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研究的意义
羌族作为藏羌彝文化走廊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羌族文化艺术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将羌绣所承载着的民族历史记忆、文化记忆、精神记忆得到充分继承和发展,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贡献力量。在此背景下,本书着眼于保护传承,在留存民族记忆中开掘新的文化价值。从学术角度,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运用科学、全面的研究方法,建立羌族刺绣艺术的完备理论体系和对羌绣地域性特色艺术进行整理与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仅仅从服饰着装上简单区别,缺乏深度的整理、归纳和分析。因而,本书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羌绣的历史渊源、工艺水平、地域特征、民族关联等方向展开研究,运用图像学理论对羌绣进行了全面的、立体的、深入的研究,旨在提升羌绣艺术内涵的创意附加值,增强文化产品的历史与民族属性,使得羌绣在当今世界文化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用创新传承赋予羌绣艺术新的概念、内涵和当代价值,成为流动性、传播性、生长性的价值载体,为藏羌彝文化走廊的产业发展和民族文化品牌在世界的建立贡献力量。
[1] 潘诺夫斯基:《图像志与图像学》,《象征的图像——贡布里希图像学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年,第415页。
[2] 潘诺夫斯基:《图像志与图像学》,《象征的图像——贡布里希图像学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年,第415页。
[3] 潘诺夫斯基:《图像志与图像学》,《象征的图像——贡布里希图像学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年,第416页。
[4] 吴卫光:《围龙屋建筑形态的图像学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3年。
[5] 张犇:《羌族造物艺术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4—5页。
[6] 文中地名均按当时田野调查时阿坝州乡镇行政区域划分的名称进行撰写的。其中2017年和2019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对阿坝州县(市)部分乡镇进行撤乡建镇和对部分区域进行调整,随之地名有一定的变化。参见川府民政〔2017〕20号文件和川府民政〔2019〕22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