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丝绸之路:重抵历史现场的行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我们真的了解“丝绸之路”吗?

非经玉门、阳关、葱岭,皆非丝绸之路。

大家对丝绸之路都有自己的想象,你也许去了敦煌,也许去了喀什,也许去了西安,就认为自己到了丝绸之路。当然这并没有错,因为它们都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个地点。但是丝绸之路是“线”,而且是多条线,是路线的网络。古代的丝绸之路到底是怎么走的?它经过的具体地形、地貌到底是什么样的?我想可能绝大部分人根本就没有概念,因为我们一般都是坐汽车、火车或者搭乘飞机,很少有人真正身临其境。另外,学术界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基本上还是利用历史文字资料,也就是纸面上的资料,以纸面研究为主,到实地考察的人相对来说比较少,真正重走古代丝路路线的人更少。而且,现代人经常重走的丝绸之路无非是几个旅游热点,如西安、敦煌、喀什等,它们都是现代化城市,与东部沿海城市相差无几,与丝路时代的风貌相去甚远,而最贴近古代风貌的地区恰恰是从古至今人迹罕至之地,这也是我本人考察的重点与本书的重点。为什么本书的标题为《这才是丝绸之路》?这就是原因。

我从2012年开始做丝绸之路的精确复原研究,并于2013年4月进行了第一次丝绸之路实地考察与路线“精准复原”,到现在为止,已经进行了几十次实地考察,覆盖了关中平原、陇东山地、河西走廊、包括罗布泊和楼兰在内的南疆、北疆、帕米尔高原、中亚五国、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等地,这些地点都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路段所在,因此本书将以这些地区的丝路复原为主。

首先要讲一下什么是“精准复原”。在学术研究中,我很反对创造学术概念、术语,能表达的,尽量使用日常用语,但“精准复原”是个罕见的例外,是我创造的极少数概念之一。

那么什么是“精准复原”?它有4个要求和条件:

第一,必须要实地考察,而不是从纸面到纸面,即不能仅仅根据记录在纸面的文献资料来研究、复原路线。这里所说的“纸面”,当然还包括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子介质和网络,我将它们统称为“纸面”。所有记录于纸面的资料,除少数文献之外,其余都是二手或被转引过多次的资料,并非亲临实地、现场的原创采集的信息,因此很难保证它们的可信度。另外,在目前的信息时代,二手及以上的资料非常容易得到,因此仅仅根据这些资料做的研究天生就缺乏原创性,很难提供给人们新鲜的、真实的、可靠的、宝贵的信息。从纸面到纸面的研究,即使做到极致,也不过是纸面上的逻辑自洽,换言之,最多是漂亮的文字游戏和推理,但要落到实处,使人完全信服,就需要第二点。

精准复原:拿出你的GPS轨迹、地标经纬度以及照片,任何人到了同一地点,一定会看到同样的景观(图片资料来源于侯杨方“丝绸之路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详见http: //silkroad.fudan.edu.cn/。

第二,必须要有实地考察的GPS定位、轨迹。如果没有实地考察,那么复原路线的成果是很难让人信服的。你自己都没有走过,如何有说服力让受众相信你的研究成果?那么如何证明你确实去了实地,而且确实重走了这些路线呢?在现代,非常简单,就是拿出你的GPS定位和行走轨迹,它们极难伪造,因此可作为令人信服的论据支撑论点。

第三,必须制作“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布于网络,公开考察的轨迹与地标的经纬度、照片、视频。这些都是传统的纸面无法表现的,所以这里需再一次强调,复原线路不能从纸面到纸面——如此大量的数据,如地标、轨迹、照片、视频等资料都来自实地采集,它们无法在纸面记录,也无法以传统的纸面方式表达。

