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审理思路及裁判标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司法精义丛书总序

本书的最初缘起,来自于十年前我在法院挂职工作的切身体会。 2011年2月,经北京市房山区人大任命,我有幸进入法院系统工作,在房山区人民法院担任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审判员。这让我有机会直接接触到从基层法院、中级法院、高级法院直至最高人民法院的许多优秀法官。不仅包括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的法官,也包括一些有所交流的其他地方法院的优秀法官。

从那时起,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的法官群体当中,已经开始出现一批出色的具有很高专业水准的审判专家,他们既有良好的法学基础训练,又在多年工作当中积累了丰富的审判实务经验,从而形成了大量的不可替代的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非常宝贵,很多是法学理论中所欠缺的,如果能够总结出来,加以系统的阐述和提炼,一定能够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法学发展、法学教育和司法实践有所助益。但是另一方面,中国法官们又极为繁忙,很多时候来不及总结提炼这些专业知识。尽管法院系统内部也有相关的制度和组织支持(包括专著出版、论文比赛等很多形式),但是与系统外特别是学术界的交流还比较少,总体而言还缺少一个良好的学术机制的支撑,这使得很多法官的经验积累往往停留于具体办案层面,许多真知灼见湮灭流失在纷繁复杂的司法工作当中。这非常可惜。

也是从那时起,出版一套丛书的想法渐渐萌生出来。丛书的定位也日渐清晰,那就是,出版中国法官写作的学术专著。一方面,在法院系统之外给法官提供一个发表和写作的阵地,激励他们更多地把宝贵的司法经验总结提炼出来。另一方面,也由此增进法官和理论以及相关实务领域的学术交流,从而,为中国法官增添一份助力,面向法律专业的来自实务界的和学术界的同行,系统总结中国司法的实践经验。

然而理想要成为现实,还需要一个契机。更需要优秀的作者和编者的信任与支持。丛书的第一本,有幸出版的是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白松法官关于医疗纠纷的专著。白松法官最初和我联系时,正直新冠疫情肆虐之际。当时我在编辑另一套《法官说法丛书》。这套丛书的定位是法官面向公众的普法书籍,由众多法官集体写作。白松法官说想把她的书放在这套丛书里。而在了解到这本书的内容之后,我意识到出版一套新的丛书的契机出现了。这本书总结了白松法官在医疗纠纷领域三十年的专业审判经验,呈现了一个中国法官在长期司法实践中积累和总结的裁判标准和审理思路。这正是我心目中法官学术专著的本色。

有了好的作者和作品,还要有好的编辑和出版社。我为此联系了很多出版界的朋友。很幸运,这套丛书得到了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尤其要感谢蒋浩副总编辑。我现在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说起这套丛书的那天,是一个细雨绵绵的下午。 “下雨天留客”,聊了很多,就聊到了这套丛书。蒋老师当即肯定了这个选题,还邀请了陆建华、刘文科两位编辑加盟。可以说,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这套丛书。

作者和编辑的信任和支持,给了我们莫大的动力:要把这套书做好。但是如何做好这本书,我们并没有经验。一方面,学术专著不同于普法书籍,专业性很强,需要秉承最高的学术标准;另一方面,法官群体特殊性也很强,法官写的书不能和教授写的完全一样,不能也不应该套用同样的标准。我们希望法官写出的是自己的特色,是自己的独特的不同于学者的见地与思考。这也包括写作的方式和表达的习惯。

这套丛书本身不想给作者太多的束缚。但应该给作者以必要的支持。一是在制度上,设立辅助机制,帮助作者改进作品。二是在专业上,邀请相关各个领域的专家,共同研讨。白松法官的这本书,在出版之前,就组织了专门的研讨会,参加者有法学教授、医疗领域的专家、法院同仁,还有鉴定机构、媒体、患者的代表。我们希望可以由此开始形成一个范例,为这套丛书也为中国司法经验的积累不断完善机制,拓展思路。

每套丛书都是从出版第一本开始的。第一本书未必是最好的,甚或从主编的私心来说,最好不是最好的。书的评价总是见仁见智,而且要留给司法界和法学界的同行。我们出版这套丛书,正是期待有这样的交流。毫无疑问的是,这样的作品都是作者多年心血的凝聚。这样的作品是不可多得的。这样的作品,应该有一本出一本,也只能有一本出一本。但是,如果这样的著作能够多起来,能够一本本出下去,我相信,迟早会有中国的《普通法》 、《司法过程的性质》和《法律的界碑》。

这篇丛书总序,因此也是一封邀请函。希望将来有越来越多的法官不仅成为我们的读者,而且能成为我们的作者。欢迎全国各地的有意加入这套丛书的法官与我联系。我的邮箱是:lingbin@pku.edu.cn。

凌 斌

2021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