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推动力:京津冀高技术产业集群人才流动及配置策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是促进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技术的核心创造者是人才,人才流动模式是人才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京津冀高技术产业集群人才流动和资源配置,不仅涉及京津冀三地,更成为国家高技术产业集群人才发展的重要部分。

京津冀三地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于2017年联合发布了《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我国首个跨区域的人才规划,是首个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人才专项规划,也是京津冀三地联手打造区域人才竞争优势、支撑协同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处于重要时期,推进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已成为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策略。由于京津冀三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资源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京津冀人才一体化面临着众多问题。这就要求通过统筹协调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完善政策协调与制度衔接机制,以柔性引才引智为主,建立京津冀人才共享合作联盟,形成优势互补的人才流动格局。基于此,本书对京津冀高技术产业集群人才流动及配置策略展开论述,以便服务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京津冀三地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道路。

本书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全面梳理了京津冀高技术产业集群人才流动现状,从经济、社会、资源等层面分析和总结了京津冀人才流动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具有建设性和可行性的建议。在此基础上,本书构建了京津冀人才流动理论模型,提出了人才流动的实现途径,并对京津冀人才资源配置、人才流动及人才一体化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设计,从而为京津冀人才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本书以京津冀高技术产业集群人才作为研究对象,对京津冀高技术产业集群人才流动及人才资源配置展开了较为深入且系统的研究,建立了一套可量化、可操作的京津冀高技术产业集群人才流动及配置模型,希望能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所助益。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北京联合大学的资助,在此表示感谢!作者在编写本书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文献,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本书可能存在诸多不足,敬请广大读者批评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