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物流学简史与物流学说
1.3.1 物流学的产生与发展
物流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1844年。法国技术人员J. Depuit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强调重视供货管理功能,保持仓库保管与运输两者之间成本的均衡。1905年,美国陆军少校C. B. Baker曾把物流称为关于军队移动与供给的战争科学之一。1915年,美国市场学者阿奇·萧(Arch W. Shaw)在他的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Some Problem in Marketing Distribution)一书中提出物流的概念,叫作“实体配送”(physical distribution)。他指出,在市场分销中,存在两类活动:一类叫作创造需求,也就是通过广告、促销、市场分析、销售网络等手段,让更多的人来购买企业的产品;一类叫作物资实体分配(physical distribution of goods),也就是怎样更省钱、更及时地将客户订购的产品送到客户手中,这一转移指的是销售过程的物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事后勤活动的开展,以及英国在战争中对军需物资调运的实践都大大充实和发展了军事后勤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并支持了“后勤”(logistics)的发展,高效的军事后勤系统也被认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美国在战时采用的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这一名词在社会经济领域也受到广泛关注。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经济中的物流活动也应包含“原材料的采购、产品分配、运输、库存控制、储存、用户服务”等活动,而不仅仅是销售物流,这正如“logistics”所描述的一样。因此,二战以后logistics被引入到商业部门,称为商业后勤(business logistics),包括原材料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但在研究领域并未被广泛采用。
当前,物流领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物流最早是以市场营销和管理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如今已成为会计、计算机、经济学、数学、哲学、政治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领域。现代物流学的发展和完善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进程。
1. 第一阶段:实体配送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中期,“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继续在美国得到发展和完善,并从美国走向世界,形成了比较统一的物流概念,也成为世界公认的物流概念。在1964年,日本也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在使用物流这个术语以前,日本把与商品实体有关的各项业务,统称为“流通技术”。1956年,日本“流通技术专门考察团”到美国进行考察,首次接触了“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弄清了日本以往叫作“流通技术”的内容相当于美国实体配送的内容,1964年以后改称为“物的流通”。1965年,日本在政府文件中正式采用“物的流通”这个术语,简称为“物流”。到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物流最发达的国家之一。1979年6月,中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在考察报告中第一次引用和使用“物流”这一术语。
这一阶段物流管理的特征是注重产品到消费者的物流环节,目的是对与实体配送有关的一系列活动进行系统管理,以最小的成本确保把产品有效地送达顾客处。实体配送是针对产品销售中分销问题和销售渠道的构建问题,企业从销售渠道的构建、销售网点的合理布局、加速商品的流通和货币的周转、合理控制商品库存(既不积压也不短缺)的角度,提出来必须重视物流问题。
但学者们发现,仅仅只从产品的销售角度考虑物流问题远远不够,还不能使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必须综合考虑企业原材料采购、在制品与产成品库存的控制问题,应当把物流问题的研究从销售领域延伸到生产领域,于是提出物流一体化问题,即工业后勤(industrial logistic)问题。这标志着企业对“物流”问题认识的深化。同时,美国的工商企业借鉴军事物流的理论和方法论,将在战场上的拼杀技巧转化为对市场的争夺,借以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物流问题。美国军方在战争中所用到的物流技术及运筹学方法论,如优化法、线性规划、博弈论等被移植到工商业中。这些物流技术和运筹学方法论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加以应用,大大地提高了物流过程的效率,同时也提升了物流学的科学性。在由军事后勤(military logistic)向工业后勤延伸和发展的过程中,物流学的方法论得以充实,并且形成了物流学科的新领域——物流工程。
20世纪60年代,通过吸收借鉴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物流学完成了基本理论体系的建立,并将其理论广泛应用在实际中,最终从企业管理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61年,爱德华·斯马凯伊、唐纳德·J. 鲍尔索克斯和弗兰克·莫斯曼撰写了《物流管理》,这是世界上第一本介绍物流管理的教科书,该书详细论述了物流系统及整体成本的概念,为物流学成为一门学科奠定了基础。20世纪60年代初期,密歇根州立大学与俄亥俄州立大学分别在大学部和研究生院开设了物流课程,成为世界上最早把物流管理教育纳入大学学科体系中的学校。
1956年,日本从美国引入“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在汽车、家用电器、电子通信器材和精密仪器仪表等领域创造出强于欧美等国覆盖全球的产品。伴随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物流学的研究在日本迅速发展起来。工业自动化的物流模式,以及为了提升物料运转速度,日本工程师设计出全自动化、智能化的立体仓库。日本企业将物流的理念与企业生产作业的布局和加速物料在生产流水线的周转联系在一起,物流问题进入制造业的工业工程领域。准时制配送、零库存以及模块化拼装结构的柔性生产线,还有精细生产、精细管理和精细物流等理念及企业管理模式,是日本企业对物流学的巨大贡献,并且开辟了工业工程学科中物料搬运及流转合理性的研究领域。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促成了日本产业结构的转换,对物流的需求开始由量的需求向质的需求转变。丰田公司创造了“准时制生产”方式,成为后来各国企业争相效仿的生产模式。基于企业管理理论,日本学者还创造性地提出,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物流费用是商品成本的水下冰山、物流是有待企业挖掘的金山等,日本社会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物流”热潮。
