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能主义科学与人本主义科学
这本书没有遵循传统科学的观点,而是对传统科学做批判(像哥德尔那样),对传统科学赖以存在的基础做批判,对其未经证实的信条做批判,对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定义、公理和概念做批判。本书是对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哲学在其他哲学中地位的检验,它拒绝传统且未经证实的信条——传统科学是通往知识的道路,甚至是唯一可靠的道路。我认为这种传统观点在哲学、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上都是十分幼稚的。
作为一种哲学学说,传统科学是以种族为中心的,是西方的,而不是普遍的。它没有意识到它是时间和空间的产物,也没有意识到它不是一个永恒的、不可改变的、不容置疑的真理。它不仅与时间、空间和当地文化相关,而且在某些特征上也是关联的。我认为,相较于一种更成熟、更普遍、更全面的生活观,它反映出来的是一种狭隘的、谨小慎微的、强迫偏执的世界观。这些弱点在心理学领域尤其凸显,因为心理学的目标是了解人及其行为和工作。
尽管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避免了此类错误,还写出了许多论著来支持他们对科学更广泛的观点——科学几乎囊括了一切知识,不仅仅是令人尊崇的知识,但他们并没有取得成功。
正如库恩所述,“普通科学”的行为方式并不是由科学巨匠——范式制定者、发现者、革命者所确立的,而是由大多数“普通科学家”所确立的,他们就像那些微小的海洋生物一样共同建造了一片珊瑚礁。因此,科学已经逐渐被以为是耐心、谨慎、细致的艺术,而不是靠勇气、莽撞和冒险的孤注一掷。或者换一种说法,传统的科学观是机械化和非人性化的,在我看来,这似乎是对机械化和非人性化更广泛、更包容的世界观的部分声明或表达。(在弗劳德·马森的《残破的形象》的前三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这一发展过程的精彩阐述。)
但在19世纪,随着对机械论和非人性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强烈反抗,一种反哲学的理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或许可以被称作对人类及其能力、需求和愿望的重新发现。这些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正在政治、工业、宗教、心理学以及社会科学领域得到恢复。我可以这样说:尽管使行星、岩石和动物拟人化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但我们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没有必要使人类丧失人性,也没有必要否定人类的成果。
然而,正如马森所指出的,即使是在非人类和非人格的科学中,也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再人性化。这种变化是更广泛、更包容、更“人本主义”的世界观的一部分。目前,这两大哲学趋势——机械论和人文主义是同时存在的,就像广泛普及的两党制一样1。
我认为,我重新赋予科学和知识人性化的努力(尤其在心理学领域),正是这个宏大的社会发展和理性发展的一部分。正如贝塔朗菲在1949年所指出的那样,这必定是符合时代精神的。
科学的演变不是在智力的真空中的运动,而是历史进程的一种表现和驱动力。我们已经看到了机械论的观点是如何投射到文化活动的各个领域的,它的基本概念——严格的因果关系、自然事件的相加性和偶然性、现实的最终要素的超然性等——不仅支撑着物理理论,而且也统治着生物学的分析观、相加观、机器理论观和传统心理学的原子论与社会学的“个体与全体的反对论”。接受将生物看作机器、用技术来统治现代世界的观点,以及人类的机械化,不过是物理学机械论概念的延伸和实际应用罢了。近期科学的发展表明了智力结构的全面改变,这足以和人类思想历史中的伟大革命并驾齐驱。
或者,我可以引用自己曾在1943年表述的内容,以另一种方式说明:(在心理学中)对基本数据的探索本身就是对整个世界观的反映,这是一种科学哲学,它假定一个原子论的世界——一个由简单元素构成复杂事物的世界。科学家的首要任务就是把所谓的复杂简化为所谓的简单。这可以通过分析法来完成,通过越来越精细的分离,直到我们得到不能再简化的结果。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这项任务在其他科学领域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心理学领域则不然。
