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的感觉:我在哈佛大学做心理咨询(202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行动步骤二:转移比较对象

在第二个步骤中,我竭力引导丽莎把比较的视野从别人身上转向自己。这是使她重建自信心的关键。

丽莎的自卑是在与同学相比中形成的,她感到自己处处都不如他人,事事都不顺心,她感到自己好像是天鹅群中的一只丑小鸭。的确,在来哈佛大学之前,丽莎的学习成绩从来没有低过B+,而现在,她最好的成绩也不过是B-。更可悲的是,丽莎已屡屡拿到D(11)段的成绩。

以前丽莎做作业,从来都是其他同学来向她请教,而现在,她却要经常向别人请教。由此,丽莎已经不再有当初那份引以为豪的自信。无论她怎样努力,都不能得到学习上的好成绩。时间投入的多少,已不再是她学习成绩好坏的决定因素了。

原先,丽莎一直是教师心目中的得意门生、校园里的风云人物、众人羡慕的对象。现如今,丽莎已成了班上最不起眼的人物。

丽莎在接到原来一位中学老师的来信时,大哭了一场。她给我看了那封信,其中讲到,直到现在,那些老师还在议论她上哈佛大学的事情,并不断以她为榜样来鼓励其他学生……

可现在,竟没有一个哈佛大学的教授记得她的名字。

这一系列的心理反差,使丽莎产生了自己是哈佛大学的多余之人的悲叹。她没有意识到,自己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理反差,是因为以往在与同学的比较中,她获得的尽是自尊与自信,而现在与同学的比较中,她获得的尽是自卑与自怜。

丽莎不懂得在新的环境下,她要学会多与自己相比,而不仅是与周围的人相比。

这,即是丽莎的心结所在。

为了使丽莎改变比较的方式,重拾自信心,我找了一个适当的时机与她讨论了她现在心理反差的形成原因。

一次,在谈到我自己刚上大学一年级时的学习不适时,丽莎问我:“那你是怎样从当时的恶劣心境中挣脱出来的?”

“在我认识到我应该学会多与自己比较的那一刻。”我回答说。

“噢,你指的是什么?”丽莎不解地问我。

“我意识到,我不可能一下子赶上周围的人,”我解释说,“我越是与他人相比,就越感到灰心丧气。因为在我进步的同时,别人也在进步。所以无论我怎样努力,我总是与别人有一段距离。但就我自己而言,我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这样,虽然与别人相比,我仍有一段距离,但与自己相比,我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丽莎若有所思地望向我,眉头又紧锁起来。

接着,我又告诉她,在我当初感到最苦闷、最自卑的时候,有一位关心我的女同学曾鼓励我说:“晓东,你学习这样刻苦,比起别人来虽然显不出什么,但比起你自己来,你已经很了不起了。”

她的话,曾使我深受感动,也使我意识到:当我只想着与别人比较时,我永远会感到自卑,而当我想着与自己比较时,我才会感到自信。此时此刻,我需要学会与自己相比来维持自己的干劲。

我的这番话,立即引起了丽莎强烈的思想共鸣。

她开始滔滔不绝地诉说起来,说起她是怎样沉溺于同别人的比较,从来没有想过与自己比较。正因为如此,她才会感到自己是全哈佛最自卑的人。而拿现在跟自己的过去相比,她已经相当坚强啦。所以,她应该使这种自卑与自信的比较处于一种平衡状态,走向任何一个极端,都会使她丧失自我的……

说着说着,丽莎的声音又开始哽咽起来。她说她好像从别人的眼里,看到一个可怜巴巴、愁眉苦脸的小女孩儿。她每天在哈佛校园里低着头走路,不敢与人打招呼,说话也有气无力的。她感到那个女孩儿真可怜,可那人竟是她自己!

丽莎又掩面抽泣起来,久久不能平息。

丽莎此时的哭,就好比一个饱受婚姻创伤的人,在最终获得离婚证那一刻的痛哭。这种哭,是健康的哭,是必要的哭,因为她需要在这一刻,将积压在心头许久的种种委屈和不快通通哭出来,让不尽的泪水,洗刷内心的种种委屈(12)

在这里,丽莎哭得越痛快,与往事的告别就越彻底。

所以,丽莎此时的哭,使我感到由衷地高兴。这表明她终于找回了自我的感觉,开始跟往事告别。丽莎需要迈出这艰难的一步,从原有的自我行为方式中挣脱出来,大胆地向前走,去迎接新生活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激励丽莎克服困难,接下来我又与她讨论了怎样辩证地看待当前的学习压力。我努力启发丽莎认识到,生活中的挫折未必就是一件坏事情,它也可使人更好地认识自我的不足,将外界的压力内化成对自我的激励。在与他人和自我的比较当中,扎扎实实地进行有效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我是得学会向自我挑战、向自卑挑战。”

丽莎最后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