2. 第二阶段:综合物流阶段
20世纪70~80年代,物流发展进入综合物流阶段。1969年,唐纳德·J. 鲍尔索克斯在《市场营销》杂志上发表了《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可能》一文,对综合物流概念的过去、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做出了全面分析。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在实体配送的基础上引入物料管理的新概念和新技术。企业越来越认识到把物料管理与产品配送综合起来管理可以大大地提高效益。同时,全球性竞争的加剧也使采用新的物流管理技术、改进物流系统成为必要。
1965年,美国的约瑟夫·奥里奇提出独立需求物资和相关需求的概念,并指出订货点法的物资资源配置技术只适用于独立需求物资。而企业内部物流的生产过程相互之间的需求则是一种相关需求,相关需求应当用相关需求的物资资源配置技术。之后,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MRPⅡ)、配送资源计划(distribution resources planning,DRP)、准时配送(just in time,JIT)、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等方法大大地改进了物流系统管理。此时现代物流学的订货管理、仓库选址、库存理论等应用于实践中,反过来,实践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理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形成了物流系统基本理论、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系统设计,一直到物流系统管理等比较完整的以系统为导向的研究体系,这个研究体系的形成标志着现代物流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独立学科。
3. 第三阶段:供应链管理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流发展进入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企业对传统的物流管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物流管理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安排、订单处理、存货管理、运输仓储,最后到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管理。
20世纪80年代,人类社会逐步进入信息社会,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在物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一阶段,物流已不仅仅限于分销领域,已经涉及企业物资供应、企业生产及企业废弃物再生等全领域。1982年,基思·奥利弗与迈克尔·韦伯提出供应链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中期,供应链理论获得巨大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供应链理论的研究成果,供应链理论逐渐成为现代物流学的核心理念之一。1985年,威廉姆·哈里斯和斯托克·吉姆斯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发表了题为《市场营销与物流的再结合——历史与未来的展望》的演讲,推动了物流顾客服务战略以及供应链管理战略的研究。全球物流理论、物流产业理论在这一时期也初现端倪。美国学者罗德纳·斯拉特提出了《美国运输部1997~2002财政年度战略规划》,成为美国物流现代化发展的指南之一。199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物流施策大纲》并不断修正沿用至今。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后,世界经济进入了第三产业时代,在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方面,数量早已不成问题,而如何将生产出来的商品及时销售给消费者,尽快回收成本成为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能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现代物流。
进入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膨胀,企业面临产品品种急速扩展,产品更新换代大大收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趋势,企业必须使用与工业经济时代完全不同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应运而生。2005年1月1日,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正式更名为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标志着现代物流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一阶段,现代物流学已经开始转向侧重物流战略管理方面的研究,诞生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包括顾客服务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全球物流理论、技术管理方法以及物流产业理论,这些理论的构建标志着现代物流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框架体系。
延伸阅读1-1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更名 标志着全球物流进入供应链时代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成立于1963年,由北美实体配送协会(NAPD)发展而来,是全球性物流业个人组织。为顺应物流管理形势发展,CLM于2005年1月1日正式更名为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Counci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CSCMP),协会官方网站已变更为“www.cscmp.org”。CSCMP目前是全球物流与供应链行业最有影响力的组织,在15个国家有81个圆桌会(分会),共拥有15 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会员。这一更名从某种意义上揭示了21世纪全球物流发展的主流趋势——“供应链整合管理”。21世纪,物流行业覆盖范围越来越大,供应链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关键。协会更名后,也增大了对供应链环节中其他起重要作用的专业的包容性。
1.3.2 物流学说及其观点
1. 黑暗大陆学说
