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维也纳小组的舞台
午夜维也纳
要全面描绘维也纳小组的故事,我得是艺术家。可惜我不是。
但愿我有伍迪·艾伦的魔法,带你坐上一辆出租车,让你亲身感受我对维也纳午夜的憧憬,体验我的家乡辉煌的历史瞬间。大多数时候,当你走下出租车,你会发现自己身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某个时刻,但时不时,你会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某个地方,远处隐约传来《第三人》的主题曲。而最合适的起点应当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背景音乐是《风流寡妇》的华尔兹。
不过我不会向你介绍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埃贡·席勒和奥斯卡·科科施卡,或者奥图·瓦格纳和阿道夫·卢斯,或者弗洛伊德博士和施尼茨勒博士。你只能透过灯火辉煌的咖啡馆窗户,稍纵即逝地瞥一眼他们的客串形象。我的电影里大多数主角是哲学家。请不要因此而失去兴趣!哲学有许多种类,而把主角们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迷人的兴趣——科学。
图1.1 莫里茨·石里克(1882-1936)
图1.2 汉斯·哈恩(1879-1934)
图1.3 奥图·纽拉特(1882-1945)
如果知道了这一点后你还没有走,那么让我简单描述一下剧情:
1924年,哲学家莫里茨·石里克、数学家汉斯·哈恩和社会改革家奥图·纽拉特联手在维也纳创立了一个哲学团体。当时,石里克和哈恩是维也纳大学的教授,纽拉特是维也纳社会和经济事务博物馆的馆长。
从那一年开始,这个团体每周四晚上都在以奥地利物理学家玻尔兹曼命名的街道上的一间小型大学演讲厅举行会议,他们在那里讨论哲学问题,例如:什么是科学知识的特征?形而上学命题有任何意义吗?是什么使得逻辑论断如此肯定?为什么数学适用于现实世界?
维也纳小组的宣言是:“科学世界观的特点不在于其本身的论点,而在于它的基本态度、视角和研究方向。”[3]
图1.4 恩斯特·马赫(1838-1916)
图1.5 路德维希·玻尔兹曼(1844-1906)
这个团体试图创立一种纯粹的以科学为基础的哲学,没有高深莫测的阳春白雪,也没有超自然的故弄玄虚:“在科学中没有‘深度’;相反,处处都显而易见。所有的经验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这个网络不能总是从整体上进行观察,而往往只能通过部分来掌握。万物对人来说都是可以接近的,而人是万物的尺度。”
维也纳小组继承了恩斯特·马赫和玻尔兹曼的传统,这两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在世纪之交的维也纳取得了伟大的发现并且都曾教授哲学。这一小群思想家的其他主要思想来源是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数学家希尔伯特和哲学家伯特兰·罗素。
不久,一本新鲜出炉的小册子成了维也纳小组讨论的焦点。这本小册子就是《逻辑哲学论》,它是维特根斯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壕中服役时写的。维特根斯坦在放弃巨额遗产后,去了奥地利一所乡村小学当老师。离群索居一段时间后,他开始与维也纳小组的一些成员接触,这种联系逐渐将他带回了哲学。
图1.6 维特根斯坦(1889-1951)
维也纳小组不想与神圣的(通常也是乏味的)哲学传统有任何关系:“科学世界观认为没有解不开的谜团。对传统哲学问题的澄清有时会发现是伪问题,有时将其转化为经验性问题,从而成为实验科学的研究对象。哲学的任务在于澄清问题和陈述,而不是精心炮制特定的‘哲学’命题。”
图1.7 鲁道夫·卡尔纳普(1891-1970)
图1.8 卡尔·门格尔(1902-1985)
图1.9 库尔特·哥德尔(1906-1978)
杰出的新人加入了小组,如哲学家鲁道夫·卡尔纳普、数学家卡尔·门格尔和逻辑学家库尔特·哥德尔。这三人最终彻底重新界定了哲学和数学之间的边界。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也与维也纳小组有密切联系,虽然他从未被邀请参加小组的会议。
这个团体很快成为逻辑经验主义思潮的世界中心。布拉格、柏林、华沙、剑桥和哈佛的思想家们纷纷加入这场运动。
1929年,维也纳小组通过自己的期刊、会议、书籍和系列讲座,开始了新的公开活动。这一重大转变的标志是一份名为《科学世界观》的宣言。
这份宣言与其说是出生证明,不如说是受洗仪式。毕竟,石里克小组已经存在了5年。奥图·纽拉特提出用维也纳小组作为新名字,意在唤起积极的联想,就像维也纳森林或维也纳华尔兹,也有意树立形象。宣言宣告的不仅是新的哲学学派,而且是新的社会和政治议题。“科学世界观服务于生活,生活也拥抱它。”
宣言的作者属于这个小团体的左翼,他们毫不掩饰彻底改革社会的热切愿望。维也纳小组成员1928年成立的马赫协会,致力于“传播科学世界观”。在争取改革的政治斗争中,特别是在住房和教育方面,它与社会民主党“红色维也纳”站在一边。[尽管它的名字是“红色维也纳”(德文Rotes Wien),但它并不是共产主义运动,而只是1918年到1934年社会民主党统治时期维也纳的昵称。]
图1.10 卡尔·波普尔(1902-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