第四,必须能令他人根据你的复原路线进行重复性检验,复原精度在目视范围内。在中文世界,“科学”是一个经常被滥用的词,比如这个事“不科学”,此处的科学就是“正确”或“真理”的同义语,但科学(词源为拉丁文“scientia”,意为“知识”)是一种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它积累、组织并提供可检验的有关宇宙的解释和预测。科学强调预测结果的具体性和可证伪性,它也不等同于寻求绝对无误的真理,而是在现有基础上,摸索式地不断接近真理。是否属于“科学”范畴只有一个标准:能否进行重复性的检验,即是否具有可证伪性。你在实验室或实地得出的结论,要公开使用的材料与论证的过程,以便其他人可以重复你的过程。如果大家得出相同的结论,那么这个研究的结果就被证实,否则则证伪;而单纯从纸面到纸面的研究只能陷入无休无止的无意义争论。“复原路线”是把纸面上未经证实的资料只当作线索而不是证据,然后到现场还原、验证,用现场的地形、地貌去验证纸面上的资料记录,或者察看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异以及原因何在。

那么为什么说“非经玉门、阳关、葱岭皆非丝绸之路”?这个说法可能大家没太听说过。我们都听说过玉门关、阳关,也可能有少数人听说过葱岭,即今天的帕米尔高原。那么为什么未经过这三个地方之一都不能叫丝绸之路?大家都对丝绸之路有自己的理解,但这里所说的“丝绸之路”是经典意义上的丝绸之路。现在提到这一概念经常有泛化的倾向,丝绸之路遍地开花,似乎所有的道路都可以统称为丝绸之路,甚至我们可以称通向巴基斯坦的中巴友谊公路也是丝绸之路。这是新时代的丝绸之路,而本书中所说的“丝绸之路”还是古典意义、经典意义上的丝绸之路。

想象力的贫困:大漠黄沙骆驼,虚假的丝绸之路(图片来源于网络)

丝绸之路有3个最重要的地标:玉门关、阳关与葱岭。为什么是它们?这一章节要讲的就是丝绸之路的缘起与背景,这决定了这3个地标的重要性。

提到丝绸之路,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画面便是大漠、黄沙与骆驼。那为什么大家都会不约而同想到这样一幅画面?为什么几乎所有的文艺作品、会议招贴、宣传海报都是这种样子?这就是“想象力的贫困”,也就证明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真正的丝绸之路的地形地貌是什么样子的,不知道真正能代表丝绸之路的地标是什么。

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东部沿海地带,那里经常下雨,放眼看去满目葱茏,绿树成荫,所以更喜欢也更倾向于一种异域的想象:中国的广大西北地区,以及境外的中亚地区应该是反差极大的大漠黄沙,丝绸之路的景象就是一队骆驼从大漠黄沙中穿过。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缺乏在那些地区实地行走而不只是单纯旅行的经验。你只要去实地行走,就知道这个情景是出现不了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搭乘现代交通工具飞机、火车和汽车。飞机自不必讲,古人绝无可能搭乘,那为什么我们在火车和汽车上也无法体验真正的古代道路?原因很简单,在这些干旱地区,铁路和公路特别是高等级公路都尽量避开有住家、耕地、牧场的绿洲,而取道戈壁沙漠,以免占用宝贵的宜居地。这样很容易给外地游客一种错觉,以为甘肃、新疆及中亚地区都是大漠黄沙和戈壁。

敦煌的鸣沙山有一个很著名的旅游项目,就是骑着骆驼爬沙丘。沙丘蛮高的,鸣沙山有一二百米高,我也骑过几次,但是兴趣不大,因为这就是典型的异域想象。如果你骑着骆驼爬鸣沙山,虽然只有半小时、一小时,你会强烈感觉到什么?干燥、热,非常难受。这还仅仅是短时间内的感觉。如果古代丝绸之路的行人这样走几天甚至几个月,怎么受得了?不是人先趴下,就是骆驼先趴下。想想就明白了,这种情景完全违背生活的经验常识。

我们所有的想象都不能违背基本的常识,不能超越人的生理极限。在2016年“十一”黄金周,一匹骆驼就这样被累死了。旅游项目都把骆驼给累死了,大家想想走几百公里、几千公里要累死多少骆驼?而且你爬高大的沙丘有什么意义呢?上面没有草、没有水,更没有可以遮阳的绿荫,难道让一匹骆驼背着丝绸,另一匹骆驼再背着水吗?这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不吃干粮,但你一天不喝水,在这种烈日暴晒下试试?

