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言语治疗的汉语词汇语义表征分析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我们像蜘蛛一样

李葆嘉


林枫的博士论文修订稿即将付梓,可喜可贺!2012年5月,我给林枫的译著写过序。这本译著是沃特·德·诺伊等人合著的《蜘蛛:社会网络分析技术》,收入“语言科技文库”跨学科名作译著系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10月出版。

该译著面世后,“豆瓣读书”上有一帖子:

读过这本书的英文第一版、第二版,也用Pajek做过一些研究。一直以来,这本书都是我推荐给想学SNA的学生的唯一著作。感谢林枫翻译了这本书,也祝贺李葆嘉有了这么好的一位博士生!(marego2012-12-21,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0416861/)

谢谢这位读者的表扬!其实我一直以为,有成就的学者并非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发乎其天赋和驱动力。

一、网络与蜘蛛

2010年4月上旬的一天,一位年轻人敲开了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技研究所办公室的门。自我介绍说他叫林枫,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科工作,借助词汇网络做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康复研究。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啊,对此我深表赞赏。年轻人接着说,他一直关注语义网络研究,但是找不到能请教的人。最近才从网上看到,医院隔壁的南师大就有研究语义网络的。那天,他带来了他的两篇论文和一本关于网络分析技术的译稿,表示想报考我的博士研究生。

2011年1月17日,林枫发来短信:“我在失语症病人的基础上做了个病理语言的语言网络模型,希望能用相同的思路做语言学习者的语义网络建模。还想当面请教一下。”而我当时事务繁多,只能约30号见面。那段时间,我的精力放在“语言科技文库”的编辑出版上。由此想到林枫的译稿,面谈后他同意列入出版计划,由我来审订。11月15日林枫发来出版选题表。著作题目填写的是“Pajek社会网络分析教程”,其中的Pajek不译,岂不有洋泾浜之嫌。Exploratory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with Pajek的直译是:“使用蜘蛛软件进行探索性社会网络分析”,我建议书名译为《蜘蛛:社会网络分析技术》。

从2000年以来,我就投入“语义网络工程”研究,也曾联想到蜘蛛。在《人工语言脑:自然语言处理装置的研制思路》(第四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香港城市大学2003年6月)中提出“语义网络的个体自建构能力”,语义网络的建构过程也就是认知能力不断提高和认知范围不断扩展的过程。虽然个体语义网络必然存在若干稀疏之处或成片漏洞,但这并不妨碍人们一生中都在持续地编织这张有界无边的义网-我们像蜘蛛一样。根据语义语法学理论,人类语言的本质属性是语义性,语义系统的本质特点是网络性,语义网络的形成过程是建构性。凡人皆具语义网络自建构能力,在话语行为中都有一个潜在的语义网络作支撑。而语言学家的任务就是要基于人们的日常语感,将这一潜藏在话语行为背后的、无意识状态下形成的朦胧性语义网络,通过元语言使之外显化、颗粒化和模型化。以语义语法学和元语言理论为背景的语义网络,具有如下特点:1.高位节点的三分性;2.从高位节点到低位节点的梯度性;3.将词元的微观分析结果即义征作为底层节点;4.词元之间的组合机制在于底层节点的语义缠绕性;5.词汇单位与句法成分的接口即语义子场/语义范畴;6.语义网络的多维度以及支网、复网和总网的关系。[1]

译著《蜘蛛: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经过七次修改。2012年3月7日,林枫到研究所面谈。3月13日,林枫发来再修改的第四次书稿。3月18日,我将第二次审订稿发给林枫。3月25日,林枫发来第五次修改稿。4月1日,我将第三次审订稿发给林枫。4月3日,林枫返回第六次修改稿。我又仔细审阅一遍,4月6日返回。4月10日,林枫将关于修改细节的一些疑问发邮件给我。当晚在飞信上,就译文语码混杂与英文附注问题,我说了三条基本原则。林枫回复:“这是长期混杂阅读中英文的后遗症,改起来颇为费力,正在努力改。”4月18日下午,林枫又来面谈修改细节。林枫说:“这次修改可动了大手术了,前面的几章翻译得早,此次几乎重译。每天夜里只睡4个小时。”我说:“辛苦啊!你的“译后记”中原有一句‘这个译本仍然需要继续打磨,希望读者在使用过程中多提意见’,我想不如现在就打磨好。”4月29日,林枫返回第七次修订稿。我又专就章节格式、图表标题等提出5类细节上的修改建议,林枫修补后才最终杀青。

