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曲终人散
前面我们说了什么叫“散地”,接下来我们还要讲一下什么叫“轻地”。永不过时的《孙子兵法》中说:“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轻地则无止。”进入敌国国境不深的地区,叫“轻地”。你处在“轻地”时,队伍不能停,得赶紧往敌国深处走!
又一个打破我们认知的地方,不是得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吗?
其实原因跟前面的“散地”是一样的。离家近,你知道怎么跑回去。刚刚进入敌国境内,这个时候士兵的心理状态最脆弱,最容易伤感。那怎么安慰呢?就是让他彻底找不到回家的路啊!
那是不是“轻地”就一定没办法待呢?也不是,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如果你突然进入并拿下敌国的“轻地”,而且还是险要之地,比如你出门没走多远就拿下了函谷关,你就可以踏踏实实地守在那里,等敌人来打,消耗他们,这样还能减轻本国的物流成本。因为只要你守着险要之地,兄弟们心里就有底,待下去大概还能捡人头、立军功。
有利可图、危险小,就不怕他们跑了。
如果你是进攻方,在“轻地”要迅速通过,深入敌国境内二三百里,让所有人都迷路,没办法逃跑时,再停下来。这时士兵的心就踏实下来了,能跟着你豁出命去了。
同理,如果防守方在“轻地”看到敌人后,应该怎么办呢?赶紧跟他打呀!最好死磕!
这个时候,进攻士兵还没进入状态,正是提心吊胆、想家乡的时候,有个风吹草动的都非常容易情绪崩溃。
英布打楚国时,那个三处布防的楚将就没有听劝,在“散地”跟英布玩分兵,还梦想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结果,英布先拔一路据点后,其他两路军队还没打,楚兵就全都被吓跑了。
轻松肃清楚地后,英布继续前进。
那边刘邦自率主力前来,令曹参带领齐国子弟兵南下助战,在蕲县西(今安徽省宿州市),双方的部队相遇了。
英布的军队很是精锐,加上刚灭两国,气势如虹,刘邦先是采取了守势,在庸城深沟高垒,坚守不出。英布则摆开阵势,准备进攻。刘邦看到英布列阵颇有当年项羽的风范,比较闹心,和英布遥望相见,隔空喊道:“你何苦要造反呢?”
英布没有说那堆“对得起、对不起”之类的片汤话,而是比较直接地说:“我想当皇帝呀!”
刘邦大怒,开始标志性大骂,随即两军大战。
刘邦在正面扛住英布的同时,先令曹参率军占领蕲北高地,然后令灌婴率骑兵与曹参同攻英布北部侧翼,斩杀了英布侧翼的副将和三个楼烦将领外援。击破北部军后,汉军又继续击破了英布的上柱国和大司马的部队。
刘邦看到英布军阵已乱,派郦商从正面开始对英布进行冲击。
英布大败,率残部渡淮水南走,汉军不停追击。英布在撤退中,组织了几次阻击战,但都没起什么作用,最终仅剩百余骑,逃到了长江以南。
整个过程,我们不详细分析了,真没什么可说的,就是大块头打死了小块头。
绝望中的英布收到了自家亲戚的邀请,长沙王吴臣伸出了援手。吴臣是英布的大舅哥,英布很感动,但他很快就体会到了什么是世态炎凉。亲戚算什么,这个世界是看实力的!前往投靠的英布被吴臣在兹乡(今江西省鄱阳县)诱杀。
自此,所有和刘邦打天下的功臣宿将,除了听话无害的吴家和自己的女婿张家以外,全都被刘邦剿灭,斩草除根。
当年汉军“七龙珠”中的“灭楚三英”,全部身首异处,下场各有各的悲惨。还有一位,后来上位的刘邦那位异姓兄弟——卢绾。
之前我们就说过,人是会变的,当年是兄弟,现在还会是兄弟吗?
