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诗,音乐
我有个非常热爱音乐的堂哥,叫三午。三午是我们这一辈中的老大,他似乎总是一事无成,年纪轻轻,一场怪病,不当回事地便去了。他会拍照,有一段时间似乎拍得很不错,用一架老式的德国照相机,拍人像,一时有“三午肖像”之美誉,记得当年许多人慕名要他拍照。在我们这个文人家庭中,三午对我的影响最大。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除了拍照,三午还是一位很不错的先锋诗人。那是真正意义的先锋,在那个时代,能像三午那样写诗的,都是毫无疑问的怪人。我是从三午的客厅里开始步入文学殿堂的。当我还是一名文学少年时,我有幸在三午的引导下,看世界文学名著,妄谈文学,并且深受比后来红极一时的朦胧派更早、更不食人间烟火的诗人们的影响。
比诗和摄影更能吸引三午的却是音乐。他算得上是玩音乐的好手,先玩唱片,以后又玩老式大盘子录音带,最后才是盒带。如果不是过早离世,他一定会成为激光唱盘的收藏者。有一段时间内,他收藏的盒带,在北京的小圈子里很有些名气。一位诗写得非常好,脾气古怪绝对盛气凌人的诗人,也是盒带的收藏者,都是四十岁出头的人了,曾经为了点芝麻小事,和三午孩子气地翻了脸,知道三午盒带收藏丰富,托人带话给三午,说是只要打开柜子,任他挑两盘磁带,便和三午和好。三午一向喜欢这位诗人的诗,私下里,一直和我谈起他。三午觉得这位诗人的诗是中国最好的诗。他们曾经是很好的朋友,翻脸之后,三午不止一次回忆起他们之间过去的友谊,他们一起写诗,写那些好好坏坏的诗,一起玩音乐,用自行车驮着笨重的录音机,四处折腾去翻录带子。重新寻找失去的友谊是三午多年的心愿,但是要三午心甘情愿牺牲两盘珍藏的盒带,等于在他心头硬挖一块肉:“他爱和好不和好,挑两盒带,让别人可以,让他挑,那还得了。”知己知彼,三午说什么也不敢冒风险,他坚信这位诗人会抢走他最棒的两盘磁带。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犹豫再三,三午非常坚决地拒绝和好,“哼,不和好了,夺人所爱,这不行。”
在一个搞音乐的人眼里,三午是十足的外行。音乐对于他,既谈不上是专业,甚至也不是业余。他只是喜欢听音乐,喜欢这两个字概括了他对音乐的一切感情。音乐仿佛是烟,是酒,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奢侈品。很难想象一个对音乐迷恋到如痴如醉地步的人,一个人听着听着,就会手舞足蹈号啕大哭,竟然对五线谱不甚了了。除了没完没了地听音乐,我很少听到过三午哼上一句半句。
诗和音乐是三午生活中的一部分,有了音乐,自然而然也就有了诗歌。他不止一次向我描述,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写诗的激情如何油然而生。“没有音乐怎么能写诗呢?”我至今仍忘不了他说这话时,一本正经不容置疑的夸张表情。对他来说,音乐是耳朵里的诗,诗却是纸上的音乐。
现在 我对你颂诗的时候
那老彩笔已从天才的手
落到百年的尘埃里
你为他
忠诚地
贞洁地
保持着
你千年和真挚的感情
世人谁也听不见
你圣洁的声音
这是三午写的一首诗中的一个片段,当时是一九六四年,他二十岁出头,青春年华,是一个非常帅非常潇洒的小伙子。十年后,我开始在一个硬壳的笔记本上,用很拙劣的钢笔字,毕恭毕敬地抄写三午的诗集。十年的岁月,十年动乱,三午似乎已经变了一个人。
我唇角常常
浮起一丝
苦笑
人呵 岁月呵——
苦楚成了嬉笑
山盟的无影
海誓的无踪
信义的甩脱
情谊的轻抛
冷嘲 热讽
明嫉暗妒
深深挖了陷阱
紧紧勒住圈套
人呵 岁月呵
残酷成了骄傲
苦笑 苦笑
都变形了
我的唇角
不仅思想境界发生了大变化,三午的身体也变得让人感到悲哀。因为类风湿,因为在农场他那身体不堪忍受的体力劳动,他的背驼了腰弯了,成了标准的残疾人。他的诗风变得非常厉害、颓废,像面黑色的旗帜,在长长短短的诗行中不时耀眼地闪现。他对人世和生活的绝望,严重地影响了刚步入社会的我。那一年,我十七岁,正是高中毕业的年头,待业在家,根本就没有考大学这回事,前途渺茫,无所事事。我很快变得像三午一样颓废,一样无病呻吟,一样远离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在笔记本上,我开始狂热地抄着三午的诗,抄三午那些诗歌朋友的作品。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就是为了看看太阳
我开始在小本子上学着写诗,学得非常糟糕。我开始像想象中的诗人那样生活,那样神经兮兮。大冷的天,剃着光头在街上招摇,抽烟、喝酒,衣服脏了坚决不换。“文革”的轰轰烈烈和我已经没什么关系,读书做官也罢,读书无用也罢,批林批孔批周公,批什么都由他去。