所以我们要回归常识,“丝绸之路”一定是一条“常识之路”。不仅在研究丝绸之路的时候,在写其他著作或者文章的时候,我也经常会强调一句:我们要回归常识,也要将自己带入情境。带入进去能不能做到这件事情?如果你做不到,完全是想象之外的,完全是超越常识的,我们就知道这种场景基本上不可能出现。我们对于丝绸之路有很多异域的想象,骆驼爬沙丘的异域想象是最常见的,但这是不可能出现的,丝绸之路如同所有古代道路一样,不能脱离水、草,在中国西北内陆与中亚的干旱地区,也需要遮阳的绿荫。

对丝绸之路的想象是很多的。2017年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曾经拍摄过一部8集纪录片,叫《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是在巴基斯坦拍的,第一集在巴基斯坦的塔克西拉(Taxila)取景,就在伊斯兰堡的西边大概几十公里处。我去过塔克西拉,那是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一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巨大的佛教遗址,里面有很多佛塔,还有寺院遗址。100多年前英国在那里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佛像。摄制组去那里采访,碰到一个当地的“专家”,还让他在镜头前讲解。当时我正认认真真看这部纪录片,看到他的时候,真是忍不住要笑,因为这位“专家”和我是老相识。

2016年10月,我去塔克西拉的时候,这个人正好和大概七八个中青年男子坐在遗址入口处,他们英语讲得不错,一定要给我当导游。我一开始拒绝了,因为对这里的一切都很熟悉,路标、说明牌也都写得很清楚,但他非要当我的导游,非常热情,陪着我走了两三个小时,而且不收我的钱。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只要违背常识的事,大家都要打个问号。

那么他的目的是什么呢?最后我们还一起合影,要告别的时候他拿出了几枚金币让我买,说这是贵霜帝国时期或者是希腊—印度王国时期流行于当地的金币,我说我没有美元,也没有卢比,因为我的学生在伊斯兰堡,我是一个人过来的,身上只有200元人民币。他说没关系,人民币也要的,我就将200元人民币给了他,表示感谢。他给我几枚金币、银币,又另外给了我几尊佛像,他非常真诚地说这些佛像都是假的。但200块钱你怎么可能会买到真的古币?这些金币、银币当然也是假的。

与塔克西拉的“专家”在一起图片来源于作者。本书中所收录的实拍照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作者所拍摄。

我讲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如果电视现在还像30年前一样是我们的主要媒体的话,那么我们关于丝绸之路的认识,就会来自一个卖假文物的贩子,可想而知这一集将近一个小时的纪录片讲的东西靠谱吗?央视财经频道的微博还总结了这一集的主要内容,总共讲了三个观点:

1.玄奘此行取经的终点是塔克西拉;

2.丝绸之路的南线和北线最终都在塔克西拉汇合;

3.对于从中亚、欧洲到东土大唐的那些商人来说,塔克西拉就是他们眺望东土大唐的第一站。

我们经常讲,随便聊天时,一个人说一段话,发生一些技术性错误、偶然性错误很正常,比如记错了时间、地点、人名等。但一集一个小时的电视纪录片,总共就讲这三个主要观点,竟然一个都不对,这是非常罕见的。为什么说它一个都不对?很简单,因为我是做历史地理研究的,我非常喜欢地理,地理非常明确,要确定地球表面上一个地点的位置在哪儿,只需要两个参数——纬度、经度就行了,没必要争论,只要它存在就一定能找到,而且只要两个参数就可以确定。我们不需要像人文社会学科那样经常争来争去,商榷来商榷去,越来越复杂,几十年也没个结果,地理是简单而纯粹的。

