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意”穿越幽谷(《商界》2022年第9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观察

图侃天下|CHARTS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吸金兽”

如果我们将新能源车产业链分为:整车制造、动力电池、正负极、隔膜及电解液、矿业开采及回收、制造设备6个环节,其中哪个环节最赚钱?

文/本刊记者 赵春雨

整车制造

整车制造行业的利润率持续走低,主要原因是大型汽车集团的营收和利润依然主要来自燃油车,受动力电池价格影响有限。但电池成本上升对新能源车制造商的影响明显,例如全盘切换到新能源车的比亚迪,以及造车新势力。

但特斯拉是个例外,利润率一路上扬。其现在大规模制造后,规模带来的降本效应比燃油车更显著。有特斯拉作为对比,足以证明盈利能力下滑的整车厂,虽然有原材料涨价的原因,但根本还是在于规模、技术的不足。

电池制造

电池企业一直被认为是新能源车产业链当中话语权最强的一环,但是利润率却并不支持这一判断。

从2017年至2022年,主要动力电池企业的毛利率、净利率水平持续下滑。毛利率和净利率的下滑并不意味着电池企业盈利能力不行,规模的快速扩张与利润率的下滑是同步发生的,动力电池企业用利润换规模,这是高增长市场中的常规做法。因此,动力电池在这一轮的原材料涨价当中承受了较大压力。

正负极

正负极是动力电池重要的上游产业,在这轮动力电池市场热潮中的收益颇丰,但这种收益是建立在此前的低起点之上的。

放大到5年为周期,会发现2022年一季度代表性正负极企业的利润率水平与2017年的水平基本相当。5年时间,以2020年为最低点,正负极企业的利润率呈现V形曲线。

如今中国占据了全球90%的市场份额,几家龙头企业垄断了全球市场。

隔膜、电解液

隔膜与电解液是动力电池上游产业链中比较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如果不是因为2020年下半年,六氟磷酸锂率先拉开锂电池原材料涨价的序幕,多数外界人士都没听说过这个行业。

资料数据显示,隔膜与电解液才是闷声赚大钱的典型,特别是隔膜。毛利率超过40%,净利率在20%~30%,且十分稳定,几乎未受到近几年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

电解液是这一轮原材料价格飞涨的起点,目前看也是价格高涨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其利润率数据都从2020年开始快速上升。而利润猛增对多数电解液企业来说,更像是恢复元气。

矿业开采及回收

从利润表现看,锂矿企业的确收获巨大,2022年第一季度天齐锂业的毛利率超过85%。但每一个矿场都是金额大、风险高、回报周期长的大项目,只要其中一个项目出问题,就会出现巨额亏损。

除了锂矿企业,其他电池相关矿物原料的开采企业利润状况并没有显著变化。

设备制造

动力电池的设备制造是一条小而美的赛道,技术含量高,行业门槛高,竞争对手进入赛道难度大,因此领先企业的优势比较稳固。

从利润表现上看,设备制造企业的利润普遍较高,特别是毛利率,均值接近40%。净利率与毛利率差异较大,主要是因为制造设备正在加速从百万分之一缺陷率(PPM)向十亿分之一缺陷率(PPB)迈进,设备制造企业的研发投入巨大。

为什么电解液最挣钱?

在中国加入WTO之前,中国的电解液企业非常少,电解液的生产几乎被亚洲四小龙中的大型化工企业所占据,进口依赖度极高。

加入WTO之后,国内电解液企业开始发展,摸爬滚打中逐渐打破外企,垄断市场。

电解液环节本身并没有显著的产能壁垒,配方壁垒属于与下游客户的协同,具备先发与一定的技术领先,但并不牢固。配方是电解液环节技术的核心,主导权由龙头锂电企业与电解液企业共有。电解液环节并非重资产环节,建设周期较快,因此抓紧技术实现盈利并不难。

电解液成为新能源车的链王,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有技术微创新,这样才能保证技术领先优势和成本优势,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获得超额利润和更多的市场份额。

其中,六氟作为电解液中的重要材料,目前国产化率达到90%,不管在技术和原料储备方面远远超过国外。直到前两年,中国电解液市场成为全球重镇,电解液产量已经占全球电解液产量的近80%,挤兑得日本、韩国相关化工企业纷纷破产。

因此,企业要想长期保持成本优势,获得超额利润,就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保持比竞争对手更高的技术水平。技术创新有助于企业获得差异化,优势差异化优势能让企业在竞争中获得的优势,因为它们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些独特的东西,对客户来说超过其成本价值。

编辑:朱作明 ashen9009@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