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车身制造的工艺特点
汽车车身属于大型薄壁结构,由于生产纲领不同,其生产方式有很大区别,以车身大型覆盖件的冲压和壳体的装焊为例,根据不同的生产纲领,生产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单件生产
年产量在300辆以下为单件生产。
2.成批生产
(1)小批生产 年产量在300~3000辆之间。
(2)中批生产 年产量在3001~30000辆之间。
(3)大批生产 年产量在30001~150000辆之间。
3.大量生产
年产量超过150000辆为大量生产。
由于生产类型不同,其工艺特点及生产组织方式有很大区别。
单件生产中,车身的大型覆盖件往往以钣金、手工工艺为主,使用少量的胎具和机械化工具,配备少量的拉深、成形模具,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靠手工工艺来保证。车身的装配是采用修配的方法来保证装配间隙的。焊接时,除点焊外,还大量采用气焊、电弧焊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在涂装工序中,为了获得平整的车身表面,需在零件表面刮腻子、挂锡和打磨。表面处理采用手工清洗和喷漆。漆膜可经烘干,也可不经烘烤而采用自然干燥。
在小批生产中,车身覆盖件的制造常将主要成形加工工序放在液压机或机械式双动压力机上,用简易冲模拉深出来,然后将已成形的拉深件在滚剪、振动剪及一些专用胎具上按照样板用手工操作或使用机械化工具来完成修边、翻边和冲孔等工序,其模具比单件生产要多一些。车身的装配在固定的装配台上完成。零件的相互位置用夹具来保证,车身的形状精度较差。焊接以接触点焊为主。表面处理要经过简易清洗室、喷漆室和烘干室,操作仍为手工。产品运输使用一般的机械化装置,如电动葫芦或可在地面轨道上运行的轻便小车来完成。
近些年来,在单件生产和小批生产中,车身覆盖件的拉深和主要成形工序开始采用低熔点合金模具来完成,以保证车身的成形质量。
在中批生产和大批生产中,覆盖件的冲压基本上全部模具化。覆盖件是在一台或数台压力机上用模具压制出来的。由数台压力机组成的冲压生产线,常常要承担数种甚至数十种冲压件的生产,其性质属于流水性生产。车身及其主要部件的装配,采用多工位的各种形式的通用装配生产线。焊接以专用焊钳和焊枪为主,并采用少量多点焊机。车身的表面处理具有较完善的涂装生产线,如采用三室清洗机及磷化联合机对车身表面进行脱脂、清洗和磷化处理;采用电泳底漆或静电喷漆,以及红外线烘干室等新型的高效热源设备烘干。工序间的运输使用滑道、输送带、悬挂运输链及专用叉车等。施工工艺除人工操作外,部分实现半机械化、机械化和半自动化。
在大量生产中,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最高。车身覆盖件的冲压,有相当部分是在通用或专用冲压自动线或半自动线上完成的,其性质属于大量流水生产。车身及其部件的装配、焊接和涂装,大多是在专用生产线上进行的,这些专用生产线一般都实现了自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