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大发展
列宁(1870—1924)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领导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被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在短暂的54年中,列宁没有留下一儿一女,却留下了许许多多光辉的思想,以及千百万继承着他的思想的子孙后代。”[40]列宁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发展开始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正是从这一时代条件出发,列宁在充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又深深将其扎根于俄国各阶层土壤和俄国的具体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俄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列宁主义,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丰富完善文化基础理论
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此次革命发生在俄历十月,所以被称为“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但十月革命胜利之后,苏维埃俄国面临一系列的建设问题,如政治结构的重组、经济的恢复、文化的发展等。虽然说革命胜利为苏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辟了广阔道路,但由于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文化上原来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严重制约着苏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而文化事业的发展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有鉴于此,列宁就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方面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尤其是从文化建设事关社会主义成败、事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事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等角度,系统阐述了文化建设对于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意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进一步得以丰富、完善和发展。
在有关文化的内涵方面,列宁强调的文化,主要是指一个民族或阶级长期形成的思维习惯、传统、习俗和心理层面的东西。在《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一文中,列宁曾经提到过“资产阶级文化”“‘无产阶级’文化”“官僚或农奴制等等的文化”,[41]这些具有一定阶级属性的文化,都是属于某个阶级、阶层的文化,也就是属于这个阶级、阶层的所有人员的思维习惯、传统、习俗和心理层面的东西。而且,列宁总是将文化与意识形态对等,把文化界定为受经济结构制约的意识形态。列宁在《怎么办?》一文中曾经引用过卡·考茨基的“一段十分正确而重要的话”:“现代社会主义意识,只有在深刻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出来。……社会主义意识是一种从外面灌输(von auβen Hineingetragenes)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的东西,而不是一种从这个斗争中自发地(urwüchsig)产生出来的东西。”[42]这里所讲的“社会主义意识”,主要指的是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形态的社会主义学说,是一种具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的“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当然,列宁所讲的文化,主要是指科学、艺术、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主要是指知识、受教育程度、识字水平等。列宁在《论国民教育部的政策问题》中讲到:“由于俄国农奴制的国家制度,青年一代里有五分之四的人注定要成为文盲”。[43]在列宁看来,文盲是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三大敌人”之一,“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谎话偏见,而没有政治。”[44]“文盲的大量存在与俄国的农奴制社会关系密切,为了欺骗和统治人民的思想,统治阶级剥夺他们的文化权益,宣扬愚民政策,文盲不懂政治,只能服从和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生活。”[45]因此,列宁认为,俄国农奴制度造成了为数众多的文盲,阻碍了俄国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苏维埃政权必须大力消灭文盲,而消灭文盲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提高他们的识字水平和受教育程度。
在有关文化的特征方面,列宁通过深入分析纷繁复杂的人类文化现象,比较全面、准确地概括出了文化的三大基本特征。一是文化的民族性。在列宁看来,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俄国的民族文化也独具特色。“列宁认为,俄罗斯文化的民族性不仅仅表现在它是个多种族国家,而且还表现在宗教、语言、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这种民族性既包括东正教信仰、弥赛亚意识,还包括千百年来的爱国主义”。[46]二是文化的阶级性。列宁指出:“每个民族文化,都有一些民主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即使是不发达的文化成分,因为每个民族都有被剥削劳动群众,他们的生活条件必然会产生民主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但是每个民族也都有资产阶级的文化(大多数还是黑帮的和教权派的),而且这不仅表现为一些‘成分’,而表现为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因此,笼统说的‘民族文化’就是地主、神父、资产阶级的文化。”[47]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每个国家的不同阶级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生活环境,这就造成了他们所面对的客观实在不同,所以也就会产生不同的意识形态,产生属于不同阶级的文化。三是文化的继承性。列宁曾经强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但要继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应不排斥其他阶级、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只有广泛吸收,为我所用,才能不断将自身发展壮大。“资本主义把文化只给予少数人。而我们必须用这个文化来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并且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取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48]关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问题,列宁在《我们拒绝什么遗产?》中还讲到:“学生们是比民粹派分子彻底得多、忠实得多的遗产保存者。他们不仅不拒绝遗产,……当然,‘学生们’保存遗产,不同于档案保管员保存旧的文件。保存遗产,还决不等于局限于遗产。”[49]这就是说,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学生们”,即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必须准确把握住文化的继承性特征,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旧文化成果,另一方面要在继承的基础之上,注意做到推陈出新,努力建设好社会主义新文化。