林枫曾说,2010年之前的连续三年,这本译稿都没有找到愿意接稿的出版社。2012年2月在对“语言科技文库”预验收时,时任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总编辑的郭力即席发言:

“语言科技文库”后来又增加了两本剑桥出版的原著汉语译作,并且有很好的译者。我们在申请版权时,剑桥的联系人说,这两本著作水平都很高。特别是《蜘蛛:社会网络分析技术》,非常有影响的一本书。增加这两本译著,需要项目主持人有宽阔的眼界。研究一个学科,能从这个学科中跳出来,才能提升到更高水平。李老师的学术视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出版社的角度来讲,非常希望能出版高水平的成果,非常希望能出版视野这么开阔的“文库”。

林枫的职业是医生,借助词汇语义网络做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康复研究。语言学和生物医学的结合,催生了病理语言学或临床语言学,但医学领域内仍有人对这种结合不甚了了,甚至认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不务正业”。在国际上从事失语症研究的专业人员,通常需要医学和语言学两方面的背景,而目前国内仍然存在学科壁垒,相关研究只能在小圈子里打转转。林枫深感,在跨学科研究上要沉下心来,只有日积月累才能获得理解与支持。

那些年,我招收的博士生研究方向是“语义网络工程”,面向文理工考生。2012年9月,林枫进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15年5月,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时下,能遇到好学深思、勤奋不辍的学术青年,实为大幸!

二、申报并入选

2017年11月7日,我收到林枫11月5日发来的邮件。

李老师:

您好!我近期得到消息,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合作征集“语言学前沿丛书年度语言学博士论文”。我的论文符合征集时间范围(2015年4月1日以后),我想申报。丛书要求应征者提供两名相同研究方向的正高职称专家推荐信。我想请您作为推荐专家之一。另外,是否还能给我再介绍一名专家?征集材料的截止时间是12月1日。因我得知该消息的时间比较晚,所以较为紧张。还请李老师见谅。随信附上三个材料:丛书评选通知、申请书、专家推荐信模板。两位专家的推荐信需要手写扫描件。

我在11月7日回复:

另外的一位专家,可以请你现在的医学博士生导师江教授。

11月11日,我把专家推荐信发给林枫:

出于对医学应用的需求,林枫(语言康复医生)于2012-2015年期间在南京师范大学攻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导师李葆嘉)。入学前,他已从事和言语治疗相关的语义网络研究数年,入学后选择了“面向言语治疗的汉语词汇语义表征分析研究”这一课题。言语治疗是注重实践操作的医学技术门类,而词汇语义表征分析则是强调理论建构模式的语言学科方向。相互融合必须跨越文科与医科的思维模式和学科范式的差异。

林枫的博士论文,围绕研究假说(语义系统是具有效率性和稳健性的词汇语义特征复杂网络),一方面对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详细论证,另一方面从实证角度,实现了经验性数据集的制订与分析。在词汇语义特征的质性分析方面,通过梳理欧美学者一些语义特征分类方案,结合言语治疗需求,提出词汇语义特征的汉语康复分类法,设计了底层语言学分类方案和表层临床衔接方案,这种双层设计兼顾了语言学理论研究需求和医学诊疗实践的要求。该研究为汉语词汇语义特征引入了量化指标体系,并对这些指标的中文术语进行了系统设计。

这些研究既可以推动汉语语义特征分类,又可以积累汉语词汇语义特征数据库,满足医学治疗的需要,还可以借助表层临床衔接方案开展脑功能影像研究。无论是理论研究的深度,还是实证研究的质量,或是后续研究的广度,该论文都值得出版。专此推荐。

五个多月后,2018年4月26日,收到林枫发来的邮件。

李老师:

您好!我的博士论文《面向言语治疗的汉语词汇语义表征分析研究》在去年投稿“语言学前沿丛书年度语言学博士论文”。今天得知已经通过专家评审,可以出版。我感到颇为惊喜。特向您汇报。(下附出版社的邮件)另外,我还想请教,博士论文要出版的话,南京师范大学对这种情况有没有什么限制规定,或者说我在与出版社联系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感谢李老师长期的教导和栽培!

