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路印痕(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艺术守正 立心力行——读《音乐家尹晓星评传》

阳春三月,春潮涌动,百花竞妍。湖湘文坛艺苑传来喜讯,我省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刘乐权历时八载、披览查阅资料上百万字,数易其稿而撰写的《音乐家尹晓星评传》(以下简称《评传》),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当我捧读作者第一时间相赠的这部装帧精美、内容丰富,散发着油墨芳香洋洋洒洒22万余字的著作时,我感到手中的书沉甸甸的,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部适用于人生励志、艺术守正的活本教材。综观《评传》全书,我认为有如下突出特点:

立意高远,主题鲜明。大凡写作,都需要立意,需要表达明确的主题思想,否则不能称之为写作。介于传记与评论之间,且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体裁的人物传记更是如此,它必须要有高远的立意,鲜明的主题,熔历史性、学术性和思想性于一炉,具有浓郁的学术研究特征。尹晓星最初只有中师文凭,后来取得了两所大学的文凭,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大学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主评委。《评传》一书,以传主的人生轨迹为描述评价主体,对其学识造诣、艺术坚守、人格淬炼、品行修养、业绩创造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公正客观的描述评价,充分揭示出书中所承载的艺术守正、立心力行的深刻主题思想。

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评传》中所评传主早逾古稀之年,他15岁发表歌曲处女作,后来创作了21部歌剧,发表了300万字的音乐艺术评论,创办了46种音乐刊物,荣获了160余项(次)音乐创作奖,如今已在乐坛艺海遨游打拼了60多个春秋,要把传主人生履历中丰富、精彩的闪光点写进书中,面临的困难可谓巨大。作者却不为困难所惧,动笔写作前首先披览查阅上百万字的资料,从中抽丝剥茧,理清思路,划分层次,紧紧扣住传主生命进程中的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以及家庭熏陶、社会环境影响这根主线,进行构思谋篇、取舍素材、提炼主题、划分层次,遵循“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的评传写作基本原则,由此生发开去,环环相扣,顺理成章。

材料翔实,评价准确。评传,作为传记的一种,具有评议性、学术性、公正性三大特点。要写好人物评传,首推的一点就是材料要翔实,只有材料翔实了,评价才能准确,才能更好地体现评传的评议性、学术性和公正性。《评传》一书传主涉足多个艺术领域,拥有多个文艺社团领导头衔,但作者只择其“音乐家”一点为《评传》定位,这个定位是十分准确精当的。然后根据这个定位进行选材,着重选取传主在音乐创作、音乐评论、音乐编辑、音乐组织、音乐研究等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事迹实例。在所选取的材料中,有的是传主的自述,有的是别人给予传主的评价,有的是社会产生的广泛反响,而更多的是本书作者在“夹叙夹议”过程中对传主的科学、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血肉丰满、真实可信、令人钦敬的传主。

语言质朴,雅俗兼顾。著书立说,动笔之前势必要考虑书是为谁而写,写出的书又是给谁阅读的。《评传》一书的作者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书籍出版后读者的各个层面,既可供专业人士做学术研究,又可供普通大众阅读欣赏;既有专业的学术性,又有知识普及的通俗性。因此语言文字颇具特色,即语言质朴却不乏文学色彩,专业理论深奥却通俗易懂,人物故事冗长却生动有趣,《评传》雅俗兼顾,少长皆宜,充分说明作者熟稔音乐专业知识,熟悉湖湘乃至全国现代当代音乐发展史,且能准确把握评传体裁的写作要领,具有高超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不完美性。《评传》一书也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书中有些章节,所举例证牵涉到作者本人与传主的直接交往时,作者便抛开原来叙述评论用的第三人称,而改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对传主进行评说,这就造成前后人称不统一的小小纰漏。但瑕不掩瑜,丝毫不影响《评传》一书所传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以及该书所传递的正能量。

【原载《湖南工人报》2022年3月23日“悦读在线”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