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和八个
他们是分批前往西安的,前后相差不过半个月时间。高万一直起腰,看着大包小包一堆一堆的行李,心里莫名地有了些伤感,眼睛也有些湿润了。20多年了,就这么走了?这可是要举家从贵阳迁往西安呀!
孙福庆比较麻利。他当过司机,无论在机关还是研究室,做事灵活,得劲。周明富是最后决定的,他先要到南京处理课题上的一些事情,会晚些日子再启程。周卫健随安芷生打前站,顺便绕道北京申请款项和仪器。她一直从事外事工作,见多识广,人也利落干练。她丈夫祝一志是北京大学地貌学专业毕业生,是第一个因为支持安芷生而自愿去西安的人员,这一点很让安芷生感动。张光宇在忙着为女儿办理转学手续……
安芷生无数次地把前往西安的人员名单圈了又划,划了又圈。安芷生只是个讲师,但除了他们几位,贵阳地化所又有谁愿意去偏僻荒凉的大西北安家立业呢?能有这几位志同道合的同事愿意支援大西北建设,安芷生感到极其欣慰。
出发前,安芷生再一次逐一端详了一遍这些勇士们——
祝一志:第一个志愿者。事实证明,在以后的几十年岁月里,他总是一马当先、不离不弃地走在这支队伍当中。无论是从事地貌学与环境考古研究,还是从事党政、后勤工作,他都毫无怨言、兢兢业业。
周卫健:学外语出身,向往做地质工作,是个双料人才。
张光宇: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做分析化学研究,动手能力强。
高万一:在科技处工作,掌握一手出色的绘图技能。
张景昭(高万一妻子):在设备室管理仪器。
孙福庆:毕业于贵州大学化学系。
周明富:在贵阳地化所做过多年助理研究员,诚恳耐劳。
刘荣谟:有从事稳定同位素工作的经验,是安芷生的同学,他即将从成都赶赴西安与大家汇合。
最后,安芷生低头看了看自己,然后又抬起头,一种豪迈的情绪鼓舞着他:一个和八个!多么吉祥的数字!
安芷生的妻子台益和也从贵阳师院外语系调来了,从事图书管理和外事工作。
一贯行事低调的安芷生,几个月来第一次发自内心地感到愉悦。刚刚四十岁出头的他,满是干事的刚劲和心气。
离别的日子终归到来了,贵阳地化所相关科室分别为要走的人们召开欢送会。大家看着他们的行李,除了自家的生活日用品之外,他们没有带走所里的一台仪器、一部电话、一个零件。大家恋恋不舍,挥手告别。
1985年早春三月,安芷生一行乘坐列车,从贵阳出发,穿过了山,跨过了水,行过了白天,行过了夜晚,向西、向北,向北、向西,向着黄土高原的方向一路前行。经过几天几夜,他们终于到达了西安,到达了位于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3号的中科院西安分院。
时任中科院西安分院院长李振声,副院长华守俊、吴守贤等同志,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提供了大量的帮助。
在李振声的支持下,在吴守贤的亲自安排下,西安分院把四层办公楼中200余平方米的一层全部腾给了安芷生他们做实验室和办公室。西安分院刚刚建起一座崭新的家属楼,也拿出6套分给他们居住。
很快,中科院的任命书就下来了:
中科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第一任主任由刘东生学部委员担任(兼职),安芷生任副主任(执行主任);成员有周明富、孙福庆、张光宇、周卫健、祝一志、张景昭、高万一、刘荣谟等。
当时,正值中科院推行“开放、流动、联合”的改革措施,时任中科院计划局局长的张云岗眼界开阔、思想活跃,他不但为黄土室提供了建立开放实验室的思路,使黄土室从一开始就以“高起点”“新面貌”走在正确的轨道上,而且在他的协调、帮助下,中科院给黄土室订购了一台价值几十万元的低本底液闪测量仪。大家兴奋地拍手叫好,人人撸起袖子,拉开了要大干一番的架势。
安芷生说:“14C(碳-14)实验室可以运转起来了,还定制了一台MAT-251气体稳定同位素质谱仪。”
直到30多年后的今天,提起这两台仪器来,安芷生仍然抑制不住自豪地讲道:“那台液闪测量仪后来被加速器质谱仪取代,MAT 251气体稳定同位素质谱仪到现在还能用。”
后来,他们自己又定制了一台热释光仪器,另外又购买了粒度分析仪、显微镜等。张云岗局长还慷慨地拨给了他们8万元的启动费。那时的8万元,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
在安芷生的带领下,他们从零开始,打扫卫生,置办办公用品,采购桌椅板凳,用肩扛,用手推,用板车拉,小心翼翼地将仪器搬进了实验室。
4月,黄土室人员全部到位。其中科技人员8人,行政后勤人员7人,加上刘东生和安芷生,共17人。
建室之初,安芷生的行动宗旨就突出了两个字:速度!
速度,是紧绷在安芷生及大家心头的一根弦,不能松弛,更不能断裂。
白手起家!黄土室的成员个个夜以继日,加班加点;人人身兼几职,任劳任怨,见活就干,采购,拉板车,听讲座,做实验,“三头六臂”,样样全能。周明富的儿子周飞至今还记得,经常是一群孩子放学后围着他家灶台吃饭,因为别人都加班了。妈妈管后勤,管理了单位的后勤再下班回家管他们。周飞说他很少看到爸爸的身影,爸爸不是出差,就是开会。周飞还说安老师是3号院里走路最快的人,像刮风一样,走过来,走过去,再没有比他更急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