我即日回复。

林枫博士:

可喜可贺!博士论文出版,南京师范大学没有限制规定。前面毕业的这些博士,论文基本上都已出版了。学术著作不支付稿酬,但是签订合同时要写明:(1)赠书100本(甚至再多些);(2)如果再印,出版社则要支付版税。最主要的是要修改好:(1)作为专著出版,原博士论文的有些写法和要求可能要修改;(2)严格学术规范,凡是引用之处(无论明引、暗引)务必注明;(3)要写好一篇后记。

5月2日,林枫又发来两位评委的评审意见。

李老师:

附件中是从北大出版社获得的博士论文评审意见。正如您所言,其中有一些参考文献需要准确标注。不过,其中有关知网等方面的论述,在我的博士论文中精简,是由于您出版了更为详细的专著论述语义网络。因此,我不准备完全按照评审意见修改,而考虑局部修订,并撰写后记,回应审稿意见。以此说明哪里改了,哪里又因为什么不改。总之,论文尚未付梓,打磨修订不止一日之功,此中甘苦与收获,真是感慨良多。在最后付印前,如能请您给我写序,应是人生乐事!

收到转来的专家评审意见,我认真地、仔细地研读。

评审意见一:

本文在与言语治疗相关的语言学研究中跨出了重要的一步,填补了国内研究的一个空缺,而且研究方法细致,又有实验支持,值得出版。文中关于语义语法的论述自成一家,从实际应用出发进行讨论,也避免了闭门造车的困扰。无论读者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这本书都值得一读。对于在第一线从事言语治疗的治疗师,本文也提供了一个可以直接应用的模板。

修改建议:本文的标题是《面向言语治疗的汉语词汇语义表征分析研究》,但实际上是针对成年失语症病患进行治疗的应用研究。建议将题目缩小一些,以免造成误解,也避免遭到不必要的攻击。第一、二章中关于应用的论述也建议做一些修改,严格按照适用范围去描述。本文的设计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泛泛而谈地说言语治疗,反而降低了研究的价值。英文摘要没有语法错误,但有很重的中文腔。建议作者找英语为母语的人重写一遍,把意思说清楚,而不必拘泥于一一对应。

评审意见二:

本论文结合词汇语义学、计量网络模式与言语治疗相关行为分析,为语言学研究的病理应用开拓性地提出可行的研究议题与方向。语言分析、计量统计、图形网络模式、实验与临床可能应用的结合,未来研究有宽广的发展可能与深远影响。值得出版。

词汇语义网络与特征集的建立,没有参考已有资源,也没有考虑到跨语言差异与病人方言或个人差异的问题,是本文需要补足之处。对于在第一线从事言语治疗的治疗师,本文提供了一个可以应用的参考数据模板。对于未来如何与临床资料结合,及如何评估资料模板临床应用的适切性与效果,也许也应该有初步构想与方案,以提高本书在语言治疗领域的学术与应用价值。本文有两个主要的部分:第一部分是把网络理论应用于汉语词汇语义分析,建立汉语的小世界网络模式;第二部分是利用这个模式分析并解释失语(失识/失用)病人的语言分析与可能复建模式。

一、出版前建议应有以下修改:

题目应该更准确描述本书内容。目前的标题过于广泛,远超过内容范围。

二、文献讨论有几个重大的缺失:

1.有些重要的相关理论与资源提到了,却没有引用任何论文,也没有讨论文献。比如英语词网(WordNet)应该引用讨论Fellbaum或Miller等的论文。知网应该引用讨论董振东等的论文。