1962年,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财富》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经济的黑暗大陆》一文,指出“流通是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由于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模糊性特别突出,他将物流比作“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强调应高度重视流通及流通过程中的物流管理。黑暗大陆学说(economy's dark continent)指出在市场经济繁荣和发达的情况下,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经济发展,都没有止境。黑暗大陆学说也是对物流本身的正确评价,即这个领域未知的东西还有很多,理论与实践皆不成熟。
2. 物流冰山说
20世纪60年代,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提出了物流成本“冰山”学说,他指出,企业的物流成本具有很大的虚假性,就像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冰山,浮出水面的部分人们可以看到,而大量的沉在水面下的是人们看不到的黑色区域。这是由于现行的财务会计核算制度记录的对外支付运费和保管费只占整个物流成本的30%,而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消耗的大量物流成本,由于混在了制造成本、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等费用之中,很难进行统计,根本看不到全貌。物流冰山说(physical cost iceberg theory)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一点是,企业究竟耗费了多少物流成本,我们并不清楚,值得研究;另一点是,大部分物流成本是在我们无法监控的情况下发生的,物流成本是如何发生的、多少是合适的,我们也不清楚,可能存在着物流成本的巨大浪费。因此,研究物流、做好物流成本的管理,可以给企业带来成本的节约,从而创造价值。
3. “四流合一”学说
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是流通过程中的四大组成部分,由这“四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通过程。“四流”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相互作用,既是独立存在的单一系列,又是一个组合体。所谓商流,就是一种买卖或者说是一种交易活动过程,通过商流活动发生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商流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起点,也可以说是后“三流”的前提,没有商流一般不可能发生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反过来,没有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匹配和支撑,商流也不可能达到目的。“四流”之间是互相促进关系。
4. 商物分离学说
商物分离理论是物流科学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所谓商物分离(separation of deal and physical distribution),是指流通中的两个组成部分——商流和物流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渠道独立运动。起初商流、物流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进行一次交易,商品便易手一次,商品实体便发生一次运动,物流和商流是相伴而生并形影相随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伴随着现代化的分工和专业化,流通过程中上述两种不同形式出现了更明显的分离,从不同形式逐渐变成了两个有一定独立运动能力的不同运动过程,这就是所称的“商物分离”。
5. 效益背反学说
效益背反也称二律背反或者效益悖反,是指同一资源的两个方面处于互相矛盾的关系之中,要达到一个目的必然要损失一部分另一目的,要追求一方必得舍弃另一方的一种状态。这是一种此长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物流行业中比较普遍,例如企业要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物流成本会上升,但二者之间并非线性关系,即投入相同的成本并非可以得到相同的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一般而言,当物流服务处于低水平阶段时,追加成本的效果较佳。又如,企业希望减少物流网络中仓库的数目并减少库存,必然会使库存补充变得频繁而增加运输的次数与距离,无形中增加了运输费用。再如,简化包装可以降低成本,但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的破损率会增加,且在仓库摆放时不可堆放过高,降低了保管效率。
扫码阅读1-4 效益背反可能的解决措施。
延伸阅读1-2
如何构建平衡的现代物流市场支撑体系
构建平衡的现代物流市场支撑体系是指:构建各种物流服务业态、门类比较齐全的物流服务体系;构筑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应用物流的物流技术管理体系,实质上就是培育物流服务市场需求方;构筑物流装备制造和物流咨询服务体系。只有供需双方平衡发展,这个产业才能走向成熟;只有供方、需方和配套服务方三者平衡发展,这个市场才会稳定。也就是说,启动物流需求、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和发展物流装备制造及物流咨询服务业应同时并重,使三者平衡发展。
(1)启动物流需求。帮助工商企业树立全新的物流理念,走出自我服务的桎梏,并通过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使企业从以分立的职能部门为基础转变到以跨越大多数或所有的功能活动的核心流程为基础,实现跨越企业范围整合企业物流系统,扩大物流需求。
(2)培育现代物流企业。第一,鼓励工商企业把物流部门剥离出来,成立单独的物流公司,剥离出来的物流部门必须可以单独决策,而不受原企业的影响。第二,传统物流企业改造为现代物流企业。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企业活力;进行资源整合,提高物流资源使用效率;也可利用外资嫁接改造传统物流企业,通过建立新的机制盘活这些资产。第三,“稳步”发展第三方物流公司。制订合理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准入政策,从经营观念、资信程度、财务能力、服务网络等方面进行审查。对于一些为重点发展行业服务而发展水平又很低下的特殊物流领域,如汽车、精密仪表等行业,可以采取国家投资、企业经营、合理分利的做法进入市场,使该领域迅速崛起。
(3)发展物流装备制造及物流咨询服务业。第一,培育重点企业。政府在一些重大物流项目上,应多为国内有实力的企业争取机会,以帮助它们积累经验,提升业绩。对购买国产重大设备的企业,给予优惠贷款、贴息买方或卖方信贷等。第二,选择若干重点领域,加快开发一批关系全局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第三,实现物流装备制造企业之间以及与物流咨询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既可保持和发展自身的核心优势,又可增强总体规划和项目集成能力,从而构成与国外同行业在重大项目上的竞争优势。
资料来源:李秋正,谭凌,关志民.构建平衡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J].经济问题,2003(12):30~32.
