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刚要称霸,易小川让我收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干涉曹嵩之死!

“据我了解,袁将军的危机来源于两点——赵王刘羽的精盐抢占渤海市场,导致袁将军手中赋税锐减。以及赵王手下兵马压境,军中人心惶惶,进退两难。是否如此?”

“先生果然消息灵通。”

袁绍叹息一声,这个消息已经不是秘密了,他说道:

“不过主要还是精盐,也不知道赵王刘羽哪里来的能工巧匠,竟然可以研究出没有杂质、雪白如雪的雪花盐。数年时间,为其积累无尽财富!

“至于赵王刘羽陈兵压境,这反倒只是其次。绍也是有所安排的,兖州曹操乃是吾盟友,黑山军张燕对吾有所求,北平公孙瓒与吾有过合作。

“若是赵王率兵进攻渤海,吾抵挡之时,可以让孟德他们率兵进攻冀州,届时围魏救赵也好、借机夹攻赵王领地也罢,都能随机应变,灵活变化,必让其腹背受敌!

“可惜,这精盐横行渤海,吾的财政都要崩溃了!其实不仅是吾,孟德等治下都在担忧精盐横行,若是对其产生依赖,届时恐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了!”

“这精盐非这个时代之物,不是什么能工巧匠可以研究出来的,实乃赵王刘羽自己的手笔!”

易小川闻言后,幽幽道,“不仅是精盐,赵王刘羽治下的发明创造,皆是出自其手!”

这话的内容,却让袁绍有些惊疑不定?不是这个时代之物?什么鬼?这是说精盐旷古烁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意思吗?确实也名副其实!

不过这个精盐和那些发明创造,竟然是赵王刘羽自行研制的?!赵王刘羽竟聪明至此?!简直恐怖如斯!!

别说袁绍,在场文臣武将皆是有些惊讶!

此事他们竟然一无所知,甚至赵王刘羽都没有公布!这等造福天下的善举,明明可以为赵王刘羽积累名望,但他竟然没有提起?!

这......赵王刘羽竟如此深藏不露?!

袁绍惊醒过来,忙再问道:“那不知先生有何妙计?可以帮助绍缓解危机?”

“实不相瞒,这制盐法我也略懂一二......”

易小川话还未说完,全场就陷入震惊之中,旋即化为了挥之不去的惊喜之色!

赵王刘羽靠着精盐横扫天下,财源广进不说,甚至因此掌控不少郡县军阀的命脉,这等重要的战略物资,很多诸侯都研究过,可却一无所获。

但如今,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袁绍大喜过望,急问道:“先生也会精盐制作的办法吗?绍恳求先生指点一二,感激不尽,吾袁家上下承蒙先生搭救之恩,必将涌泉相报。”

“赵王刘羽制作的雪花盐,我还做不到。我只能帮你做到青盐的程度。”易小川此时的眼神中,罕见露出一丝无奈和尴尬。

制盐法需要化学知识储备,虽然都是穿越者,但他毕竟只是函授大专学历,工作也是自由摄影师,若非对高中知识还有些记忆,再加上数年的试验,否则连青盐都达不到标准。

“青盐?”

袁绍眼神的惊喜瞬间滑落,但又有些疑惑问道:“不知先生口中的青盐与精盐、粗盐有何差别?”

“正好是介于粗盐和精盐之间,因为关键提纯还差一步,因此只能做到青盐,但就算是青盐,也已经可以食用,比起粗盐的杂质和毒素已经缓解许多。可以缓解燃眉之急。”

易小川此言,让袁绍重燃希望,虽然差了一点,但至少不用受到精盐的掣肘了,这等重要战略物资如同命脉岂能把握在他人手中?

而且有了青盐,自己手下能工巧匠研究精盐的步骤和时间,也能缩短一些时日。甚至万一细作间谍有所得,也能加快这种进程。

“绍多谢先生,此乃救命之恩。从今往后,先生但有所言,绍必定听从,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袁绍激动道,这个承诺更是重若千金,“不知这青盐如何制作?”

身后的文臣武将也是惊喜不已的望着易小川,期待着青盐的问世。

他们的情绪宛如做过山车似得,从渤海被精盐抢占市场,对未来患得患失,紧张担忧。到如今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重获新生。

大悲大喜不过如此!

“青盐制作之法十分简单,但如今还有一项重要事情,需要袁将军去处理,否则想要反客为主,阻止赵王刘羽,怕是有些艰难。甚至袁将军也将陷入更加危险中。”

易小川此言,让袁绍惊喜的神色蓦然一滞,急问道:“不知是何事?”