2.以词汇语义为基础的汉语词汇网络,有丰富的文献与讨论。但本文完全忽略了。选用何种理论架构,当然是作者的学术选择,只要提出清楚的理据,完全是正当的。但是文献中没有讨论相关论著,则是重要缺失。特别是如果已有完整的语言资源不用,而特意使用不完整的部分资料,对学术价值与将来的应用范围反而是阻碍。中文完整词汇网络资料库起码有以下几种,分别由数万到十万词义集的规模:

-Sinica BOW中英双语知识本体词网

-CWN中文词网

-CCD Chinese Concept Dictionary中文概念词典

-知网

-同义词词林(并非是理论架构上的词网,但是是学界广为使用的相关资源。)

3.与上述词网研究相关的,如文献中对中文词义关系如何定义,语言小世界网络模型等也有一些论述。本论文都没有引用讨论。

三、有关治疗上的应用,以及模板的意义,有几个关键性的议题没有提及。治疗的目的到底是要把患者导正到与常人/常模完全相同,还是接受患者的认知能力限制,把治疗的目的定位在建立一个与常模不完全相同,但有效又能够沟通的词汇网络?这里又牵涉到汉语(或世界上其他语言)是否有一个“标准”的语义网络常模的问题,还是说,不同语者(领域、知识、方言、年纪等等)有个人稍微不同的语义网络,而每个语言又有不同的语义网络?目前学界普遍接受的是:各语言的语义网络不同(参见不同语言的词网研究);而且个人也有认知/语义的细微差异。更重要的是,沟通障碍/失语患者,可能有不同的网络,而且不可能回复到常模。在小世界网络模型中,其意义就是当某些链接断了,或某几个节点丢失了,整个小世界的链接模型会自动重新组织(self-organization)。甚至任何小世界网络,加入新节点后,会有自动调整的新链接产生。所以,词汇语义网络是活力(dynamic)互动,而不是静态对比的。这个理论架构下,模板怎么用,比目前论文中的简单陈述复杂多了。更牵涉不同知识/词汇语义网络间,是否有一个共同的知识表达系统作为比对或整合的基础。这个基础,目前的理论是知识本体(ontology)。

总之,在结论中,有关是否需要知识本体这样的架构来比对不同语言间,或不同方言/领域/个人差异间比对结合基础;以及如何利用小世界网络自动重新组织的特性,协助病患在无法完全恢复到常模的限制下,得到能完整运作,并于常模可以互相沟通的小世界网络,是必须提及并加以讨论的未来研究发展。

作为林枫的导师,我感谢两位专家的评审意见。作为该论文的最初读者,我谈几点感想并补充一点资料。

第一,关于论文的题目,最初是“面向医学应用的词汇语义表征复杂网络建模与分析”,通过斟酌,才修改为“面向言语治疗的汉语词汇语义表征分析研究”。如果限定为“针对成年失语症病患治疗的汉语词汇语义表征分析研究”,则显得累赘。根据人的短期记忆7+2原则,我很不习惯冗长的标题。一个“苹果”可以用不同等级的语词进行表述:苹果、水果、食物、商品等。同样,“失语症病患治疗”“成年失语症病患治疗”都可以用“言语治疗”来表述。所有的真实话语表达,都是特定的说话者,怀有特定的意图,面对特定的听话者,在具体情境中的话语行为。一方面,同样一个词语的意义,说话者和听话者的理解不尽相同,需要相互契合才能达成有效理解。另一方面,上下文或语境限定或明确了其中所包含词语的意义,因此,某个词语的意义依赖于相互搭配的其他词语,或者依赖于句子的意义,而句子的意义则依赖于更大表达式,乃至全文的意义。语言符号只是一种提示,以唤醒接受者的理解或联想。语言并不完美,不但词语具有多义性,而且语句中可能存在若干意义空隙。人类心智能够选择确定的词义,能够填补语句中的意义空隙。

