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政治演进与治理价值均衡:功利主义的当代嬗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总序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庄严宣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上,确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层面,进一步明确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完善和发展中国国家治理的体制机制,并且提升运用国家制度科学、民主、依法和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由此使得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国家建设、改革和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内容。

基于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协同兄弟院校、科研机构,紧紧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迫切需求,通过与国家机关、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合作,促成政治学、行政管理学、法学、经济学、财政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协同创新,承担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建成“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一流科研和教学机构,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培养一流人才、贡献智力支持。

在新时代,根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事业的本质内涵、实现目标、战略部署、实际内容、方略路径和方针政策,我们对于中国式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以下认知:

1.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同样也是世界和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重大命题。在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长程中,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结合的基础上,探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和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特点,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视野和认识使命。

2.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并且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学基本原理,并把它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领导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成果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思想,在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深刻分析了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及其发展变化,深入阐发了党在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和内政外交国防等领域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个问题,促进了我国社会的根本性历史变化,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3.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政治发展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

4.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方向。这就是说,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推进。与此同时,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在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的全面解放的方向和轨道上展开。

这就是说,在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优化和创新国家治理的主体格局、体制机制和流程环节,提升治国理政的能力,把我国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的价值规定、巨大能量和活力充分释放出来,使得这些制度的显著优势转化为中国国家治理的效能,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优越性体现,转化为中国人民的幸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转化为对于人类解放的中国智慧贡献。

5.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我国社会主义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构成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历史方位与社会主义发展历史阶段的有机统一。

关于我国社会所处历史阶段和历史时代的判断,为人们把握我国政治发展形态确定了历史背景和时代坐标,我们必须切实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的经济基础、本质特征、基本形态和发展规律,清楚认识我国政治的社会基础、领导力量、依靠力量、拥护力量、根本属性和阶段性特性,按照国家治理现代化方向,统筹推进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发展。

6.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立足现实和中国看中国。同时,也需要立足历史和世界看中国,借鉴人类文化和文明的优秀成果,通晓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积极经验和做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古往今来多种文明的相互交流、比较甄别和取舍借鉴中,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开拓视野、验证选择、吸取经验教训并形成思路和举措。

7.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涉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涉及利益、权力、权利、制度、法律、组织、体制、机制和价值等多方面要素,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效率效益与公平正义等多方面关系,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和高难性,改革需要思维、制度、机制、政策和路径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创新,因此,多主体、多学科、多层面、多角度和多方法的科学协同创新,是深化改革思想认知,形成科学合理、现实可行的理论和对策成果的重要方式。

8.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现实性上,必然体现为重大问题及其解决导向,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关键要有新的谋划、新的举措。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这就需要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有机结合起来,需要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把这些重大问题和矛盾转变为研究的议题和课题,围绕这些议题和课题,从理论与实践、规范与实证、体制与机制、战略与政策、规则与价值、体系与能力多方面有机结合出发,展开专门研究,形成专项成果,从而不断积累跬步,以助力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长征。

基于这样的认知,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整理、征集和出版“国家治理研究丛书”,期望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所助益,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所助益,对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有所助益,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的全面发展有所助益。

丛书的编辑出版得到北京大学校领导、社会科学学部领导的指导和支持,得到北京大学出版社领导和编辑的鼎力相助,特此表达衷心的谢忱!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欢迎各位同仁积极投稿于丛书,具体可见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网(http://www.isgs.pku.edu.cn)《“国家治理研究丛书”征稿启事》。同时,挚诚欢迎方家的学术批评指正!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

2021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