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财报背后管理层的“如意算盘”
由于立场不同、利益不同,信息发布者对于自己发布的信息也会有所取舍。比如,什么信息可以发布,什么信息不能发布,什么信息需要修饰,什么信息需要加工,等等。即使发布的是真实的信息,也有可能是片面的。
财务报表属于企业的重要信息,无论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其对外报送的财报都会经过管理层的审核。在审核的过程中,管理层可能会加入主观因素的“过滤”,而经过“过滤”的财报可能会出现隐瞒、谎报、伪造某些信息的情况。
面向不同的财报解读主体,财报提供者的意图和动机会有所差异,我们将从投资者、金融机构、税务部门这三个角度来探讨财报背后管理层的“如意算盘”。
1.2.1 隐瞒、谎报与伪造
有三种“人为因素”会对财务报告的数据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即报表提供者刻意隐瞒某些信息、谎报某些信息或者提供经过伪造的信息,如图1-1所示。在这三种情况中,伪造的性质最为恶劣。
下面,我们对这三种情况逐一进行解读。
第一,隐瞒信息。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隐瞒财务信息、经营信息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公司会对某些信息进行选择性披露。被隐瞒的信息多数属于对公司不利的信息。随着金融监管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对所有重大信息强制公告,隐瞒不报的程度已经大大降低。比如,之前国内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中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业务情况、重大信息公告的披露要求较少,在2003年之后,中国证监会对于报告披露信息的深度和广度有了越来越详细的要求,比如对报告期产生重要影响以及对未来具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强制进行披露。
图1-1 影响财报信息质量的三种“人为因素”
当然,隐瞒的信息不一定完全是不利信息,也有一些利好消息,利好消息的隐瞒动机可能是管理层认为时机不成熟,或者试图压低股价,或者为了平滑业绩。
对于公司隐瞒的信息,在有些情况下,财务分析师可以根据公开信息推测出来,但大多数情况下无法觉察,只能依据事情的后续发展和信息披露获悉。
第二,谎报信息。
谎报信息,就是报表提供者不说实话,对自己发布的财务信息、经营信息进行人为的夸大或缩小,提供不完整、不全面的信息,或者对部分信息进行虚假加工,将不利的信息说成有利的信息,或者刻意降低不利信息的影响。通常来说,上市公司谎报财务信息的情况要比伪造会计数据的情况更为常见。谎报通常会利用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等会计手段,经过小幅度的调整,让财务报表显得更好看。
谎报信息通常会留下蛛丝马迹,优秀的财务分析师一般能够识别谎报的信息,或者能够发觉其中的异常。
第三,伪造信息。
伪造信息是性质极为恶劣的行径,就是赤裸裸的财务造假。故意大规模伪造数据的上市公司是极少的,像蓝田股份、万福生科、绿大地等严重财务舞弊的案例并不多,但是伪造行为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对上市公司的信誉冲击也是很大的。
大多数伪造的会计数据都能够被识别,即使暂时不能证明数据是虚假的,我们仍然能够通过必要的技巧和手段辨别异常。识别虚假会计数字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从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表内表外的经营逻辑进行判断,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与投融资的行为进行比对验证等。百密必有一疏,任何伪造的会计数据都会留下漏洞。当然,假如上市公司的会计伪造经过审计机构的配合,再串通客户、供应商、银行等单位,这样的伪造成本很高、难度很大,会给投资者的识别带来很大挑战。但是时间是造假者的敌人,任何伪造的财务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终将露出马脚,因为纸毕竟包不住火。
1.2.2 投资人读懂上市公司财报背后的动机
相较于其他主体,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机往往更强,因为造假获得的利益更大。
从全球资本市场公开披露的财务造假案例中可以看出,上市公司业绩造假的规模,造假的诸多套路,以及为了财务造假投入的巨大资源,都令人瞠目结舌。很多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者,因为财务造假被罚款,被禁入市场,甚至被判刑入狱,而且目前对资本市场进行监管的各种法律法规逐渐完善,惩戒的力度不断加大,投资者识别上市公司造假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但这一切并没有完全阻断财务造假之路。
我们应该清楚,实际上大多数上市公司并不会刻意进行财务造假,那些财务造假性质恶劣的上市公司,之所以进行财务造假,往往都有其内在的驱动因素。
上市公司在什么情况下,财务造假动机较为强烈?我们列出最常见的六种情况。
(1)连续三年亏损,即将被强制摘牌退市,通过财务造假,做成盈利,避免被摘牌。
(2)连续两年亏损,即将被贴上ST[2]的风险警示。为了避免被戴上ST的帽子,将亏损做成盈利。
(3)股价持续下跌,连续20个交易日跌破面值,面临暂停上市的风险,为了阻止股价继续下跌,通过业绩增长造假,刺激股价上涨。
(4)大股东转移资产。大股东为了将上市公司的资产转移至自己名下,会通过编造虚假的业务往来,非法转移上市公司的资金或其他优质资源。
(5)为了实现对赌协议或应付业绩考核。有些公司与战略投资者在融资时签订了对赌协议,对赌协议对公司每年的净利润、收入的增长有硬性要求,否则就会提高融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伪造会计数据的动机就比较强烈。