第二,关于“词汇语义网络与特征集的建立,没有参考已有资源”。在研究过程中讨论过,主要基于我们建构的语义特征分析资源加以改造以适合本专题的研究。拙著《现代汉语析义元语言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2月),其“引论语义分析与语言知识工程”(1-134页)包括五节:词汇语义分析的三块基石、国际上著名的语义分析理论、国际上著名的语言知识工程、中文信息处理的语言知识工程、基于日常语感的深度语义分析。其中第二节(22-41页)包括:特思尼耶尔的从属关系语法、解释语义学与生成语义学、形式语义学与认知语义学、韩礼德的词汇精密语法、魏尔兹比卡的语义元语言理论、阿普列相的整体语言图景描写。第三节(42-61页)包括:基于词汇层次及其语义关系的词网、基于词汇-句法的语言知识综合库、基于三元组自动获取语义关系的智网、基于场景-框架语义学的框网、基于概念描述和日英对译的电子词典、基于知识原则的CYC知识库。第四节(62-116页)包括:九〇五工程的语义分析体系、基于结构语法学的语法信息词典、基于分类和配价的汉语语义词典、面向机用的汉语语义知识库平台、采用词网框架的汉英语义知识库、基于《现代汉语词典》义项的语言知识库、基于义原系统和概念关系的知网、基于知网逐渐发展的概念网、基于虚拟概念的层次网络理论。

因为拙著已作详细梳理和剖析,我建议林枫不必重复,而是转而关注国际上服务于临床治疗的词汇语义成分分析技术和资源建设。林枫论文初稿的第二章“词汇语义成分分析:医学视野和语言学成果”搜集大量资料并且系统梳理。目录如下:

第一节 义征训练:需求理论和医疗技术

第二节 义征分析:感应理论和实验讨论

第三节 义征建库:研究进路与发展历程

一、义征分析的几条进路

二、义征建库的发展历程

(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征间关联研究发端

(二)20世纪90年代早期:基于义征分类型的小型义征库

(三)20世纪90年代后期:大型义征库、义征分型和征间关联

(四)21世纪初:义征库分析指标的丰富化和精细化

(五)最近十年:后期义征库的涌现

1.英语 2005版英语名物义征库 2008版英语名物事件混合义征库

2.荷兰语 2004版荷兰语义征库 2008版荷兰语义征库

3.意大利语和德语 2011版德意对照义征库 2013版意语盲明对照义征库 2013版意大利语义征库

第四节 义征分型:方案评介和版本汉化

第五节 义征指标:概念定义和计算方法

这一章6万字,耗时费力。但是因为论文内容需要相对集中,我建议在论文答辩稿中紧缩或删除。

至于“跨语言差异与病人方言或个人差异的问题”,只是治疗中的“对症下药”问题。在博士论文中,只能针对一般情况(或所谓常模)或基本词汇研究。评审专家的有些意见,属于后续研究的课题。如果要求一篇博士论文(在一个新开拓领域中)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也就超出该博士论文的任务。尤其是一个跨学科的、面向应用的选题,不宜在理论上(比如,语义网络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质、知识本体架构等)投入更多精力。简而言之,我们评价一篇博士论文,不是考虑这一新开拓领域可能有哪些问题,而是需要聚焦于这篇论文解决了什么问题,具有怎样的价值。科学研究是无底洞,个人只能以有限的智力和时间,采用有限的方法和材料得出有限的结论。因此,我赞成林枫博士局部修订并在后记中扼要说明,同时建议,要反复思考评审专家的意见,作为后续课题的重要参考。

跨学科专著出版难。幸运的是,“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合作评选“语言学前沿丛书年度博士论文”并资助出版,林枫的论文被评为2017年度优秀博士论文。2018年6月20日,林枫出席“语言学前沿论坛暨语言学前沿年度博士论文颁奖式”,在北京大学人文学苑6号楼做学术报告“语言学、医学和网络科学-面向语义治疗的跨学科研究”(点评人:北京大学汪锋教授)。

而在前一年,2017年9月,林枫已经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攻读医学博士学位。语言学博士期间建立的语料库,成为他攻读医学博士学位的资源。也正是由于这种连续的成果积累,林枫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在2020年5月顺利通过医学博士论文《脑功能活动的热集散点与暗网络:基于图片命名的探析》答辩,取得第二个博士学位。

