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军屯与府兵制
“令尹对历代兵制如数家珍!”田忌赞许道。
“那不如子期说一说我大楚的兵制如何?”昭阳拱手笑道。
“令尹知我是齐人,若说对楚国兵制之熟悉,非令尹莫属啊!”
“子期莫要谦虚,你虽是齐人,却也是一代名将,熟读兵法,当熟知各诸侯国的兵制才对!”
“子期,你就说说嘛!”熊槐也跟着怂恿道。
“哈哈,那臣便献丑,说一说目前各国之兵制大致。先说齐国,诸位都知道齐与其他战国的一个区别就是没有设郡,但设有五都。故齐以五都为单位征兵,征兵对象是国人与庶人。齐有五都之兵,这些都兵不但负责城邑治安,还要对外作战,是常备军中的主力。五都长官为都大夫,他们即是行政长官,又是五都之兵的主将。”
“再说秦国。秦国也是普遍的征兵制,其兵源除了普通国人、庶人,还有邢徒、隶臣。除了普通士卒,秦国还有锐士这种经过特殊训练的精锐部队。”
“魏国区别于其他战国的便只有武卒了,武卒是从全国招募来的青壮之士,已经不再从事生产。但如今的武卒已经不是文侯时吴起训练的武卒了。至于赵、韩、燕三国,便没有可说的了。”
“最后是我大楚,”田忌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国封君较列国要多很多,除了常备军队外,还有各封君、贵族的族兵,战时从郡县征兵,也视情况从封君中抽调他们的族兵。”
熊槐点点头,“那目前这种通行的征兵制有什么优缺点呢?”熊槐看向孙膑,他一直没有说话。
孙膑略一思索,说道:“大王,征兵制说到底是全民皆兵。无论贵族、国人还是野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如今各大战国之间征战频繁,对于兵源的需求前所未有,全民皆兵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凝聚起十数万乃至百万带甲。要说缺点,那要看跟谁比。如今列国都是一样的征兵方式,故也就没有什么弱点;但若要与魏武卒、秦锐士、齐技击这样的精锐部队相比,弱点就凸显出来了。”
“哦?如何说?”
孙膑继续道:“先说武卒,他们是什么人呢?全国招募而来,其本身就已经超越常人,加之其不事生产,常年训练、征战,其战力绝非寻常士卒可比。而普通士卒只是战时临时征集的国人、庶人,这些人平时并不训练,战斗力、意志可想而知。”
“寡人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若是没有武卒、秦锐士这样的部队参战,列国之间的战争其实是菜鸡互啄?”
“哈哈哈!大王真风趣,事实确实如此!”孙膑笑道。
“我们可以称武卒这种招募精锐的方式为募兵制,是不是说募兵制就优于征兵制,而我楚国可以由征兵制改为募兵制?”熊槐问道。
“大王不可!”孙膑道,“募兵制只适合精兵,并不能普及开来。当年魏国何其富庶,武卒也只维持了五万之数。我楚国虽也富庶,但半数财富在封君贵族手中,并不能为大王所用。依臣看,五大战区维持两万这样的精锐便是极限。”
熊槐点点头,孙膑还是有清醒的认识的,以楚国目前的国力,若是强行大规模发展募兵,那就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也既是说,我们也只能实行征兵加募兵的方式了?”
孙膑摇摇头,“大王可是忘了军屯?”
熊槐拍拍额头,“哈哈,你不说寡人几乎忘了。”
孙膑接着说,“大王的军屯制,让臣想起了桓公时管子的改革。所谓参其国,五其鄙,即是将国家分为二十一乡,致力于工商业发展的有六乡,其余则是出兵打仗的军士之乡。同样是划定出一定的区域,大王的军屯制却更能适应战国林立的大争之世。故,臣以为我们可以大力发展军屯。”
“军屯是要建立在边境的,有这样一股强大的军事力量在身边,附近的封君恐怕会寝食难安啊!”田忌担忧道。
“嗯,看来还是需要先解决掉边境的封君,才能全面推进边境军屯。”熊槐缓缓道。
“是以,未来数年我们的首要目标还是训练精锐之师。”昭阳道。
熊槐点点头,“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不可操之过急。但是,有些事情还是要提前规划好,比如这兵制。军屯虽然比征兵制有优势,但这只是我心中兵制改革的第一步,在军屯的基础上,我还有一些更加深入的想法,诸位给我参详参详。”
“大王请讲!”
“军屯之人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只不过他们因为在农闲时会参加训练,所以比战时临时征集的农民更有战斗力一些。未来寡人打算将军屯进行改造,在军屯中实行均田,每户按丁授田,将各户分上中下数等,上户与中户之中,每户至少一丁参军。因为免除了上户与中户的税赋,所以寡人要求他们自备刀兵。”
众人震惊。
“自备刀兵?如此一来,除却铠甲、粮草以及攻城器械,我大楚养兵便没有多少耗费!”昭阳震惊道,“此…简直匪夷所思!”
熊槐点点头,又道:“但是任何一种兵制都有其致命的缺点,我所设想的称之为府兵的这种兵制,其核心便是均田,军户必须有土地,试问一旦军户没了土地,谁还会尽心打仗?到时候将会出现大批逃兵役的情况,府兵制也终将瓦解。”
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难免土地兼并,这也是唐朝后期,府兵制消亡的主要原因。
但是目前,田忌、昭阳、孙膑恐怕还意识不到这个问题,只能由自己出言提醒一下。
不过府兵制相对现在这个时代来说,还是有其先进性的,一步一步来总是可以实现的,不能因噎废食。
至于如何抑制土地兼并,那就要在未来的变法上下功夫了。
因时制宜,一旦府兵制不能给适应发展的需要,废除了便是,有着两千多年经验积累的熊槐自然有别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