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燕王轻骑入北平
宁远卫城,背倚辽西丘陵,南临渤海,雄踞辽西走廊中部咽喉之地,也是山海关外的最后一道屏障!
无论是中原王朝北上辽东,还是辽东发兵南下,大都选择从此而过。
是以,大梁若要保住这关外之地,宁远卫城便绝不能有失。
而瓦剌、高句丽想要尽取辽西,劫掠幽燕之地,也必然要攻下此城!
常言道,人到一万,无边无沿。
多达数十万的瓦剌、高句丽联军来袭之时,便见乌压压的敌军,一眼望不到尽头。
高句丽军队,旗帜、甲胄鲜明,后方军阵之中,更携带着一应攻城器械。
瓦剌骑兵,游曳大军军阵四周,铁蹄轰鸣,激起烟尘一片,呼啸而至。
因为是两国联军,军阵并不齐整。
但数量如此众多的大军,再加上数战皆胜,所携的昂然士气与冲天煞气,便宛若汹涌海浪一般,携不可阻挡之势,不断涌来。
堪称坚城的宁远卫城,此时在如此威势的大军面前,便显得格外渺小,仿佛下一刻就要被这“海浪”拍碎一般。
或许是因为大军如此威势,给了敌方主将无比的信心。
也或许是因为这段时间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已经让他们丝毫不将大梁辽西精锐放在眼中。
大军刚至,甚至都没有稍作休整,打探情报,便直接下令攻城。
“进攻!”
暴喝之声,响彻大军之中。
便见前方,旗帜翻涌,大军调动连连。
高句丽的攻城部队,悍然冲杀而来。
“杀!”
相较于不会攻城的草原部族瓦剌骑兵,如今全据辽东半岛的高句丽,与中原制度更为接近,诸多攻城手段更是如出一辙。
推楯车、运钩梯、步骑蜂拥而来。万矢齐射城上,城堞之上箭镞如雨注,悬牌似猬刺。
付广清手持圆盾,亲冒锋矢,在城墙之上指挥战事,口中高声吼道:
“放近了再打!”
等到敌军靠近城下,对面箭雨停顿后,宁远卫城的将士方才开始反击。
滚木礌石,自城墙之上落下,狠狠砸在了高句丽的攻城队伍之中,顿时发出一片惨叫哀嚎之声。
如此伤亡,却也不足以让高句丽大军退去。
为了一鼓作气攻下宁远卫城,敌方主将竟然毫无犹豫,当即下令将一众攻城车都推来,加强攻势,想要挫败梁军士气。
付广清看着已经逼近的冲车、运钩梯等一众攻城器械,双眼猛地一瞪,竟然一把推开身边亲卫,亲自捧起城墙边放着的酒坛子,狠狠地朝城下战车扔去。
本已心生怯意的守城将士,眼看着千户付广清如此,顿时士气大振,亦是捧起墙边的坛子狠狠扔下
坛子里的酒早已经被喝光了,装进去了火油、火药。此时砸在地上碎裂开来,将火油火药溅得到处都是,遇火即燃。
霎时之间,汹汹大火燃起,将一众攻城器械尽数引燃。
而就在敌军攻势受挫之际,又见敌军军阵后方,有滚滚烟尘扬起。
数百打着梁军旗号的骑兵,突然从后方冲出,从敌军那极为稀疏的军阵之中,猛地冲杀进去。
高句丽大军,眼见后方有梁军骑兵突然来袭,当即聚阵防守。
可军阵旁的瓦剌骑兵,却面露兴奋之色,扬起弯刀抽打战马,想要直接上前迎敌。
两方想法不同,将士各行其令,一进一退,这一下子竟然相互冲撞起来,引得大军阵脚一乱。
城墙之上的付广清,远远看到敌军后方异动,顿时兴奋起来,朗声道:
“哈哈,郑武好样的!”
这郑武,就是付广清的结拜兄弟,也是这宁远卫的副千户。
瓦剌、高句丽联军来袭之前,付广清便已经让郑武带着手中仅有的五百骑兵,驻守宁远卫城外的左屯卫所,以作策应。
郑武战场嗅觉敏锐,此时竟趁着敌军立足不稳,攻城失利,悍然杀出,果然打了个猝手不及!
旋即,付广清也不甘示弱,竟然点齐了亲兵,并率亲自挑选的八百敢死之士,悍然出城冲杀。
此时敌军阵脚大乱,攻城部队搞不清后方情况,心中战意全无,面对着付广清亲自率军出城攻杀,更是猝不及防,最后留下了千余尸体,便仓皇后撤。
突袭后方,搅得敌军阵脚大乱的郑武,此时也见好就收,率领部下骑兵从容退去。
初战失利,顿时让心怀骄纵的地方主将醒悟过来,下令后撤十里驻营,修整探查后再战。
眼看着敌军后撤,宁远卫城之中的将士,顿时士气暴涨,齐声欢呼高喊。
“付千户威武,郑千户威武!”
“付千户威武,郑千户威武!”
……
刚刚冲杀一番,浑身带血,周身杀气凝聚的付广清,听到城墙之上的欢呼之声,顿时眉头一紧,扭头冲着城墙上吼道:
“娘的,老子才是正千户,郑武那小子是副千户!会不会喊?不会喊别喊!”
城墙之上,欢呼之声微微一滞。
旋即,不知是哪个将士,高声应和道:
“知道了,付千户!”
这拉长了声音,加重了语气的“付千户”,顿时引得城墙之上一片哄笑。
付广清瞪着牛眼,在城下叫骂了几句,却只引来了将士们更大的笑声。
将士们的笑声,此时格外放肆,就好像是听到了世间最好笑的笑话一般。
付广清仰头看向身后城墙之上,嘴里骂骂咧咧个不停,但眼中却是没有多少怒意。
因为他知道,将士们并非是在戏耍嘲弄自己,只不过是在借此,纾解心中压抑的畏惧而已……
-----------------------
北平城外,官道之上,便听急促马蹄之声传来。
数十名骑士,簇拥着面容疲惫,略有狼狈之态的李玉鉴。
纵然胯下战马已经累得口吐白沫,纵然每个人都已疲惫到了极点,但却依旧咬着牙赶路。
直到远处,北平城高大的城池轮廓出现在视线之中,看到北平城墙之上依旧树立着的大梁旗帜,并未遭遇兵戈战事的模样,众人这才猛地舒了一口气。
从汴州到北平,足足一千二百余里的路程,众人一路之上快马加鞭,终于在七日之内抵达!
李玉鉴面容坚毅果决,环顾身边一众疲惫不堪的心腹,咬牙道:
“不休息了,即刻入北平!”
众人勉强提振精神,喝道:
“是!”