除了应对业绩对赌,还有一些上市公司是为了应对业绩考核,如果业绩不达标,会对高管的薪酬待遇、职位升迁等产生重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核心管理层就会要求财务人员在会计数字上动手脚。
(6)融资的需要。上市公司在企业经营中都会发生融资活动,银行贷款、发行债券或者增发股份。客观上融资成本、融资额度都与企业的财务业绩挂钩,所以如果企业正处于融资压力之下,财务舞弊的概率就会加大。
我们仅列出上市公司常见的六种财务舞弊动机,实务中远不止这些,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到以下三点。
第一,造假的成本较高,风险较大,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经营状况良好、发展稳定的上市公司不会轻易进行较为严重的财务造假,但是对会计数据进行有限度的粉饰行为较为普遍。
第二,所有进行会计造假的上市公司的背后,都有强大的利益动机,造假获得的利益越大,动机越强烈。当然,我们不能做“有罪推定”,即使有造假动机,未必一定会造假。我们在分析上市公司财报时,如果企业存在造假的动机,恰好企业的经营状况正呈现恶化的趋势,那么这种情况应格外警惕。
第三,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不一定都是虚增收入和利润,也有可能刻意压低收入和利润,目的可能是平滑业绩,不想让业绩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
1.2.3 金融机构读懂借款人财报背后的意图
借款人对财务数字的粉饰与上市公司的手段没有太大差别,但是通常情况下会在债务负担、偿债能力方面刻意伪装。
商业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向企业授信时,会要求企业提供财务数据。商业银行授信更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对于被授信的企业来说,它们会为了迎合商业银行的要求,在财务数据方面做些修饰。
借款人粉饰财务报表的意图,通常是将自己的财务数据修饰得更为好看一些,比如适当拔高收入、隐匿部分成本费用、虚增营业利润或者刻意隐匿债务。另外,借款人会采取措施降低资产负债率,隐匿一部分债务,提高流动资产的比重,降低流动负债的比重,最终让自己的财务报表看起来债务负担更轻,资产流动性更好,短期偿债能力更强。
那么,借款人如何隐匿债务呢?一种方式是推迟确认债务,比如一项债务发生在当年12月,为了使当年的财务报表更好看一些,借款人会把这项债务放至下一年度确认,从而在当年度的财务报表中不体现这一笔债务;另一种方式是通过与关联公司或者其他间接控制的公司走账,比如公司无偿借用其他关联公司的资产、设备,这样就无须占用自己的现金流,也无须发生任何债务,这就是将本属于表内的债务隐匿到表外。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借款人往往会做得非常隐蔽,比如与之走账的公司往往从股权结构中看不出与借款人有任何关联关系。
金融机构在评估借款企业的信用能力时,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重点考查企业的现金流:经营现金流的净现金流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如何,是否存在资金缺口,每年现金流水的规模有多大。二是要考查企业的经营业务开展情况:是否形成稳定的客户,能否获得稳定的收入和利润,是否已经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三是关注企业高价值的不动产或其他可抵押的资产,必要时要求其提供抵押或担保。四是现场走访企业,实地考察企业经营现场,掌握企业经营现状的一手信息。
1.2.4 税务部门读懂纳税人财报背后的意图
压低利润、少缴税是纳税人操纵财报的目的。
企业在纳税申报时,除了进行纳税申报的填报,还需要提交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企业在面对税务部门时,其报表的编制意图与借款或者股权融资大不相同。向投资者融资或者向金融机构借款时,企业进行财务操纵的目的是“打肿脸充胖子”,让自己的利润尽可能多,财务状况尽可能优秀;但是在进行税务申报时,恰恰相反,企业会尽可能地“装穷”,尽可能地压低自己的收入和利润,从而达到少缴税或不缴税的目的。
纳税人逃避税收的招数无非是少确认收入或推迟确认收入,虚增成本费用,尽可能地降低净利润,从而达到少缴税或不缴税的目的,当然也有一些小微企业会通过做两套账来逃避税收。对企业来说,事实上,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税负是最好的避税策略,任何试图通过隐匿收入、虚增成本费用达到避税目的的行为都是违法的,也难以逃脱税务部门的法眼。
理解财报背后管理层的意图和动机,对于我们分析财报有三点帮助。第一,假如我们分析的财务报表是上市公司的财报(包括正在申请IPO的拟上市公司的财报),那么我们要清楚,报表业绩“虚胖”的可能性较大,也就是说上市公司的财报绝大多数都是虚增收入和利润,故意做低利润的可能性小(极少数情况下,上市公司为了平滑利润,也会故意压低当期利润);第二,假如我们分析的是企业为了融资提供给金融机构的报表,那么这样的报表虚增利润、做高业绩的可能性大,隐匿负债、刻意降低负债的可能性也比较大;第三,假如我们分析的是企业提供给税务部门用来报税的报表,那么这样的报表刻意压低利润的可能性更大,即纳税申报的报表所显示的利润往往低于真实业绩,其目的是少缴税款。
[1] 当一个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或者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时,股票名称前就会被加上“ST”,用来警示风险。
[2] 当一个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或者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时,股票名称前就会被加上“ST”,用来警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