本章小结
本章对物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比了不同时期物流的定义,以帮助学生理解物流概念的发展。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现代物流管理已经进入了供应链管理阶段。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物流根据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式。物流活动形成了多个功能模块,了解物流活动的构成以及各功能模块管理的主要内容,建立起系统的思维框架,是学好后续章节的基础。现代物流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了解物流学科的发展历史,有利于更准确地把握物流发展趋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物流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主要术语
物流(logistics)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
现代物流(modern logistics)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TPL/3PL)
合同物流(contract logistics)
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4PL)
区域物流(regional logistics)
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
供应链(supply chain)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
实体配送(physical distribution)
黑暗大陆学说(economy's dark continent)
物流冰山说(physical cost iceberg theory)
商物分离(separation of deal and physical distribution)
理论自测
1. 如何理解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其关系?
2. 从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历次更名总结物流概念的演进。
3. 如何理解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
4. 物流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5. 如何理解效益背反?请举例说明。
扫码阅读1-5 第1章练习题。
案例分析1-1
逆风翻盘 向阳而生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21世纪不再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成为所在供应链的主导企业,拥有供应链集成管理能力,通过调整供应链结构,重组供应链流程,协调供应链关系,基于供应链效益与效率的提升提高竞争力,将是企业转型发展的主要途径。
宁波阿凡达供应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凡达供应链”)前身是4家以经营工业品为主的商业企业,主要面向工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和分销商等目标客户,经营电线电缆、建筑智能化产品及消防设施、空调、照明和元器件等工业产品。在十多年的经营过程中,阿凡达供应链管理团队认识到,传统的商贸模式主要以价格和公关作为竞争手段,通过采购差价获取利润,对采购价格和利润加以严格保密。这种模式往往导致交易过程中商业企业与客户、供应商之间互不信任,相互博弈,造成整条商贸供应链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最终形成一种“多输”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商业企业很难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阿凡达供应链管理团队意识到整合上下游企业,集成银行和物流企业,打造一个全新的商贸供应链运营模式将是改变原有经营模式种种弊端的有效途径。因此,凭借多年积累的基础,阿凡达供应链构建了独树一帜的工业品商贸供应链集成运营模式,创造了多元化经济社会价值,实现了传统商业企业向商贸供应链公司的转型。
阿凡达“商贸供应链集成运营模式”促使目标客户采购价格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阿凡达供应链的低价采购和低价透明销售。①阿凡达供应链的低价采购。阿凡达供应链能够以行业较低的价格获得品牌生产商的产品,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采购信息的及时互通。阿凡达供应链与品牌生产商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的,阿凡达供应链通过及时向生产商传递其客户的采购信息,能够使生产商缩减由于预测不正确而导致生产过剩的浪费,从而降低成本。第二,规模订单的及时提供。阿凡达供应链凭借大量的客户资源和整合采购需求的能力,能够向品牌生产商进行大批量采购,从而获得更高的价格折扣。第三,采购资金的及时支付。阿凡达供应链在采购交易完成之后,可以凭借银行给予的授信,及时进行付款,从而降低生产商由于付款周期过长而产生的资金成本。②阿凡达供应链的低价透明销售。阿凡达供应链采取直接与目标客户高层进行交易合作谈判的方式,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销售成本,从而能够实现产品以较低的、透明的价格销售给目标客户。
