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黄白二仙 穿越因由
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即虚靖天师,为历代天师中修行天资最高者,精研雷法,符能役神,九岁嗣教,三十六岁便功行圆满,假死飞升而去。
世上多有幼年天师便能施符降妖的故事流传,源头便是虚靖天师旧事。
传言宋崇宁某年春日,虚靖天师正在三省堂中打坐运气,突然天色大变,乌云蔽日,空中电光闪烁,雷鸣阵阵,一副骤雨将至的景象。
虚靖天师走出三省堂,见面前有一黄衫女子跪地求救,自言其乃山中狐精,苦修数百年却难成正果,今日将遭雷霆之厄,特向天师求救。
“雷霆劫数自有天定,渡过便是天仙道果,渡不过便坠入轮回之中,贫道如何救得?”
黄衫女子哭求道:“妾身善功不足,身死亦无所怨,唯腹中胎儿无辜,万望天师救我一救!”
虚靖天师终究慈悲,掐指演算因果后便道:“若要我相救,需得皈依三宝,受我戒律方可!”
黄衫女子俯身而拜:“愿受戒入道,日后若有违逆,甘受粉身碎骨之厄。”
虚靖天师便施符遣散雷神,又焚表发文,向上帝解说根由,算是帮黄衫女子免去劫难。
于是黄衣狐精便谨守戒律,隐居在云台山中潜修,后来诞下一个女儿,取名白仙儿。
百余年后,南宋绍定年间,江西遭洪涝之灾,灾后又生瘟疫。
时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在位,受诸多百姓所请下山祛除疫鬼。
张可大天师亦善使雷法,且精通药理,至受灾地后却发现疾病非疫鬼散布,而是山疹之气所致,唯有山中吊兰能够医治。
吊兰长在绝壁洞穴之内,人不能至,天师虽有神通,却苦于人手不足,师徒几人一起深入山林,一日所得也不过几斤草药,远不够赈灾所需。
张天师正自苦恼,忽见一群狐狸在山中纵跳如飞,采摘草药送至天师脚下,须臾间便堆积如山。
张天师令众徒架起大锅,烧水煎药给百姓服用,瘟疫立止。
群狐送药助张可大天师救灾,时人以为神异,唯天师自思,应是当年虚靖天师引狐精入道,才有今日群狐报恩之事。
又过四十余年后,元世祖忽必烈一统天下。
时北地大旱,颗粒无收,天气炽热若流火,连皇后、太子亦为暑气所慑,卧床不起。
百官上奏称或为妖邪施法所致,可令张天师入大都降妖驱邪。
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奉旨入京师,遍查都城内外,皆无妖孽藏身,焚香召请诸神相询,诸神也无应验,天师无可奈何。
至夜间,有母女二人来访,自言乃云台山狐仙,为报虚靖天师恩情,特来为天师解忧。
张宗演天师与之相谈后方知,京城此次大旱并非妖邪作祟,而是东海龙王不肯降雨之故。
“龙王乃天庭正神,何故不肯降雨,坐视黎民遭难?”
“文丞相当年败退时曾于海边祭拜东海龙王,陛下杀害文丞相,龙王恼怒,故不肯降雨。”
“上界诸神佩服文丞相气节,不愿阻拦东海龙王,故而天师施符召请不至。”
张天师无奈叹息:“贤母女何以教我?”
狐仙母女二人道:“天师可上奏陛下,令百官祭奠文丞相,我母女二人往东海哀求龙王降雨。”
于是黄白二狐仙前往东海,初时龙王不应,借故推脱与南海龙王。
南海龙王则以京师非其所辖之地为由,不肯理会此事。
母女二人在东海、南海之间往返数次,苦苦哀求,终于感动东海龙王。
龙王于是发令,遣九龙子降雨。
因祈雨有功,忽必烈封张天师为正一教主,主管三山符箓。
元朝近百年,朝廷始终对龙虎山张天师一脉推崇礼遇。
后明太祖起于草莽,驱除鞑虏,恢复汉家河山。
洪武年间,杭州太守上奏朝廷,言西湖之中常闹鬼怪,致使美景荒废,打翻船只众多。
明太祖即下旨令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往杭州降妖。
张宇初至杭州后见西湖上风波浩大,船不能行,运法眼观看,见波涛中隐现妖物,形似硕鼠。
天师思之,狐类乃鼠兔天敌,正好克之,遂发符召请狐仙前来捉妖。
云台山白仙儿感应到天师召请,遂飞身而至跃入波涛中,数个回合便将鼠妖擒拿。
西湖妖患平定,时人皆盛赞张天师神通。
张宇初天师回到天师府后,亲往云台山拜谢两位狐仙。
黄、白二狐仙曾问道于虚靖天师,又苦修多年,道行还在张宇初天师之上,双方相互交流印证修为,令张宇初感到受益匪浅。
自此张宇初和两位狐仙结为挚友,并把自家女儿出嫁后空置下来的绣花阁楼给狐仙母女居住。