在有关文化的功能方面,在列宁看来,文化是影响社会进步的观念形态,“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在的东西,这个思想是深刻的:对于历史很重要。”[50]基于此,列宁特别强调,无论是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应高度重视文化的认知功能和凝聚功能,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出它在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对于文化认知功能的认识,列宁认为俄国长期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人民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提高,不只是无产阶级文化水平及认知能力较低,就连曾经自以为先进的资产阶级的文化水平也处在一个很低的层次。所以,发展文化事业,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已经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了,而且是整个俄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列宁看来,要想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最根本的途径和方式就是发展教育事业。列宁号召全俄共产党员都要做好表率,把发展教育事业、普及文化知识放在各项事业的首位,强调要通过发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扫除文盲,提高国民的认知能力和文化水平,“在实际上使被剥削的劳动者能够真正享受文化、文明和民主的福利,这正是苏维埃政权一项最重要的工作,而且今后应当坚定不移地把这项工作继续下去。”[51]至于列宁所强调的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是指列宁把文化视作团结劳动群众、形成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具有保证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的强大作用。列宁认为,对于无产阶级来说,文化的价值只有跟夺取政权和建立新社会的斗争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来,“‘文明的’、‘有教养的’资本主义世界正在走向空前未有的崩溃,这种崩溃会破坏而且一定要破坏文明生活的一切基础。”[52]随着资本主义的崩溃,“或者是毁灭全部文化从而毁灭人类自己;或者是用革命的办法摆脱资本的桎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赢得社会主义和持久和平。”[53]在这二者之间,人民必须作出一个抉择。资本主义统治下的人民因为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较低,犹如一盘散沙。所以,苏维埃政权必须通过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努力使文化被人民群众所掌握、被人民群众所认同,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量。对于这一点,列宁比谁都清楚。他说:“凡是熟悉实际生活、阅历丰富的人都知道:要管理就要懂行,就要精通生产的全部情况,就要懂得现代水平的生产技术,就要受过一定的科学教育。”[54]
(二)落后国家文化革命理论
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虽然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建立起了苏维埃国家政权,但经济文化方面仍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局面,可谓是百废待兴。这种落后的经济文化状况,严重阻碍了苏维埃俄国的顺利发展。在充分认识到俄国这种落后国家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列宁提出了要开展一场“文化革命”,以促进俄国由落后国家实现向社会主义的顺利过渡。他特别提出:“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社会主义的国家了。但是这个文化革命,无论在纯粹文化方面(因为我们是文盲)或物质方面(因为要成为有文化的人,就要有相当发达的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要有相当的物质基础),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异常困难的。”[55]列宁在这里指出了俄国当时的社会现实,不论是文化方面还是物质方面,都是非常落后的,甚至到了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正常维持下去的程度。所以,文化革命的开展是必要的,“文化革命将带来大众受教育的体制;通过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进行再教育塑造新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它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和科学的进步;产生新的伦理和道德以及新的生活方式。”[56]正是看到了文化革命的这种重大意义,列宁才将其放到了与政治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实施许多新的文化政策,大力推动俄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从而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列宁“文化革命”理论。
列宁在对国内各阶层人民面临的文化困境进行了透彻分析的基础上,逐步提出了落后国家开展文化革命的具体途径。“列宁认为,只有扫除工人、农民中的文盲,才能增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能力;只有消除封建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留下来的旧文化,才能培养工人、农民以及工人阶级先锋队严格的纪律性和组织性;只有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才能摆脱官僚主义作风的影响以及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57]
列宁倡导文化革命,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开展文化知识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以达到扫除文盲、培养具有较高知识素养的公民之目的。而完成这一主要任务,要采取的具体措施也很多,但列宁认为最重要的、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识字。因为俄国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民众文盲率非常之高的国家,这严重阻碍了苏维埃俄国的发展,以至于十月革命胜利之初的俄国就像一个几乎还不能站立起来的婴儿,想要快速奔跑起来都不可能。为了能让这个婴儿快速站立起来,列宁探索并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列宁在当时号召成立了很多的文化速成班,在全国掀起了扫盲运动的高潮,各种扫盲站纷纷建立起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1920年7月19日建立的“全俄扫除文盲非常委员会”,归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直接领导。之后,又成立了以苏联著名的党务活动家加里宁为主席的群众性扫盲协会,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从中央到基层的非常系统的扫盲机构,使扫盲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开展全国性扫盲工作的同时,列宁也高度重视普及教育。他认为,普及教育是关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局的大事,只有通过普及教育,切实提高民众的文化知识水平,才能增强民众同落后腐朽思想作斗争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俄国经济社会发展。列宁曾经说道:“可以有根据地说,花上10年工夫,我们就能使整个俄国布满电站,使电力工业能够满足现代技术的要求和结束旧式的农民耕作。要做到这一步就需要有更高的文化和教育。”[58]
