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砌墙体的施工流程
第1步 选择轻体砖
通常,新砌墙体使用的都是轻体砖,此外,还有红砖、轻钢龙骨。因为红砖烧制的过程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很多地区已禁止使用了,但红砖最承重。轻钢龙骨的承重能力一般,常用于出租房中。
常见的轻体砖有4种厚度:5 cm、8 cm、10 cm和15 cm。推荐10 cm厚的轻体砖, 砌完之后加上水泥找平层,墙体的厚度约在12 cm。设计师在规划格局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墙体的厚度了。
客厅中间整齐地码放着一堆轻体砖,此外还有钢筋、方钢、水泥、砂子、石子等砌墙材料。
第2步 标注墙体的位置
根据施工图纸,借助尺子和水平仪画出新砌墙体的位置,接下来师傅会严格按照标记的位置来砌墙。
标出墙体的位置。
第3步 砌筑防潮地梁
卫生间等潮湿的地方需要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地梁。由于轻体砖比较容易吸水,水分难以挥发,为了防止墙体发霉,我们通常在卫生间及其附近的墙体底部浇筑一道15~20 cm高的防潮地梁。
浇筑地梁就像在模具里做面包。准备好模具后,往里面填细石混凝土,等细石混凝土凝固之后脱模成型。每个师傅的习惯不同,有的习惯用细木工板来制作模具,有的喜欢用轻体砖制作模具,这里用了两层10 cm厚的轻体砖。
第4步 开始砌墙
师傅在砌筑好的防潮地梁上采用工字形砌砖。这里用的是黏合剂,而不是水泥砂浆。虽然黏合剂的价格比水泥砂浆贵一点,但它更紧实,黏性更好,干得更快,因此也更加牢固。
新砌墙体的注意事项有以下两点:
三个“不”:砖上面一定要涂满黏合剂,不能有空隙;不能用碎砖;不能用薄砖。砖的厚度至少要有10 cm,用碎砖、薄砖砌的墙不如整砖、厚砖结实。
两个“要”:要拉钢筋,要泡湿砖。钢筋的位置:在第一行砖上面拉一根筋,往上每两层砖拉一根筋。钢筋要从头到尾一根贯穿,一头穿进原始墙体,另一头勾住砖进行固定(钢筋不够长的情况除外)。泡湿砖:黏合剂是潮湿的,砖也是潮湿的,两者含水率一致时黏性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