问世间权力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我们还是要从陈豨造反说起,他是异姓王的死亡关键。
刘邦在邯郸攻打陈豨时,燕王卢绾也率军攻打陈豨的东北部。陈豨派王黄向匈奴求救,与此同时,卢绾也派部下张胜出使匈奴,声称陈豨等人的部队已被击败,不要助纣为虐。
张胜到匈奴以后,看到了前燕王臧荼的儿子臧衍。臧衍也在匈奴流亡,见到张胜后说:“您之所以在燕国受重用,是因为您熟悉匈奴事务。燕国之所以能长期存在,是因为诸侯多次反叛,战争连年不断。现在您想为燕国尽快消灭陈豨等人,但陈豨等人被消灭之后,接着就轮到燕国了,您这帮人也会成为俘虏。您为什么不让燕国延缓攻打陈豨,而与匈奴修好呢?战争延缓了,能使卢绾长期为燕王,如果汉朝有紧急事变,也可以借此安定国家。”
这番兔死狗烹的话打动了张胜,于是没有来得及回禀卢绾,便暗中做主,促使匈奴帮助陈豨攻打燕国。
没看到陈豨势微,却等来了匈奴兵,卢绾开始怀疑张胜和匈奴勾结,于是上书皇帝请求把张胜满门抄斩。
但是没过多久,张胜回来了,还把从匈奴带回来的“好点子”向卢绾进行了科普。卢绾听后觉悟了,原来这帮匈奴兵是幌子,他觉得张胜从北国带来的点子真是棒。于是找了一些替死鬼冒充张胜的家属处死了,然后派张胜作为来往匈奴的长期间谍。
没多久,陈豨兵败了,卢绾又暗中派遣手下范齐到陈豨那儿,帮助他长期叛逃在外,时不时地恶心刘邦一下,使得战争连年不断。
但好景不长,没过多长时间,刘邦东征英布时,樊哙在代地将陈豨斩杀。陈豨一员投降的副将为了好好表现、重新做人,供出了燕王卢绾经常派范齐到陈豨处,互相交通情报。
卢绾养寇自重的把戏被揭穿了。
刘邦听后很伤心,觉得自己六十多年的友谊被背叛了,于是派使臣召卢绾进京,卢绾称病推托不往。听说好兄弟病了,刘邦又派高规格代表团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前去迎接燕王,并顺便追问燕王部下。
卢绾更加害怕,干脆闭门不出。私下里,卢绾对自己宠信的臣子说:“不是刘姓而被封为王的,只有我卢绾和长沙王吴臣了。去年春天,韩信被满门抄斩;夏天,刘邦又杀掉了彭越,这都是吕后的主意。这个女人太阴险了,在沛县老家时我就看出来了,现在皇帝重病在身,把国家大事全部交给了吕后,但吕后总想找个借口杀掉异姓诸侯王和功高的大臣,我不能前往。”
卢绾还是称自己患病,拒绝进京。派出查卢绾手下的审食其,根本就没有找到燕国的公务人员。
不过,卢绾的话还是泄露了一些并被审食其知道了,他连同这一次的燕国闭门羹之行,报告给了刘邦。
刘邦此时生病了,听到汇报后更加愤怒,但仍然没有什么动作。有可能是刘邦病得太严重了,也有可能是刘邦在心底还是在乎这位兄弟的,他们可是光屁股的情谊啊!
再后来,汉朝接收了一些投降的匈奴人,这帮人说当年的“燕奸”张胜根本就没死,而是逃到匈奴,成了燕王的使者。
多方取证确凿无误后,刘邦终于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下定决心派樊哙、周勃攻打燕国。
樊哙在中途被调走,原因我们在下一战时再讲。独自指挥的周勃三破燕兵,卢绾率领数千部众逃往匈奴,匈奴封他为东胡卢王。过了一年多,卢绾在匈奴逝世。
至此,七年间,曾经分封的八个诸侯王,除了长沙吴家,全部被刘邦剿灭。他终于安心了,天下全是他们刘家的了。没有对手的他,也该谢幕了。
在击破英布的战斗中,刘邦人生中第二次中箭。第一次中箭时,项羽差点射死他,但他缓过来了。剧本没完,你也不能走!第二次虽是小伤,但架不住他本来就有病,年岁也高了。最主要的是,属于他的所有戏份已经全部演完了。
回长安的途中,刘邦的箭疮开始恶化。少年夫妻老来伴,结发妻吕后找到了一位名医,前来给刘邦医治。
刘邦似乎也预知了天命,秦末天下大乱,他的时代开启,剧本波澜壮阔地开始上演,如今群雄皆死,他的剧本已经全部演完了,是该谢幕了。刘邦对那位医者说:“我本布衣,提三尺剑取得天下,此难道不是上天之意吗?我的命自由天注定,甭费劲啦!”
吕后知道刘邦时日不多,就询问当家的后事:“你百岁之后,萧何也会去世,到时谁接替相位?”
刘邦说:“曹参。”
吕后问:“曹参后面呢?”
刘邦说:“王陵,不过这个人有点儿憨,要请陈平帮扶他。陈平虽然智慧超群,但缺乏魄力,无法担事。”刘邦顿了顿,“周勃也是人选之一,虽然他憨厚不善言辞,但他日护佑我们刘家天下的必然是这个人,可以让他当太尉(兵马总司令),作为梯队准备。”
吕后问:“那谁接替周勃呢?”
刘邦叹息道:“再之后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
刘邦最后的托付证明了他之所以能够最终获得天下,真的并非偶然。他所指出的这些接班人,在他走后真的帮助他们刘家王朝,冲破了一个个开国初期的艰难险阻,扶大厦之将倾,挽乾坤于既倒。
在托孤之后,公元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日),刘邦于长乐宫中驾崩,享年六十二岁。
刘邦的一生,算是大器晚成。命运最终用极其绚烂、果报丰厚的十三年,酬劳了他前面碌碌无为、看不到希望的四十九年。
这个从出生就和龙的故事缠绕在一起的神话般的男人;这个四十九岁酩酊大醉的斩蛇亭长;这个走运打进关中的沛公;这个鸿门宴上卑躬屈膝的老头;这个打回“三秦”的“胡汉三”;这个被项羽追到穷途末路,把儿女都扔了的汉王;这个老爹被按在菜板上,仍嘻嘻哈哈地要汤喝的人;这个被群臣奏表称帝的大汉皇帝;这个屠灭异己的传家老翁,终于谢幕了!
六十二年,时光匆匆过,从战国到汉朝,从秦始皇到汉高祖,多少英雄豪杰登场,多少雄健男儿谢幕。群雄逐鹿,谁知最后胜出的,会是刘邦!
当然,历史的编剧埋剧情线是非常高妙的,谁说当年没有人能看出刘邦将来能凌驾九霄?当年他除了一身痞气一无所有时,有一个男人看到了他惊为天人的潜质,并将女儿嫁给了他。当年的吕太公没有看错,他的女儿确实是要嫁给大人物的,但这位相面之神却并不知道,他只猜到了开始,却没有猜到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