塔克西拉在哪儿?就在下图红圈的位置,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西边一点。玄奘取经的终点在哪儿?玄奘在印度生活了十几年,他游历了几乎整个印度,但你如果一定要确定一个终点,那他生活时间、学习时间最久,对他影响最大的地方就是那烂陀寺,它的遗址现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玄奘在那里学习了5年多。那烂陀寺在哪儿?就在塔克西拉的东南方。这两地步行距离超过1700公里,直线距离超过1500公里。那你怎么可以说玄奘的取经终点是塔克西拉呢?根本不是这样的。

那么丝绸之路的南线、北线是不是都经过塔克西拉?请看这张地图,红圈是塔克西拉,它的北面有两条黄色的线,就是丝绸之路的南线和北线。南线、北线都经过帕米尔高原,然后经过现在的阿富汗、中亚地区到达伊朗,再去往地中海,并不经过塔克西拉。经过塔克西拉的这条丝路是一条去往古印度(含巴基斯坦)的支线,从阿富汗到巴基斯坦,然后再向东到恒河流域。反过来讲,中亚和欧洲的商人去东土大唐也不可能经过塔克西拉,那条路线明明是去印度,而不是去中国的,所以第三点也不正确。因此请“假文物贩子”充当专家出镜不会有好结果。

塔克西拉(红圈)、那烂陀寺(蓝圈)与丝绸之路(图片资料来源于侯杨方“丝绸之路地理信息系统”,本地图由星球地图出版社编制

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错误想象还有没有?当然有。我们知道张骞是陕西汉中人。他的家乡现在要发展旅游,造了一个“西域风情园”,因为张骞曾出使西域。那么他看到的西域应该是什么样子呢?这个西域风情园竟然是伊斯兰风格的。我们都知道张骞到达西域的时候是2100多年前,而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诞生的时间是1400多年前。我也很喜欢历史,历史就是时间线,地理就是空间线,时间线和空间线都很明确,不能错乱,距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诞生的700年前,张骞在西域看到伊斯兰风格的建筑,这是绝无可能的。

西安地铁站壁画中的“玄奘”

还有一个例子是陕西西安大雁塔地铁站的一幅壁画,画面中间是大雁塔,它是唐朝皇帝为玄奘造的,把从西天取来的600多部经书收藏在里面。那么大雁塔前面的这个和尚是谁?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讲,是玄奘。我就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你怎么知道这个人是玄奘?你见过玄奘吗?玄奘有照片吗?有当时的画像吗?都没有。那你为什么认为这个人就是玄奘?因为很多历史课本、历史著作中就将此人当作了玄奘。这个和尚颈上戴的是骷髅头项链,明显是佛教密宗,玄奘不是密宗,不可能戴着骷髅头项链。那么这幅画是哪来的呢?是民国时期从日本传过来的。这幅画的原版收藏在东京国立博物馆,画的是一位镰仓时代的日本行脚僧,他背着的是能遮雨的背篓,因为日本经常下雨,而且日本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之间距离很短,背着背篓可以去化缘。玄奘是去西天取经,经过西域要翻越天山、葱岭和兴都库什雪山才能到达印度,背着这么重的背篓步行,他能走到吗?

玄奘写得非常清楚,他从头至尾都骑着马,当然他更不可能一边骑着马,一边还背着背篓了。所以,认为这幅画像是玄奘完全是凭空想象,是一个错误。这个错误也就流行不到100年,但是现在已经变成我们的一个固定认知了,大家只要看到这幅画像就认为是玄奘,事实上他不仅不是玄奘,甚至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和尚。我们对丝绸之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奇妙想象,但真实的丝绸之路究竟是什么样的?它经过哪些地方?景色如何?很多人不究其根本,就简单粗暴地用一幅骆驼爬沙丘的图画代替了。

玄奘去的是印度,所以这幅壁画里有泰姬陵,大家都知道它是印度的象征。但玄奘的时代绝无可能有泰姬陵,泰姬陵还要晚近1000年,我们总会有一些时间性和空间性的错乱,甚至把主人公都弄错了。

所以还是要问一句:我们真的了解丝绸之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