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模式,无助于你成为优秀的博士生
咱们中国人,一向是将“勤奋”作为学生应当有的优良品质。别的不说,多少劝学励志故事都是以此为卖点的? 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划粥而食,等等。而在实践当中,也不乏以勤奋作为提升成绩的主要方式的,最典型的就是衡水模式和毛坦厂模式。早五点起晚十点睡,午餐、晚餐各半小时,一边跑操一边读课文,高三一年做完的卷子可以绕地球一圈儿! 我当然不是说这种模式没有好处。毕竟每年也有那么多的学生以此实现了人生的飞跃。但是,我也发现在我身边,有的博士生发现自己科研似乎进展不佳——读书记不住,论文投了就被退稿,于是也开始打“衡水模式”的主意,凌晨一点睡,早上七点起,天天泡在图书馆,每天只说两句话:“一份套餐,两荤一素”。
有用吗? 没用! 请勤奋的博士生们千万别这么尝试。这真的不会让你优秀,只会让你抑郁。为啥? 先说“优秀”。博士阶段的优秀,跟高中阶段的优秀有啥差别? 高中阶段,是学得多了你就优秀了。而博士阶段的优秀,是创造得多了你才优秀。打个比方,高中阶段,是“别人做给你吃”,谁吃得多谁胖;博士阶段,是“你做给别人吃”,而且,既不是“谁工作时间长谁赚得多”,也不是“谁做得多谁赚得多”,而是“谁能做出新鲜菜式让食客满意,谁赚得多”。因此,仅从追求的结果来看,时间并不是决定博士生成果多不多的因素。
但是,也会有同学抬杠:我承认,写论文时间多,不代表写得好;但是,我天赋不佳,所谓“勤能补拙”总没错吧? 我工作两个小时总能顶得上别人一小时——顶不上,真的顶不上! 我自己读博的时候也纳闷儿,为啥有的时候工作十二小时和工作六小时的成效差不多? 于是,我就找了一批老师采访一下:“请问您每天纯科研时间大约有多少?”结果,我得到的答案,是从两小时到五小时不等。但绝没有超过这个范围的。为啥? 因为老师们都懒? 当然不是,而是超出的时间,边际效应会直线递减,简称“出工不出力”,或者“磨洋工”。而且我们会发现,越到后来效率越低,就越容易陷入对自己智商的否定,简称“抑郁”。尤其是看到某位早八点起床晚五点收工,吃完晚饭还能看个电影的博士生一年独立发三篇论文,你就会更抑郁。所以,一旦你发现自己效率开始断崖式下跌,就赶紧像发现股票要跌了那样,收手,出门遛遛去!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鼓励你一味比拼学习时间,可不是说让你工作两个小时就觉得今天大功告成了。我采访那批老师时,还问了他们,余下的时间干啥去了? 烤面包? 钓鱼? 当然不是,人家的时间是用于思考! 比如说,某位老师,习惯在学校的湖边一边溜达一边琢磨,今天看的书,似乎跟我昨天看的观点有些不一样? 美国最近出的幺蛾子,似乎可以用“言语—行为”理论解读一下? 因此,所谓的“勤快”,也可以是一种脑力行为而非体力行为。衡水模式和创新型人才之间可没有必然联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