这一结论揭示了整个还原作用的理论本质。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这一结论并不涉及普通科学的本质。我们现在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这只是原子论的、机械论的世界观在科学上的反映或暗示。因此,抨击这种还原作用并不是抨击普通科学,而是抨击对科学的一种可能的态度。
在同一篇论文中,我续写道:这种人为的抽象习惯或者以还原性元素进行的操作,已经有了显著的成效,并且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使抽象者和还原者很容易对任何否认这些习惯的经验或现象有效性的人感到惊讶。他们通过平稳顺利的阶段,说服自己相信这就是世界的实际构建方式,但他们发现这很容易被忘记,尽管抽象是有用的,但它仍然是人造的、传统的、假设的——换句话说,它是一个强加于不稳定的、互联的世界的人造系统。这些关于世界的特殊假设有权违背常识,但仅仅是为了展示便利性。当它们不再提供这种便利时,或者当它们成为障碍时,我们必须将它们丢弃。
在这个世界上,只看到我们强加的东西,而看不到真实的世界,是很危险的。直截了当地说,原子论的数学或逻辑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关于世界的理论,任何根据这个理论对世界的描述,心理学家都可能拒绝接受,因为这并不符合他的目的。显然,方法论思想家有必要着手创建更适合现代科学世界本质的逻辑和数学系统。
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科学的弱点在心理学和民族学领域表现得最为明显。事实上,当一个人希望了解有关人或社会的知识时,机械论的科学就彻底崩溃了。总之,这本书主要是在心理学领域内做出的一项尝试,力求扩充科学的概念,使其更有能力研究人,特别是充分发展和人格完整的人。
我认为这不是一种引起分裂的尝试,不是以一种“正确”的观点来反对另一种“错误”的观点,也不是摒弃任何东西。本书中提出的普通科学概念和普通心理学概念是包容机械论科学的一个样本。我相信机械论科学(在心理学中表现为行为主义)并不是错误的,而是狭隘的且具有局限性的,不能作为一种普遍的或全面的哲学2。
1 我并不是说“再人性化”作为一种世界观,必然是终局之谈,甚至再人性化还没有完全确立之前,已经有超越它的世界观的形态开始显现。下面我将谈到无私的人——超越价值观和现实,即更高层次的人性、自我实现、真实性和同一性,在这个层次上,人成为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世界的中心。
2 牛顿的《大国发展定律》一书,为政治史发挥了一种类似于他发现的运动定律的功能(它是普遍的,而且很简单),尽管他认为像丹尼尔这样的预言家是通过描绘同样的运动定律来预测他。牛顿从来没有在他的叙述中写过关于人的历史,他们似乎不算是个人——而是关于政治机构,就像他写过的关于肉体的历史一样。这些聚集并不是突然形成的,就像行星一样,它们也有一个“原始的”一个创造的历史,一个可以按时间顺序标记的空间延伸,它们也会有一个终结。牛顿的编年史著作可以被称为帝国巩固的数学原理,因为它们主要是以时间顺序处理大量的地理空间;他在历史中提到的个人,通常是皇室人士,仅仅是标志着领土的逐渐扩张,他们没有特别的人性。他的历史主题是有组织的政治土地群众之间的行动,重要的事件是以前孤立的较小单位的融合,或是在数量上以优越的力量摧毁有凝聚力的王国。此外,牛顿的帝国巩固原则在中国和埃及,甚至在整个世界都同样适用。
“当人们有时对他的历史有所怀疑时,牛顿几乎会不自觉地把简单的动机归咎于他们的行为。他的国王在获取权力和扩大统治方面是如机器人般的代理人。在极少数情况下,当他更仔细地审视它们时,它们总是按照17世纪的均势原则运作,如果一个帝国处于分裂状态,那它的敌人就会结成联盟,迅速利用它的弱点,皇室的收购欲望是基于‘虚荣’和其他当代文学、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王朝,看起来都是一样的,他们只是有不同的头衔,他们演出的剧院有不同的地名。他们的性格,无论是心理上的还是历史上的,都没有阿波罗多罗斯图书馆里描述的人多。牛顿没有发现上帝荣耀的证据,就像约翰·雷在有机世界的复杂性和美丽中所发现的那样;他寻求的印象完全是物理天文学宇宙的法则。这不是历史上人类的激情,而是物理天文宇宙的原理。激发他想象力的不是眼睛中各部分的奇妙结合,而是光学原理。使他感动的不是历史上的人们的激情,而是君主制度下物质发展的原则和王国的年表。人类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至少就他对人类的表达而言是如此。他的历史几乎没有记载过一种感觉、一种情感。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是傀儡,像天体一样中立;它们入侵,然后又被征服;它们变得更大,王国联合起来——在罗马崛起统治世界之前,一切都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