三、求道与证道

2020年10月5日,林枫博士为《随园文心:李葆嘉先生七秩同乐文集》写了一篇文章,题为“以语求道 以医证道”。其中的一些回忆,有助于了解林枫完成《面向言语治疗的汉语词汇语义表征分析研究》的经过。

2010年3月30日,我去南师大语言科技研究所,第一次见到李葆嘉教授。……从这天开始,受到李老师的学术感召,我正式把攻读语言学博士学位放到了人生规划中。在医学同行看来,这可能是一种“不务正业”。从医疗体制来看,这也是一种没有现实利益的行为。人事科在我报考时就告知我,文科学位对于我将来的职称评审和岗位升迁没有用处。

职场中奔忙的人,往往不易记住三十岁到六十岁这段岁月中的细节,这种说法似乎也适用于我在南师大三年的研修经历。但是有两件事记得非常清晰。第一件事,关于考据。2014年10月14日晚,李老师在仙林校区学正楼205教室做了一次讲座:“爱丁堡之谜:蒙博多的语言进化论和进化模式,打破达尔文神话”。为了证明达尔文了解蒙博多的进化模式,李老师举出多个证据,其中有一条是:达尔文多次看过其祖父的书,其祖父引用过蒙博多的论述,并且有一幅当时学者向蒙博多请教的插画。这些论证令人印象深刻。事后,我请教李老师怎样才能做到这种程度的论证。李老师回答,考据是做学问的基本功-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之前三年在文献研读过程中,《中国转型语法学:基于欧美模板与汉语类型的沉思》是我最早研读的李老师著作,在其中看到诸多史料。最初研读时觉得非常烦琐,尤其是医学专业非常注重三年内的文献进展,而对于久远的文献有一种自然的排斥感。但是当我感受到考据的力量,再次回想自己所读文献,却理解了文脉相承的底蕴。语言学博士论文初稿中有一部分关于言语治疗发展史的内容,虽然后来删减,但也在2019年和2020年写入教科书中。在我带研究生之后,学生常言我的报告不仅有学术进展,还有很多从未见过的史料。这也许就是融合了医科进展和文科考据的学术习惯。

第二件事,关于论文。2015年3月4日预答辩时,陈小荷教授提出,最好能再有半年精修则更为出彩。……但是我外派访问学者的最后时限将至,故难以再留出半年时间。李老师对此给出的意见是,就论文初稿36万字而言,有些内容过于庞大,可能超出我的撰写能力。与其追求系统全面地覆盖所有话题,不如精简,在一个点上做深做透。于是,最终版本的论文精简为24万字。我虽在撰写医学论文方面有材料取舍的经验,但在如此庞大篇幅上进行框架性操作,的确是一种挑战。

从攻读语言学学位期间的构建汉语语义网络,到攻读医学学位期间的探索脑功能活动网络,我始终没有放弃在网络科学研究方面的兴趣。在接受了跨出医学和回归医学的挑战与磨砺之后,我在科学技术哲学、应用数学、心理学、语言学、脑功能影像和脑功能康复等方面积累了经验。现在已经设立了三个方向: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失语症语料库、基于脑磁图技术的脑功能网络、基于图建模技术的人类功能图谱。这些研究都与语义网络理论与技术有着密切关系。

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不弘毅!2000年12月,我提出“语言科技新思维”,制订《语言科技系建设发展十年规划书》。2001年6月26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成立语言科技系,建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人员的语言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迄今,语言科技系已经走过20年,而我在前几年已退休。

2019年10月,应澳门理工学院周荐教授邀请,出席“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文化研究新视角”学术研讨会,我在会上发表题为“当代三大科技与当代语言学:促进及互动”的演讲,当代科技促进了当代语言学的发展,计算机科技孕育了计算语言学,现代脑科学提升了神经语言学,现代生物学推进了生物语言学和演化语言学,分子人类学与亲缘比较语言学相互验证,由此呈现当代语言学和当代科技的互动。当代语言学的交叉性、实验性和精密化趋势,促使其成为“语言科技”—此为21世纪语言学的发展方向。

编织学术或科学知识之网-我们像蜘蛛一样……

东亭 李葆嘉 谨识于随园

2021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