料的性质有着科学的认知,所以举凡《集解》有异文者,只是客观地胪列异同而已,对于《正字》以《集解》为正的按断多未之从。李富孙和曹元弼则以注疏本来校勘《集解》,李氏一同阮校,绝大多数皆为客观地描述异文,绝不据之回改本文,而且还注意到李氏引文颇有“窜易”;曹氏则多据注疏本改易《集解》文本(直接依据当为卢本),不能不说在《周易》校勘学上是历史的倒退。当然,清人所揭示的注疏本异文基本上都是明刻诸本或十行本的,其中不乏十行本乃至明刻诸注疏本始出现的异文,而早期刻本(如本文参校之抚本、天禄本、单疏本)原本不误,同于《集解》(如浦氏《正字》所用《集解》是胡本,本身讹误最多,则更多变量)。

综上所述,李氏《集解》引用注疏虽然基本上照录原文,但还是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异文,一方面李氏所据底本当为唐写本,而从写本时代进入刻本时代注疏文本经过五代、北宋国子监的校定,已有变化,如避讳字、通假字、异体字、同源字等;另一方面李氏引用注疏还是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其中有实词、虚词的删省或易换,有截取、节引,有改写、缩写,等等。因此,我们对于《集解》所引注疏文本要审慎、客观地加以利用,既不能迷信,也不能忽视,要科学地判断其与传世刻本系统文本的关系。如惠栋、曹元弼据注疏本以改《集解》原文,如《正字》据《集解》以改注疏本原文,都是不可取的,二者互为他校资料,务须掌握合理的边界。本文通过通校《集解》所引注疏得出的义例和规律,对于此类双向校勘以及他校资料的利用当不无参考和借鉴作用。而且,《集解》援引注疏分隶于《周易》经、传文之下,一同其馀汉唐诸家之例,所以这些义例和规律当亦适用于其他各家。

1 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研究员。

2 《集解》成书并进呈的时间是在唐代宗朝(清刘毓崧《通义堂文集》卷一《〈周易集解〉跋(上篇)》,民国间刘承幹编刊《求恕斋丛书》本)。

3 《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影印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藏朱睦聚乐堂刻本卷首李鼎祚《周易集解序》,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1册,第2页。

4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经部一《易》类一是书提要,中华书局影印乾隆六十年(1795)浙江杭州刻本,1965年,第4页。

5 研究《集解》版本的论文有李致忠老师《唐李鼎祚〈周易集解〉略考》(《文献》2010年第4期),谷继明《论李鼎祚〈周易集解〉的流传》(《周易研究》2012年第3期),王丰先《关于〈周易集解〉的几个问题》(《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八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高树伟、张鸿鸣《德国柏林国立图书馆藏宋本〈周易集解〉新考》(《版本目录学研究》第十二辑,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0年)等。

6 影宋抄本系毛褒旧藏,凡十卷,行款是八行十八字,同于南宋嘉定刻本。毛扆《汲古阁秘本书目》有著录,陈鳣已指出“此即从嘉定本影写者”(《经籍跋文·宋本〈周易集解〉跋》,蒋光煦编,道光刊《涉闻梓旧》本)。张金吾亦以为“盖影写宋嘉定重刊本也”(《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一,嘉庆中木活字本)。陆心源《影宋本〈周易集解〉跋》著录卷数误作二十(《仪顾堂题跋》卷一,中华书局影印光绪十六年归安陆氏刻本,1990年,第11页)。

7 国图藏道光二年(1822)序刊本《〈周易集解〉校异》卷首李富孙《易传校异自序》。

8朱睦自序称“是编刻自宋季,人间希有存者。顷岁,予得之李中麓氏”(《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影印国图藏朱本卷首未见朱序,转引自王丰先点校本《周易集解》卷首《周易集解序》,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第5页),则其得自李开先者当亦为嘉定本。

9 张涌泉主编、审订,许建平撰《敦煌文献合集·敦煌经部文献合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册,第1—95页。

10 本文所引日系古钞本的异文信息均出自《考文》,简称日系古本,恕不一一出注。

11 注疏本此二句作“万物感之变化,而精醇也”。李校:“朱本脱‘自化’二字,《正义》本无此句。”曹校:“朱脱‘自化’二字。”

12 《郡斋读书志校证》卷一《李氏集解》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8页。陈鳣《经籍跋文》引作“《集解》皆避唐讳”(咸丰中蒋光煦校刊《涉闻梓旧》本),无“经”字。

13 国图藏清初席氏酿华草堂影宋抄本《五经文字》卷首田敏《国子监重刊书序》明确记载五代监本《周易》对唐讳已“添正”。

14 如上所述,《集解》避肃宗讳亨字,则此例当亦有避讳改字之考量。

15 上述诸例改易字词者之所以没有列入前揭字词异文,是因为其着眼点多在于句子,而非单个复合词的易换,表现为改易前后未必尽皆为复合词。

16 《正字》所谓“案(按)《集解》作云云”,我们揣摩浦氏之意当亦以为《集解》可从,故而亦视作按断。

17 卢校体字旁注道字,“沈云:李今亦作体”。揭示了《集解》系统内部的异文。四库本《正字》并无此条校语,则卢氏所见本或与四库本不尽相同,盖其书编入《四库全书》时又有修订、节略。

18 王晓静《清代浦镗〈周易注疏正字〉“卢本”发覆》,《天一阁文丛》第16辑,第66—74页。

19 参见拙作《日系古钞、古活字〈周易〉经注本研究》,《国学研究》第46卷,北京:中华书局,2021年。

20 《宋本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周易注疏校勘记序》,《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文选楼本,第180册,第289页。

21 清人如陈鳣、阮元、臧庸等对卢本改字多所批评,前揭谷继明和王丰先等先生文中皆有论及,兹不赘述。

22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凡例》曰:“唯木渎周氏枕经楼本,据儒先论定,多所改正,较诸本为完善。”(潘雨廷先生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10页)可知清代《集解》研究最为著名的大家李道平即秉持这一观点,后来曹元弼每所因循,并付诸实践,不能不说都是一个遗憾。

23 所谓“《举正》引文”系指《举正》称引“今本”亦即唐代通行本的文本,文中所引诸例大多与刻本系统的注疏本相同,而不同于《集解》,这说明《集解》不同于注疏本的异文主要出自李氏改造,当非唐代《周易》文本的原始样貌。至于《举正》所谓王、韩手写“定本”则既不同于注疏本,亦不同于《集解》。如讼《彖传》王注“不闭其源,使讼不至”,注疏本同,《举正》:“得字误作不字。”《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韩注“在阴为无阴,阴以之生;在阳为无阳,阳以之成,故曰‘一阴一阳’也。”注疏本同,《举正》:“注‘在阴为无阳’阳字误作阴字;‘在阴(谦牧堂影宋抄本、毛氏汲古阁刻本、四库本作阳)为无阴’阴字误作阳字。”《序卦》既济“礼过乎俭”,注疏本同,《举正》:“用字误作礼字。”这说明所谓定本于古无征,恐係无稽之谈。详参拙作《〈周易举正〉考》(《中国文化》第53期,2021年5月)。

24 曹校:“例当为列。言每至章句先儒未详之处,并列案语以发挥之。”

25 《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影印国图藏朱本卷首李鼎祚《周易集解序》,第1册,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