“方才袁将军说,对你而言最危险的是精盐,赵王刘羽陈兵渤海,压力反倒只是其次。因为你与曹操、公孙瓒和张燕有合作。”

易小川此言让袁绍微微颔首。

其实除了曹操,其他两方势力与袁绍也有龌蹉,但并没有原历史中那么剧烈,原因就是因为赵王刘羽的插手引发的改变。

原历史汉末群雄争霸开始,是属于袁绍和袁术两兄弟的争斗,他们采用的是远交近攻,袁绍结盟刘岱、刘表和曹操等,而公孙瓒、陶谦和黑山军张燕与袁术结盟。

因此,公孙瓒、张燕与袁绍实际上是属于对立面。

因为袁绍想拥立与公孙瓒不合的幽州牧刘虞为帝,因为袁绍与公孙瓒争夺冀州,还因为阳城之战中,袁绍部将周昂射杀了公孙瓒的从弟。

可是这一世,袁绍龟缩渤海,根本没有机会拥立刘虞为帝,也没有机会与公孙瓒争夺冀州。他与公孙瓒并非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反而公孙瓒因为刘羽夺走冀州怀恨在心。

所以袁绍自信,只要这些诸侯不是傻逼,不会坐看刘羽吞并自己,一家独大的。

互相牵制、互为犄角,这才是袁绍、曹操、公孙瓒等势力想要看到的结果。

易小川看着袁绍的迷惑,问道:“可是,如果曹操无法北上驰援?公孙瓒无法南下协助?那时将军又该如何自处呢?”

此言让袁绍愣住了,但旋即摇头道:

“不可能的!孟德的兖州牧之位,其实是刘岱死后,吾为其争取而来,吾与他是同盟,若是坐看吾被赵王刘羽攻伐而无动于衷,将被天下人所不齿!

“公孙瓒与刘羽有着夺冀州之恨,只要有机会,他一定会出手偷袭刘羽腹内,以吾手下兵马,赵王刘羽想要三面作战,不,两面作战都不可能!

“正因为有他们的牵制,互为犄角,吾才能在赵王刘羽正面对峙下,依旧牢牢掌控渤海郡!”

易小川没有卖关子,开门见山问道:“如果徐州陶谦杀了曹操的父亲,你觉得曹操会怎么做?”

“什么?!”

不仅袁绍震惊住了,身后的文臣武将都震惊住了!

若是如此还用说?为父报仇,发兵徐州,不杀陶谦誓不罢休!在徐州开辟旷日持久的战场!

但这可能吗?!

不可能的!

只是众人望着易小川的脸色,发觉他不似玩笑,难道这件事情是真的?这位易先生有什么惊人情报来源?!

“不可能的!!!”

袁绍斩钉截铁的说道:

“孟德与陶谦虽然交战,但罪不及父母,祸不及家人,陶谦若是趁人不备暗害曹嵩,必备天下所不耻,难以在徐州立足!先生莫要开玩笑了!”

汉末时期,除了出身地位重要,名声也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此时没有科举选拔制度,而是举荐制,靠的就是家世背景和名望。

有一个时评“月旦评”,在士子名流中声望极大,曹操为了得到点评,不惜拔剑相逼,最后终于得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名声大噪!

陶谦会冒着天下之大不讳,去暗害曹操父亲曹嵩?这怕是会被天下士子群起而攻之,难堵住悠悠之口。况且曹嵩可是曾卖官鬻爵位列三公,满朝文武也不会放过他的!

可是袁绍紧盯着易小川,却发觉他神色认真,不似玩笑:“先生,您不是在开玩笑?”

“我知道你们想什么,觉得陶谦不会冒着天下之大不讳行事,但是,假如陶谦假借他人之手呢?

“我来见袁将军时,正好收到消息,在琅琊郡避祸的曹嵩准备举家搬迁,前往兖州投靠曹操。不管袁将军信不信,不如暗中派兵监督保护。

“若是陶谦真的暗中杀人泄愤,将军可以帮助曹嵩化险为夷,一来有恩曹家,二来也避免曹操因为丧父进攻徐州,最后被拖在徐州战场,难以驰援将军。”

易小川虽然是函授大专学历,但《三国》毕竟是必读四大名著之一,并且因为影视剧风靡全国,老少皆宜,三国绝对是所有人最熟悉的历史。

因此易小川对‘曹嵩之死’了解,毕竟因此引发‘徐州大战’。

他并没有片面认为,是陶谦部下张闿见财起意,擅作主张出手截杀,反而推导是陶谦幕后黑手。

身为活了几百年的老妖怪,这点城府和谋算还是有的。看过的人、吃过的盐比别人走过的路还多。

为了尽可能阻止赵王刘羽,他不得不借用此事。尽快解决刘羽后,也能尽快让历史回归正途。最多未来史记中的时间线,可能会有略微浮动,但这在可接受范围。

易小川的话,让袁绍的神色都有些煞白了!

不会吧?陶谦不会那么白痴吧?!他若是真的这么做了,那是在间接帮助赵王刘羽啊!可除了泄愤,陶谦还能得到什么?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一位优秀的诸侯,不应该为了一己之私而罔顾自身利益,因为诸侯不仅代表自己,也代表投效自己的势力人员!

陶谦不会这么没有理智才对?!

不过若是父亲被屠,别说曹操,任何人都要举兵报仇。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天经地义孝当先啊!——你老爹都被人砍了,你还能当没事发生一样,以后谁敢为你效力?为父报仇就是第一头等大事!

如果真的那样,没有曹操在兖州牵制,公孙瓒和张燕未必会冒险为自己出手。此时渤海郡被赵王刘羽的精盐抢占市场,袁绍本就财政收入锐减。

届时,大军压境——危矣!

“立刻前往徐州,高干,你率兵五百,不,率兵一千,立刻去徐州琅琊郡走一趟,势必第一时间找到曹嵩一家,暗中保护他们。他们举家搬迁,目标一定很明显,切记不要让曹嵩和其嫡系丧命了!”

袁绍急声叮嘱道。

高干是他外甥,信得过。

“末将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