列宁倡导文化革命,特别强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俄国无产阶级通过十月革命夺取了政权,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文化、旧风气和旧习惯不可能立即得到彻底清除,还在侵蚀着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因此,列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清除其影响、确保文化革命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既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养的共产主义新人,又必须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方法是坚持把灌输与宣传鼓动相结合;另外,列宁还列举了多种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如:组织出版和阅读大众化的经典著作读本。因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将读书的习惯带入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不失为一种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为了照顾不同阶层文化水平的差异,列宁强调要编写通俗易懂的读本,大量翻译出版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以提高民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而且,列宁也特别重视发挥宣传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教育媒介作用,这些宣传媒体主要包括党的理论刊物、报纸、电影等。党的理论刊物主要用来宣传党的政策,在增加民众对执政党的认同度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报纸的内容多样,集娱乐与宣传于一体,可以在最大限度满足人民日常文化需要的同时,宣传社会主义文化,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电影是最富有群众性、生动性的艺术形式,在传播社会主义理论的途径中,最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列宁倡导文化革命,特别要求全面改革国家机关。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机关是正确处理党和国家政权两者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广大工农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机关。正是基于这一点,列宁认为,建立高效、廉洁、务实的国家机关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是保证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必然之举。但是,苏维埃俄国建立之初的国家机关存在许多诸如官僚主义作风盛行、行政效率低下等弊端,严重影响了文化革命的顺利开展。针对这样的现状,列宁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国家机关以顺利推进文化革命的具体举措,主要包括铲除官僚主义作风和建立精干高效的国家机关两大方面。列宁特别强调,落后国家要通过搞好文化革命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决铲除官僚主义;而要铲除官僚主义,必须完善民主选举和罢免制度,使民主和集中相辅相成,“我们主张民主集中制。因此必须弄明白,民主集中制一方面同官僚主义集中制,另一方面同无政府主义有多么大的区别。……把民主集中制同官僚主义和公式化混为一谈,是再错误不过的了。”[59]要铲除官僚主义,还必须吸收工农群众参与国家管理,“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60]而在建立精干高效的国家机关方面,列宁非常清楚,改革和完善国家机关、建立精干高效的国家机关,这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提高办事效率的关键所在。而要建立起精干高效的国家机关,首先要组织清党工作,提高党员的文化素质;其次要精简合并国家机构,列宁秉承“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的原则,对国家机关进行了精简和合并;最后要建立监督机制、人才机制、奖惩机制和学习机制等有效的运行机制。
(三)过渡时期文化理论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社会发展开始进入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在列宁的正确领导下,全体俄共党员和苏俄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社会活力空前迸发。但革命胜利后的俄国一片狼藉,百废待兴。苏维埃俄国面临着恢复国民经济、组织领导文化建设、击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疯狂围攻、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等艰巨任务,其中,文化建设任务最为艰巨。这是因为: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受沙皇专制统治的国家,封建色彩浓厚;在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在新政权内部仍然根深蒂固,严重影响着人民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这些从资本主义旧社会直接沿袭下来的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格格不入,严重阻碍着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推进,甚至还构成了对社会主义政权的致命威胁。针对这种严峻情况,列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俄国的具体国情,适时提出了有关过渡时期的文化理论,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进程。
在有关过渡时期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方面,列宁认识到文化建设事业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它不像其他领域的建设事业一样,立马就能看到建设的成效;文化建设成效的体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正是在认识到文化建设的这种特殊性的基础上,列宁结合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殊国情,非常明确地提出了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工作和任务,强调要大力启发无产阶级的自觉意识,有组织地使广大工农群众加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队伍当中来,最终使其成长为一支既有战斗力又有执行力的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同时,列宁认为,十月革命后的俄国文化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造就一代共产主义新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注入新鲜血液。列宁强调,一代新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情操,用共产主义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多方面锤炼自己,提升自身的审美等各方面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内心世界,这是值得苏维埃政权用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去努力探索和完成的重大任务。
在有关过渡时期文化建设的重大原则方面,列宁根据过渡时期文化建设的具体任务,结合苏维埃俄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解放思想、破除束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文化建设所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虽然列宁没有明确地提出“解放思想”的口号,但他在领导苏俄人民进行早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际上却非常重视破除传统习惯势力的思想束缚。为了突破传统习惯势力的束缚,列宁在实际工作中特别重视通过发展文化事业来帮助苏俄人民实现思想解放,并强调解放思想并不是要简单地破除一切旧的东西,对于旧社会的一些先进经验、优秀文化,还必须要懂得吸收利用,要善于利用全部人类科技成果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在领导苏俄人民进行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列宁也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科学工作方法,甚至还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看作是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无论是在进行“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的过程中,还是在“和平组织‘文化’工作”的过程中,列宁都一直强调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个实际就是俄国的具体国情和当时的国际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根据俄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目前时局的全部特点,全部困难,就是要了解从主要任务是说服人民和用武力镇压剥削者转到主要任务是管理这一过渡的特征。”[61]正是因为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这把解决问题的密钥,才使得列宁在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