阿凡达供应链在向目标客户低价供应商品的同时,还提供物流配送和供应链金融等增值服务。凭借其一体化的物流运作体系,阿凡达供应链能够向目标客户提供及时的物流配送服务,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实施商品的及时供应,保障客户能够在较低的库存基础上实现不缺货,从而使目标客户提高物流管理效率,降低物流管理成本。借助合作银行资源,阿凡达供应链向目标客户提供了担保贷款服务,很好地缓解了客户的采购资金压力,并部分解决了中小企业客户的贷款难题。
阿凡达“商贸供应链集成运营模式”使供应链各参与方都从中获益匪浅,受到供应链各成员的一致认可。这一方面促使原有供应链企业间的业务量日趋稳定并获得提升,另一方面又吸引了新企业的加入,如银行合作伙伴的增加、物流企业的增多,这促使供应链整体运营效率有了进一步提高,从而带动更多品牌供应商和潜在客户的加入。这种正向的马太效应,使阿凡达供应链业务增长迅速。
阿凡达“商贸供应链集成运营模式”对促进区域现代服务业和整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带动启示作用。宁波市将着手打造“以进出口贸易为龙头,运输物流为支撑,现代金融为保障,科技、信息等知识型服务业为引领,休闲旅游、文化创意、会展中介等为配套的服务业产业体系”。而阿凡达供应链从供应链的高度整合了工业品贸易业、商贸物流业、工业品交易信息平台、商贸供应链金融服务业等多个现代服务业业态,不仅促进了各个独立服务业的发展,而且形成了现代服务业的多行业集成运作体系,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当地的工业企业和房地产企业,实现两业联动发展。因此,阿凡达供应链的转型发展不仅能促进区域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还对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资料来源:闫国庆,李肖钢,李秋正.传统商业企业向商贸供应链公司转型分析:基于宁波阿凡达商贸供应链集成运营模式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2(04):181~182.
|思考|
1. 分析阿凡达的传统商贸模式与商贸供应链集成运营模式的区别。
2. 简述阿凡达供应链转型带来的经济社会价值。
案例分析1-2
京东物流集团
京东集团于2007年开始自建物流,2012年注册物流公司,2017年4月25日正式成立京东物流集团(以下简称“京东物流”)。经过多年经验的积累,京东物流在基础设施、管理经验、专业技术方面都逐渐成熟,因此开始向社会全面开放,力争成为全球供应链基础设施服务商。
京东物流的典型优势之一是它已经成为全球唯一拥有中小件、大件、冷链、B2B、跨境和众包(达达)六大物流网络的企业。除了物流网络覆盖范围广,京东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设备的应用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可以为客户提供从产品销量预测到入库出库,再到运输配送各个环节,运行高效率的智能供应链服务系统。
在物流设施建设方面,截至2020年9月30日,京东物流在全国运营超过800个仓库,京东还负责部分企业云仓的物流管理,京东物流运营管理的仓储总面积可以达到2 000万平方米。另外,京东物流已投入运营30座“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这些园区组成了目前亚洲最大的现代化、智能化仓库群。
在配送服务方面,京东物流网络已实现大陆行政区县近100%覆盖,全国90%的区县可以实现24小时达,其自营配送服务覆盖了全国99%的人口,超90%自营订单可以在24小时内送达。
资料来源:京东物流官网,https://www.jdwl.com/#/about.
|思考|
自京东集团开展自营物流以来,社会就存在两种态度:一种观点认为京东物流有力地辅助了京东商城的发展,在通达系服务质量不能保证的前提下,以高成本保证了京东商城的服务质量;另一种观点认为京东流量入口来自京东商城,不能够支撑起全国网络,自营物流违背社会发展细分化的规律。你如何看待京东物流?
实训项目
物流企业运作模式调研
1. 实训目标
结合物流企业的实际经营,加深对企业自主经营物流、第三方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的认识和理解。
2. 实训内容
(1)由学生自愿组成小组,每组3~5人选择1~2家物流企业进行调查访问;
(2)在调查访问前,学生应根据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制定调查访问提纲,包括调查问题与安排等;
(3)调查访问后,每人写出一份简要调查报告,任课教师组织一次课堂讨论;
(4)经过讨论评选出几篇有价值的调查报告供全班学生交流学习,提高学生对物流企业运营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