后来明太祖命张宇初编纂《道藏》,两位狐仙为此走遍天下名山道观,协助张天师搜集各类经典、道家孤本,可谓劳苦功高。
至张宇初天师羽化时曾留下法旨:“数百年来,二狐仙对我道助力良多,而下已得仙果,飞升上界,随侍碧霞元君,天师府内可为其塑像以祀。”
四十四代张宇清遵从遗命,将嗣汉天师府中庭绣花楼辟为“狐仙堂”,塑立两位狐仙神像。
传至六十三代天师张道生在位时,狐仙堂香火仍未断绝。
却说张牧之被韩员外邀请,入府中享用宴席,陶老汉等众乡人作陪,一时宾主尽欢。
宴毕,陶老汉等人告辞离去,韩员外又拉住张牧之畅谈良久,直至日头西斜才算尽兴。
临别之时,韩员外又让管家支取铜钱几贯并白银若干相赠,还安排了牛车拉了些米面、腊肉、菜油、萝卜等嚼用之物,让陶小六送往老君观。
张牧之也不推脱,大大方方收下后躬身拜谢,韩员外见其气度从容,更是赞叹。
那被天师震煞符定住,又被五花大绑的黄毛狐狸也一并放在车上,供张牧之回去审问。
前方陶小六持竹鞭驾车,张牧之坐在车上,右手持桃木剑,一边用左手抚摸黄毛狐狸光滑的皮毛,一边默默回忆狐仙堂的来历。
“那狐精说自家同天师府有香火情谊,难道和狐仙堂有所关联?”
“回去后且审问一番,查清楚这些狐精的来历,若果真未曾作恶,便设法收为助力!”
“这些狐精大多精通变化、通幽、搬运之术,若谋划得当,自有大用。”
“自虚靖天师之后,数代天师都曾得狐精相助,我若日后继承天师之位,这也算一场佳话!”
张牧之想到天师承袭之事,心中对自家穿越到此的因由,隐隐有几分猜测。
“韩府宴席之间,我通过言语试探得知如今是明朝正统二年,第四十五代天师在位!”
“据典籍记载,此代天师羽化后,天师之位传承时遭遇到了好大的变故……”
“下代天师后来更是入了魔障,做下诸多恶事,大大折损了我道气数,亦使我千年世家蒙羞!”
“虽不知是太上道祖还是祖天师施展法术使我穿越,想是要我继承天师道统后挽回此事?”
“多想无益,还是先修成神通才是!”
“否则别说承袭道统,怕是连天师府的门都进不去!”
“若有大法力加身,又有二品道箓、祖遗都功印,想必到时候上界诸神、历代天师都会助我行事,什么阴谋算计都是浮云,挥手即散!”
张牧之明白,眼下情形自己想要回到龙虎山袭位,要比末法之世时还要困难。
末法之世,自己只要待天下平定后,持道箓、都功印等证明自身,自可借朝廷之力夺回基业。
神通无法显圣,人道律法便能横扫一切阻碍。
而眼下自己想要继承天师之位,仅出身问题便说不清楚。
什么末法之世穿越而来,谁会相信?疯了不成?
除非上界祖天师降下法旨,证实自己天师嫡传的身份。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自家要修成法力,能以符篆召请神灵显圣。
张牧之想到此处,心中升起豪情,右手中桃木剑一紧,左手猛一拍!
“啪!”一声,四肢僵硬的狐狸皮毛一抖,眼角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
“要死了要死了……这道士起了杀心了……”
正在赶牛的陶小六听到动静,回头问:“道长?可是有事儿?”
“无事,我刚在想如何审问这狐狸!”
张牧之又拍了下狐狸肚皮,随口答道。
黄毛狐狸:“……”
“咦?你这狐狸哭什么?”
片刻后,牛车便到了老君观,陶小六和张牧之将米面粮油等物搬入西厢厨房里,又将狐狸抬入院中,陶小六便要离开。
“小六,且莫走!”张牧之叫住小六,从韩员外所赠银钱中拿起一枚银角子递过去。
陶小六连忙摆手推辞。
“你且拿着,有时间买些点心孝敬你爷爷也好!”
陶小六于是收了银子揣入怀里,欢天喜地赶着牛车走了。
张牧之回到观中,先到门口灵官殿中供奉隆恩真君,从案上拿起香点燃,默念王灵官宝诰:
志心皈命礼,先天主将,一炁神君。都天纠察大灵官,三界无私猛吏将……
张牧之默念几遍,上香之后,祝告道:“弟子初至此地,法力未成,恐日后多劳隆恩真君护持,弟子自当日日香火不断……”
简而言之,就是抱大腿,求灵官爷保佑自己不被邪魔所害。
张牧之絮絮叨叨祷告半天之后,抬头再看灵官神像,隐约觉得金甲红袍,赤面髯须的灵官爷表情似乎和蔼了几分,于是心中大定,出了灵官殿。
张牧之拿起木剑来到院子里,坐在公孙树下的井台上,开始审问那黄毛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