除了学写诗,我便是陷在音乐的误区里,迷迷糊糊不肯出来。听音乐也成了我的嗜好,至今我仍然保持着这样一个坏习惯,那就是写作时,耳边一定要放着音乐。音乐的旋律极有助于思考。万籁俱寂或者噪声袭耳,音乐使人在枯燥写作的寂寞中,既感到孤独,更感到充实。和诗歌一样,我爱听音乐,也是受了三午的影响。他总是夸夸其谈,一谈起音乐就没完。有趣的是他对乐理一窍不通,能告诉我的只是音乐家的故事和传说。
音乐家的故事和传说对我的写作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渴望着自己能成为一名像莫扎特、贝多芬那样的音乐家。音乐使我在意志消沉颓废的时候,不时体会到崇高,体会到净化的纯洁。当我抄到三午下面这首诗的一个片段时,禁不住热泪盈眶,心里说不出是喜还是悲:
你的手指安抚着
键盘
我双肩抽动
只能把脸伏在手心
因为我就是——
你手下
黑色
白色
的键
三午的才华从来没有得到过充分发挥,和真正意义的先锋诗人一样,他孤独寂寞,在世人眼里一事无成。他的诗少得可怜,变成铅字的更是微乎其微。他的才华和时代趣味距离太远,而且根本就是格格不入。一九七五年以后他好像再也没写过诗,诗人的热情在一个悲哀的时代里早已烟消云散。一九七二年十月二十九日这一天,三午像受了伤的野狼一样嚎叫:
我们像块木头
被削着刨着
钉着 锯着
最后连自己看着
都陌生了
对整个宇宙 我们还将
嘲笑地说
心 总是那一颗
粉碎“四人帮”以后,新的诗人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除了听音乐,没完没了地收集磁带,诗对于三午来说,已经成了一个遥远的过去。我不止一次问他为什么不写诗,不止一次问他为什么不把自己的诗拿出去发表。然而没有一次他正面回答过这些问题。他似乎一直过着一种静止的生活,天天老一套,吃,睡,看着女儿弹琴,在音乐声中活着。这些年来,我读大学,读研究生,写小说,结婚,为养活和养好女儿挣钱,一次次变化,越变越俗,越变越现实。
三午的死永远是个谜。作为一个残疾人,他总是病恹恹的模样,谁也不会把他偶然的不舒服当回事。他的背已经驼得不能再驼了,心地虽然还像少年一样单纯,却仿佛风烛残年的老人一样龙钟。和他在一起,老是看见他痛苦不堪,孩子气地呻吟,不是牙疼,就是胃疼。他永远像一个被宠坏了的公子哥。我最忘不了他吃小苏打的腔调,别人吃药不过吃几片,他要么别吃,一吃就是半瓶,或者干脆满满一瓶。关于三午的死因,医院的诊断是恶性痢疾。从发病到咽气,还没到二十四小时。死有时实在是太容易。他动不动就呻吟,就叹息,习惯成自然,因此他逝世的那一夜,躺在床上哼个不歇,也没人太当回事。
三午死的前几天,有人给他送去了一盘福瑞的《安魂曲》。他一边听,一边和我大嫂戏言,说他若死了,就用这首曲子代替哀乐。三午死了以后,朋友们在《安魂曲》的乐声中,向他的遗体告别。这个场面被摄像机记录下来,无数遍地播放给那些没来得及向三午告别的朋友看。哀乐低低徘徊,三午像生前一样苦着脸,坐在花丛中,朋友们手持康乃馨,一一走上前,把康乃馨往他身上扔。康乃馨是三午生前最喜欢的鲜花。
三午的一个朋友含着热泪,把三午生前爱听的两盘盒带,揣在他怀里。在另一个世界里,这两盘盒带将永远伴随着他。
堂姐小沫曾和我商量为三午出一本诗集。一个人死了,总希望能有些什么东西纪念纪念。诗和音乐都是身外之物。三午年纪轻轻地就撒手去了,留下了一大堆他视之如生命的磁带,留下一本抄在硬壳笔记本上的诗集。比三午诗写得更好名气更大的诗集都出版不了,三午的诗集何时能出,实在难以想象。
我和三午都特别喜欢拉威尔,尤其喜欢《鲍列罗舞曲》。记得三午曾向我描述过这首曲子所表现的内容。他告诉我那是一首关于葬礼的素描,下着蒙蒙细雨,人们穿着黑色的丧服,排着队,无声地在雨中走着。乐曲一遍遍反复,发展,有那么一点点细微的变化,越来越庄严,越来越辉煌。多少年来,我一直按着三午的话理解这首曲子。直到有一次,偶尔翻开一本书,我才知道三午的阐释完全是错的。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关于一位舞蹈着的女郎的故事。在一家冷漠的咖啡馆前,一位执着于舞蹈的女郎,孤独地跳着舞,她自顾自跳着,如痴如醉,仿佛早已被这世界所遗忘。她跳着跳着,终于用她那独特的舞姿,吸引了在场所有的人。大家一起欢快地跳起舞来,乐曲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错误或者正确地理解一首曲子,丝毫不妨碍欣赏音乐本身。有的人一生就像一首优美的诗,像一首哀婉动听的曲子。人生中有太多的误会,误会有时候一样很美,一样心抽紧着让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